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部化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试卷.docx_第1页
品管部化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试卷.docx_第2页
品管部化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试卷.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管部安全教育培训试卷姓名: 单位: 分数: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3分)1、进入化验室后,首先搞好卫生工作,()、洗涤所用玻璃仪器。2、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如:乙醚丙酮、浓盐酸、氨水等时、尤其是在夏季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先经流水冷却后盖上再打开,且不可将瓶口对着()或他人,以防止气液冲出引起事故。3、化验室停止供电时,应立即将()全部关上,以防止供电时开关未关而发生事故。4、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决不能将()倒入浓硫中。5、操作中使用或产生有毒气体时,应在()内进行。6、不准未按规定穿戴()用品上岗。7、在进行任何有可能碰伤、刺激、或烧伤眼睛的工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经常接触浓酸、浓碱液的工作人员还应戴()手套。8、通常毒物侵入人体有三条途径:即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通过()和粘膜吸收侵入人体。9、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三类。10、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 )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二、选择题 单选或多选共30分(每题3分)1、检查氢气导管或连接部位是否漏气,最简便的检漏方法是用()检查漏气现象。A.肥皂泡B.水C.明火D.嗅觉2、在进行仪器设备操作,还未做好( )项工作以前,千万不要开动机器。 A.通知主管 B.检查所有安全部位是否安全可靠 C.仪器清洁 D.仪器设备摆放3、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A.穿工作服B.佩戴呼吸器具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4、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A.物的不安因素B.人的不安因素C.环境因素5、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A.上部B.中部C.根部D.外部6、请问下面那种玻璃仪器可在电炉上加热使用。( ) A.量筒、量杯 B.容量瓶、试剂瓶 C.烧杯、烧瓶 D.蒸馏瓶、量杯7、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A.下风B.上风C.顺风8、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A.危险作业B.高难度作业C.特种作业9、高温场所为防止中暑,应多饮()最好。A.纯净水B.汽水C.含盐清凉饮料10.浓硫酸属于()化学品。A.爆炸品B.腐蚀品C.易燃液体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酸液或碱液溅到皮肤上或衣物上,就要马上用大量水冲洗。 ( )2、毒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粘膜吸收方式侵入人体。 ( )3、不准把容易互相起反应的化学药品存放在相邻近的地方。 ( )4、清洗玻璃仪器,要求器壁不挂水珠,才算洗涤合格。 ( )5、化验室要配备足够适宜的消防器材,分析化验人员必须学会使用灭火器。( )6、凡有可燃性气体滞留的区域,不准有由电开关、电器及静电所产生的火花( )7、电线着火时,电源未关闭,即可以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 )3、氨水溅入眼睛时,应立即采取得急救措施是送往医院 ( )9、当遇到高压电线断落时,周围30米内禁止人员进入,如果已经进入内,要单足或并足跳离危险区。 ( )10、易燃液体的废液可以倾注入水池和下水道。 ( )四、问答题(15分)浓酸或浓碱液撒在衣服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