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段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段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段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段考试卷A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段考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段考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敝舆(y) 醴泉(l) 谤讥(png) 关睢(j)B . 米粟(l) 旗麋(m) 间进(jin) 寤寐(w)C . 拂士(b) 鄙视(b) 窥镜(ku) 蒹葭(ji)D . 窈窕(yo) 期年(j) 始龀(chn) 好求(ho)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颁发 辨别 关健词 通宵达旦B . 拮据 取缔 赤裸裸 险象叠生C . 陷阱 促销 中轴线 因地制宜D . 沉湎 蓝球 练习簿 莫衷一是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东坡”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B . 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 , 什么都看不清。C . 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 , 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D . 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在江淮河汉区域,不再是树木,而是森林了。B .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情的小城里。C .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D . 这也许可能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5.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A . B . C . D . 6. (2分)下列评价所指的文学家,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少陵文章惊海内,诗圣光芒万丈长。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注满诗意绘春色,浸透深情忆背影。A . 陶渊明 白居易 欧阳修 老舍B . 王维 杜甫 欧阳修 朱自清C . 王维 白居易 范仲淹 老舍D . 陶渊明 杜甫 范仲淹 朱自清7. (2分)选出语序排序正确的一项( )五言律诗第一句多数不押韵,七言律诗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押韵,是诗歌和其他韵文在形式方面的特点。押韵,可以句句押,也可以隔行押;押韵有时给人以单调、呆板的感觉,所以通常是隔行韵的居多;四句一首的短诗,一般是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句句押韵的,叫作排韵;隔行押韵的,叫作隔行韵。A . B . C . D .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8. (2分)下列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灵敏。B . “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木兰的矫健雄姿。C . “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D . “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被放逐的皇后金建云我爸去世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咸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呢?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催她跳广场舞却还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盖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症的父亲比喻为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看待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大致浏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只需要足够响的声音来冲淡自己的寂寞。我坐下来,同她聊起电视上的这位笑星。她支支吾吾应对着我,敷衍着笑几声。看得出,她对我今天“反常”的表现感到一丝惶恐。自从父亲走后,她变得越来越像个爱犯错的刁蛮女孩,对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或许是怕我唠叨她吧,她借口说自己要烧饭,就把我独自撂在沙发上。厨房里她的动作好慢,时常停下来若有所思,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她拿起盐瓶,思考自己究竟有没有放盐,停顿几秒钟后,她放了一点点,再加上一点点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父亲生前总会在她烧饭的时候,凑过去聊天。那时候,我妈嘴上对答如流,手上有条不紊。她永远井井有条、遇事不慌,谈笑之间便将美味端上餐桌。如今,一个走了,一个活在女儿的嗔怪与脸色之中。看着我妈的背影,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巨大冲击力不知不觉中,母亲已经走入孤单的晚年,她仿佛一位被流放的皇后,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爱她的父母、丈夫、老朋友们,逐一离去,唯一的女儿整天抱怨她不乐观、不阳光、不振作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浮现在我脑海中“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如果说,衰老与孤独是我妈必须面对的生命之溃败,那么,我不该再要求她强颜欢笑,不该带她去那些她完全无法融入的热闹环境中,更不应该责怪她带孩子、做家务不走心如果她的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走心不走心呢?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我给她嘴里塞进一块糖,微笑着看她笨手笨脚地做事。厨房里很安静,抽油烟机的声音竟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我妈朝我笑笑,我也朝她笑笑。那种很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至。“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意思,谈谈你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3)选文第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4)读了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 10. (10分) 看戏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1)第二段中听不见的“回音”指什么?既然听不见怎么能“淹没”掌声?(2)这几段文字一再写“人海”的动与静,涨与落,这样写的有什么作用?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69分)11. (21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各小题。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而不悛。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一旦,雪作,孙抟雪而嬉,艾子见之,褫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选自陆灼艾子后语)【注】榎(ji)楚:分别是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成刑具。悛:悔改。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褫(ch):剥,脱下。(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年十许_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_吾为若教子不善邪_杖之愈峻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艾子笑而释之A . 乃援琴而鼓之(列子一则)B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C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D . 旦旦而学之 (为学)(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寒 战 之 色 可 掬(4)翻译下列句子。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为学)(5)你认为艾子教育孙子的方法好吗?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评价一下 。12. (48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节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乙】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 ,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选自晏子春秋)【注释】好(ho):喜欢。弋(y):用绳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烛邹:人名。亡:逃。闻命:接受教导。(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吾义固不杀人_公输盘不说_使烛邹主鸟而亡之_于是召而数之公前_(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吾义固不杀人_公输盘不说_使烛邹主鸟而亡之_于是召而数之公前_(3)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宋何罪之有?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4)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宋何罪之有?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5)墨子是怎样折服公输盘的?从中发现墨子的什么进步思想?(6)墨子是怎样折服公输盘的?从中发现墨子的什么进步思想?(7)晏子是如何谏杀烛邹的?从中可见晏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8)晏子是如何谏杀烛邹的?从中可见晏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9)请你总结阅读【甲】、【乙】两文获得的“劝说”方面的启示。(10)请你总结阅读【甲】、【乙】两文获得的“劝说”方面的启示。五、 默写 (共1题;共10分)13. (10分)默写填空:_,不亦君子乎?_,思而不学则殆。万里赴戎机,_, (木兰诗)_,杨花愁杀渡江人。淮上与友人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赋予“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新意的千古名句是:_,_。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_,_。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4. (10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1)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孝感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500人)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人数比25%28.5%39.7%6.8%(2)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材料二;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