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 来 源 伤寒论 组 成 甘草 12 克 炙 黄芩 9 克 干姜 9 克半夏 9 克 洗 大枣 12 枚 擘 黄连 3 克 用 法 上六味 以水 2 升 煮取 1 2 升 去滓 再煎取 600 毫升 温服 200 毫升 一日三次 功 用 益气和胃 消痞止呕 主 治 伤寒痞证 胃气虚弱 腹中雷鸣 下利 水谷不化 心下痞硬而满 干呕 心烦不得安 狐惑病 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 白塞氏综合症等 产后口糜 泻痢 附注 金匮 有人参三两 在临床上 我们常遇到寒热错杂的症状 如口腔溃疡 大便溏泻的上火下寒症 应当 如何处理 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清上热要用苦寒药 苦寒伤胃则大便又要受影响 温 下焦要用热药 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的发作 这是胃中有热 肠中有寒 应当用 伤 寒论 中的甘草泻心汤治疗 方剂组成 甘草 15g 黄芩 9g 黄连 6g 党参 12g 半夏 9g 炮姜 9g 大枣 4 枚 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之方 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 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 下寒 之大便溏泻 中焦之脾胃痞满 所以用甘草泻心汤 可以上治口腔溃疡 下治大便溏泻 中治脾胃胀满 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 下寒 中满的病症 都可以应用甘草泻心汤来进 行解决 功效主治 伤寒痞证 胃气虚弱 腹中雷鸣 下利 水谷不化 心下痞硬而满 干 呕心烦不得安 常用于治疗口腔糜烂 急慢性胃肠炎 狐惑病 白塞氏综合症 痤疮 毛 嚢炎 阴部口糜 慢性泄泻 胃虚便秘等 病理分析 从本方之药物配伍分析 患者必为先脾胃气虚 中焦水饮积聚 久郁化 热 热又蒸水 遂成湿热之证 湿热之邪居无定所 如狐之多变 故古人称之为狐惑病也 其证多见于九窍之处或毛发之处 仲师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 半夏祛中焦之 水邪兼化痰湿 则中焦可安 芩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 各家论述 1 古方选注 甘草泻心 非泻结热 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 致水寒 上逆 火热不得下降 结为痞 故君以甘草 大枣和胃之阴 干姜 半夏启胃之阳 坐镇 下焦客气 使不上逆 仍用芩 连 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 而痞乃成泰矣 2 医宗金鉴 方以甘草命名者 取和缓之意 用甘草 大枣之甘温 补中缓急 治痞之益甚 半夏之辛 破客逆之上从 芩 连泻阳陷之痞热 干姜散阴凝之痞寒 缓急 破逆 泻痞寒热 备乎其治矣 3 金匮要略释义 湿热肝火生虫而为狐惑证 故宜清湿热 平肝火 由于虫交 乱于胃中 又当保胃气 因人以胃气为本 故选用甘草泻心汤 君甘草以保胃气 连 芩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泻心火 去湿热 虫疾之来也非一日 其脏必虚 卧起不安 知心神欠宁 故用人参补脏 阴 安心神 大枣以和脾胃 用姜 夏者 虫得辛则伏也 方剂研究 甘草泻心汤在 金匮要略 中被作为治疗狐惑病的专方来使用的 狐惑 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 因病发于头面与会阴 又有人称为终极综合证 然而 把甘草泻心汤作为狐惑病的专方看待 似乎仍未揭示本方主治的实质 狐惑病是以口腔及 生殖粘膜损害为主症 因此 可以把本方作为治疗粘膜疾病来使用 即甘草泻心汤是粘膜 修复剂 就范围而论是针对全身粘膜而言的 不仅包括口腔 咽喉 胃肠 肛门 前阴 还包括泌尿系粘膜乃至呼吸道粘膜 眼结膜等等 就病变类型而言 既可以是粘膜的一般 破损 又可以是充血 糜烂 也可以是溃疡 临床表现或痒 或痛 或渗出物与分泌物异 常等 因其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 伤寒论 中 其人不利日数十行 谷不化 即是胃 肠粘膜被下药损伤影响消化吸收所致 临床上 甘草泻心汤既可用于治疗复发型口腔溃疡 白塞氏病 也能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胃溃疡以及结肠炎 直肠溃疡 肛裂 痔疮等 结膜 溃疡 阴道溃疡也能使用 不管是何处粘膜病变 均可导致病人心烦不眠 这可能与粘膜 对刺激敏感有关 甘草是本方主药 有修复粘膜作用 如 伤寒论 以一味甘草治咽痛 即是咽喉部粘膜充血炎变 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一味老药 生胃酮 即是甘草制剂 总之 本方的临床运用要善于举一反三 不能被 蚀于喉 蚀于阴 的条文障住眼目 临床应用 1 急性胃肠炎 用本方不予加减 只按比例加重其剂量 甘草 60g 干姜 45g 大枣 30g 去核 黄连 15g 捣 半夏 10Og 黄芩 45g 共治疗 60 例急性胃肠炎 其中未经 西药治疗者 49 例 经西医治疗无效者 11 例 病程最短者 4 小时 最长者 15 天 全部用本 方治愈 其中服 1 剂而愈者 8 例 2 剂而愈者 23 例 3 剂而愈者 18 例 4 剂而愈者忘例 5 剂而愈者 6 例 2 狐惑 郭某某 女 36 岁 口腔及外阴溃疡半年 在某医院确诊为口 眼 生殖器 综合征 曾用激素治疗 效果不好 据其脉症 诊为狐惑病 采用甘草泻心汤加味 方用 生甘草 30g 党参 18g 生姜 6g 干姜 3g 半夏 12g 黄连 6g 黄芩 9g 大枣 7 枚 生地 30g 水煎服 12 剂 另用生甘草 12g 苦参 12g 4 剂煎水 外洗阴部 复诊时口腔及外阴 溃疡已基本愈合 仍按前方再服 14 剂 外洗方 4 剂 患者未再复诊 3 慢性泄泻 刘某某 男 36 岁 1979 年 10 月 23 日初诊 4 年前因伤食引起腹泻 治后获愈 但遇进食稍多或略进油腻即复发 发时脘腹胀闷 肠鸣漉漉 大便稀溏 挟有 不消化物或粘液 日 2 3 次 并有心悸 失眠 眩晕 脉沉细 舌苔白而微腻 腹平软 脐周轻度压痛 予甘草泻心汤加白术 厚朴 服 3 剂 大便成形 纳增 睡眠转佳 尚有 肠鸣 心悸 原方去厚朴加桂枝 续服 6 剂 大便正常 23 个月后随访 未复发 使用此 法治疗 22 例慢性泄泻 均获较好效果 其病程有自 5 个月 6 年 1 3 年为多 计 15 例 治后 18 例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2 例半年后出现反复 2 例无效 4 胃虚便秘 郭某 女 21 岁 主诉 便坚难解 4 5 日一行 已 5 6 年 每次均需 用通便药 大便仍燥结如羊粪 心下痞塞不通 不知饥 不欲食 夜寐欠安 口不渴 小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便正常 舌淡红 苔薄白根微黄 脉滑 遂投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 12g 半夏 10g 干姜 5g 川连 3g 冲服 黄芩 10g 党参 12g 大枣 10 枚 5 剂 水煎服 药后大便畅通 肠 鸣增多 再予 5 剂 大便通畅 纳增 心下痞塞除 诸症悉愈 5 白塞氏综合症 作者根据该病以口腔溃疡 前阴或肛门溃疡 发冷发热 皮肤损害 等主要症状 认为即是 金匮 狐惑病 用本方治疗 60 例 均有效 其加减为 不欲食 加佩兰 咽喉溃疡 加升麻 犀角 口渴 去半夏 加花粉 目赤 加赤芍 夜明砂 口 鼻气热 加石膏 知母 胸胁满痛 加柴胡 湿偏盛者 加赤苓 木通 热偏盛者 以生 姜易干姜 便秘 加酒制大黄 五心烦热 加胡黄连 同时用 金匮 苦参汤外洗 雄黄 散烧熏肛门 6 口腔糜烂 陈某某 男 48 岁 农民 口舌糜烂已 20 余天 尿赤 脉洪数 予导 赤散 2 剂无效 大便 3 日未解 于原方加凉膈散 2 剂 大便解 口舌糜烂遂愈 半月后复 发 症状较前为剧 舌红绛 边有脓疮 尿黄 先后用二冬甘露饮 六味地黄汤加肉桂均 无效 出现满唇白腐 舌脓疮增多 不能食咸味 以食冷粥充饥 口内灼热干痛 喜用冷 水漱口 于是因思日人 橘窗书影 所载口糜烂治验二则 认为本证属胃中不和所致 用 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 12g 干姜 5g 半夏 黄芩 党参各 9g 川连 6g 大枣 6 枚 2 剂 药后口内灼热糜烂减轻 已不须漱水 仍予原方 2 剂而愈 上有口疮下便溏 甘草泻心治之康 在临床上 我们常常可以碰见寒热错杂的症状 如上面口腔溃疡 而下面却大便溏泻的上 火下寒症 应当如何处理 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遇见这样一位病人 2000 年 8 月初 一天的上午 一位 42 岁的男同志来看病 他自述 20 年前曾得过甲型 肝炎 后开始大便溏泻 已有多年 现在每日 4 5 次 常常晨起即便 便稀溏 之后上午 有时还有 2 3 次 经常出现反复性的口腔溃疡 我一边听一边想 这可是上火下寒 这样的病最难处理 清上热要用苦寒药 苦寒伤 胃则大便又要受影响 温下焦要用热药 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的发作 当如何解决 就 看樊教授的高见了 樊教授摸脉 左关脉浮弦 舌胖边有齿痕 樊教授说 这是胃中有热 肠中有寒 所 以应当用 伤寒论 中的甘草泻心汤 处方 炙甘草 15 克 黄芩 9 克 黄连 6 克 党参 12 克 法半夏 9 克 干姜 9 克 大枣 4 枚 7 剂水煎服 1 周后患者复诊 述口腔溃疡已愈 且大便也成形了 后来樊教授说 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之方 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 故出现上火之口 腔溃疡 下寒之大便溏泻 中焦之脾胃痞满 所以用甘草泻心汤 可以上治口腔溃疡 下 治大便溏泻 中治脾胃胀满 是一个一举三得的好方子 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 下寒 中满的病症 都可以考虑应用甘草泻心汤这样的方剂来进行解决 甘草是和中的良药 据传 这味药是一个老婆婆发现的 有位老中医外出看病 多日不归 等候他治病的人 把门都堵住了 医生的老伴很着 急 心想 老头子平时治病 还不是用几棵草 她想起了家里烧饭用的干草 甜甜的 拿它 当药 就是不治病也坏不了事 于是 她就把这些干草给了病人 打发走一批又一批 过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了些天 老头子回来了 刚到屋里坐下 就有人来送钱 一个接一个 这时老头子才知道 他走后出了这么回事 第 2 天 他把所有的病人找来 一一问清了病情 发现有脾胃虚弱 的 咳嗽多痰的 咽喉肿痛的等等 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甘草有补气和中 镇咳祛痰 泻 火解毒等多种药效 3 通药与涩药并举张锡纯认为 寒温之证 上焦燥热 下焦滑泻者 皆属危险之候 因欲以凉润治燥热 则有碍于滑泻 欲以涩补治滑泻 则有碍于燥热 愚遇此等证 亦恒 用生山药 而以滑石辅之 大抵一剂滑泻即止 燥热亦大轻减 又 用滑石与生山药各两许 煎汤服之 则上能清热 下能止泻 莫不随手奏效 又外感大热已退而阴亏脉数不能自复 者 可于大滋真阴药中 若熟地黄 生山药 枸杞之类 少加滑石 则外感余热不至为滋 补之药逗留 仍可从小便泻出 则其病必易愈 甘草泻心汤 伤寒论 用以治疗因误下后引起的虚证痞满 金匮要略 用以治疗狐蜮 病 本方以炙甘草 半夏 黄芩 黄连 人参 干姜 大枣组成 方中重用炙甘草 主 要取其有缓急的作用 即 病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其次有清热解毒作用 加人参 大枣 补虚益气 取半夏 干姜之辛温 黄连之苦寒 诸药并用 消其寒热互结的痞满 以达到 寒去热除 痞消正复的目的 据 伤寒六书 载 本方可治动气在上 下之则腹满 心痞 头眩 又据 张氏医通 载 治痢不纳食俗名噤口 热毒冲心 头疼心烦 呕而不食 手 足温暖者 又据 生生堂治验 载 可治梦游病和凭依症 属脏躁病的范畴 作者注 见皇汉医学 本方条 本方另一方面的作用 还能清热解毒 祛痰补虚 运化中焦 除湿热之邪 故可治 疗癫痫 脏躁 口糜等疾患 一 脏躁 本证与精神因素有关 以女性患者为多 如思虑忧愁过度 久之 气机不利 营血 亏损 心肝血虚 血燥肝急 心神失常 因而导致是疾 在未发作时有精神忧郁 幻觉 感情易冲动 知觉过敏或迟钝等先期证状 发作时胸闷 急躁 无故叹气或哭笑皆非 妄 言乱语 甚则抽搐 但面色不苍白 意识也不完全丧失 可以与癫痫鉴别 对于脏躁仲景以养心气 润燥 缓急的甘麦大枣汤治之 但临床上往往兼见到气郁 日久 气机不利 脾失健运 水湿停聚生痰 且湿聚久也易化热 痰热相结 影响心神 遂为恍惚 哭笑皆非之脏躁 证见躁扰不宁 渴不欲饮 胸下病满 舌红苔腻 以甘草泻 心汤健运中焦 清化湿热 祛痰补虚治之 典型病例 贺 XX 女 38 岁 因孩子暴殇后 悲愤异常 不久即现精神失常 每日下午至晚 上即自言自语 哭笑不休 夜间虽能勉强入睡 但一夜之间数次惊醒 心悸不宁 躁扰不 安 精神恍惚 有时独自乱跑 早上至上午的时间则清醒如常人 如此二月之久 虽经断 续治疗 时好时坏 不能巩固 初诊时 患者正在清醒时候 故能将自觉证状反映清楚 心神或清醒如常 或模模 糊糊 烦冤 懊憹 脚下憋胀不舒 口干舌燥 但不欲饮水 善太息 易感动 脉数大无 力 苔白腻 证属心肝血虚 血燥肝急 兼痰热壅聚 时扰心神所致 遂投服甘草泻心汤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连服三剂 证情大有好转 后宗此方加减服十余剂 诸证痊愈 炙甘草 30 克 半夏 10 克 党参 15 克 干姜 6 克 黄连 5 克 黄芩 10 克 二 癫痫 癫痫 见 内经 大奇论 等篇 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 又名胎病 说明 内经 早已指出病因中的遗传因素 或因惊恐 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 劳累过度 伤及 肝 脾 肾三经 使风痰随气上逆所致 证见短暂的失神 面色苍白 双目凝视 但迅速 恢复常态 或见突然昏倒 口吐涎沫 两目上视 牙关紧急 四肢抽搐或口中发出类似猪 羊的叫声 醒后除感觉疲劳外 一切如常人 时有复作 在发作阶段 治宜豁痰开窍 熄 风定痛 癫痫发作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由于痰聚而气逆不顺 于是导致气郁化火 火升风 动 挟痰上蒙清窍 横窜经络 内扰神明 以致痫证发作 若痰降气顺 则发作渐止 神 志渐苏 醒后外观如常人 甘草泻心汤治疗此病 可以健运中焦 清化痰热 降痰顺气 可减少或消除痰浊气郁的病理因素 以本方制成丸剂久服可治疗发作较轻 间歇时间较长的轻型癫痫 间或有治愈者 对病程长 病情严重的虽未必能根治 但对改善证状方面 有一定的意义 典型病例 李 xx 女 68 岁 患者平素精神抑郁 性格不开朗 患癫痫半年余 约 20 余日或 一月发作一次 发作时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口吐白沫 两目上视 四肢抽搐 约持续五 分钟后 即进入昏睡 半小时左右清醒 醒后除感头痛 心悸 疲乏外 余无不适 曾服 西药苯妥因钠及利眠宁等药治疗 证状未见多大改善 后改服甘草泻心汤 制成丸剂 连 服半年 在服药期间又发作两次 以后一直未复发 三 口糜 口糜 素问 气厥论 说 膀胱移热于小肠 鬲肠不便 上为口糜 多因膀胱水 湿泛溢和胃肠积热 脾经湿热 日久湿热蕴结 化为热毒 循经上行 薰蒸口舌 腐蚀肌 膜 临床所见除口腔舌尖有红白色糜烂点以外 多与大便的正常与否有关 有的患者 在 发病时大便干燥或稀薄 口糜好转后 大便即正常 另有的患者则在平素大便燥结 口糜 发作后 大便反而正常 其表现因人而异 这就更进一步说明了本证是由于湿热弥漫于肠 胃为患 甘草泻心汤治疗本病有一定的效验 尤其是经久不愈 缠绵反复的 久服此方 大 多能根治 甘草泻心汤有清热 解毒 健脾 燥湿和发散郁热的作用 内经 云 热郁 而发之 故对湿热郁久 蕴滞不消的口糜有良好疗效 病例一 张 xx 女 34 岁 患口糜五 六年 曾用过多种中西药治疗 都是暂时有所减轻 未能根除 其口疮利害时则大便干燥 口疮好转后 则大便转正常 后服甘草泻心汤治疗 口疮有好转 其后连服 30 余剂 口疮终于痊愈 数年来未复发 病例二 刘 XX 男 30 岁 生口疮数日 后即蔓延到舌背舌腹 整个口腔和舌部完全糜烂 食物 水浆皆不能下咽 每喝水一口都痛苦万状 全身发热 胸下烦闷 大便不通 小便 短赤 脉虚而数 遂投以甘草泻心汤加减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炙甘草 50 克 黄连 6 克 黄芩 10 克 干姜 10 克 党参 15 克 半夏 10 克 桔梗 15 克 水煎服 缓缓咽下 服二剂后 自觉好转 共服六剂痊愈 结语 1 甘草泻心汤一方 笔者在 金匮要略 治疗狐蜮病的启示下 曾用于治疗多种 神志失常之精神病患者 大都有效 此外 还可治疗梦魇 小儿夜啼不止 易于失惊等证 疗效良好 2 甘草泻心汤治疗癫痫 不若安宫牛黄丸之疗效高 在目前安宫丸药源缺乏的情 况下 此方还是比较理想的方剂 3 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舌靡烂效果甚好 此证多为湿热之邪蕴结于胃肠 久之 上 则薰蒸于口舌 下则迫于大肠 引起口腔糜烂和大便失常 本方具有清热 燥湿 固胃肠 的作用 对于此病为治本之法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狐惑之为病 状如伤寒 默默欲眠 目不得闭 卧起 不安 蚀于喉为惑 蚀于阴为狐 不欲饮食 恶闻食臭 其面目乍赤 乍黑 乍白 蚀于 上部则声喝 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为治疗狐惑病的主方 狐惑病多认为如今之白塞病 白塞病必具之症状为口腔 溃疡 所以近代经方家多以此方治疗口腔溃疡 如胡希恕 赵锡武 岳美中等前辈多有验 案可参 1 现代也有较多相关的临床报道 但以甘草泻心汤治疗皮肤病的经验却不多见 故现将广州市名中医黄仕沛老师治疗甘草泻心汤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报道如下 1 黄仕沛老师应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经方的使用重在 方证对应 根据 方证对应 的原则 甘草泻心汤不单可治白塞病 口 腔溃疡 黄仕沛老师还将甘草泻心汤应用于治疗各种渗出较多的皮肤粘膜疾病如湿疹 牛 皮癣 带状疱疹 结膜炎 痔疮出血等疗效显著 1 1 甘草泻心汤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是仲景治疗一切澄澈清冷之涎 沫 渗出的主方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 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肺痿吐诞沫而不咳者 其人不渴 必遗尿 小便数 所以然者 以上 虚不能制下故也 此为肺中冷 必眩 多涎唾 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甘草泻心汤是从半夏泻心汤重用甘草衍化过来的 所以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的关键药物 是甘草 甘草用于外科溃疡 渗出性疾病在 证治准绳 以及清代王孟英的医案里面都可 见到 四秒勇安汤里面也有大量的甘草 现代药理研究 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可以稳定生物膜 减少炎症物质释放 并可以缓解粘膜刺激 保护粘膜 修复粘膜溃疡 1 黄师常言甘草为本方之主药 临床常用至 30g 干姜主要针对清稀的分泌物 更有现代研究指出 干姜能调节免疫 故本方能取效 还要 取决于干姜 黄师经验 干姜一般用 6g 渗出较多稍加量 1 2 甘草泻心汤中的黄连 黄芩 甘草泻心汤中的黄连 黄芩主要是针对清热燥湿而设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 脉证并治 浸淫疮 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 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浸淫疮 黄连粉主 之 1 3 甘草泻心汤中的半夏 半夏对局部粘膜有剌激作用 伤寒论 312 条 咽中伤 生疮 不能语言 声不出者 苦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酒汤主之 苦酒汤即由半夏 苦酒 鸡子壳组成 313 条 少阴病 咽中痛 半夏散及汤 主之 而从两方的服法来看 苦酒汤是 少少含咽之 半夏散及汤是 少少咽之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法夏对粘膜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 4 甘草泻心汤中的加减法 1 4 1 此类患者多有郁热 故往往应加石膏 石膏可用 60g 至 90g 1 4 2 渗出 瘙痒比较明显可加升麻 苦参燥湿 解毒 仲景用升麻非为升举清阳 是用 于解毒 如升麻鳖甲汤 麻黄升麻汤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蚀于下部则 咽干 苦参汤洗之 1 4 3 潮红 脱屑比较明显的 伤寒论 196 条 阳明病 法多汗 反无汗 其身如虫 行皮中状者 此以久虚故也 考虑为阳明久虚 津液不足 可加生地 最大用至 90g 1 5 此方的运用还重在守方 否则再次发作将前功尽弃 2 医案三则 例 1 罗某 男性 47 岁 2010 年 3 月 18 日初诊 患者全身皮肤斑块状皮癣已 10 余年 反复发作 脱屑较多 瘙痒甚 曾到外院皮肤科诊治 诊断为 银屑病 医生建议使用免 疫抑制剂 罗某害怕药物副作用 未敢服药 仅自购些膏药外用 病情逐渐加重 故至黄 师门诊求治 刻诊 双大腿外侧 双小腿外侧 双侧肘部后外侧见大片红斑丘疹 最大处 约 7 8cm 最小处约 3 4cm 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 边界清楚 大量渗液 搔抓后流血 心 肺 腹检查无异常 四肢及关节无肿痛 黄师予甘草泻心汤加减 处方 甘草三十克 黄连六克 黄芩十五克 党参三十克 干姜六克 法夏二十四克 大枣十五克 苦参十五克 水煎内服 共四剂 2010 年 3 月 23 日复诊 见全身皮损较前好转 红斑丘疹最大处范围 已缩小至 5 3cm 瘙痒减轻 渗液减少 守方治疗 至 2010 年 5 月 大腿 小腿皮肤嫩微 红 平滑 不痒 背部 肘后仍有红色丘疹 鳞屑 范围最大 3 3cm 患者继续守方治疗 至 2010 年 11 月 患者除右肘部仍有皮肤潮红及脱屑外 其它部位皮癣已痊愈 仍守方 例 2 梁某 女性 25 岁 2010 年 12 月来诊 当时已怀孕 4 个月 自诉近 1 周突发全身 散在性疱疹 脓疱 皮疹逐渐增多 至密布全身 四肢 颜面 背部为主 渗液量增加 渗液可湿透衣襟 瘙痒难忍 查体 颜面 全身均见密布红色疱疹 部分溃破 大量渗液 流脓 双下肢为甚 双下肢皮肤粗糙 疱疹 脓疱融合成片 部分溃破 结痂 黄师予甘草泻心汤加减 处方 甘草三十克 黄连六克 黄芩十五克 党参三十克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干姜十克 法夏二十四克 大枣十五克 石膏六十克 水煎内服 共四剂 二诊 颜面及手臂疱疹明显减少 已无明显渗液 背部疱疹稍减少 渗液仍可湿透衣襟 双下肢情况基本同前 仍瘙痒难忍 守上方 加用苦参十五克 升麻 十五克 继续服药一周后 患者全身疱疹及渗液症状明显减轻 渗液已不会湿透衣襟 但患者及家 属担心局部皮肤难以护理 前往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 诊断为 孕妇多型疹 考虑 因孕激素影响 主管医生告知患者 其皮疹须在分娩后一周才会痊愈 并只能以激素治疗 患者住院期间坚持复诊 仍服甘草泻心汤 此次 其背部疱疹虽渗液不多 但较前潮红 原方去苦参 升麻加生地六十克 治疗半月后 患者颜面及双上肢皮肤已较光滑 原皮疹 部位仍遗留有色素沉着 未再出现新的疱疹 渗液 背部可见散在疱疹 略潮红 无脓疱 无渗液 双下肢仍可见疱疹融合成片 渗液较多 部分脓疱 由于患者病情已明显好转 故予出院 出院前 主管医生对其疗效表示惊叹 从未见孕妇多型疹有如此疗效 患者继 续守方至今 已怀孕 7 个月 除双下肢外全身皮肤已光滑如初 仅可见皮疹后色素沉重 无新发皮疹 双下肢疱疹基本结痂 无渗液 继续服药治疗 例 3 患者 陆某 女性 22 岁 2010 年 12 月初诊 自诉有慢性湿疹病史 3 年 每因天 气变化及饮食不节发作 加重 反复治疗无效 刻诊 全身散在皮疹 瘙痒难忍 皮疹溃 破可有少量渗液 皮肤粗糙 双下肢为甚 并可见大片色素沉着 黄师予甘草泻心汤加减 处方 甘草三十克 黄连六克 黄芩十五克 党参三十克 干姜六克 法夏二十四克 大枣十五克 石膏六十克 水煎内服 共四剂 二诊皮疹 渗液已有所减少 患者服药至今已 3 个多月 除双下肢仍 可见少量皮疹 渗液外 全身其它部位已无湿疹再发 甘草泻心汤见于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 前书用于痞证 以脾胃虚寒较重 肠中又夹热 邪 临床除见心下痞硬外 以下利为主 伴以干呕心烦 后者治疗狐惑病 现代医学的 白塞氏综合征 属湿热内蕴 虫毒腐蚀所致 该方组成为 炙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黄连一两 人参三两 原书脱失 方中重用甘草益气 和中 清热解毒 配以黄芩 黄连苦寒清热 燥湿解毒 半夏 干姜燥湿化痰 温中祛湿 人参 大枣扶正补中 益气健脾 药虽七味 辛开苦降 甘补温中 寒热并用 攻补兼施 消痞止利 解毒疗疮 既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 又用于湿热蕴毒之狐惑病 皮肤病中的湿 疹 瘾疹 足湿气等常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这些病中既有脾胃虚寒 无以运化水湿 属 正虚的一面 又有湿热毒邪蕴结肌肤之邪实的表现 细究之 其病机为虚实夹杂 寒热互 结 与甘草泻心汤的方证病机契合 根据中医学 异病同治 理论 借他山之石攻玉 稍 事加减 用于上述皮肤病的治疗 取效甚捷 举例如下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案 1 湿疹 赵某 女 62 岁 2010 年 3 月 9 日初诊 述其全身散在红丘疹 瘙痒反复发作 3 年余 经 中西药内服 外涂 不详 虽痒减而丘疹未消 且停药又痒 刻诊 全身散在暗红色丘疹 以躯干 双下肢较密 双小腿外侧皮肤增厚粗糙 抓痕条条 瘙痒剧烈 夜不能寐 伴口 不渴 喜热饮 溲清 便溏 舌质暗 苔白腻微黄 脉弦滑 诊为慢性湿疹 证属脾阳中 虚 湿热内蕴 方选甘草泻心汤合理中汤加苦参 白鲜皮 药用 甘草 中药配方颗粒 相当于饮片剂量 以下病例均同 半夏各 18 克 黄连 6 克 党参 20 克 白术 干姜各 9 克 黄芩 大枣 苦参 白鲜皮各 10 克 5 剂 日 1 剂 开水冲泡后 2 次分服 外用苦参 黄柏适量 开水调糊外涂 日 1 次 3 月 16 日二诊 药后瘙痒减轻 夜间能眠 守法守方 继用 5 剂 服法同前 外用药同前 3 月 23 日三诊 药后皮疹大部分消失 唯双小腿处 肥厚 粗糙未见好转 守方加红花 12 克 乌梢蛇 20 克 5 剂 另用三棱 莪术各 30 克 开水冲泡外洗 日 1 次 至 5 月 8 日 共服药 48 剂 瘙痒消失 皮肤洁净 留有色素沉着 而告愈 1 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 本例患者丘疹暗红 皮损肥厚 虽无渗液亦属湿邪为患 赵炳南老中医认为 干燥 肥厚 粗糙属顽湿结聚 既有溲清 便溏等脾阳中虚之证 又有皮损粗厚 舌苔白腻 脉 弦滑等湿热结滞之象 故用理中汤温运中宫 甘草泻心汤健脾温中 祛湿清热 加苦参 白鲜皮清热渗湿止痒 三诊加红花活血通络 乌梢蛇搜剔祛风 有助于肥厚皮损的消散 如此 方证对应 药证相符 故疗效彰显 又外用清热祛湿 化瘀消坚之品 以助内服药 之力 则内外兼治 顽疾可愈 案 2 瘾疹 陈某 男 16 岁 2010 年 10 月 8 日初诊 述其全身起扁平疙瘩 瘙痒 随起随消 反复 发作年余 每遇阴雨天发作较多 发时伴腹痛 呕吐 泄泻 经用西药 抗组胺药 止泻 药等 后症状缓解 但移时又发 痛苦殊深 2 月前因阴雨连绵 常淋湿衣服引起发作 时轻时重 服西药及输液不能控制 刻诊 全身散在红色扁平疙瘩 双下肢较多 瘙痒难 忍 伴腹痛阵作 恶心呕吐 大便稀溏 日 3 4 次 困倦 乏力 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滑 数 诊为瘾疹 证属脾胃虚寒 湿热蕴表 方选甘草泻心汤化裁 药用炙甘草 干姜 半 夏各 18 克 党参 白芍各 20 克 黄连 6 克 炒白术 30 克 黄芩 浮萍 苏叶各 10 克 5 剂 日 1 剂 开水冲泡 2 次口服 另用苦参 白鲜皮各 100 克 开水冲泡后外洗 日 1 次 10 月 14 日二诊 药后瘙痒减 腹痛轻 呕泄止 皮损少 外洗药停用 守方继服 5 剂 10 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素描高考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泰语中级口译真题及答案
- 技术培训协议合同范本3篇
- 设备运输合同
- 钢结构防火安全施工方案
- 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人员培训与技术提升方案
- 离婚股权分割协议:股权价值评估与权益分配合同
- 新能源汽车齿轴零件生产线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离婚后子女教育、医疗费用承担补充协议范本
- 离婚协议中知识产权归属与财产分配协议书
- 2025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管理三方协议(样本)》
- 绿化工程采购管理制度
- 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
- 科技馆面试题库及答案
- DB31T 1235-2020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 贵州省2025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英语试题答案
- 工地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 QGDW12497-2025架空输电线路装配式基础设计规范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启动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