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黄山记学案莲山课件 k黄山记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我相信同学们肯定都有登山的经历。我曾经去过泰山、雁荡山、天台山和其他一些小山。 (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谈谈自己登山的经历) 。我们曾经读过不少关于登山的文章,如雨中登泰山 、 登泰山记等等。自己也可能写过关于登山的恼隆蠹蚁胂肟矗 话愕巧降挠渭鞘窃趺葱吹模邮裁吹胤叫雌穑棵魅罚憾际前凑盏巧降墓 汤葱吹摹由较滦雌鹨恢毙吹降巧仙蕉 埂庋 吹暮么 强梢匀枚琳呙魅纷约旱挠巫伲 砬逵卫赖南呗贰?br一般风景优美的名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应该在哪里?明确:应该是在最险峻的地方。毛泽东曾说过“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举自己登山的例子。 )最险峻的地方往往风景2 / 10最美。那么一般作者是如何来表现山的险峻的呢?明确:写山势陡峭,写山路艰险。这样描写山的艰险,是什么目的呢?明确:写攀登山的时候很艰苦。还可以表现不怕困难的精神。表现人对山的征服。表现人对山的征服。具体地说,是表现个人,即登山者对山的征服。这种征服就通过我们登山的过程体现出来。人总是有一种征服欲的。而最好的征服,莫过于征服山峰。而要表现这种征服欲,最好是选择最险峻的山峰。 (举例为何有那么多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登山)我曾经一个人登过泰山,它虽然说不是很险峻,但要登上顶峰也非易事。 (举例我登山的经过,及有些人放弃的故事)可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与以往所学的这类文章有些不同。那么,都有哪些不同呢?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呢?下面就翻开课本来学习这篇文章。二理清课文结构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可以看到,课文分成了四部分。请你阅读课文,说说每一个部分大概讲了什么内容?明确:第一部分写出了黄山的总特点,黄山的奇丽与险峻。第二部分写登山的历史,历史上,登山者“仅”有寥寥几人。第三部分写我们今天的登山。第四部分写我们在山上所见到的美丽壮观的景色。3 / 10三分析第一部分请同学阅读第一部分,注意这部分的最后一句, “它封了山。 ”其中有个动词很重要。就是“封”字,请大家把它圈起来。1 “封山”是什么意思?明确:就是封住进出的要道,不让任何人进入。2它为什么封山?它是谁?明确:它是大自然。它封山的原因是不愿意把这么奇丽的景色给予人类。一个“封”字,准确而形象地表现出黄山的险峻程度人迹罕至。3那么黄山的风光到底有多美丽呢?请同学们朗读第一部分的第二段,说说黄山的美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明确:体现在五方面:一是山峰之奇;二是云海之奇(注意“拨”字) ;三是树木之奇;四是温泉;五是最高赏赐:摄身光。4再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篇课文在描写这种奇特的景色的时候是怎么写的?明确:是按照山的形成过程来写的。5黄山的形成是否真的如课文中所说的那样,是大自然有意安排的杰作呢?明确:不是。这是中虚构的写法。这样写,给人的感觉好像这黄山是给大自然制造出来似的。所以这样的写法是4 / 10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说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这里的“崇高” “卓越”一般是对人而言的。作者把大自然人格化了,说它“创造” “安排”了黄山胜景。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由此可见, “它封了山” ,表现了一种它对人类的不屑一顾。因为人在它的面前太渺小了。6正因为黄山是如此的伟大,所以自然会想到有没有人登临它。 (引导过万重山漫想中也是先写景色的奇丽伟大,在联想到人的活动。 )四分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仍然没有写到登山的经过,而写的是历史上登黄山的记载。这些登山记载说明了什么呢?明确:说明登山之难,还是紧承“它封了山” 。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登山者都不是一般的人:黄帝是神;太白是仙;有记载的“仅”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其余的人都是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5 / 10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伏下一笔。以上都是侧面写黄山的“险”五分析第三部分现在我们来阅读第三部分。这部分才是作者登山的真正开始。是从正面写黄山的“险”1在分析第二部分的时候,我们已经讲到了黄山的险峻,那么作者真正登山开始了,他是否体会到黄山的险峻了。请你找出能反映黄山奇险的句子来。明确:“果然惊险。但是我们现在并不需要甚至还像公园里那样。 ”“人间与胜境的最后边界线了。然而已有了” “直上,直上,直上,不久后”“却无可颤栗,化险为夷。 ”“今天已不再是艰险”“胜境已成为公园,绝处已经逢生。这是何等的公园!”2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来表现险峻的?明确:对比的手法。注意其中的一些表转折的关联词语:但是、然而、却,过去的“险” ,现在已化为“夷”了,不再是艰险了。登山在这里变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3所以,作者面对这样的美景道出了“直上,直上,直上。 。 。 ”为什么要用三个“直上”?明确:体现了作者勇往直前,征服自然的豪情。如今黄山开发得很好,石路不仅宽阔,而且还有石栏铁索保护。6 / 10随意登黄山已不象历史上那样“不可上,乃止” 。古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含了作者对新时代劳动人民开发、建设黄山的赞美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4 “我们这江山。 。 。多数人”这句话有何作用?明确: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作者触景生情,由石砌的山路想到了筑路的黄山石工,把脚下的山路与对筑路者的赞美、感激的思想感情联系到一起,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六分析第四部分1最后请同学们朗读第四部分,作者登上黄山后看到了什么景色?作者一共向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明确:云海图、古松图、日出图、摄身光。围绕着云海、松树、日出和摄身光等景色来写。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概况就是“奇” 。与第一部分的“险”相呼应。2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绘松树的?“几枝松。 。 。溶入” 。这句中“溶出溶入”体现出了景致什么样的特点?明确:“溶出溶入”一词用得准确、形象,描绘出云雾飘来浮去的特点。有云雾飘来,松与人就缓缓地消失云雾之中;云雾浮去,松枝与人就缓缓地从云雾中显现出来。景物随云气而变幻。 “溶出溶入”一词用得巧妙之极。读者充分发挥想象,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7 / 103什么是想象?明确:想象是在已掌握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也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没有发生的事情,设想出它的具体形象。4在这部分中,还有哪里是想象?明确:“我多么想。 。 。打翻我的船。 ”描绘出排云亭前云海浩瀚无垠的特点。又表现了作者要畅游黄山顶峰的激情。表现了作者要攀登黄山顶峰的心情和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七分析第四部分中有关松树描写的句子。1请你摘除有关松树描写的句子来明确:“从峰顶俯视。 。 。亭亭而玉立”作者从峰顶和山腰两个立足点来观察,借助比喻,拟人的手法,将黄山松的多,密和黄山松在云雾中的美丽风姿表现得极为形象传神。2这段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黄山松树的?明确:写雾中的松树;风中的松树;写松树的根和冠;写仰视和俯视时松树的状貌。雾中的松树与观松人在云雾中忽隐忽现,象一幅写意画;风中的松树姿态万千;这些松树的根如岩石,冠如华盖;从峰顶俯视它象苔藓,从山腰俯视它象天女。在这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极写黄山松的美丽风姿。8 / 103这段文章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举例说明明确:“它们如苔藓。 。 。而玉立。 ”用苔藓来比喻松树的分布情况,抓住了松树与苔藓的相似点密而多。这种修辞使表达新奇而贴切,把山腰见到的松树比喻成天女,抓住二者姿态的相似点亭亭玉立。这样打比方使松树的风姿变得更加形象可感。八总结文章的主题作者表现了登山者所见的黄山之美。这是一种特殊的高尚的享受,这本来不是人间所能享受的,而现在已经属于人类了。 “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你们能从中读出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明确:一种很自豪的语气。从大自然的不可一世,到我们最后对山的征服。这个过程中,我在哪里?我似乎没有位置,但是我见证了。从历史到现实,我全见证了。现在我们再跟从前所学的课文做一个比较,其他类似的文章一般都是强调登山之难,我对困难的征服,才能表现“我”的伟大,可是这篇文章虽然也说登山之难,可是真正到登山之时,这难又化为易了。这是为什么呢?明确:一般我们写这类文章,是要表现登山者个人(即“我” )对山的征服,所以要尽可能的写出登山之艰难;而这篇文章却写出了登山之容易,为什么呢?明确:因为它要表现的不是我,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9 / 10“类”人类的力量,能够化险为夷,能够将绝境变为公园的,决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群体的力量,人类的力量。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要表现人类对山的征服,对大自然的征服,对造物主的征服。九板书黄山胜景天造就:峰、云、松、泉、光拟人(概写) (空间顺序)奇天下奇景属黄山:由古及今人迹罕至(侧面写“险) (险)险攀登天都寻常事:“直上” “尽踏足下”对比自然伟大,征服自然的人更伟大(正面写“险” ) (夷)千古黄山几人登云海图古松图古今人迹罕至日出图摄身光联想、想象(侧面写“奇” )课堂练习: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作者写黄山,抓住了它的()和()特点来进行,文章二、三部分展开了()和() ,第四部分浓墨重彩于() 。2、文章第二部分回顾了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其用意是() 。1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女生德育大会课件
- 高三复习离子反应课件
-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5
- 夫妻离婚不离家共同处理婚姻关系及子女监护权协议
- 离婚协议范本:婚姻解除后的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协议
- 签订即编制明确的医疗机构检验科人员合作协议
- 汽车制造生产车间劳务承包与质量控制合同
- 离婚纠纷调解协议书范本: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
- 离婚后房屋产权变更与共同财产分割执行合同
- 广告内容合规审核代理合同
- 2025年大麻酚油(CBD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白皮书政策解读-2025年国防科技与国家安全政策趋势分析方案
- 行政执法常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 钢结构隔断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IT技术支持工程师招聘面试技巧与模拟题答案
- 退休业务办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新离婚协议书
- 浙江省A9协作体暑假返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