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试卷---副本_第1页
初级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试卷---副本_第2页
初级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试卷---副本_第3页
初级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试卷---副本_第4页
初级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试卷---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试卷初级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专业理论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共一 单项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共 50 题 每题一分 共题 每题一分 共 50 分 分 2 尽职尽责是与游泳救生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有直接联系的道德要求 A 遵纪守法 B 热情服务 C 钻研业务 D 团结协作 3 2008 年 5 月 我国在杭州举办的第一批游泳救生员 培训班 A 培训教师 B 督导员 C 考评员 D 教务员 5 反蛙泳蹬腿时两膝约宽于肩 脚和 向后方对准蹬水方向 A 小腿内侧 B 大腿外侧 C 小腿外侧 D 大腿内侧 6 侧泳时头的下半部没在水中 下面的臂 上面的臂置于 A 前屈 体侧 B 前伸 体侧 C 垂直 体侧 D 前伸 胸前 7 侧泳做翻脚动作时 下面的腿将脚尖绷直 脚和 对准蹬水方向 A 大腿前面向后 B 小腿前面向侧 C 小腿前面向后 D 大腿前面向侧 9 蛙式长划臂潜远划臂时 手掌和前臂 稍勾手腕 两手 做划水动作 A 外旋 向前上方 B 内旋 向前上方 C 外旋 向前下方 D 内旋 向前下方 10 抬头爬泳腿部动作主要是起到 保持身体流线型 A 维持身体平衡作用 B 保持身体水平 C 推进身体 D 控制方向 11 技术特点是速度快 准确捕捉目标 A 蛙泳 B 抬头爬泳 C 侧泳 D 仰泳 12 根据法律是否对合同赋予特定的名称 将合同分为有名合同与 A 双务合同 B 要式合同 C 有偿合同 D 无名合同 13 到自我突发意外危险时 首先要有紧急 意识 A 下潜 B 呼救 C 赴救 D 伸挺 14 腹部肌肉痉挛时 人体浮在水面仰卧 腿和头部尽量 腰腹拉长 并用双手配合按 摩腹部 A 弯屈 B 往下 C 往右 D 伸挺 16 下列属于救生器材的是 A 急救板 B 人工复苏器 C 救生圈 D 警示牌 17 仰卧漂浮休息 身体 水面 向上伸展双臂 两腿向外分开 A 俯卧 B 侧卧 C 仰卧 D 倾斜 18 跟踪法是救生员在值岗时 对 内游泳技术不佳者应进行重点跟踪观察的一种方法 A 游泳场所 B 自己负责区 C 深水区 D 浅水区 19 游泳者在溺水初期呼吸方式表现为 A 正常呼吸 B 争取呼吸 C 间歇呼吸 D 没有呼吸 20 疲劳溺水者在溺水时身体姿态方面表现为 A 身体垂直 B 俯卧在水面 或水中 池底 C 仰卧在水面 或水中 池底 D 身体接近水平姿势 21 观察区域划分的原则为 便于救生员观察 以及互相 观察和补漏 A 轮岗 B 穿插 C 交叉 D 间接 22 直线切割法中 救生员次责区为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的 A 1 2 B 1 3 C 2 3 D 对岸主责区 24 间接赴救技术是指救生员对在距离游泳池边较近的地方发生溺水时 用 进行施救 的一种最简易的办法 A 急救板 B 颈托 C 救生浮标 D 单向呼吸阀 25 直接赴救是在不能采用 技术的情况下 所采用的赴救技术 A 直接赴救 B 间接赴救 C 拖带赴救 D 心肺复苏 26 鱼跃式入水技术是 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 A 现场急救 B 间接赴救 C 直接赴救 D 心肺复苏 28 入水技术是救生员迅速接近远距离溺水者的最好方法之一 A 蛙腿式 B 直立式 C 跨步式 D 鱼跃式 29 接近时 应采用速度较快的 以便观察溺水者 A 反蛙泳 B 侧泳 C 蛙泳 D 抬头爬泳 30 救生员采用背面接近技术时 应迅速紧贴溺水者 用双手加以控制 A 腰部 B 腿部 C 背后 D 头部 31 侧面接近是指救生员游至溺者 处 有意识地转向溺者侧面游进 并加以控制 A 1 米 B 2 米 C 3 米 D 4 米 33 及其产生的酸中毒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和中枢神经系统缺血 甚至患者死亡 A 低氧血症 B 呼吸骤停 C 恐慌挣扎 D 喉痉挛 34 溺水后人体的生理变化在 秒左右会出现呼呼停止 大小便失禁 A 30 B 40 C 50 D 60 35 基本生命支持阶段 应该包括畅通气道 人工呼吸 3 个步骤 以维持有效的呼 吸和循环 A 建立循环 B 体外除颤 C 药物治疗 D 脑复苏 36 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是溺水者有自主 已有良好恢复 A 脑记忆 B 呼吸 C 心跳 D 呼吸和心跳 37 救生员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 一般采用 的方法 A 摇动肩部 B 摇动腰部 C 轻拍面颊 D 轻拍头部 38 用仰头抬颏法打开溺水者的气道时 救生员一手置于溺水者前额 用力向后压 使溺水者头部向后仰 A 俯口 B 手掌 C 全掌 D 掌根 39 救生员用一只手置于溺水者 使头部后仰 另一只手的手指 中指在甲状软骨下摸 到气管后 手指向外滑动 在气管与颈部肌肉之间的凹沟内即可以触及颈动脉 A 前额 B 头顶 C 前脸 D 下颌 40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 面 颈部和 的外出血 A 四肢 B 背部 C 足面 D 手背 41 成人脊柱 24 有个 彼此连接构成 A 椎骨 B 脊柱 C 脊髓 D 脊骨 42 游泳者有 甚至昏迷的症状出现时一般判断脊髓受伤 A 运动障碍 B 无力 C 休克 D 疼痛 43 在搬动颈椎受伤患者时 应先带好 固定患者颈部 A 呼吸罩 B 氧气面罩 C 颈托 D 塑料板 44 救生员做头锁法双手掌放在溺水者头两侧 拇指轻按 食 中指按面颊 无名 指和小指放在耳下 但不要超过耳垂 A 眉弓 B 眉骨 C 泪骨 D 前额 45 救生员在做胸背固定法应该一手肘关节与前臂放在溺水者胸骨上 虎口张开 分别 按压其面颊 A 拇指及小指 B 拇指及食指 C 拇指及中指 D 中指及食指 46 头胸固定法时一手肘关节和 应放在溺水者的胸骨上 手掌放在溺水者面颊上 A 手心 B 手掌 C 手腕 D 前臂 47 损伤水中处理时 救生员应先固定溺水者的颈部 A 脊柱 B 脊柱 C 脊骨 D 脊髓 48 溺水者持续闭气时间一般最长约 秒左右 A 30 B 60 C 90 D 120 49 溺水后人体的生理变化 分钟脑细胞开始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A 1 3 B 3 5 C 4 6 D 6 7 50 现场急救的原则之一就是加强途中 A 运送与救治 B 监护与救治 C 包扎与固定 D 止血与复苏 二 判断题 共二 判断题 共 50 题 每题题 每题 1 分 共分 共 50 分 分 1 珍惜生命 乐于奉献是游泳救生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2 游泳救生工作的宗旨是齐心协力 拯救生命 3 中国救生协会于 2005 年成立 4 蛙泳划臂时 两臂自然伸直经水中在肩前入水 5 反蛙泳技术是各级救生员必须掌握的技术 6 侧泳技术动作特点是自如省力 7 蛙式长划臂潜远 腿蹬水向正后方 以免身体上浮 8 潜泳技术主要用于寻找接近溺水者 9 抬头爬泳由于头部要露在水面上 手臂入水点就远些 划水路线也就长些 10 采用交替蹬水技术踩水时 腿的蹬水路线及回收路线 基本是直线 11 只有交付标的物才表示合同已经成立 12 大腿后面肌肉痉挛 先伸直患腿 一手按住膝盖 踝关节屈 双手抓住大腿用力向后 拉并蹬直患腿 13 游泳池救生观察台侧面必须与游泳池边沿垂直 14 警示牌是游泳场所唯一设置的标志牌 15 游泳场所应在明显的位置上设置急救箱等救生器材 16 预案的内容包括现在指挥者和实施抢救的人员的分工 17 扫视法是在值岗时 救生员对自己责任区的左右 远近进行直线 不间断的观察 18 救生员的值岗是对所有游泳者都需进行严密的观察 不分主次 19 游泳者因受伤造成溺水时在移动能力方面表现为原位停滞 20 判断是指救生员在值岗时 对观察的情况作出快速呼救 21 对丧失意识的溺水者可通过检查溺水者肢体 了解其受伤的情况 22 救生浮标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救生器材之一 23 对于只有 50 公分深的对外开放的小型游泳池不需要配备救生圈 24 手援施是救生员徒手进行施救的一种复杂方法 25 接近是直救生员采用入水动作靠近溺水者得一项专门技术 26 正面接近是救生员入水后 游至离溺水者 1 米处左右急停 下潜至溺水者腰部以下 接下一技术动作进行施救 27 救生员用单手虎口推挤溺水者手腕部时 撞击是要迅速 有力 28 当溺水者从背面抱紧救生员颈部是 应采用压腕上推单肘解脱法 29 当溺水者从背面抱紧救生员颈部是 应采用压腕上推单肘解脱法 30 抓发 解脱后 应及时将溺水者转体至背贴救生员前胸 夹胸控制住 31 救生员当手前臂被溺水者抓住时常用扳手指法解脱 32 当救生员右手被溺水者的左手抓住时 应采用 推击法 33 拖带是指救生员采用侧泳 反蛙泳等各种不用技术 将溺水者拖带到池边的一种技术 34 夹胸拖带时 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水者头和额下部位上 35 上岸是指救生员将器材从水中送上池岸的一种救助技术 36 在确定溺水者无脊柱受伤的情况下 肩背运送是一项比较实用的运送技术方法 37 肺内有大量水或异物 肌肉松弛 舌肌和会厌松弛后坠 阻塞咽部称之湿溺 38 脑组织的耗氧占全身氧量的 5 39 现场急救的原则之一是先轻伤后重伤 先救伤后救命 40 复苏有效时 可见瞳孔由大变小 41 救生员平时对模拟人进行口对口吹气训练时如果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 不可能通过唾 液传染给其他救生员 42 复苏的首要环节是打开呼吸道 43 胸外心脏按压时手指压在胸壁上操作 44 胸外心脏每按压胸部 30 次后 吹起 2 口 即 30 2 的比例 45 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