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黄晕(yn) 粼粼(lng) 姊(z)妹 秕(b)谷B . 应和(h) 烘(hng)托 徘徊(hu) 攲(q)斜C . 酝酿(ning) 贮(zh)蓄 花梗(gng) 枉(wng)然D . 澄(chng)清 搓捻(lin) 抚(f)弄 抖擞(du)2. (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迹象 缥缈无踪 逼真 瞬习万变B . 不爽 铢两悉称 意诣 心旷神怡C . 摄影 闲情逸致 鼓瑟 微妙微肖D . 视域 轻描淡写 蛾眉 栩栩如生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2分)3. (1分)请从括号内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_(视察 省察)。 (2)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_(辨认 辨别)是非。 (3)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_(启示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_(懒惰 懒散)。 4. (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A】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旦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_了,【B】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C】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_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D】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戴,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_幽幽南山”了。(1)文段中横线前的画波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xng p gnB . shng b gnC . xng p gnD . shng b gn(2)文段中的四个划线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AB . BC . CD . D(3)文段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B . 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C .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D .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根据课文内容补写句子。 (1)蒹葭苍苍,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_。(王维使至塞上) (3)四面边声连角起,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李白行路难)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戍边杀敌的句子是:_,_? (6)仁者悲悯天下,心系苍生。范仲淹在贬谪任上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先人后己的情怀,杜甫流落成都栖身草堂,仍然抒发了愿意舍身为人的心愿:_,_。 (7)诗可言志,诗可明理。这让我们联想到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借登高所感展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言说生活道理的名句:_,_。 (8)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安守田园的乐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书写了自己远离官场的清净安适。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 (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第二天中午,我坐在婴儿室的壁炉旁边,感到身体虚弱,支持不住,但我最严重的疾病,还在于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上的痛苦。然而,我想,我应该快活,因为里德家的人一个也不在这里,他们跟他们的妈妈一起坐马车出去了。我央求白茜去把_拿来。这本书我曾经津津有味地看过一遍又一遍。那书中的国度,我相信都是地球表面实实在在的一部分。我毫不怀疑,早晚有一天,我出去长途旅行,会亲眼看见这一个国度的小小的田地、房屋、小牛和小羊,亲眼看见那一个国度的森林般的麦田、巨兽般的猫和像塔一样高的男人和女人。(1)根据上下文,写出空缺处的书名。 (2)根据简爱相关情节,说说哪件事让“我”感到“心灵上的痛苦”。 (3)请就这段文字概括简爱的人格特征。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7. (20分)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现当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诵诗、赏诗、悟诗,九年级(3)班举办了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加。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100字左右) (2)学习了第一单元后,穆旦诗歌语言的清新秀丽、情感的饱满充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位同学选取的穆旦的一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请你一起来品读这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春穆旦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8.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古代通缉令缚人有术其实,现代的很多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其中都蕴含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因子。以此来观照,现代通缉令中就有着古代通缉令的影子。我们可以从现藏于甘肃博物馆的一件简册中窥见古代通缉令的真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从两万余枚居延汉简中发现一件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的简册。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是由朝廷丞相与御史府共同签署的文件,记述了汉宣帝刘询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张掖郡地方执行朝廷通缉在逃要犯命令的情况。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通缉令。我国古代通缉令的内容与现今基本相同,包含疑犯姓名、性别、年龄、体貌特征及流窜的时间和地点等。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通缉令上都会附上疑犯的画像。在现代,办案人员可以通过电子照片和监控视频来抓捕疑犯。而在古代,犯人的画像只能由官府画师描绘出来。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通缉令画像的人。东周列国志记载:“平王悉从起计,画影图形,访拿伍员,各关隘十分紧急。”伍子胥也因此急白了头,才混淆过关。古代画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画得最好的是宫廷画师,负责给皇帝或皇亲国戚画像。相较来说,衙门的画师就显得很不专业,出于务实的考虑,画师会将疑犯的某些特征画得很突出,甚至很夸张。官府要在各处交通要道张贴疑犯画像,因此需要通过临摹、复制来制作大量的画像。这样一来,疑犯的画像就与本人相貌出入很大。可是,官府成功抓捕疑犯的概率却很高。这究竟是为何?其实,这一切得益于古代的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汉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时,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时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清代时,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最终形成,即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十保以上为乡镇。这种对百姓严密控制的手段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连保连坐”制度就能实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人犯法,全保的人都要受到牵连。外地的疑犯跑到当地,当地人要及时举报,否则会受到惩处。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发明了“照身帖”,发展到后来,便是“路引”等。这是类似于现在身份证的一种东西,里面包含有古人的各种信息,这对流动人口有一定的管理作用。东周列国志中记载:“店主索照身之帖,鞅辞无有。店主曰:商君之法,不许收留无帖之人,犯者并斩!吾不敢留。”由此可以看出,一旦疑犯逃到外地,拿不出有效的身份证明,便会被官府收押。此外,为了有效缉捕疑犯,官府还会进行悬赏。据续资治通鉴记载:“诏天下有能告杀人者,赏钱五万。”意思是,告诉全国,如有人能检举、告发杀人犯的,给予五万钱奖赏。对于疑犯,是检举揭发受到奖赏,还是隐瞒包庇受到惩罚?何去何从,孰轻孰重,百姓自然会有选择。正是有了这些制度,通缉令上的画像像不像已经不重要了。(1)文章以“古代通缉令缚人有术”为题,有何作用? (2)文中第段划线的“基本”能否删掉?为什么? (3)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一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质量并不高,官府还有哪些制度来提高抓捕疑犯的成功率?结合本文谈谈。 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无求”与“有求”“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副对联很多人高悬自勉,其意在于知足常乐,淡泊名利,修炼品格,修养身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对于普通人,如同鸟之爱惜羽毛,既难以淡然回避,更难于全然超脱。只有少数贤者,才能轻名利似浮云,重节操如泰山;即便在失意、挫折的逆境中,也能挺直腰杆而不失骨气与高洁,达致“无求”之境。然而,古往今来,举凡志存高远者,“无求”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但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但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家大义;虽不恋栈于庙堂,但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从“无求”到“有求”,这是一种大格局、大境界。唐代柳宗元一生淡泊,对功名无奢求。但他在柳州刺史任上,为民凿百井、释奴婢、办学院、修孔庙、易风俗、兴文化,在民间留下口碑。宋代苏东坡在仕途屡屡失意中,一直抱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但从不放弃为民造福的追求。在黄州,他移风易俗、拯救溺婴,深得人心;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惠及百姓;在儋州,他办学堂、倡农耕,改善民生。这些古代的清官贤臣,因追求百姓福祉而德音留一方、功业垂青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人具有封建清官难以企及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从“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到“为了小岗村发展,哪怕牺牲自己生命”的沈浩;从“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到“为了改革开放事业,要杀出一条血路”的袁庚,无数优秀干部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革命功名观,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在从政的那天起就应当懂得,共产党的“官场”不是升官发财的名利场,而是为民造福的奋斗场。奋斗创业,既要淡泊个人的功名利禄,更要担起人民的福祉重任;既需放下一己的进退去留,更需负起肩上的公权职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时与势,呼唤各级干部必须胸怀民族复兴的信念追求,以勇于作为、敢于担当的品格书写事业与人生的辉煌,让未来的史家以浓墨重彩记下这个时代共产党人从政的壮美华章。(选自2018年5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引用一副对联开篇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的含义?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阅读小石潭记和与朱元思书选段,完成各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下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1)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句是( ) A . 猛浪若奔(奔跑)B .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C . 水尤清冽(格外,尤其,特别)D .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2)下列成语中的“过”字与“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意思不同的是( ) A . 过犹不及B . 文过饰非C . 矫枉过正D . 言过其实(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文的柳宗元被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B . 【甲】文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C . 【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的清澈,其中【甲】文主要从正面描写,【乙】文则主要从侧面描写。D . 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4)请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乙】文中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景色后的感受,【甲】文中也写了柳宗元在看到小石潭的秀美景色后的感受,试比较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杜甫带领妻儿逃到鄜州。后来,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即北上,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启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