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_第1页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_第2页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_第3页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_第4页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第一部分专项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标准第一部分专项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标准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准确辨识安全生产 风险 评价安全风险危害程度 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实现 事前预防 有效控制的目的 彻底消除安全风险给安全生产带 来的不利因素 特制定本制度 专项辨识专项辨识 新水平 新采 盘 区 新工作面设计前 由总工程师 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 业务科室 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 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辨识 辨识评估结果 用于完善设计方案 指导生产工艺选择 生产系统布置 设备 选型 劳动组织确定等 在生产系统 生产工艺 主要设施设备 重大灾害因素 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 业务 科室 区队 重点对作业环境 生产过程 隐蔽致灾因素和设 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 辨识评 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 操作规程 启封火区 排放瓦斯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 新 技术 新材料试验或推广新应用前的风险辨识 由分管副矿长 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 业务科室 区队 重点对作业环境 工 程技术 设备设施 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 专项评估 辨识评估结果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依据 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 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山 西省发生重大事故后 由矿长组织分管副矿长 副总工程师和 业务科室 区队 从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的角度 开 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 辨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之前的安全 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 盲区 指导修订完善 设计方案 作业规程 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措施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 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一 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下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安监部 主任由安监部主管兼任 全面协调与督导各系统安全风险管控 工作小组及区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 预警等工作 二 成立各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二 成立各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1 采煤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生产技术部采煤组人员 2 机电运转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设备管理部全体员工 3 辅助运输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准备队全体员工 4 一通三防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通风队全体员工 5 地测防治水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地测部全体员工 6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综合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安监部全体员工 第三条 安全风险分类 根据中煤集团公司相关安全风险文件要求将安全风险归为 管理 一通三防 水害 顶板 机电 提升运输 其它等类型 第四条第四条 安全风险分级安全风险分级 按照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 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安委办 2016 11 号 规定 将安全风险分为重大安全风险等级 用红色代表 较大安全 风险等级 用橙色代表 一般安全风险等级 用黄色代表 低风险等级 用蓝色代表 第五条第五条 安全风险辨识方法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根据中煤集团公司相关要求并给合我矿实际主要采用计算 法和查图法来分析安全风险因素 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 评估 出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分级办法如下 一 计算法 首先确定煤矿安全风险评估因素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l 人 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 果 c 再利用 d l e c 确定风险评估值 式中 d 风险评估值 l 煤矿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 l 查表 1 1 e 煤矿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 e 查表 1 2 c 煤矿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 c 查表 1 3 表 1 1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 l 事故 发生可能 性 完 全会被 预 相当 可 能但 不 完 全意外 很少可 可 以设想 很少可 极不 实际 上不 料到可能 经常能能可能可能 分数 值 10 6 3 1 0 5 0 2 0 1 表 1 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 e 暴露于 危险环境的 频繁程度 连续 暴露 每 天工作 时间内 暴露 每周 一次或偶 然暴露 每 月一 次 暴露 每 年几次 暴露 非常 罕见 地暴 露 分数值 10 6 3 2 1 0 5 表 1 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 c 事故 造成 的后 果 10 人 包括 10 人 以上死 亡 10 人以下 死亡 1 人死亡 严 重伤残 有 伤残 轻 伤 需 救护 分数 值 100 40 15 7 3 1 根据煤矿风险评估值的大小 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 为 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分别 用红 橙 黄 蓝四种颜色标示 如表 1 4 表 1 4 风险评估值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 程度 极度危 险不能继续 作业 高度 危险 需 要立即整 改 显著 危险 需 要整改 危 险 需 要注意 稍 有危险 可以接 受 危险 分值 d 320 160 320 70 160 20 70 20 风险 分级 1 级 重大风险 红色 2 级 较大风 险 橙色 3 级 一般风 险 黄色 4 级 低风 险 蓝色 第六条第六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 1 红色 红色 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呈报给矿长 由矿长 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副组长及成员对相关安全风险召开 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相关防范措施 并向平朔集团公司安监部 门及时汇报 必要时可请求平朔集团公司参与解决 2 橙色 橙色 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呈报给安全副矿长 由安全副矿长组织机电副矿长 总工程师 各副总工程师及技 术部 地测 设备管理部 调度室 通风 机电 运转 准备 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制定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并严格落实 必要时可提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组组长参与 解决 3 黄色 黄色 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主任牵头 组织技术 部 地测 设备管理部 调度室 通风 机电 运转 准备等 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相关风险检查 防范措施制定及落实情况进 行督查 同时将相关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上报至安全副 矿长 4 蓝色 蓝色 由各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小组成员对相关风险 进行检查 制定防范措施 并落实措施执行情况 对已消除的 安全风险及时进行销号处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基本情况 1 工作面位置 范围及与四邻和地面的关系 工作面北部与 14111 工作面相邻 东部是太西区三条大巷 及保护煤柱 南部为 14113 工作面 西部为本工作面采空区 地表建筑物有 太西二号大桥 道路有 康马公路 马蹄沟到太 西村公路和通往各村庄乡村小路 道路和线路的附属设施 线路 地面有高压电线 通讯线路及电线杆 地表为低山丘陵 沟谷发育 多呈树枝状分布 工作面上部有近东西向大路门沟横穿工作面 其它为坟地 荒地和少量耕地 工作面设计长度 198 0 米 工 作面净宽度 320 米 工作面面积 63360m 工作面标高 1005 1057m 地面标高 1310 5 1331 0m 表 1 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水平 名称 4 煤 采区 名称 太西区 地面 标高 1310 5 1331 0m 井下 标高 1005 1057m 地面 的相对位 置 白家辛窑向斜与太西东背斜之间 回采 对地面设 施的影响 太西二号大桥 道路有 康马公路 马蹄沟到太西 村公路和通往各村庄乡村小路 道路和线路的附属设施 线路 地面有高压电线 通讯线路及电线杆 井下 位置及与 四邻关系 北部与 14111 工作面相邻 东部是太西区三条大 巷及保护煤柱 南部为 14113 工作面 西部为本工作 面采空区 走向 长度 m 198 倾斜 长度 m 320 m 面 积 m2 63360 2 煤层赋存情况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 4 煤 经钻孔和周边巷道实际揭露 4 1 煤层最大厚度 10 5m 最小厚度为 8 5m 平均为 9 64m 4 2 煤层最大厚度 3 83m 最小厚度为 1 21m 平均为 2 22m 煤 层中含夹矸 2 3 层 夹矸为深灰 黑色泥岩 4 1 与 4 2 煤夹矸 平均厚 3 84m 左右 煤层厚度变化不大 煤层以半亮煤为主 弱 玻璃光泽 条带状结构 内生裂隙发育 工作面内煤层稳定可 采 表 1 2 煤层情况表 煤 层厚度 m 8 5 10 5 9 64 煤 层结构 4 1 4 2 煤层倾 角 度 3 12 开 采煤层 4 1 4 2 煤 种 气煤 稳定程 度 稳定 煤 层情 况 描述 工作面所采煤层为 4 1 煤和 4 2 煤 煤层硬度 2 4 煤种 气煤 煤层容重 1 45t m 经钻孔和周边 巷道实际接露 该煤层结构较复杂 4 1 煤最大厚度 10 5m 最小厚度为 8 5m 平均为 9 64m 煤层厚度赋 存稳定 煤层中含夹矸 2 3 层 夹矸为深灰 黑色泥岩 半暗型 块状 油脂光泽 细条带状结构 性脆 4 2 煤最大 3 8m 最小厚度 1 21m 平均为 2 22m 表 1 3 主要煤质指标汇总表 干燥基 低位发热量 mj kg 全 水分 灰 分 硫 分 挥 发分 固 定碳 氢 21 44 4 5 34 76 0 48 45 89 43 02 3 地质构造 根据工作面主辅运巷及跳面切眼掘进时地质资料 工作面回 采时揭露 f94 h 1 3m 35 f95 h 8 3m 45 f83 h 1 5 3 7m 45 f97 h 1 8m 45 f63 h 7 8m 45 df2 1 h 1 3m 70 f218 h 1 2m 65 工作面回采到断层附近时可 能出现工作面顶板破碎漏顶 煤层变薄等现象 工作面回采时 要加强对断层带处维护 4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1 直接充水含水层 为山西组 k3 砂岩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 位于煤层顶板上部中粗砂岩 在本工作面厚 13 07 米左右 富 水性弱 以静储量为主 水力联系差 易于疏干 消耗量 1 5 15m h 钻孔单位涌水量 0 0015 0 1389m h 2 位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距 k3 砂岩 23 1 米左右 为所掘巷道间接充含水层 厚度较大 富水性不均匀 一般较弱 3 回采工作面主要隔水层 位于掘进巷道上部砂岩之间的 泥岩隔水层 厚度较大 沉积稳定 和上部的棕红色粘土 4 根据调查和走访地表大路门沟 沟谷两侧或河床底部均 有大面积下石盒组砂岩裸露 洪水期间地表水排水流经此处流 量明显减少 表明地表水已经下渗补给下伏含水层 由于该工 作面整体呈东高西低 工作面回采时要加强初采初放时顶板水 和回采后老塘水观测 发现老塘出水时 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5 工作面回采时最大平均涌水量 80m3 小时 最小平均涌 水量为 5m3 小时 6 工作面突水危险性评价 1 顶板砂岩水害 跳采工作 面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 k3 砂岩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总体 富水性弱 以静储量为主 水力联系差 易于疏干 但在回采 工作面地表有大路门沟 根据调查和走访地表大路门沟 沟谷 两侧或河床底部均有大面积砂岩裸露 雨季时地表水已经下渗 补给下伏含水层 但工作面回采前已对上部砂岩水进行了疏放 顶板孔均无水 工作面回采时不受顶板砂岩水影响 2 奥灰水 水害井工一矿奥灰水水位标高约为 1060 米 工作面回采范围 内标高均低于 1060 米 根据 井工一矿带压开采安全性评价及 安全技术措施报告 该回采段属于带压区 但属于较安全区 巷道掘进和回采前已设计底板孔进行了验证 工作面回采时不 受奥灰水影响 3 老空区水害 跳面工作面回采北部为 14111 工作面采空区 西部为采空区 由于地黄土覆盖 对工 作面补给量很少 采空区无地表水补给 所以采空区无积水 工作面回采时不受采空积水区影响 4 工作面回采通过物探 3 异常区 工作面回采前已对该异常区进行了钻探 钻孔结果该 异常区为无异常区 工作面回采时不受该异常区影响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主要安全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主要安全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一 主要风险一 主要风险 1 工作面揭露 7 条断层 这 7 条断层落差在 1 2 8 3 米之 间 在过断层期间 工作面顶板和帮部较破碎 存在掉顶和片 帮伤人风险 1 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 分值 l 为 相当可能 分值为 6 分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 度分值 e 为 每年几次暴露 分值为 1 分 事故造成的后果 分值 c 为 1 人死亡 分值为 15 分 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估 值为 d l e c 6 1 15 90 分 在查表 1 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 为一般安全风险 2 工作面回撤期间存在回风隅角气体超限 工作面煤尘超 标风险 1 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 分值 l 为 相当可能 分值为 6 分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 度分值 e 为 每年几次暴露 分值为 1 分 事故造成的后果 分值 c 为 1 人死亡 分值为 15 分 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估 值为 d l e c 6 1 15 90 分 在查表 1 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 为一般安全风险 3 工作面在回采期间采用人工搬运设备物料 装车过程中 存在用力不齐没有统一指挥 车辆在井下运输各种设备和交接 班时人行车运送人员存在运输风险 1 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 分值 l 为 完全被预料到 分值为 10 分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 频繁程度分值 e 为 每年几次暴露 分值为 1 分 事故造成 的后果分值 c 为 1 人死亡 分值为 15 分 综上可以得出风 险评估值为 d l e c 10 1 15 150 分 在查表 1 4 可知此安全 风险等级为一般安全风险 4 工作面初采初放 工作面两巷的隅角及老塘悬顶面积大 突然垮落存在顶板安全风险 1 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 分值 l 为 相当可能 分值为 6 分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 度分值 e 为 每月一次暴露 分值为 2 分 事故造成的后果 分值 c 为 严重伤残 分值为 7 分 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估 值为 d l e c 6 2 7 84 分 在查表 1 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为 一般安全风险 5 工作面的采空积水和上部的裂隙导致的裂隙水存在水害 风险 1 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 分值 l 为 可能但不经常 分值为 3 分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 繁程度分值 e 为 非常罕见的暴露 分值为 0 5 分 事故造成 的后果分值 c 为 10 人 包括 10 人 以上死亡 分值为 100 分 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估值为 d l e c 3 0 5 100 150 分 在查 表 1 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为一般安全风险 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二类自燃倾向 自燃发火期 3 6 个月 工作面存在煤层自燃发火风险 1 风险辨识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可知 事故发生可能性 分值 l 为 完全被预料到 分值为 10 分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 频繁程度分值 e 为 非常罕见的暴露 分值为 0 5 分 事故造 成的后果分值 c 为 10 人 包括 10 人 以上死亡 分值为 100 分综上可以得出风险评估值为 d l e c 10 0 5 100 500 分 在 查表 1 4 可知此安全风险等级为重大安全风险 由以上安全风险辨识可知 一般安全风险一般安全风险 1 工作面顶板和帮部较破碎 存在掉顶和片帮伤人风险 2 工作面回撤期间存在回风隅角气体超限 工作面煤尘超 标风险 3 工作面在回采期间采用人工搬运设备物料 装车过程中 存在用力不齐没有统一指挥 车辆在井下运输各种设备和交接 班时人行车运送人员存在运输风险 4 工作面初采初放 工作面两巷的隅角及老塘悬顶面积大 突然垮落存在顶板安全风险 5 工作面的采空积水和上部的裂隙导致的裂隙水存在水害 风险 重大安全风险重大安全风险 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二类自燃倾向 自燃发火期 3 6 个月 工作面存在煤层自燃发火风险 二 防范措施二 防范措施 针对工作面回撤辨识出的安全风险 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 将过断层的专项措施和回撤作业规程并向每位职工学习 贯彻 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每班施工前安排 2 名有经验的 工人按照规程要求 敲帮问顶 找掉危矸悬岩 补强支护人员 施工时站在支架下面或已经支护好的顶板下的安全地点 在顶 板破碎段按照 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施工 2 工作面回撤期间在回风隅角设置一氧化碳和氧气探测传 感器 在 5 架设置引风帐 人员若进入回风隅角作业必须佩戴 便携仪 每个转载点设置喷雾装置 煤机和支架设置喷雾装置 认真做好 一通三防 管理工作 加强巷道防尘工作 保证巷道 无积尘 3 工作面回撤期间人工搬运设备物料和设备装车时提前说 好 一起用力一起放下 相互之间呼叫呼应 一次只能搬运一 件设备或多件连接固定在一起的设备 并且有班组长统一指挥 装车后用葫芦和铁链封车牢固 车辆入井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行 无误后方可入井 人行车上职工抓好把手 并严格按照人行车 司机操作规程执行 4 初采初放按照 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中的初采放 顶煤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防止初次来压造成设备和人员危害 当工作面上下隅角顶板面积超过 10m2 时 采取退锚措施 控 制悬顶面积 及时让顶板垮落 5 传达地测部下发的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 每天检修风泵 保证正常运转 工作面配备 2 台水泵 用于排流入工作面的采 空积水 同时预防裂隙水造成水害事故 每班接班前安排专人 观测工作面是否有突水预兆 若有停止施工汇报调度室 等处 理完并确认无突水时方可开工 6 严格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按照措施执行 表 3 1 工作面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表 序 号 风险 地点 风险描述 风 险 类 型 风 险等级 管控措施 1 工作 面 工作面煤 层自燃倾向等 级为二类自燃 倾向 自燃发 火期 3 6 个月 工作面存在煤 层自燃发火风 险 火 灾 风 险 重 大风险 严格按照措施执行 利 用束管监测自燃发火预兆 2 工作 面及 两巷 过断层期 间顶板破碎 煤壁片帮存在 掉顶和片帮伤 人风险 顶 板 风 险 一 般风险 将过断层的专项措施和 回撤作业规程并向每位职工 学习贯彻 确保安全措施落 实到位 每班施工前安排 2 名有经验的工人按照规程要 求 敲帮问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