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 20132012 2013 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年高二上学期 1212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生物试题生物试题 第第 I I 卷 共卷 共 5050 分 分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1 101 10 题 每题题 每题 1 1 分 分 11 3011 30 题 每题题 每题 2 2 分 分 1 1 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 A A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B B 氨基酸氨基酸 C C 呼吸氧化酶呼吸氧化酶 D D 组织胺组织胺 2 2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 理化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 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A 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 pHpH 值值 B 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C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D D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 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 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3 3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 养不良 血浆蛋白质降低 会引起图中哪养不良 血浆蛋白质降低 会引起图中哪 一部分液体增多 一部分液体增多 A A B B C C D D 4 4 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其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其主要原因是 A A 未认识其价值 所以人为干扰少 未认识其价值 所以人为干扰少B B 入侵地生态污染严重 入侵地生态污染严重 C C 破坏了入侵的非生物因子 破坏了入侵的非生物因子D D 使入侵地食物链破坏 使入侵地食物链破坏 5 5 农民拔除稻田中的稗草 清除鱼糖中食肉的农民拔除稻田中的稗草 清除鱼糖中食肉的 黑鱼黑鱼 这种做法是为了 这种做法是为了 A A 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B B 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 C 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D D 使物质能够尽快循环流动使物质能够尽快循环流动 6 6 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 A 线粒体和染色体线粒体和染色体 B B 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C C 叶绿体和核糖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D D 线粒体和内质网线粒体和内质网 7 7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 A 心猿意马 心猿意马 B B 飞蛾扑火 飞蛾扑火 C C 花香引蝶 花香引蝶 D D 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8 8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说法正确的是 A A 都是由特定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都是由特定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B B 动物激素在动物体内含量很少 植物激 动物激素在动物体内含量很少 植物激 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 2 C C 都需要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调节功能 都需要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调节功能 D D 功能上都具有两重性 功能上都具有两重性 9 9 分别刺激下图分别刺激下图 四处 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四处 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 10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 错误的是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A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 B 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 C 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 D 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11 11 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 a a d d 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 ab bd ab bd 同时在 同时在 b b 处给予一个强处给予一个强 刺激 电位计的指针会刺激 电位计的指针会 A A 不会发生偏转子 不会发生偏转子 B B 发生一次偏转 发生一次偏转 C C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 D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12 12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 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 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 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A A 自身免疫病 肌无力自身免疫病 肌无力B B 自身免疫病 痉挛自身免疫病 痉挛 C C 过敏反应 肌无力过敏反应 肌无力D D 过敏反应 痉挛过敏反应 痉挛 13 13 哺乳动物因长期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 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哺乳动物因长期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 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 A 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 B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 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 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14 1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 A 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 B 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 C 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 D 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15 15 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 B 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3 C C 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 D 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16 16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 兔 狼和狐等生物 雄鹿有角 雌鹿无角 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某草原上生活着鹿 兔 狼和狐等生物 雄鹿有角 雌鹿无角 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 雄个体分群活动 生殖季节除外 雄个体分群活动 生殖季节除外 有人提出 有人提出 鹿角效应鹿角效应 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 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 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 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 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 鹿群属于鹿群属于 A A 同一种群同一种群 B B 不同种群不同种群 C C 群落群落 D D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17 17 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 不宜采用的是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 不宜采用的是 A A 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B B 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 C C 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D D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18 18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 图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 图 1 1 的分析 错误的是 的分析 错误的是 A 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 B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 D 春运期间 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春运期间 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 19 19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 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 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 1010 年时经调查年时经调查 该种群数量为该种群数量为 200200 只 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只 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 100A 100 只只 B 200B 200 只只 C 300C 300 只只 D 400D 400 只只 20 20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4 D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数量减少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数量减少 21 21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其中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其中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E1E1 E2E2 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是初级消费者是初级消费者 B B 为分解者为分解者 C E1C E1 为太阳能 为太阳能 E2E2 为热能为热能 D D 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22 22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有关成分示意图 图中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有关成分示意图 图中 表示碳流动表示碳流动 方向 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 正确的有几项方向 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 正确的有几项 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A D F E B CA D F E B C 图中图中 所代表的生理作用分别是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所代表的生理作用分别是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 C C 与与 E E 的关系既有捕食关系 又有竞争关系的关系既有捕食关系 又有竞争关系 碳在碳在 D FD F 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A A 0 0 项项 B B 1 1 项项 C C 2 2 项项 D D 3 3 项项 23 23 猪猪 沼沼 茶茶 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 由种植 茶树 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 由种植 茶树 养殖 猪 养殖 猪 农户 人 和沼气生产 微生物 四个子系统构成 该生态农业模式农户 人 和沼气生产 微生物 四个子系统构成 该生态农业模式 A A 是由茶树 猪 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是由茶树 猪 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 B 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 C 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 D 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 不需要外部投入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 不需要外部投入 24 2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A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 B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C 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 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 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 D 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26 26 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 不正确的分析是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 不正确的分析是 A A 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 又是神经中枢 但受大脑皮层控制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 又是神经中枢 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 B 图中下丘脑 垂体也能分泌激素 如下图中下丘脑 垂体也能分泌激素 如下 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感受器感受器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垂体 内分泌腺内分泌腺 组织组织 5 C C 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 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 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 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 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 D 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 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 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26 26 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为有效防止蝗灾 应在为有效防止蝗灾 应在 a a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 a bB a b 段 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段 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 c c 点出现点出现 D D 控制种群数量在控制种群数量在 d ed e 水平 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水平 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 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抵抗力稳定性 27 27 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 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 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 A A B B 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 A A 少少 B B 若 若 M M 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 当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 当 MAMA 5MB5MB 时 生态系统将会崩溃时 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C C B B 摄入的能量即为摄入的能量即为 B B 的同化量的同化量 D D A A 的能量大于的能量大于 B B C C D D 之和之和 28 28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 分为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 分为 a a b b c c d d 四组 将四组 将 a a b 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 的一段切除 再从的一段切除 再从 c c d d 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 并按图中所示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 并按图中所示 分别介入分别介入 a a b b 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 得到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 得到 a a b b 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 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 发现发现 a a 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 b 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 其原因是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 其原因是 A cA c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d d 组尖端不能组尖端不能 B aB a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b b 组尖端不能组尖端不能 C cC c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d d 组尖端额生长素不能组尖端额生长素不能 D aD a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b b 组尖端额生长素不能组尖端额生长素不能 6 29 29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 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 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 验时 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验时 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 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 B 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C 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D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30 30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 叙述正确的是叙述正确的是 A A 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 B 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 C 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 D 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 共卷 非选择题 共 5050 分 分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31 3531 35 题 除标注外 每题题 除标注外 每题 1 1 分 分 31 1231 12 分分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分子后产生的片段 其末端类型有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分子后产生的片段 其末端类型有 和和 2 2 质粒运载体用质粒运载体用 EcoREcoR 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 含有目的基因的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 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DNA 除可用除可用 EcoREcoR 切割外 还可用另切割外 还可用另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2 2 分 分 3 3 按其来源不同 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按其来源不同 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 DNADNA 连接酶有两类 即连接酶有两类 即 和和 4 4 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 产物是 产物是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 常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 常 采用采用 技术 技术 5 5 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和 也可作为运载体 也可作为运载体 6 6 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一般情况下 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一般情况下 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 细胞 原因是细胞 原因是 7 32 32 11 11 分分 I I 6 6 分分 下面表示某温带落叶林中的食物网简图 请回答 下面表示某温带落叶林中的食物网简图 请回答 1 1 该食物网含有该食物网含有 条食物链 条食物链 2 2 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营养级的生物是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营养级的生物是 狼和红狐的种间关 狼和红狐的种间关 系是系是 3 3 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 对于狼来说 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 对于狼来说 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 4 4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 上图缺少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 上图缺少 II 5II 5 分分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 田鼠田鼠 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 流动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表 单位是流动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表 单位是 J J hm2 ahm2 a 植物植物田鼠田鼠鼬鼬 固定的太阳能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摄入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量呼吸量摄入量摄入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量呼吸量 2 452 45 101110111 051 05 1091097 507 50 1081087 157 15 1081082 442 44 1071072 252 25 1071072 182 18 107107 1 1 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2 2 在研究能量流动时 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在在研究能量流动时 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在 1hm1hm2 2范围内 第一次范围内 第一次 捕获标记捕获标记 4040 只田鼠 第二次捕获只田鼠 第二次捕获 3030 只 其中有标记的只 其中有标记的 1515 只 该种群密度是只 该种群密度是 只只 hm hm2 2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 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 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3 3 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 同化的能量中只有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 同化的能量中只有 3 3 5 5 用于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 其余在呼吸作 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4 4 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 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 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 避猎捕 可见 信息能够避猎捕 可见 信息能够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3 533 5 分分 右图中 曲线右图中 曲线 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 其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 其 8 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 1 图中曲线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 当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 当曲线 趋近于零时 对趋近于零时 对 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保护的措施 2 2 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 当其数量下降 且其他条件不变时 流向该营养级其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 当其数量下降 且其他条件不变时 流向该营养级其 他物种的能量会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 3 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 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 1616 世纪以来 世纪以来 世界人口表现为世界人口表现为 J J 型增长 因此需控制型增长 因此需控制 J J 型增长数字方程式中型增长数字方程式中 参数 参数 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34 1134 11 分分 I I 6 6 分分 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 图 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 图 a a 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 该反射 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 该反射 的感受器位于肺中 深吸气后肺扩张 感受器兴奋 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 的感受器位于肺中 深吸气后肺扩张 感受器兴奋 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 抑制吸气 引起呼气 抑制吸气 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 图 a a 中 中 a a b b c c d d 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a 是是 d d 是是 2 2 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 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 a a 中的 中的 调控 调控 2 2 分 分 9 3 3 图 图 a a 中神经元 中神经元 和和 之间形成的突触 放大后的突触如图 之间形成的突触 放大后的突触如图 b b 所示 中 突 所示 中 突 触小体是神经元触小体是神经元 的的 填 填 轴突轴突 树突树突 细胞体细胞体 末端膨大形成的 突 末端膨大形成的 突 触后膜位于神经元触后膜位于神经元 的的 填 填 轴突轴突 树突树突 细胞体细胞体 II 5II 5 分分 机体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 机体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 1 1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 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某甲状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 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某甲状腺 功能障碍患者 检测到体内有一种促甲状腺激素 功能障碍患者 检测到体内有一种促甲状腺激素 TSHTSH 受体的抗体 该抗体阻断 受体的抗体 该抗体阻断 TSHTSH 的效应 则该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效应 则该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 TSH TSH 含量比正常值含量比正常值 另一甲状 另一甲状 腺功能障碍患者 下丘脑功能正常 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腺功能障碍患者 下丘脑功能正常 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 TSH TSH 和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THTH 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 为诊断病因 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 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 为诊断病因 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 TSHTSH 后 甲 后 甲 状腺激素状腺激素 TH TH 含量明显升高 表明该患者含量明显升高 表明该患者 部位发生了病变 部位发生了病变 2 2 下丘脑的下丘脑的 受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调节并释放激素 从而调节垂体激素的分泌 受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调节并释放激素 从而调节垂体激素的分泌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TH TH 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TRH 的刺激作 的刺激作 用用 相互影响 共同维持机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相互影响 共同维持机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S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