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第二、第三课时)对待坐孔子“吾与点也”的重新解读【知识目标】学生能流畅地背诵并翻译曾皙所述“莫春者吾与点也”之语。【能力目标】1.在有感情地朗读孔子四名弟子言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深层次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2.带领学生探究文中孔子“吾与点也”的原因,并由此对孔子和曾皙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领会子路、冉有、公西华均追求卓越,曾皙则回归平凡的生活本身。初步培养学生享受平凡、淡泊宁静的境界和修养。2.让学生领会追求理想重要,像曾皙那样把平凡的生活过得诗意盎然同样重要,应以“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方式提升精神生活的质量,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3.让学生初步拥有“沂水春风”之语所象征的回归生活、融于生活而又不被物欲所累、超越尘俗的人生境界,今后即便在平凡、困苦中也能让心灵诗意地栖居,由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4.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探究孔子“吾与点也”的原因,并由此对孔子和曾皙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以疏通文义、读通课文为主,略)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做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吸收孔子这位教育家的智慧,培养自己在平凡、困苦中依旧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让自己今后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用多媒体出示孔子生平,复习巩固前一节课的内容】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他鼓励弟子入仕,即“入朝做官”。他曾周游列国宣扬他的思想,但四处碰壁,最后只得回到鲁国讲学授徒,不再求仕。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集中体现了孔子仁政、礼治、中庸的思想。 孔子一向鼓励弟子入仕,即其主导思想是希望弟子们把人生志向定为从政做官、造福于民,那么同学们你们的人生志向是什么?二、【由学生回答的志向导入侍坐】对侍坐全文的脉络进行疏理: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中等的国家,冉有的志向是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家,公西华的志向是在宗庙祭祀或者诸候会同的时候做一个掌管司仪的官员。然后得出以下结论:侍坐全文结构谨严,以“_言志_”为线索组织材料。(点拨的关键语句是“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四个弟子的回答,共同点是“言志”,以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区别其不同点(通过朗读时语气、语调的差别,深层次地领会人物性格的差异)。点拨要点:子路“千乘之国且知方也”朗读时语速稍快,语音清朗,流露出直率、自信之气。朗读冉有和公西华的话时,语速要平缓,语气要稍轻一些,表现出谦虚之态(公西华的语气要更为谦虚委婉)。曾皙“莫春者咏而归”之语,朗读时要富于节奏和音韵,语调上扬,给人诗一般的音韵和美感,表现出从容不迫、轻松愉快、逍遥自在、浪漫洒脱之情。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前三个弟子的性格特点:子路率真张扬,冉有谦虚,公西华更为谦恭谨慎。通过语气、语调的差别,深层次地领会“夫子哂由”的原因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做人要谦让,体现了孔子三大思想核心中“礼治”的思想。三、以下重点探究孔子“吾与点也”的原因,完成本课重难点:(一)全文线索是“言志”,提问:你认为前三个弟子所说志向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若学生回答不出,再现“孔子生平”,用“孔子一向鼓励弟子入仕”之语进行点拨)前三个弟子的志向分别是:军事家(“可使有勇”)经济家(“可使足民”)外交家(“会同”、“小相”),共同点都是从政做官,即“入仕”。(二)第四个弟子曾皙以“异乎三子者之撰”之语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和孔子另外三个弟子的志向不同。曾皙的“志向”究竟独特在何处呢?要学生朗读并背诵表现曾皙独特“志向”的语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后,要学生用现代散文诗一般优美的语句复述曾皙的话:可复述为: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轻装出发,去沂水中洗去尘土,到舞雩台上临风起舞,兴尽后一路上唱着歌回家。(三)孔子一向鼓励弟子从政做官。子路、冉有、公西华共同的志向都是从政做官,然而完全出人意料的是孔子赞同的居然是第四个弟子曾皙的想法。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是个千古的谜题。今天我们这节课要做的就是一起来破译这个“千古之谜”!破译这个谜题,最重要的是弄清两点:曾皙所说“莫春者咏而归”之语说的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孔子赞同的究竟是什么; “异乎三子者之撰”之“异”处究竟“异”在哪里。1.我们先来看孔子赞同的究竟是什么。孔子、孟子后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认为,曾皙所述不过是“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就是接受现状,享受当下平常生活中的一切,简而言之,就是“享受平凡”。提问:孔子赞叹的“平凡”,是那种习以为常、浑浑噩噩的平凡吗?曾皙享受的平凡究竟特别在何处?【让学生再次用优美的语句复述曾皙的话】“莫春者咏而归”说的是: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轻装出发,去沂水中洗去尘土,到舞雩台上临风起舞,兴尽后一路上唱着歌回家。提问:如果你就是曾皙邀请的去郊外春游的朋友中的一个,你从“风乎舞雩,咏而归”中感觉如何?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悠闲,自在,快乐,浪漫,诗一般的享受,等等。关键词是“乐”,和朱熹“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中的“乐”相照应。进而提问:“风乎舞雩,咏而归”一句是指哪一方面的享受?(若学生回答不出,则点拨:曾皙们“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享受需要花钱吗?唱歌和享受大自然等不花钱的享受就是“精神享受”)【教师提炼升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吟出一句很美的诗:“生命充满劳绩但仍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哲学家海德格尔将这句诗的内涵发扬光大:“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沐风而去、高歌而归的沂水春风让曾皙们的心灵诗意地栖居。孔子被曾皙那种虽处平凡却超越平凡的快乐深深地感染了,从内心喷涌出“吾与点也”!他赞同的是曾皙那种精神灿烂之美,是曾皙那种超拔于平凡现实之上的诗化的人生境界!【教师提问】人生是由理想和根植理想的生活这两大部分构成。理想是树,生活是土壤。去郊外春游,说的究竟是远大的理想还是生活本身?或者说,孔子“吾与点也”,他认同的究竟是什么?(A、理想;B、根植理想的生活)【教师小结】孔子一向鼓励弟子追求远大的政治理想,可他并不因此忽略生活本身的价值。在理想和现实生活两者之间,他深深地认同曾皙对生活的回归。让学生以填空的方式总结出核心观点:孔子“吾与点也”,他认同的是曾皙平凡中的诗意生活!(点拨要点:“生活”是第一关键词;“风乎舞雩,咏而归”前面讲了,主要是“精神享受”精神层面的高雅、美好的生活,说得文雅一些就是“诗意生活”;如果是钱多、名盛、权重的成功人士享受“诗意生活”,那根本就不值得孔子认同,于平凡之中享受诗意生活,需要虽处平凡却超越平凡的深厚修养,这才值得孔子“喟”且“叹”后“吾与点也”!因此,“平凡”、“诗意”、“生活”是正确解读孔子“吾与点也”的三个至关重要的词语!)2.我们再来看曾皙所说“异乎三子者之撰”之“异”处究竟“异”在哪里?把这一大问题分解为以下两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填空】曾皙三个同学共同的志向都是做官,所述都是政治理想。此时,曾皙三个同学的身份和在座的同学们一样都是学生,他们三个把志向定为做官,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追求卓越。(若学生回答出“追求成功”、“追求理想”等同样正确)曾皙所说“异乎三子者之撰”之“异”处究竟“异”在哪里?【引导学生完成填空】“异乎三子者之撰”之“异”处是“追求卓越”和“享受平凡”的不同,或者说是“追求理想”和“回归生活”这一本质的不同。教师小结:曾皙三个同学的志向都是做官,所述都是政治理想。曾皙以“异乎三子者之撰”之语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不愿从政,而是回归平凡的生活。接着异峰突起,以光芒四射的沂水春风之语描绘出一幅暮春逸游的生活图景,表明自己会将平凡的生活过得蓬勃生姿、诗意盎然。联系上下文,曾皙说“异乎三子者之撰”的潜台词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他们三个都是想通过做官的方式追求卓越,我曾皙却回归生活、享受平凡,把平凡的生活过得精彩。”【教师借助多媒体进一步升华】曾皙的三个同学追求卓越,志在云天之上。云天之上是美好的,却高高在上,曾皙的话则是回归,回归大地,回归平凡的生活本身。高远的理想须深深地扎根在生活的大地之上。根深则枝茂,理想之树须充分地汲取生活大地中的养分才能枝繁叶茂、耸入云端。淡泊可以明志,宁静方可致远,安贫乐道、享受平凡正是追求卓越的前提和基础;把平凡的生活过得诗意盎然才能更好地追求“高远的理想”。由“吾与点也”可看出,在理想和现实生活两者之间,孔子深深地肯定生活本身的光彩和价值。第三课时一、由“暮春者吾与点也”之语,对孔子和曾皙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1.学生背诵曾皙沂水春风之语后,提问:古今中外的人都把追求“权”、“名”、“利”作为人生志向,曾皙所说“回归生活、享受平凡”是“人生志向”么?和以下哪个人物词句中蕴含的“志向”或思想感情相类似?A.公元742年,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认为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时机到了,写下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B.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苏轼在政治处境艰难时写下“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的词句。不是“志向”,也是“志向”! 选B(点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低头采菊时悠然自得,不经意间抬头见山,秀丽南山令他心旷神怡,悠然闲适和心旷神怡这两种愉悦的心情叠加融和后,那感觉妙不可言,和“风乎舞雩,咏而归”一样,同是平凡中的诗意生活。“风乎舞雩,咏而归”符合陶渊明式的回归大自然,追求自我心灵自由和精神清洁,超然洒脱、闲适宁静的隐士式的人生境界)。提问:由曾皙沂水春风之语可看出曾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淡泊名利、从容洒脱、高雅宁静、具有艺术家气质和诗化的浪漫情怀的人,一个把当下平凡甚至平淡的生活过得蓬勃生姿、诗意盎然的“生活艺术家”。(点拨:“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享受大自然,享受心灵上的自由和精神上的灿烂,享受诗意生活本身之美(可见曾皙具有诗化的浪漫情怀)从平凡中的诗意生活本身得到满足,自然不为权、名、利纠结淡泊名利、从容洒脱、高雅宁静。什么样的人才真正是心灵宁静的人?淡泊名利的人从和名利无关的沂水春风和自我心灵中得到享受的人,自然不会为权、名、利纠结,自然无论遭遇顺境逆境都能够淡泊宁静。能享受沂水春风和自我心灵的人是人世间第一高雅的人!)再次背诵沂水春风之语,要求背出曾皙在语句中蕴含的从容不迫、轻松愉快、逍遥自在、浪漫洒脱之情。2.提问:“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一声“喟”“叹”蕴含了孔子怎样的复杂感情?“喟”“叹”声中融合了遗憾和向往这两种情感。(若学生不能填出,可点拨为:古今中外的所有人都在追求:A、幸福的人生;B、有意义的人生。完美人生的等式是:“幸福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完美的人生”。孔子一生积极入世,为理想奋斗,他的人生有意义,却因在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辗转奔波,没有享受过曾皙所描述的那种悠闲、自在、浪漫的诗化的生活。他的人生有遗憾,因此他“喟然叹曰”!)然而“喟”“叹”声中更多的还是向往之情!(点拨为:沐风而去、高歌而归的诗化的生活是孔子所在的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朴素的幸福观。这种朴素的幸福与高官厚禄无关,不需要付出辗转各国、奔波劳碌的代价。事实上,越是精神层面的幸福,就越是简单、纯净、质朴,也就越容易实现。为理想辛劳一生却收获甚微的孔子被曾皙所描述的如此简单、质朴而又强烈的幸福深深地吸引了,情不自禁地以“喟”“叹”之声来表达他的向往之情!)【教师小结】论语雍也中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精神世界的灿烂可以消解现实世界的黯淡。无论是推崇“颜回之乐”还是“吾与点也”,都可看出孔子认同超然于物质享受之上的精神愉悦,推崇于平凡、困苦的现实世界中享受精神层面的幸福,都可看出他认同曾皙“平凡中的诗意生活”。3.曾皙的“志向”是把平凡的生活过得诗意盎然,由孔子的“吾与点也”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吾与点也”可以看出孔子这个貌似古板的人,和普通知识分子一样,他心灵深处也有对美好的诗意生活的向往,也有超乎残酷现实之上的浪漫情怀。这里的孔子是一个人性化的孔子,是一个具有浓浓的人情味和浪漫的赤子情怀的孔子。(若学生回答不出,可点拨为:由孔子认同“平凡中的诗意生活”,可见孔子是高高在上的圣人呢还是具有普通知识分子一样的性情?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会向往诗意的美好的生活。你认为哪一个孔子更可信动人?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孔子的真实性情)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二、【对前面内容进行小结】理想和根植理想的现实生活构成知识分子完整的人生。侍坐中,孔子前三个弟子谈论的都是政治理想,而曾皙则由理想回归至根植理想的生活大地之上。在理想和生活两者之间,孔子以“吾与点也”来认同曾皙对生活的回归,肯定他“平凡中的诗意生活”。这一解读“吾与点也”的观点可简称为“诗意生活观”。孔子为什么“吾与点也”,或者说曾皙所说“莫春者咏而归”之语,说的究竟是什么,二千多年来是有争议的。“诗意生活观”是否就是“吾与点也”这一“千古之谜”的谜底?在“诗意生活观”之前,众多对这一“千古之谜”的解读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A.积极入世观(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引程子曰:“孔子与(曾)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杨树达论语疏证第273页:“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B.消极出世观(百度百科: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吾与点也”。)C.政治理想观(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159页课后练习二“参考答案”:曾皙勾画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趋淳,民德归厚,天下太平,它与儒家以“礼乐”治理天下的社会理想相吻合。)以上三种代表性观点中,有两项本质相同,可以合并同类项,即“积极入世观”和“政治理想观”可合并。真理越辨越明,把“诗意生活观”和另外两种影响最大的观点进行比较,答案自然得出:(一)“积极入世观” PK “诗意生活观”【教师陈述】“积极入世观”和“政治理想观”的共同点是均认为曾皙的回答表面上虽与治理国家无关,却是“尧舜气象”、“太平社会”这一理想社会的缩影,是“礼治”的结果,表示曾皙也有想经“礼治”而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与孔子的“仁政”、“礼治”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深表赞同,可见孔子认同的是曾皙以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政治理想。曾皙所说“异乎三子者之撰”之“异”处在于:前三个弟子说的都是治理国家的方法(具体是指在军事上、经济上、外交上这三种治理国家的方法),而曾皙说的是运用这三种方法治理国家后达成的结果。曾皙和前三个弟子所述本质上相同,都是“入世”之道,“异”在“治国方法”和“治国结果”的差别。“诗意生活观”认为“异乎三子者之撰”之“异”处不是“治国方法”和“治国结果”这一细枝末节上的不同,而是“追求理想”和“回归生活”这一本质的不同。两种观点相PK,首先看谁能正确地解读“异乎三子者之撰”之“异”处!提问:“异乎三子者之撰”之“异”处,究竟是小的不同还是大的不同?请从文本本身寻找答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答案在文本中对曾皙说话前非凡的气象描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第一关键词是“作”。如果“异”是“治国方法”和“治国结果”这一细枝末节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曾皙完全可以坐着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正因为“异”是和前三个弟子本质的不同,才会让曾皙情不自禁地放下一直在弹奏的瑟之后,站起来说“异乎三子者之撰”!“舍瑟”和“作”这两个连贯的动作足以看出曾皙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时的认真和郑重!曾皙说话时的郑重其事是源于“异”在本质的不同!其次,更重要的是从内容上比较曾皙和前三个弟子所说的话。如朱熹所说,曾皙所述不过是“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曾皙享受沂水春风之语究竟是“即其所居之位”能够实现的,还是要在居高位、享盛名的未来才能够实现的?若是前者,就是享受当下的生活本身,若是后者,就是远大的政治理想。【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曾皙描述的是一幅去郊外春游的生活图景,他关注的并不是孔子奋斗一生却没有成功的那个未来,恰恰相反,他关注的是当下!曾皙勾画的暮春逸游图与高官、盛名、厚禄无关,在当下即得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实现。(孔子四名弟子的志向以其高远指数而言,逐步递减,然而以其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而言,逐步递升)。综上所述,孔子“吾与点也”,他认同的是曾皙“平凡中的诗意生活”!既然“诗意生活观”是对孔子“吾与点也”正确的解读,那么,为什么“积极入世观”或“政治理想观”会统治整个学术界呢?根本的原因是“圣人”、“圣徒”的思想在作祟。孔子一生的主导思想是儒家“入世”的思想,被后世尊为“圣徒”的曾皙自然应该“与圣人之志同”,同样应该积极“入世”,于是将曾皙所说享受沂水春风的话和孔子“志在入世”相关的“礼治”生拉硬扯在一起,将曾皙的话生硬地拔高为“尧舜气象”、“太平社会之缩影”、“太平盛世之境”,是“礼治”后的结果。“圣徒”曾皙居然把孔子奋斗一生却没有成功的那个“幻影”、那个结果说出来了,因此孔子“吾与点也”。另外,在朱熹等人看来,若认为孔子是赞同曾皙“消极避世”,这对一生主导思想是“积极入世”,并被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而言,是一种亵渎,于是将孔子“吾与点也”生硬地拔高为孔子“志在入世” “孔子与(曾)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事实是,“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是朱熹从内心喷涌而出的正确的直觉,“盖与圣人之志同”则是刻意的人为的拔高。曾皙说出“沂水春风”之语,并非因为他是洞彻“圣人”心中“幻影”的“圣徒”,而是出自他浪漫的“生活艺术家”的气质和隐士式的淡泊、宁静的性格,是出自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会有的对诗意的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入世”之道中的“礼治”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二)“消极避世观” PK “诗意生活观”【教师陈述】孔子让四名弟子“言志”时,他已经60多岁。他曾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四处碰壁,最后只得回到鲁国讲学授徒,不再求仕。孔子自知济世无望,于是产生“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一消极退隐的想法,所以他和曾皙产生共鸣,因此孔子“吾与点也”是认同曾皙“消极避世”。提问:“消极避世观”和“诗意生活观”一个重大区别是什么?(学生若回答不出,可引导学生抠“消极”和“诗意”这两个关键字眼)【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消极避世观”是消极地躲避现实,易令人厌世、颓废,可能对知识分子产生负面的影响,而这正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大师们将曾皙所述人为地拔高为“孔子与(曾)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的重要原因!“诗意生活观”则是把平凡、平淡的生活过得蓬勃生姿、诗意盎然,这非但不是厌世和颓废,而恰恰是对生活无比地热爱!解读为“诗意生活观”在人文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沂水春风”之语所象征的回归生活、融于生活而又不被物欲所累、超越尘俗的人生境界和深邃修养,启示后世知识分子即便在平凡、困苦中也应让心灵诗意地栖居以精神世界的广阔、灿烂和美好来消解、超越现实世界的狭小、黯淡和苦难,从而提高精神生活方面的幸福指数。在当今这个时代,许多普通人因自己的平凡而自我压抑,自我降低幸福指数。然而,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圣人孔子就推崇把平凡、平淡的日子过得蓬勃生姿、诗意盎然的生活艺术。假如我们这一辈子成不了大人物,至少我们还可以返璞归真,回归生活本身,像曾皙那样做一个“生活艺术家”,以类似“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方式提升精神生活的质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诗意生活观”蕴含的智慧!以“诗意生活观”解读孔子“吾与点也”,不仅有助于正本清源,而且有助于孔子智慧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吸取中国圣人孔子的智慧,是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作的共同的宣言。目前,很多国家都开办了“孔子学院”。“诗意生活观”相比“积极入世观”多一分淡定从容、优雅洒脱,相比“消极避世观”则多一分精神上的灿烂和生活本身的光彩。简单地说,“诗意生活观”倡导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热爱生活!因此,“诗意生活观”令读者易于接受并乐于接受。这将有助于孔子的智慧在全世界的普及,并因此对全人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句“吾与点也”,是孔子为后代挖掘的井。井幽深,汇聚了天地间的灵气。那些屡受命运作弄而自认为失败的人们都可以掬一捧井水,甘甜自己的心灵,并且喝过后就不容易再渴。三、以填空或背诵关键语句的方式对全课核心内容进行巩固和小结:1.再次背诵曾皙所述“莫春者吾与点也”之语,此语须铭刻于学生灵魂深处。2.背诵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名句:“生命充满劳绩但仍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再背诵哲学家海德格尔将这句诗的内涵发扬光大的句子:“人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舅舅房子赡养继承协议书
- 肇庆手提电脑租赁协议书
- 朱砂原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碧桂园开发的合同协议书
- 网络服务代理合同协议书
- 苏陕两地协作框架协议书
- 肉牛供应买卖合同协议书
- 联合种植香芋协议合同书
- 阁楼钢结构制作合同范本
- 纸箱送货如何写合同协议
- 采购管理办法及流程百度
- 2025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 呕吐中医护理的方案课件
- 有机合成工(初级)技能理论考试题库(汇总版)
- 重庆市地图ppt模板
- “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是个怎样的职务
- 202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遥感团队科研助理公开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DL∕T 5622-2021 太阳能热发电厂储热系统设计规范
- 从方太看中国家族制企业公司治理模式
- 银行活体牲畜抵押贷款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