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播改革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_第1页
电视广播改革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_第2页
电视广播改革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_第3页
电视广播改革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_第4页
电视广播改革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电视广播改革开放 30 周年心得体会昔日历久得见的精神盛宴,今天成为寻常日常佐餐;向来局限城镇居民的特殊待遇,如今已是城乡共享。30 年来,中国广播影视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广播影视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听广播、观电影、看电视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革开放给中国百姓带来的最显著、最愉悦的实惠之一。 广播影视既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宣传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30 年来,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相应和,中国广播影视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播电视:大突破带来大发展 30 年来,以政策突破、技术突破、整体转型为特征的三次重大突破,给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1983 年第 11 次全国广电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并提出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2 / 5盖” 。这是中国广播电视第一次突破的主要标志。此后 10多年,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年均 122、的增长速度发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显著增加;新闻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新闻节目。 1992 年到 2000 年,以有线电视崛起和卫星电视出现为标志,我国广电事业实现了第二次重大突破,形成第二个高速增长期。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我国城市有线电视启动,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到 2000 年底, “村村通”解决了 7000 多万户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到去年底,我国收音机、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达 5 亿台和4 亿台,千人平均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和,分别比 1982 年增长了和。 2001 年以来,以广播电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广电数字化发展为主要标志,我国广电业开始了第三次重大突破。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广电媒体在模拟转数字中改造升级,与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并行推进;发展事业与发展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和提供市场服务成为基本目标和双重任务;逐步构建起以公共服务、市场运营、政府监管、中介社会服务等体系为基本框架的广播电视新体制;广播影视走出3 / 5去、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重要目标。 电影:在改革中持续繁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电影业迎来第二个春天,小花 城南旧事 骆驼祥子 牧马人 人到中年黄土地 红高粱一大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优秀影片登上中国银屏,并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荣誉。中国电影观众年平均达 200 亿人次。气象一新的中国电影极大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精神生活,进入全面复苏和繁荣阶段。 12 下一页30 年来,我国电影业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大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极大地解放了电影艺术生产力,使中国电影呈现出持续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开始在全国推进以发行环节竞争机制、影视合流、精品工程、国有制片业集团化和股份制改革、探索院线雏形、放开农村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改革。影片统一发行的计划管理模式被打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正式开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及上影、长影等各电影集团公司相继成立,电影院线公司组建,农村电影放映4 / 5工程实施 进入新世纪,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下,电影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产业化、数字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确立,农村电影院线制改革积极推进,为中国电影业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从 2001 年到 XX 年,以国内民营制作公司资本为主的英雄 手机 十面埋伏等“合拍片”相继问世,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奇迹,激活了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市场。XX 年,我国电影综合效益达到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内票房达亿元,连续 5 年保持 20以上的增长幅度;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达亿元。通过 6 年的电影发行体制改革,我国电影院线制逐渐成熟,XX 年票房过 3 亿元的院线达到 5 条,比上年增加了 4 条。 在改革创新中凸显重要成就和巨大作用 30 年来,中国广播影视在改革中不断发展,不仅在科技自主创新、广电数字化进程、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广播影视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广播影视节目生产制作能力大幅提升、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5 / 5体系初步建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等方面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