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1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2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3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4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26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 zu_。在无边的旷野上,在ln li_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大殿廊下,mn zhn j qn_,乐声悠扬。小时读nn yn yn xu_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2. (8分)默写古诗文名句,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 (3)_,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十三首) (4)池上碧苔三四点,_。(晏殊破阵子) (5)酒入诗行,揉出万种风情。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抒情言志;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送别抚友;亦有李白月下独酌中“_,_”,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孤独至极的感慨。 (6)杜牧赤壁中的诗句“_,_”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与不平之气。 3. (9分)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骈死_于槽枥_之间千里马常_有,而_伯乐不常有且欲与常_马等_不可得一食或尽粟一石_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4. (5分)仿写句子。例: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80分)5. (7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题目。A到了孟州牢城以后,差拨见A没有来行贿他,将他大骂一顿,A回敬过去:“要钱没有,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碎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倒把我发回阳谷县不成!”差拨大怒而去。B到了沧州城以后,差拨见B没有来行贿他,将他大骂一顿。B等他骂完,取出五两银子,陪着笑脸说:“这是给差拨大哥的薄礼。”又拿出十两银子,请差拨送给管营。差拨马上就变笑脸走了。(1)文段中的A和B分别是谁?( ) A . 鲁达 宋江B . 李逵 宋江C . 李逵 林冲D . 武松 林冲(2)有人认为天下事无巧不成书,人生充满偶然性;有人则认为一切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请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观点林冲 宋江6. (26分)(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 题。选段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选自故乡)选段三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自济南的冬天)(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故乡这两篇文章中的“我”是同一个人吗?理由是什么?(2)有一种修辞手法叫摹绘,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写出了人或事物的形状(摹状)、颜色(摹色)、声音(摹声)、气味(摹味)等。请你在选段一与选段二中各找到两个描写事物用摹色手法的句子,然后把它们写出来。(每个句子必须用五个字表达)(3)请结合课文,参考第15题的说明,说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个句子在写作艺术上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请写出济南的冬天作者的原名。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有何不同,与伦敦的冬天又有何不同。(5)你学过的不少文章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指出下面比喻句中的本体是什么。(1)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_(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_(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_(6)下面这段话中,有一处兼用了两种修辞方法,请把它写出来,_并说说表达效果。_其中“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中的“薄烟”指的是_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7.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李晓贺知章耄耋之年,告老还乡,见物是人非,不禁生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乡音”是一枚镌刻在我们身上独有的印记,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而形成。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琐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的智慧,采集了地域的精华。翻过一座山,音调就转变;走过一陇田,意义大不同。你可以讲着吴侬软语,夜话闲谈;也可以侃着东北话语,把酒言欢。正是因为这种特色,才赋予了方言承载文化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个载体,我们的文化才得以遍地开花、异彩纷呈。以融入了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还是京剧黄梅,那些生动鲜活、合辙押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试想,如果唱词千篇一律,那么何来不同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何来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因为方言的异质性,才带来它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价值连城。而今,传统的乡音却变了味道,它被贴上了“土、俗”的标签,并成为“有无文化”的衡量标尺。打工返乡的青年们羞赧于它的腔调,刚刚入学的孩童在学会标准发音的同时,也在遗忘着自己曾经熟悉的语音。方言的日渐式微,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折射的是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这或许是我们最该扼腕叹息之处。文化不能简单地用“优劣”二字加以评判。你可以津津乐道上海方言的机智敏捷,也可以大加赞赏天津方言的诙谐幽默,还可以对齐鲁方言的纯粹耿直加以欣赏,它们是多元、独特而又平等的。对于方言的流失,我们更应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考量。今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频繁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员流动日见增多,这种流动对方言的冲击显而易见。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碾压式的优势显现,使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不断被漠视,而这种文化信号的衰减很可能是无可补救的。方言早已成为与故乡这片土地难以割裂的一部分,任何语言不假思索地堆砌于此便会显得水土不服、格格不入。好比我们的容貌与声音,与生俱来,独一无二,倘若真用人工的方式加以改变,自会有它的蹩脚与尴尬。方言就是那告知了我们“从何处而来”的文化源头,我们在奔波忙碌中找寻地域文化自信,却不以为然地忽视了它。它以自身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因素汇集起来,无论是民俗故事,还是戏曲民谣,以及属于这个地域的秉性与品格,这都是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选自2016年3月30日光明日报)(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第段划线句有何作用?(3)说说第段划线句的含义。而今,传统的乡音却变了味道,它被贴上了“土、俗”的标签,并成为“有无文化”的衡量标尺。(4)请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首先列举各种方言,提出方言本该是多元、独特而平等的,不能简单用“优劣”评价;然后_;最后_。8. (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9. (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水皆缥碧:_ 互相轩邈:_窥谷忘反:_ 猛浪若奔: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之美,概括为“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和“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之美。 (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三、 写作 (共2题;共10分)10. (5分)课文对女娲造人的动机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你还能对她造人的动机作其他的想象吗?请写出来。 11. (5分)(2017哈尔滨)从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一)命题作文那一步,可能是决定,可能是行为迈出那一步,也许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也许是不断实践的必然迈出那一步并不容易。请以“终于迈出了那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二)给材料作文有一家生产布鞋的企业,在创办之初就有一个做法:每卖出一双鞋子,就捐赠一双鞋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企业起步阶段,尽管他们生产的布鞋质优价廉,但销量并不高,再加上他们每卖出一双,就要捐出一双,企业还一度出现了亏损。后来,有报纸报道了这家企业“卖一双,捐一双”的爱心之举。人们知道后深受感动,纷纷去购买这家企业的鞋子,鞋子的销量迅速增加。这家企业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虽然他们从来不做广告,但是凭借着良好的口碑,他们卖出的鞋子越来越多。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使成千上万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再光着脚丫。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不能只追求物质利益,还要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人的赞誉认可,是最好的宣传;助人其实就是助己。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