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C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C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C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C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 (共7题;共29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顽强(qing) 吆(yo)喝 缅(min)桂花B . 闷(mn)热 炽(zh)红 火炭(tm)梅C . 鲜腴(y) 暮(m)年 马蜂窝(w)D . 旺盛(shng) 翅膀(bng) 密匝匝(zh)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遐想( xi) 销声匿迹(xio)B . 寒噤( jn ) 一愁莫展(chu)C . 焦躁( zo ) 探骊得珠( l)D . 恣睢( z ) 言简意赅(gi)3. (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投入大自然的_。A . 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B . 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C . 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D . 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4. (2分)(2016雅安)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从古自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 . B . C . D . 5. (2分)下面是以“不要等到”为话题的一段话,请顺着思路在横线上续写。不要等到孤独时才想起朋友;不要等到失败时才去想起他人的忠告。6. (7分)(2017温州)名著阅读。(1)“兄弟”是水浒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根据下列内容分别选择正确的一项。【甲】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A武松B李逵C鲁智深(2)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阅读层次阅读策略阅读任务(部分)阅读记录检视阅读略读浏览依据内容,推断本书取名为“沙乡年鉴”的原因分析阅读评价质疑利奥波德说“所有对这种原始状态的保护都是弄巧成拙”,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本书内容进行阐述。主题阅读拓展联读从沙乡年鉴走向“自然文学”的主题阅读。阅读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7. (12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题。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构成“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十二五”规划不仅是国家的规划、各级政府的规划,也是一个人民的规划。强调关注民生、富民为主,其实质体现的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实现既要“国强”又要“民富”的战略性转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为我们描写了一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等清晰醒目的字眼跃入人们的眼帘,鼓舞人心,令人期待。显然,更加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已构成“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十二五”规划不仅是国家的规划、各级政府的规划,也是一个人民的规划。(1)【活动一:语言运用】阅读上面两段文字,用简洁的语文概括其内容。(2)【活动二:语病修改】材料第二段中有三处毛病需加以修改。第句中,搭配不当,改正:_第句中,成分赘余,改正:_第句中,语序不当,改正:_(3)【活动三:仿写训练】在物价普遍上涨的今天,百姓的“灰色幽默”得以展现,网络上出现诸如“豆你玩”、“蒜你狠”等词汇。请参照示例,结合右边漫画中的三种商品,拟两个三字词,并加以适当的解说来反应百姓内心的呼声。示例:“豆你玩”:老百姓把“逗你玩”中的“逗”改成“豆”,表达了百姓对大豆不断涨价的担忧。“蒜你狠”:老百姓把“算你狠”中的“算”改成“蒜”,反应了大家对大蒜价格攀升的无奈。(4)【活动四:广告评析】 “关注民生”是“十二五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国内传媒业纷纷对此予以极大关注,鲁中晨报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语:让我们一起过好日子。请简要说说这句广告词的妙处。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共2题;共26分)8. (1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歌以咏志,诗文传情”:孔子的“_,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述的是人有坚定的志向;曹操的“日月之行,_;_,若出其里”表达的是诗人博大的胸襟;王湾的“乡书何处达?_”表现的是浓郁的思乡、思亲之情;马致远的“夕阳西下,_”表达了诗人飘零在外的思乡怀亲之情;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_”抒写的是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常建的“山光悦鸟性,_”传达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_”寄去的是对友人被贬的忧思之意。9. (16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 , 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 , 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世说新语德行(乙)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二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 , 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 , 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 , 曰:“孝子郭巨,黄金一斧,以用赐汝。”于是名震天下。干宝搜神记【注】鸡骨支床:形容非常消瘦。数(shu):多次、屡次。生孝:指恪守丧礼礼制,只能尽哀之形的做法。死孝:指居丧尽哀之实,几近于死的孝行。佣赁(ln):以劳力换钱,即打工。馔(zhun):食物。丹:红色的。(1)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卿数省王、和不_ 神气不损_巨念与儿妨事亲_ 中有丹书_(2)下列各句中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学而时习之(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B . 臣以和峤生孝(以为、认为)C . 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D .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借”)(3)翻译下列句子。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从【甲】、【乙】两文看,王戎和郭巨都孝顺,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评析。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10. (22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世界选择北京 写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胜之际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北京成功了!” “我们赢了!” 北京时间7月13日22时08分,本社赴莫斯科记者发来急电:2008年奥林匹克盛会选择了北京。 瑞士奥委会主席沃卡奇当即向北京奥申委表示祝贺:“现在应该是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了。”加拿大体育部长丹尼斯库珀说:“结果就是结果,今天北京很幸运。” 这是世界对北京的选择。 天安门广场,人潮欢涌,其情撼地震天;中华世纪坛,鼓乐高亢,其势排山倒海。 曾经的坎坷化作今夜的辉煌 让时光倒流。 1993年9月23日,北京仅以两票之差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当中国在悉尼奥运会上以金牌总数第三实现历史性突破的时候,当中国的综合国力一步步增强、人们的奥运情结越来越浓烈的时候,8年前的这一幕,仍如此真切地扰动着人们的心绪。 曾经的坎坷,已积淀成神圣而执著的理性让时光倒流。 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燃烧。此前,国际奥委会的一封邀请函寄至清政府,可正值中国甲午战败,被迫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朝统治者哪还有暇顾及奥运! 1915年,国际奥委会又一次发来邀请。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国内的护法战争,中国又一次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擦肩而过。 1908年,天津青年首次提出: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 这一声声呼喊,在那个中国人被蔑称为“东亚病夫”的年代,是如此的悲壮与高昂。 这一切,使今夜的喜悦变得凝重让时光倒流。 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看台上的中国全国体育协进会干事宋如海百感交集,反复用英语吟诵“奥林匹亚”,忽然喊出一句中国话:“我能比呀!” 后来,他将奥林匹克运动会音译为“我能比呀!” 代表中国实现“我能比”这个愿望的,是1932年的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 在爱国将领张学良的资助下,他只身在海上飘泊21天到达洛杉矶。 疲惫不堪的刘长春在男子100米预赛中,一路领先70米后,脚步明显吃力,最终被淘汰。 1936年柏林奥运会,进入撑杆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符保卢,竟买不起比赛用杆;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是参赛团中唯一住不起奥运村的。 这不堪回首的一页,已被我们翻过。 昨日的悲歌,只会使今天这不眠的狂欢,更加酣畅淋漓! “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 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1921年至今,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80年。 前80年,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后80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最悲惨的境遇走上光明的道路。 1979年,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得到公正、圆满的解决。 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一声枪响,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纪录成为历史! 在这个曾经苦难深重的国家,人民的爱国之情、强国之梦与体育是如此密不可分。 不能忘记,80年代,女排精神给人们带来的巨大鼓舞。“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时代强音。 从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的15枚金牌,到第27届悉尼奥运会的28枚金牌,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国际公认的体育大国。 可是,“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上世纪初,同胞的呼喊犹在耳际。 这是一个不畏惧任何艰险的民族。8年前北京申奥失利之后,人们高呼的口号是“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 8年来的事实回应了这一声呐喊。今年5月,香港财富论坛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从1870年到1930年,60年时间人均收入增长三倍半;日本从1951年到1975年,25年时间人均收入增长6倍;而中国从1977年开始,短短20年时间,人均收入增长了7倍。 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不可阻挡。奥运之梦牵系着中华民族为创造人类文明共同奋斗的理想。 人类一次智慧而诗意的选择 2000年9月9日。北京。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信中说:“如能在具有悠久文明并且迅速发展的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无论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 2001年5月15日。瑞士洛桑。 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公布了对2008年奥运会5个申办城市的评估报告,其中特别指出,2008年北京的奥运会将为中国和世界体育运动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 中国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举世皆知。 “在北纬40度上下的世界各大城市,只有北京是历经3000年而不衰的都城。古迹之多,胜过罗马;气魄之大,胜过巴黎。” 今日中国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谁能漠视这个巨大市场给予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北京,新奥运”,已不仅仅是响亮的口号。 律动着来自世界各地电波的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的窗口。在北京奥申委网站上,一次为支持北京申奥而举办的签名活动中,仅一个月签名者就达100万人。 20多家民间环保组织加入北京申奥队伍;“绿色社区”活动,正由居民们自发推行。 “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正实实在在地成为中国赋予奥林匹克运动的崭新内涵。 1913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寓意深远地为国际奥委会教学设计设计了“五环”标志,以象征五大洲通过体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奥林匹克圣火就要在古老的中国燃烧。时间将证明,这是人类的一次智慧而诗意的选择。 “19082008”,从第一个中国人提出申办奥运会,到北京主办奥运会,历史的回声将穿越整整一百年。这看似巧合,却蕴含着历史的必然。 (1)作者为什么说“世界选择北京”是“人类一次智慧而诗意的选择”? (2)在第一部分,作者提到了“曾经的坎坷”,也提到了“今夜的辉煌”。请把他们找出来,体会其构思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11.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艾青诗学”国庆假期,某校九年级语文老师布置学生阅读艾青诗选,阅读中允许学生借助网络学习,来丰富自己对艾青和“艾青诗学”的认识,假期回来班级将开展“艾青诗歌”阅读交流会。以下是小悦同学摘抄的诗选和网络学习的相关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诗歌甄选】手推车艾青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著北国人民的悲哀一九三八年初盼望艾青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一九七九年三月 上海【诗学流长】“如果在现代文学史上只选择三个诗人,我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就选择艾青。”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如是说。在第二届艾青诗歌节新闻发布会上,谢冕、吴恩敬、王光明、刘福春、陈晓明、赵振江、黄怒波、程步涛、孙晓娅、张黎明等与会诗人、学者提出,虽然艾青的诗歌广为传颂,但是对艾青的价值挖掘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在诗人艾青笔下,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还有更多未被发掘的理论富矿。他们明确提出,需要建构“艾青诗学”,这不但是文学史研究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诗歌发展的需要。在吴思敬看来,、与构成了艾青诗学最重要的支撑。艾青“归来”后,首先强调诗人要说真话,做一个真诚的写作者。这本不是个大问题,但在假话、大话、空话流行于世的年代,“诗人应当说真话”就成了一句千钧之重的诗学声音。艾青认为,诗歌最基本的品格就是真,没有真就谈不上美谈不上善,必须要先有真,然后才用独特的眼光表现独特的审美,代表这个时代底层人民的声音,这就是善。在艺术主张上,吴思敬认为艾青对智性的强调在中国现代诗史上是不可忽视的。在艾青的诗学中,诗不是简单的情绪的抒发,也不是简单的哲理的书写,而是把生活的经验通过诗人的构思,凝结成象征性的含义。所以艾青最好的诗,都是用意象说话的。艾青对诗的智性的强调,使我们的新诗能够进入新的水平、新的阶段,而非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抒情上。艾青的诗学中,对自由精神的渴望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发布会现场,吴思敬对艾青的诗论出口成诵:“诗是自由的使者”“诗的声音,就是自由的声音;诗的笑,就是自由的笑”。很难想象,如果丧失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艾青一身铮铮铁骨如何练就。可以说,艾青的一生和他的诗学就是自由的化身,自由就是艾青探索诗学之深的方式。当下诗歌书写疼痛,却没有灵魂的痛苦。“我们的诗人面对灾难的时候,更多的是用身体感到疼痛,而没有用灵魂感受到痛苦,但艾青做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福春的发言令人深思。诗歌如何表达民族国家的重大苦难,诗人如何书写时代,这是艾青一生的探索,也是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依旧没能解决的问题。刘福春谈到,汶川地震后涌现出诗歌创作的热潮,这些诗作让人感动,但是能被传颂的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缺乏重量,只停留在了疼痛的层面。同样,抗日诗选很多,但是在今天依旧被阅读的却不多,可艾奇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依然是20世纪诗歌史上不朽的名篇。在诗中,艾青“在没有灯光的晚上”对着“中国”书写“无力的诗句”,他对“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人们深表同情,对“敌人刺刀”“烽火”强烈憎恨,而这一切,都是他在武汉看到流离失所的难民后的创作。这种对个人、民族、国家切肤之痛的联结,构成了艾青诗学中强有力的一方面。艾青“让西方的诗歌传统落在中国大地”,把“法兰西的芦笛”转换成“中国的号角”,艾青把中国的现代白话文写成诗,让中国的现代汉语走向世界。与会者认为,确立艾青诗学是建设新时代中国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创作意义深远,他们希望能及时、深入、系统地整理艾青诗作,把艾青的诗学发扬光大。【诗韵纷争】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它和日常语言相比,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但是艾青的诗歌呈现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缺乏诗意美。网友的话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而口语是最散文的这样的语言,能比上最好的诗篇里的最好的句子。最能表达形象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称为“诗”的文学样式,音韵不能作为决定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在它是否有丰富的形象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有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却绝不会由于它有好的音韵。艾青诗论(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 . 当今时代,我们需要建构“艾青诗学”,这完全是新时代诗歌发展的需要。B . 艾青的诗学中,诗用意象说话,对智性的强调是最重要的一点。C . 汶川地震后涌现出诗歌创作的热潮,但是这些诗作不能被广泛流传,其原因主要是未将个人和民族、国家的切肤之痛联结在一起,诗歌缺乏重量。D . 艾青认为,只要是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就是诗歌中最好的语言。(2)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