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20分) (共4题;共20分)1. (4.0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站在高山之(din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pn pi),掀起万丈狂(ln);浊流_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高山之(din )_ 惊涛(pn pi)_ 狂(ln)_(2)下划线字“劈”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pB . p(3)填入文中横线正确的一项是( ) A . 婉B . 宛2. (10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B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箫瑟,洪波涌起。D .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遥怜故园菊,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回乐烽前沙似雪,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论语十二章)子曰:“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 论语子罕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_,_。3. (4分)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有闻而传之者_国人道之_若屈伸呼吸_相委而去_非宁静无以致远_俄而雪骤 _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B .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C .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D .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从天真儿童的视角观察和描写客观事物,有海的女儿恶毒的王子等作品。二、 阅读理解(51分) (共7题;共51分)5. (3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一)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噴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速漫,真个是焕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二)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制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1)选段(一)中的“妖精”是_,选段(二)中的“罗刹”是_。 (2)请任选以上其中一个选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所描绘的故事情节。 (3)第(一)段中的妖精被擒,这件事给师徒四人取经路上惹下了怎样的麻烦? 6. (2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坐定,高老问道:“适间小价说,二位长老是东土来的?”三藏道:“便是。贫僧奉朝命往西天拜佛求经,因过宝庄,特借一宿,明日早行。”高老道:“二位原是借宿的,怎么说会拿怪?”行者道:“因是借宿,顺便拿几个妖怪儿耍耍的。动问府上有多少妖怪?”高老道:“天哪!还吃得有多少哩!只这一个妖怪女婿,已彀他磨慌了!”行者道:“你把那妖怪的始末,有多大手段,从头儿说说我听,我好替你拿他。”高老道:“我们这庄上,自古至今,也不晓得有什么鬼祟魍魉,邪魔作耗。只是老拙不幸,不曾有子,止生三个女儿:大的唤名香兰,第二的名玉兰,第三的名翠兰。那两个从小儿配与本庄人家,止有小的个,要招个女婿,指望他与我同家过活,做个养老女婿,撑门抵户,做活当差。不期三年前,有一个汉子,模样儿倒也精致,他说是福陵山上人家,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与人家做个女婿。我老拙见是这般一个无羁无绊的人,就招了他。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只是一件,有些会变嘴脸。”行者道:“怎么变么?”高老道:“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若再吃荤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吃个罄净!”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高老道:“吃还是件小事,他如今又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又把那翠兰小女关在后宅子里,一发半年也不曾见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因此知他是个妖怪,要请个法师与他去退,去退。”行者道:“这个何难?老儿你管放心,今夜管情与你拿住,教他写了退亲文书,还你女儿如何?”高老大喜道:“我为招了他不打紧,坏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亲眷。但得拿住他,要什么文书?就烦与我除了根罢。”行者道:“容易,容易!入夜之时,就见好歹。”(1)选段写的是招猪八戒的情景,地点是_,唐僧招沙僧地点是_。 (2)猪八戒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段进行归纳。 (3)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述西游记的语言特点。 7. (3分)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和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8. (1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屋头青瓦是谁家潘新日一场雨,让寄居在小城隐在淡淡的雨雾中,临窗而立,瓢泼的雨把楼下的青瓦洗得清亮,雨水顺着瓦楞流着,在檐下挂起了一条条银丝,清脆的雨滴声里,溅起了思乡的水花,朦胧里似曾看见了青瓦上的故乡。夏天的雨下得如此急,甚至楼下的阿婆来不及收院子里的衣服,我木然地看着阿婆迈着祖母一样蹒跚的脚步,在院子里奔忙,脚下踩着家乡一样的韵味。这个时候,我会庆幸自己住的楼下还有一片这样的风景,幽深的小巷里,几十排青砖黑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弥漫着民国的韵致,祖先的味道。这样的天气里,我可以在雨中细细品味故乡的味道,精心聆听雨中的精彩。雨滴拍打着青瓦,犹如奏响了一曲美妙的轻音乐,雨声里有我梦里的家,有我青砖黑瓦的童年。我似乎看到瓦楞间的青苔和一棵棵直起腰身的野蒿,还有散落在小巷里的一朵朵红的、蓝的、七彩的伞花,一切都那么相似,一切都那么亲切。异乡里,古巷就是一条长长的藤,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南方夜空中最广阔的宁静和最深沉的安详。真的没有想到在这样的闹市里还会有这样的一片天地,和家乡的情调如此相近,只是少了青山秀水。如此,那无边的乡愁也变得淡然了,虽然身处异乡,却因了这些故乡一样的青瓦而内心殷实,充盈着幸福和快乐,不管这家园是地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都很知足。在江南这一排排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里,已经摈弃了民国所有的遗风,已找不到故乡古村落的封闭和凋残,它把古朴的身影遗落在繁华里,在城市的节奏里呼吸、生活,除了青瓦本身的年龄和记忆,所有的都融进城市的心跳里。雨中的青瓦格外别致,这些城市里的隐士把青衫和旗袍压进箱底,让梅雨的叮咛慢慢发霉,长出许多思念来,一片青瓦,一块历史,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小巷里弥漫。我想起戴望舒,想起丁香一样的女孩,想起民国的油纸伞,但此时花开已没了旧人。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的青瓦房,没有拘束,可以自由地敞开胸怀,让细细的炊烟顺着风远行,流浪的身影里,有瘦弱的文人,有迁徙的商旅,有远嫁的红颜,在这样的青瓦泪里思念着,怀旧着,他们在青瓦覆盖的木格子窗棂边沉吟、思念,古诗词里的张继、李商隐带着古风,流下了思乡泪水。时常,我会把青瓦当做一部旧书,把它当成故乡老家的屋子,在亲切和畅想中阅读乡愁。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心中的家园,任何一处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都有家乡的味道,都能生出家的温馨,天南地北,青瓦就是流浪的历史,任何建筑都无法代替的历史,当然,加上木门边的蓑衣和斗笠、檐下的农具,堂屋里雕花桌案上的青花瓷坛,案头上的线装书,这些民间的朴实记忆沉淀了一个地方的丰厚底蕴,我喜欢。青瓦也是历史中发黄的名片,它们静静地鱼鳞一样点缀在各个角落,有名的,没名的,都一样的厚重着,抵达游子的内心深处。如甪直、周庄、鲁镇、凤凰、木渎、同里、乌镇、西塘、宏村、大理、婺源,院落有乔家大院、李家大院、刘家大院,大的有古城的城楼,小的有不同时代的县衙,文人雅士里有丰子恺的缘缘堂;有戏院、有宗祠、有寺庙。总之,那些与青瓦有关的建筑细节,花窗、飞檐、雕梁和隔扇,早已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点缀,成了一种文化抑或精神上的指向,指向古典,指向旧梦,幻化出生活的七彩来。青瓦上的故乡是遥远的乡愁、是故乡的低语、是亲人的倾诉,是童年的遥想、是民间的歌谣,是农历里的季节,是婉转的鸟鸣,是唐代李义山缠绵的“巴山夜雨”,是宋朝柳三变萧瑟的“秋风斜雨”,是陆放翁清新的“杏花小雨”,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雨声里,我把目光久久地定格在凝重的青瓦之上,看着它们在故乡的思绪里静静地被雨声浸润。雨声敲打着青瓦上的思乡曲,茫茫雨色里,市声繁华,又有谁能掩掉喧嚣的尘世,看到青瓦上的故乡呢?纵使青瓦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那记载着前世风雨的故乡依然清晰,是我们永远的家。屋头青瓦是谁家?无论在哪里,我敢说,青瓦上的故乡是民国留存的旧照片,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是最软的乡情,是最硬的风骨。(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异乡的情调与家乡的情调如此相似? (2)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还是“喜欢家乡的青瓦房”。 (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雨中的青瓦格外别致,这些城市里的隐士把青衫和旗袍压进箱底,让梅雨的叮咛慢慢发霉,长出许多思念来,一片青瓦,一块历史,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小巷里弥漫。(这句话中的“青衫和旗袍”指的是什么?)青瓦也是历史中发黄的名片,它们静静地鱼鳞一样点缀在各个角落,有名的,没名的,都一样的厚重着,抵达游子的内心深处。(赏析句子)(4)“青瓦”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 (11.0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000次赞扬他执着地坐在地铁站里,胡琴是他的全部。路上尽是行色匆匆的人,人们无暇关注他的演出,尽管他十分卖力,却只换来少得可怜的回头与驻足。想起家庭,他不由黯然,他与继母关系很僵。母亲走后,父亲和继母曾经找过他,恳求他回家,但他不肯,他从心底厌恶父亲与继母以及他们的家。从此,他的生活里只剩下了胡琴,他从小喜欢拉胡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靠胡琴养活自己,甚至出人头地。他曾经在音乐学院的门口逡巡过,但昂贵的学费让他望而却步。他能做的只是在每天樱花路地铁站口拉胡琴给路人,这儿,成了他全部的希望。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走近了他,驻足片刻,认真地倾听着,然后笑着告诉他:“真不错。”一个陌生人的赞扬,让他麻木的神经为之一震,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油然而生,这是他卖艺以来第一次听到的赞扬,虽然出自一个陌生人,却让他泪流满面。他换了支曲子重新拉了起来,而那个女孩,则一步三回头地进了地铁站。接着,令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原来行色匆匆的人,有好几个都停下来听他的演奏,从三两个到十来八个,逐渐聚成了一个小圈。他们有的放下一两枚硬币,有的走到他的身边,告诉他:“不错,继续坚持。”那个出现奇迹的晚上,他回到出租房里,第一次怀着兴奋与满足安然入睡。曾经消失殆尽的自信重新回到了身上。此前,他几乎要放弃,沮丧与失望让他差点摔了胡琴,但现在,他决定坚持下去。还是那个地铁站口,他还是会听到许多鼓励和赞扬,有些老年人,自备了小板凳,竟然坐在他的身边,长久地倾听着他的表演。因此,他格外地卖力,悠扬的琴声在肆虐的寒风中进入了人们的耳朵,振作了让人们麻木疲惫的精神,也进入了人们的心里,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寒冬,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半个月后,一个中年人路过他的身边,驻足了片刻,然后进入了地铁站,可是,仅仅一会儿,他又折了回来,待一曲终了,他问:“你愿意到我的茶馆里去吗?我开了家茶馆,想划线传统音乐表演,正缺人。”第二天,地铁站里少了那个沉浸在音乐里的卖艺少年。他在茶馆里上了班,工作十分快乐,在台上表演不正是他的梦想吗?这儿幽静典雅的氛围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继母过来看望他,为他带来了爱吃的饺子,他对继母没有好脸色,冷冷地拒绝了她,也让她以后不要再来。继母一脸难堪和无奈,却仍旧坐着没动。继母还不走,他发了火,茶馆老板这时却走了过来,十分热情地招呼继母。他呆住了,继母看着他的脸色,慌忙告别了。继母走后,老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有这样一位母亲,应该好好对她才是啊。你知道吗?你在地铁口拉琴,而你的母亲,则在去地铁必经的各条路上为你送宣传单,并且请求每一位接传单的行人,能够在她的儿子身边驻足片刻,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笑,鼓励一下你,正是你母亲的这份恳切感动了我。人的才华固然重要,但情感比才华更重要,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他这才知晓:继母的无数恳求,让他得到了1000次甚至更多陌生的赞扬,重新点燃了他人生的希望之火。让他赢得赞扬的不仅仅是他的琴艺,更是一位母亲恳切的心。(选自品读2014年10月,有删节)(1)结合全文看,文章以“1000次赞扬”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文中的继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请简要概括“他”成功的原因。 (4)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此前,他几乎要放弃,沮丧与失望让他差点摔了胡琴,但现在,他决定坚持下去。悠扬的琴声在肆虐的寒风中进入了人们的耳朵,振作了让人们麻木疲惫的精神,也进入了人们的心里,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寒冬,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5)设想一下“他”在听完茶馆老板的话后,会有怎样的表现? 10. (15.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本文作者是_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_(填人名)。(2)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交通:_妻子:_(3)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4)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5)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11. (4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重别周尚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瓶车保险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五年级考试数学题及答案
- 电焊工职业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 高温防护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Ethyl-ss-ketobutiryl-SCoA-2-Ethyl-ss-ketobutir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新解读《GB-T 25122.1-2018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 第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
- 会考物理考试题及答案
- 电焊学徒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保定动力技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 蚌埠四中近期考试试卷及答案
- 精神科意外事件防-噎食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8-01-03 汽轮机运行值班员 人社厅发202226号
- GB/T 44633-2024电力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技术规范
-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年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灌浆施工工艺
-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 数学试题含答案
- 实验室程序文件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