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C卷.doc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C卷.doc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C卷.doc_第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C卷.doc_第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39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晕(yn) 潜行(qin) 悄然(qio) 混为一谈(hn)B . 刹那(sh) 贮蓄(zh) 顷刻(qng) 疲倦不堪(kn)C . 着落(zhu) 应和(h) 荫蔽(yn) 忍俊不禁(jn)D . 热忱(chn) 屡次(l) 确凿(zo) 头晕目眩(xun)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钢尬 烟瘾 低眉顺眼 家喻户晓B . 凹凼 黏性 自言自语 截然不同C . 胯骨 酬划 转瞬即逝 情郁于中D . 晌午 头颅 言外之义 触目伤怀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培训以后,他思路开阔,大不同于以往,真当另眼相看。B . 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C . 目前,我们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D . 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4. (2分)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 .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B . 老师的办公室里,昨天同他诚恳的交换了意见。C . 细长的双腿的仙鹤,在画中与人物和环境十分和谐地组合在一起。D . 我看着坐在荧光灯下那张笑意盈盈的脸,温馨的感觉蓦地涌上了心头。5.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B .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C . 明天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D . 刚到四十岁,孩子们就说我“落伍”了。6.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B . 明朝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C .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了鲁智深、李逵等英雄人物形象。D .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7.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写作是一门学问,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的。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便太浅显。要使读者看不到斧凿痕迹,只觉得自自然然,完完整整,如一丛花,如一棵菜。埋伏处要轻轻一笔,若不经意;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如结构上的埋伏和照应就特别需要惨淡经营。A . B . C . D . 8.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疼痛里开花阳光洒在光洁的路面上,清晨的空气里带着清新的味道,燕小鸥拖着长长的影子出现在街角,艰难地向前走着,一步,两步,腋下的双拐随着脚步发出轻微而短促的咯吱声。她的脸上出了一层细密的汗,在朝阳下闪着淡淡的光晕。每迈出一步,燕小鸥都会皱一下眉头,仿佛腿上的每一个关节都像是有针在攒刺。不远处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立刻舒展眉头,慢慢地走过去,那个身影正挥动着扫帚,清扫着路边的落叶。燕小鸥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响亮地打着招呼:“大爷您早!”扫地的大爷转过身来,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看了看燕小鸥微微颤抖的腿,便过来扶她在路边坐下。两个人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坐在那里谁也没有说话,大爷满是风霜的脸上,一抹微笑如春风拂过无数山冈,于是条条沧桑的皱纹也生动起来。燕小鸥看得入了神,就像大爷看太阳看得入了神。当太阳转到一栋楼房的后面,斜斜地投过来一片影子,燕小鸥才拿起拐杖,大爷忙伸手搀她。站起来后,她说:“我休息好了,要回去了,别担心,我能走回去!”大爷用不变的微笑送她离开。走在回去的路上,燕小鸥才发现,今天又比昨天多走出了十步。她在心里默默地数着自己的脚步,从阴影走到阳光下,慢慢地没入街道转角处。而扫地的大爷也才收回目光,继续低头去扫那些不停飘落的叶片。这是在这条僻静的街上,每天清晨都会上演的一幕。等燕小鸥到了楼门前,我才从那边的小广场上跑过来,一边问:“今天怎么样?比昨天多走了多远?”一边背起她,她伏在我背上,手里提着拐杖,高兴地说:“多走了二十步!这条街快走出一小半了!”我说:“姑姑还在家里担心你呢!怕你摔倒!”她轻笑:“我妈就是事多,摔一下又能怎么了,谁学走路没经历过摔摔绊绊的?”十六岁的表妹,年初的时候一场事故,导致她丧失了走路的能力,卧床三个月后,腿才渐渐恢复知觉,医生说,必须要自己锻炼走路。开始的时候,我背她下楼,她拄着双拐甚至一步都迈不出。可是即使如此,她也要坚持自己站在那里,几天之后,她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满脸淌汗,可是却高兴得大叫。她渐渐地能慢慢拄拐行走,我也放了心,她自己练自己的,我去那边的小广场和一群大孩子踢球。可是有一天,燕小鸥就摔倒了,她没有喊我,只是想自己挣扎着站起来。可是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她却难如登山,总是刚刚起身便复又跌倒。这个时候,扫大街的大爷便出现了,将她扶起。她腿上的血甚至渗透了裤子,可她没有哭,而是笑着向大爷道谢,大爷只是慈爱地笑着。她试着向回走,大爷并没有帮助她,只是用微笑鼓励她。那天回到家,姑姑一个劲儿地埋怨她,她看着妈妈帮她处理腿上摔破的地方,笑着说:“真好,我终于能体会到小时候学走路的感觉了!”那天以后,便总能在清晨的那个时间遇见扫地的大爷,就在前方不远处。每一次,燕小鸥都要走到大爷身边问候一声,然后再回头向家走。渐渐地,她发现,每天早晨,大爷的扫地的位置都会向前移动一段,这样她几乎每天都要比前一天多走一些。她觉得这个方法真好,把目标分割成眼前的一小段一小段,便不会觉得那么无望。时间一天天过去,秋天深了的时候,燕小鸥已经能拄着拐在那条长长的街上轻松地走一个来回,而那张微笑的脸也每天如约出现。燕小鸥开始丢了拐走,仿佛一个重复的过程,那个大爷就那么陪着她一段一段地向前延伸着路程。第一场雪落下来的时候,燕小鸥已经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她说她要开始练习跑步。然后她说起那个老人,说他的微笑有一种穿透人心的感染力,是他帮着自己走过那么多的艰难。燕小鸥跑步的时候,我也跟着她一起慢跑,再到快跑,后来便是在那条街上跑上几个来回,每次经过那个大爷,我都同着燕小鸥一起和他打招呼,他则用不变的微笑迎着我们通红的脸。那半个冬天,那张笑脸也温暖了我的心境。后来,燕小鸥完全恢复,可是每天早晨跑步的习惯却保持了下来。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有一个早晨她回来后,对我说:“街上扫地的换人了,那个大爷退休了,回老家去了!我还没来得及和他好好说说话,还没来得及对他多说几声谢谢呢!”我说:“你摔倒疼痛的时候,不和大爷说,等他走了才想起要说话。其实,就算你说了,他也只能听你说,你还不知道吗?他年轻的时候服错了药,烧坏了声带,再也不能发出声音了!听说他受了不少的苦,可是从没沮丧过!”燕小鸥的眼里一下涌满了泪水。不过我们都相信,大爷的微笑永远不会改变,不管在哪里,不管经历怎样的事,都会一样的灿烂着。就像我小小的表妹,经历了那么多的疼痛,却从不说,只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迎着那张温暖的笑脸。(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燕小鸥拖着长长的影子出现在街角,艰难地向前走着,一步,两步,腋的双拐随着脚步发出轻微而短促的咯吱声。大爷满是风霜的脸上,一抹微笑如春风拂过无数山冈,于是条条沧桑的皱纹也生动起来。(3)第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4)文中的燕小鸥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5)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应改为“温暖的微笑”,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41分)9. (12分)默写。(1)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2)_ , 似曾相训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惜秦皇汉武,_。(毛泽东沁园春雪)(4)边塞风光在诗人笔下各具韵味:“_ , 长河落日圆”让我们领略到塞外景色的奇特壮美;“峰峦如聚,_ , 山根深叶茂表里潼关路”让我们领略到潼关山河的险峻壮观;“北风卷地白草折,_”则让我们领略到边塞北风的强大威力。(5)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语句是:“_ , _。”(6)施展才华,做一番事业是古代仁人一生追求的思想: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用“_ , _”来表达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李贺在雁门太守行用“_ , _”来表达自己从军征战,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10. (10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11. (4分)名著导读十点一刻,尼摩船长亲自把舵。一条宽阔的长廊,又黑又深,在我们面前出现。诺第留斯号直冲进去。在它两旁发出一种我没有听惯的沙沙声响。这是红海的水,由于地道的斜坡,冲到地中海上。诺第留斯号跟着这道急流下去,像箭一般快,虽然它的机器想要尽力慢一些,把推进器逆流转动,也没有起作用。地道两边狭窄的高墙上,我只看见飞奔的速度在电光下所画出的辉煌线纹、笔直线条、火色痕迹。我的心跳动不止,我用手压住心头。十点三十五分,尼摩船长放下舵上的机轮,向我回过头来,对我说:“到地中海了。”以上文段节选自_(国家)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_的小说_,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人们誉为“_”。12. (1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睡前玩手机或者电脑已经成了青少年的一种习惯,美国研究表明,青少年睡前上网、发短信对身体造成很多危害,应该予以干预。统计显示,在青少年睡前10分钟至4个小时之间,他们每个月平均收到多达3404条短信或电子邮件。男孩睡前更喜欢在网上冲浪、玩网络游戏,而女孩子更喜欢睡前用手机聊天、发短信。通常,年龄越大的孩子,晚上入睡越晚,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也越长。美国肯尼迪医疗中心睡眠和肺功能专家彼得波洛什等人在加拿大温哥华市举行的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年会上介绍说,他们对有睡眠问题的青少年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发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对患者睡眠的干扰程度令人震惊。波洛什说,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并不认为不良的睡前习惯会影响睡眠,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认为睡眠不是大事。但实际上,睡眠不好会抑制他们的认知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诸多问题。研究人员强调,良好的睡眠习惯形成于青少年时代,家长应该对孩子的睡眠习惯进行干预,帮助他们尽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概括青少年睡前上网、发短信会带来哪些危害。 (3)请你根据材料内容,提出两知合理化建议,帮助睡前喜欢玩手机或者电脑的学生纠正不良习惯。 三、 阅读与理解 (共3题;共60分)13. (20分)阅读下边文段,然后答题。给予我有一个朋友,名叫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保罗点点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都没花?天啊!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这个小男孩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我希望,”小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 , 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保罗笑了,这回他想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这小男孩想在邻居们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但是保罗又错了。小男孩请求他:“你能把车停到那两个台阶那儿吗?”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后来,保罗听到小男孩返回来了,不过他回来得很慢。他背着他脚有残疾的弟弟,他把他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扶着他,指着车对他说:“伙计,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在楼上告诉你的一样。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一分钱也没花,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车,那样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保罗下了车,把那小男孩抱进了车里,那位小哥哥也坐进了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1)第二段和第五段中划线的词语“吃惊”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2)说说第七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最后一段说“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们三人各自“难忘”的是什么呢? (4)结合全文,说说题目“给予”的多重含义。 14. (17分)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老柿树陈敏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没人知道它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从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痛惜。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坏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柿子酿出的酒浓郁、醇香,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家宴陈酿”。但它同时又是一棵烦恼树。老树除了招来各种鸟儿在上面筑巢外,也招来了猫头鹰。猫头鹰向来被视为“凶鸟”,只要它一叫,村里定有人驾鹤西归。这几乎很灵验,为此,我外爷经常在冬夜里,披衣下床,扛着竹竿出门,驱赶停留在树枝间叫声沉闷恐怖的猫头鹰。老柿树因此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谁在夜间从树下过,朝树根浇了一泡尿,结果闹了一夜肚子;谁将坠落在树下的鸟窝捡回家煨了炕,没过几天房子便着了火。更为不幸的是有一回,一个男孩上树摘柿子,惹怒了隐藏在枝叶间的一个马蜂窝,被蜂蜇得坠下了树,摔得不轻。他刁蛮的爹带着人马、锯子、刀斧恶狠狠赶来伐树。一村人都来看热闹,我外爷搂着树身说:要砍就把我也砍了吧!记忆中,那些大人因树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最后我外爷外婆给那个小孩送了半年的饭。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情窦初开的男女碰巧在树下相遇,他们的爱情便能生根发芽,修成正果;花开时节,从树下经过的准妈妈被柿花击中了头,定会生出个漂亮的女娃娃,被落下的柿子击中,一定能生个男娃这些传说让人们对老树更多了几分敬畏。树木不老,人易老,人亦变。家乡在外爷外婆去世后一夜巨变。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都外出或打工或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留了下来和古树一起见证着世间的沧桑。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外爷的家也换了主人。新主人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对老树还一无所知,一搬进去就扬言要砍掉遮住了院子阳光的老树。他给树列出了五大罪状,消息传到我耳朵,我的心犹如针锥。我在哀伤的同时又默默地在心里为树祈祷了一番。半年后,出差路过家门,忐忑地将头伸出车外,将目光落在老树的地方,心突突地跳,想偷偷看一眼那棵长在我心中的古树是否还尚在人世。大树依然昂首挺立在那里。我顿时乐坏了。哪路神仙保佑啊,我儿时的伙伴没有被砍。它还在。我像拥抱久别的亲人一样,冲出车门,奔向树,紧紧搂抱,隐约瞥见舅舅一步步向我走来。我用诺诺的声音询问老树没有被伐的原因,听到的却是舅舅做的一个梦。老树将被砍伐的前一天晚上,舅舅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黑色的天空闪出一道光,顿时狂风大作,树干和树枝摇摇欲坠,仿佛在与风暴对话,他听不懂它们的对话。突然,一声巨响,古树倒向一边,强风吹来,异常剧烈,整幢房子摇摇欲坠。他在里面吓坏了。天哪,如果大树倒向他的房子,家毁人亡就在眼前。他赤身裸体奔出门,向大树喊:别倒下去,挺住,你会挺住的,你不会倒的。他伸出双臂将其抱住,设法将它立稳树枝在风中摇摆,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突然,树干剧烈摇晃,脚下的大地在抖动。此时,梦醒了。以为是地震,舅舅从床上爬起,直奔窗户,推窗望去,外面风平浪静,老树依然安静地站在晨光中,他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舅舅说,他砍树的念头在梦醒之后就断了。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1)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段落内容_老柿树留下美好传说,让人心生敬畏_老柿树依然挺立,“我”喜出望外(2)文章第段详写舅舅的梦境,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品味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4)小说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5. (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丙)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回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1)下列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词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