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民教师孙维刚一生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 到学生身上,受到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目前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各地的游客 地来到中国十大名胜之一黄山。A . 灌注 遏止 绵绵不绝B . 贯注 遏制 络绎不绝C . 灌注 遏制 络绎不绝D . 贯注 遏止 绵绵不绝2. (2分)(2014黑龙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B .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C .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D . 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3. (11分)古诗文默写 (1)月下飞天镜,_。 (2)_,_,上下一白。 (3)陆游在晚年隐居于故乡。尽管年老体弱,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他所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句“_,_。”即是明证。 (4)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笔墨,刻画奇特壮丽的沙漠景象的句子是_,_。 (5)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_,_。 (6)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古诗词中非常活跃的音符。请写出古诗中描写雪的完整一句子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4. (3分)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写出汉字。读书如披沙jin_金,要用最小的代价搜寻最有价值的东西。要学会浏览,练就“一目十行”的本领,迅速捕捉阅读信息。让我们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五彩bn ln_的语文世界,去采xi_美丽的花朵。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语文中处处蕴含着道理,标点符号也是人生的导师:句号告诉我们做事应学会尽量圆满;逗号告诉我们人生需学会暂时等待;_;_;省略号告诉我们说话要学会留有余地。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6.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度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注】趋:快步走向。捐:抛弃。亡:通“无”,不足。懿:美好。(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见往事耳(了解)B . 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C . 即更刮目相待(更加)D .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才)(2)乙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B .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C .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D .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段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B .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C . 甲、乙两个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D . 甲文段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中,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蒙辞以军中多务。何异断斯织乎?(5)从甲文段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并说说吕蒙的变化给你怎样的启示。 7. (21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小题。(甲)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 , 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乙)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选自韩非子外出储说左上)(1)下列各项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归之 曾子之妻之市B . 而翁知我 子而不信其母C .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 . 蔡召其子至 其子随之而泣(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且父未尝语我也 _顾反为女杀彘 _卒辇而致之 _是教子欺也 _(3)上面两则短文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其中(甲)文最能体现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5)在今天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你是否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并简述理由。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8. (20分)阅读孙春龙的救助,完成后面小题。前些日子,我在长沙出差,有一次步行穿过侯家塘立交桥。这里是长沙城区的核心位置,人来人往。我低头刷着微博,无心留意这个城市的繁华。但当我路过那个坐在地上的老人时,她的衣着和周围环境的巨大反差,还是让我扭头看了一眼。我瞥见在老人的怀里躺着一个瘦小的孩子,我看到了她那一双清澈而又机灵的小眼睛。孩子的旁边撑着一把伞,勉强为两人遮挡一丝寒风。看着那把被寒风吹得摇摆不定的雨伞,我下意识地拉上了棉衣的拉链,像很多路人一样,面无表情地走了过去。走出去10余米的时候,我突然停下来,再次扭头看了一眼那个孩子。我心想,那会不会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在原地犹豫了几秒,我决定转身去看看。我抱着一丝怀疑折返。那位老人看出了我的迟疑,于是拿出了一张残疾证。她说,残疾证是她丈夫的,她的儿子离了婚外出打工,他们实在没有能力养家糊口了,就带着3岁多的孙女外出乞讨。残疾证或许是假的,我想,这是骗子惯用的伎俩。老人又拿出了一张证明,是村委会写的,很简单,只写了她是这个村的村民,并没有写她的家庭状况。我看到残疾证上有村委会的电话,我想我可以打电话核实。正当我准备掏电话时,一阵寒风将雨伞吹开,孩子的奶奶爬着把雨伞拉回来,然后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于是我知道,自己多心了!或许老人感觉到,我并不是来施舍她的,便告诉我,她不愿意去救助站,因为在那里面吃不饱肚子,有一次孩子在里面还生了病,打了4天吊针。在老人的面前,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好心人不要给救助站打电话,我们不去。我掏出兜里仅有的3张20元纸币,塞到老人的手里。没想到,老人竟然失声痛哭,她苍老的脸颊上挂满了泪水。或许她能感受到,我不是在施舍。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她执意只留下一张钞票,将另外两张塞回我手里,她说:“好兄弟,我听你口音也是我们那一方的人,你出门不容易,不能让你断了盘缠。”那一句话,让我突然湿了眼眶。钱被我们推来推去,很多路人奇怪地看着这一幕。我把钱塞到小女孩的手里,看着她从奶奶的怀里掏出钱包,拉开拉链,把钱抚平了一张一张地装进钱包里,然后再拉上拉链,把钱包塞回奶奶的怀里。之后,她对着我很羞涩地笑了笑。钱包里除了一张10元纸币,剩下的全是1元的零钞。老人说,这孩子很机灵。他们去过救助站,但在那里连肚子都吃不饱。后来出来乞讨,最起码能吃个饱饭,或许还能攒点钱,以后送孩子去上幼儿园。有饭吃,有学上,这本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但是对于她们来说却是奢望。就在我和老人交谈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孩买来一袋糖果,放到了小女孩的怀里;我看到有人驻足,掏出身上的零钱放到老人面前的碗里。我看到旁人的眼光里,不再是冷漠或嫌弃,而是悲悯与和蔼。离开长沙之前,我再一次前往侯家塘,不过并没有找到那个乞讨的老人和那个机灵的孩子。或许我再也见不到她们了,但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内心残存的悲悯是否已经开始苏醒。(1)文中的“我”见到乞讨的祖孙俩后,内心情感发生变化。阅读全文,请用精练的词语概括。(2)对于一面之识的祖孙俩,第段写道:“于是我知道,自己多心了!”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出表明“我”确是“多心”的依据。(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本文前后三次写到“寒风”,请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本文中的祖孙俩需要救助,学习了孔乙己一文后,你会发现生活在旧社会的孔乙己的命运更悲惨,更需要救助,如果让你去救助孔乙己,你会从哪些方面去救助他?(4)有人认为末段画线句应该改为“重要的是,我内心的悲悯已经开始苏醒”,理由是这样写紧扣文章内容,文意更直白。请对此作出评析。9. (17分)文学类作品阅读。 (甲)海的梦关露小时候,我生长在有山的地方。成年看见黄色的土山,覆着灰沙的路。我没见过海。有一次我听见了海的故事,听说海的离奇。海会呼啸,海岸连天,海水是蓝的,波浪是白的,从那时起,我对海就发生了慕恋,我想看海,想听海的呼啸,看海岸连天。因为不曾见过海,就把海想象的更离奇。我想海啸像音乐,像小学里唱的那支校歌。当海在唱歌时,风就给它打拍子,船行的响声,海燕的叫声,许多声音都合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一个乐队。我只见过黄河,河的水是黄的。我没有见过蓝色的水,我没有见过白色的波浪,黄河里的浪也像黄河的水一样,看上去是一片尖而细微的黄土垄。海连着天又是什么样呢?我想了好几天,但都不得要领。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坐了一只小船,那只船像风筝一样,漂漂荡荡,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我漂到海中间去了。于是我就过起海的生活来,我看见了和天连在一起的海岸。忽然之间,天黑了,起了一阵大风浪,我的风筝船在海面上翻呀翻的,我就醒了。醒来之后,我发觉自己睡在床上,白色的夏布帐子四面连接着,就像梦里不见边的大海。梦想了多少年的海,我终于看见了。有一年夏天,我乘船到广州去。在上船之前,我想:“我要看见真的海面了!”行到海中间,果然,我看见了蓝色的海水和白色的海波,遥远而模糊的海岸,还听见风起时,像音乐一样的海的呼啸。在夜里,看见月亮从海边上升起,升到海面的天空上,一个神仙的世界!我想,海的世界是比任何世界都要美和幸福多了。这时,风浪大起来,船波动起来,不惯于航海的人都头晕起来,慢慢地,都躺到舱里去了。在船上过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了,从窗子里看出去,海面上闪着亮光,泛出金子的颜色。想走出去,呼吸早上的风,得一点海的气息,但头是沉重的,像一座冰山,身体却是轻的,像一个风筝一样。(A)把冰山搁在风筝上,风筝就会立刻倒下来。站起来,还没有走到外窗去,一样也不曾看见,就仍然睡下了。我是一个人去旅行的,但是在船上结识了几个同伴,他们是一家子,除开一个老人,都是不曾见过海的,但都梦想着海,和我一样。他们也跟我一样,在船航行以后就站到甲板上,去倾聆海的故事,也跟我一样,以为海是美的,人一到海上,就可以欣赏它的美景和享受幸福。但海还有一种威胁,就是海浪的威胁,由于海浪的威胁,他们也躺下来,静静地,不能行走,也不能进餐,像一个害病的人一样。第三天,一个可爱而晴朗的日子。天空没有云彩,风是微和的,船身不很震荡,我们又起来了,我又到甲板上去,又看见了那一群同伴。老人问我,他是他那一家中顶老的一个。“你怕晕船么?”“我怕”我说。“你觉得怎么样?”“我觉得很痛苦!像害了病一样。”我说“那么你希望什么?”“我希望早一点到。”我说。“但海景多好看呀!你不是说,没见过海景,现在要来欣赏么?”同伴说。“本来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在不想了。我想安安静静坐在家里,不看海景,但也不受罪。”我的同伴没有说话,大家都沉默了。“你觉得怎么样呢?”我反问那个人,那个年老的。“你也害怕晕船么?”“也怕过,”他说,“但现在不怕了。” “为什么呢?”我问他。“许多怕过的事我现在都不怕了。经验多了,惯了!”“你也喜欢海吗?”“喜欢过,但是现在不喜欢了!”“为什么呢?”我问他“看惯了,平凡了!”他微笑着。“那么你厌倦海吗?”我问。“也不!”“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在海面上找我需要的东西,海水,和浪以外的东西!”“除开波浪和海水,海上有想的东西吗?”“有,我的生活。每一次航海,我都可以找到不相同的生活,这是我需要的。”天黑了,狂风又怒吼起来。我的头又像小山,身体又像风筝一样。但我不怕了,这是我的生活,也像我欣赏蓝色的海水和金色的海波一样生活。(有删改)(乙)海的梦曾卓我曾经有过海的梦当我幼小时在朝霞的光华中坐在故乡的小溪旁我折一支纸船丢进小溪看它远远地流走。梦想着我将当一名勇敢的水手去征服很大很大的海洋我长大了,告别家乡去寻找梦中的海我一面艰难地跋涉一面欢乐地歌唱我有时在阳光下有时在风雪中我有时穿越沙漠有时攀登高岗(B)我跌倒过,而歌声从未折断我曾经失去一切,只留下了永远闪耀着的希望只是,渐渐的海在我的梦中淡漠了它在哪儿呢?遥远而又渺茫有一天,我有些劳累了在夕阳的晚照中坐在山坡上遥望走过来的道路:看啦,波涛起伏,激流汹涌如此壮阔,如此美丽呵,原来那正是我梦中的海原来我一直就飘航在梦中的海上(1)梳理散文海的梦中“我”的情感脉络,用文中词语填空。 听见海的故事梦见大海初见大海海上晕船听老人谈论海后_新奇惊喜害怕_(2)从语言陌生化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A:把冰山搁在风筝上,风筝就会立刻倒下来。B:我跌倒过,而歌声/从未折断小贴士:陌生化,是指文学创作中,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采取的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陌生化”往往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常情、常理、常事,打破形式逻辑却又合乎情感逻辑。(3)结合两篇海的梦,从以下意象中选择一组,谈谈你的理解。 A.海与波浪(波涛) B.海与风(风雪)(4)散文海的梦中的老人说:“每一次航海,我都可以找到不相同的生活。这是我需要的。”请联系诗歌海的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 (7分)为了打造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