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化产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焦化化产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焦化化产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焦化化产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焦化化产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鼓冷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一 岗位职责 一 鼓风岗位职责 1 本岗位属一级防火防爆单位 2 严禁烟火 禁止带火种 火源进入岗位 3 本岗位设中控指挥室 负责本班的生产操作 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4 负责煤气系统的吸压力稳定 保证鼓风系统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5 负责本岗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确保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6 负责本岗位区域的卫生 做到窗明地净 记录工整 7 熟练掌握风机 电捕 初冷器的开停车操作步骤 8 严格执行岗位规程和安全规程 不违章违纪 确保安全生产 9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0 严格执行岗位巡检制度 11 严禁用铁器敲打管道及设备 12 做到 三不伤害 即我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别人 不被别人伤害 13 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二 冷凝岗位职责 1 正确操作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连续压出焦油 调整焦油液位合乎要规定 经常检查电机 减速机和刮板机的运行情况 连续排焦油渣 2 经常检查各设备的运转情况 有无异常震动 轴承和电机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及时给泵 电机加油 备用泵每班盘车两次 3 经常检查各油槽 水槽液位 保证不溢流 不抽空 4 加强焦油脱水工作 保证焦油质量合格 5 保证供给焦炉高压氨水压力 循环氨水压力稳定 6 负责焦油渣的清理 7 负责岗位工具 照明的保管 使用 搞好设备及环境卫生 二 工艺流程简述 荒煤气在桥管和集气管被循环氨水冷却 温度由 700 800 降至 82 左右 初步冷 却的荒煤气及冷凝液体经气液分离器 实现煤气 焦油 氨水的初步分离 分离出的粗煤 气进入横管初冷器 分离下来的焦油 氨水和焦油渣一起进入机械化澄清槽进行分离 初冷器分上下两段 在初冷器上段 煤气与冷却管内的循环水换热冷却 煤气从 82 左右冷却到 45 左右 循环水从 32 左右升到 40 左右 然后煤气进入初冷器下段 在 此煤气与下段冷却管内的制冷水进行换热 煤气从 45 左右冷却到 21 左右 制冷水从 16 冷却到 21 左右 冷却后的煤气进入电捕焦油器 最大限度的清除煤气中的雾滴 20mg m 经电捕后的煤气进入离心鼓风机进行加压 加压后的煤气进入下段工序 在初冷器冷凝下来的煤气冷凝液 分别由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 分别进入上段和下段 水封槽 然后进入上段和下段冷凝液循环槽 分别由上 下段循环泵抽送到初冷器上 下 段顶部喷淋 洗除冷却管外的沉积物 多余的上段冷凝液由上段循环液冷却槽满流入下段 冷凝液循环槽 剩余的下段冷凝液由下段冷凝液循环泵送到界区外荒煤气总管 从荒煤气管上分离出的焦油 氨水与焦油在机械化氨水澄清槽澄清后分成三层 上层为 氨水 中层为焦油 下层为焦油渣 分离的氨水满流至循环氨水槽 然后用循环氨水泵送 至焦炉冷却荒煤气 当初冷器和电捕焦油器需要清扫时 从循环氨水泵后抽出一部分定期 清扫 多余的氨水经循环氨水泵抽送至剩余氨水槽 再用送至脱硫及硫回收工段进行蒸氨 分离的焦油至焦油中间槽进行焦油的进一步脱水 脱渣 分离的氨水进入废液收集槽 由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液下泵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分离的焦油定期用焦油泵送至罐区的焦油槽进行贮存 分 离的焦油渣定期送往煤场掺混炼焦 定期用焦油泵将循环氨水槽底部聚集的焦油抽至机械 化氨水澄清槽 各设备的蒸汽冷凝液及脱硫工段来蒸汽冷凝液均接入凝结水槽定期由凝结水泵送往循环 水系统 经电捕焦油器捕集下来焦油排入电捕水封槽 由电捕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 槽 当沉淀管需用循环氨水冲洗时 停高压电冲洗半小时 然后间隔 15 分钟再送高压电 冲洗液亦进入电捕水封槽 离心鼓风机及其煤气管道的冷凝液均流入鼓风机水封槽 然后 与电捕水封槽中的电捕液分别加压后一并送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为防止各贮槽含氨尾气逸散 来至循环氨水槽及剩余氨水槽顶部的放散气集中后通过洗净 排气塔吸收后排空 三 工艺指标 1 鼓风机岗位工艺指标 技术参数数值 初冷器煤气温度 20 3 初冷器阻力 1 0kPa 初冷器前煤气吸力 4000Pa 控制焦油水分 4 焦油贮槽油温 80 90 循环氨水温度 72 78 电捕绝缘箱温度 100 120 电捕焦油器后煤气温度 30 电捕焦油器一次电压 170V 一次电流 16A 电捕焦油器二次电压 50KV 二次电流 400MA 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含氧量 0 8 报警 1 停电捕 电捕焦油器阻力 1 0KPa 鼓风机后煤气温度夏季 60 冬季 55 鼓风机前吸力 5000Pa 鼓风机后煤气温度 20KPa 鼓风机电机轴承温度 70 鼓风机定子温度 70 鼓风机电机电流 67A 轴位移 0 4 0 4 m 轴振动 80mm 液力耦合器油压 0 2 0 3MPa 液力耦合器进口油温 50 液力耦合器出口油温 80 油站出口油压 0 13 0 17MPa 油站出口油温 35 45 2 冷凝岗位工艺指标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技术参数数值 控制焦油水分 4 焦油贮槽油温 80 90 循环氨水温度 72 78 机械化氨水澄清槽温度 65 90 高压氨水泵压力 4 5MPa 循环氨水泵出口压力 0 6MPa 四 煤气初冷器操作 一 初冷器正常操作 1 经常检查初冷器上下段冷却负荷 及时调整循环水和制冷水进出口流量和温度使之符 合工艺指标要求 2 经常检查初冷器前后煤气温度和煤气吸力 并控制符合工艺要求 3 定时检查并清扫初冷器上下段排液管及水封槽 保持排液畅通 4 定期分析初冷器后煤气含萘 使之符合要求 5 经常检查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泵的运转情况和循环槽液位 温度和上下段冷凝液循环喷 洒情况 6 定期分析上下段冷凝液含萘情况 7 经常检查下段冷凝液循环泵连续补充轻质煤焦油情况 8 经常注意初冷器阻力 定期清扫初冷器 二 初冷器的开工操作 1 检查初冷器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2 检查初冷器上下段水封液位 并注满水 3 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槽初次开车注入冷凝液循环槽容量的 2 3 4 检查初冷器上下段下液管排液畅通 必要时可用蒸汽吹扫 5 打开初冷器顶部放空 用氮气或蒸汽赶出器内空气 并经分析排气含氧量合格后 关 闭放空 6 赶净空气后立即开启煤气进出口阀门 使煤气顺利通过初冷器 7 开启初冷器煤气进出口阀门的同时 顺序打开循环水进出口阀门 打开制冷水出口阀 门 慢开制冷水进口阀门 并调整初冷器煤气出口温度符合工艺要求 8 开通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泵前后管道 按规程操作启动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泵 并 根据工艺要求调整循环量 9 初冷器开工后 要对初冷器前后煤气吸力 温度以及循环水给水 回水 制冷水给水 回水的温度进行跟踪检查并逐步调整最终达到工艺 三 初冷器的停工操作 1 关闭初冷器煤气进出口阀门 2 关闭初冷器制冷水 循环水进出口阀门并放空初冷器内冷却水 3 关闭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喷洒管 停止喷洒 4 检查下液管畅通 并用蒸汽清扫下液管 5 用热氨水冲洗初冷器上下段 6 打开初冷器顶部的放空阀门 用蒸汽吹扫初冷器 吹扫完毕 待冷却后关闭放空阀门 放空上下段水封槽液体 并把水封槽底部清扫干净 重新注入软水 初冷器注入煤气 保持微正压 待用 四 初冷器的倒换 按初冷器开工步骤先投入备用初冷器 当备用初冷器投入正常后 按初冷器停工步骤 停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下在用初冷器 五 初冷器的清扫 1 检查上下段下液管 保持畅通 放空初冷器内存水 2 打开初冷器顶部热氨水喷洒阀门 对初冷器上段管间进行冲洗 3 上段用热氨水冲洗完毕后 打开初冷器顶部放空和下部蒸汽阀门对初冷器进行蒸汽吹 扫 吹扫前应关闭下液管 防止冲破水封 4 蒸汽吹扫一段时间后 关闭蒸汽 排放冷凝液后 再关闭下液管 开蒸汽吹扫 如此 反复操作 直到排出冷凝液基本不带油为止 初冷器吹扫完毕 5 清扫完毕后 待初冷器温度降到小于 50 关闭各阀门 五 冷凝液系统操作 1 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的开工操作 关闭澄清槽的各放空阀门 检查人孔及备用口是否上好堵板 打开各路氨水冷凝液入槽阀 门 把煤焦油 氨水 冷凝液引入澄清槽 当氨水将满时启动链条刮板机运行 氨水满槽 后 打开氨水出口阀门 把氨水引入循环氨水槽 调整调节控制器合适的油水界面 保证 循环氨水槽不带油 煤焦油不带水 并把煤焦油连续压入煤焦油中间槽 2 焦油中间槽焦油脱水操作 当焦油入槽 油面超过槽内盘管后 打开蒸汽阀门和蒸汽冷凝水引出阀门 并检查冷凝 水排出是否正常 控制煤焦油脱水温度在 90 95 当槽中焦油液位升到槽上部排水口时 打开排水阀门 把焦油上层分离水排入废液收集槽 然后用液下泵间断送入机械化氨水澄 清槽 排出焦油水分后 用泵送往综合罐区 六 泵的操作 1 开泵前的准备 检查泵及电机地脚螺栓是否紧固 电机接地是否可靠 检查联轴器连接良好与否 盘车 转动是否灵活 检查同轴度良好和有无蹭卡现象 装好安全防护罩 检查轴承油箱油位 油质 焦油泵需用蒸汽清扫泵前泵后管道 检查泵出口阀门 压力表阀 排气阀 放空阀 均处于关闭状态 检查各法兰连接牢固可靠 2 开泵操作 打开泵前阀门和排气阀 引入液体赶净泵前管道内空气后关闭排气阀 启动泵 缓 慢打开压力表阀 当压力表上升后缓慢打开泵出口阀 并调整其开度 使泵流量满足工艺 要求 泵运转正常后要经常巡检 点检泵 电机的运转声响 震动情况 轴承及电机温度 和润滑情况 介质温度 压力 流量情况 3 停泵操作 关闭泵出口阀 按停止按钮 关闭泵进口阀 待压力表指针复零后 关闭压力表阀 冬季要放空泵及管道内液体 防止冻坏设备 焦油泵停泵后需用蒸汽吹扫泵前泵后管道 防止堵塞 4 倒泵操作 按开泵操作开启备用泵 缓慢开启备用泵出口阀的同时 缓慢同步关闭在用泵出口阀 待备用泵运转正常稳定并符合工艺要求后 按停泵操作停掉在用泵 七 鼓风机的操作 1 正常操作 A 经常巡检 检查鼓风机运行声响 震动 温度 润滑等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B 认真检查油站的工作情况 包括油箱油温 液位 油泵油压 滤后压力 冷却器后油 温 油压 油质等 C 检查润滑点 和高位油箱的回油情况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D 保证进油冷却水压低于油压 防止油冷却器油水窜漏 E 保证风机下液管排液畅通 每班清扫一次下液管 F 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洗和更换 G 定期向各阀门润滑点加油 H 备用鼓风机每班在转动灵活的情况下盘车一次 I 按时填写操作记录 搞好岗位卫生 2 开车操作 A 开车前 必须与车间联系 通知调度 电工 仪表 维修工到现场 通知焦炉及煤气 下游岗位 B 检查电气线路及电机的绝缘 并检查鼓风机 电机油泵等电气设备完好 检查煤气进 口阀门 检查水封槽液位是否足够 油冷却器是否严密 水压是否足够 退液管是否 畅通 C 启动主油站油泵电机 使油系统投入运行 并检验各润滑点及高温油箱回油情况 有 冷却水给排水情况 开启耦合器辅助油泵 开盘车检查风机声响 D 打开风机进口阀门 关闭风机泄液阀门 E 接到指令启动风机 待风机电机运行正常 停耦合器辅助油泵 并逐渐增加耦合器转 速 F 当风机后压力接近 4 5KPa 时 逐渐开启风机出口阀门 同时继续增加耦合器转速 当 接近风机临界转速时 迅速增速越过临界转速区 使风机在临界外转速运行 G 开工过程中由于煤气量小 为保证集气管压力稳定和风机正常运行 应以大循环管来 进行调整 此后随煤气量的增大逐渐关小大循环 直至完全关闭 H 当风机运行稳定后与焦炉及下游岗位联系 调整好吸力压力 I 风机稳定后 打开风机前后下液管阀门 并定期清扫下液管 保证下液管畅通 3 停机操作 A 与煤气用户和相关生产岗位联系 并通知调度 共同做好停风机和煤气的准备 B 开耦合器辅助油泵 接到停机指令后 降低风机转速 同时慢关风机出口阀门 然后 按停风机按钮 停风机 关闭风机进口阀门 C 微开蒸汽阀门清扫风机机内及退液管 同时进行盘车 把转子上的附着物清理干净 D 风机停机后停耦合器辅助油泵 主油站油泵继续运行半小时后停 E 清扫完毕停蒸汽 凉机 放掉冷凝液 关闭排液阀 F 长时间停机 应关闭油冷却器冷却水阀门 并放空油冷却器内积液 八 电捕焦油器操作 1 开工准备 A 检查电器 仪表是否完好必须检查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B 将水封槽注满水 确认电捕焦油器下液管畅通 C 置换器内空气 使含氧量合格 D 打开绝缘箱蒸汽加热系统蒸汽阀门 使绝缘箱温度达到 90 以上 E 打开电捕焦油器煤气进出口阀门 使煤气通过电捕焦油器 F 最后启动电捕焦油器 逐级升压 直至升压到 50 60KV 和电流 电压稳定在工艺要求 范围 2 电捕焦油器日常操作 A 经常检查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并保持在 90 120 B 经常检查疏水器工作是否正常 防止系统积水影响绝缘箱温度 C 经常观察电捕焦油器煤气进出口吸力 判断电捕焦油器阻力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D 经常检查和清扫下液管 保证电捕焦油器排液畅通 E 经常观察电捕焦油器的二次电流和电压 保证电捕焦油器处于正常状态 3 电捕焦油器清扫 A 按下停电捕焦油器按钮切断电源 B 关闭煤气进出口阀门 C 用蒸汽清扫下液管 保证下液管畅通 D 打开顶部放空 通蒸汽 见放空管有大量蒸汽冒出 停蒸汽 E 停蒸汽后通氨水清洗 1 小时 F 清洗完毕 当电捕焦油器内温度低于 60 时关闭放空 通入少量煤气保持微正压 备 用 九 故障处理 一 初冷器阻力增大处理方法 1 对初冷器进行清扫 2 用过热 煤气进行清扫 二 初冷器后煤气集合温度超过规定 1 保证入初冷器的冷却水有较低的温度 2 为保证入初冷器的煤气有较低的温度 需确保煤气在集气管中冷却到 80 85 三 冬季初冷器操作注意事项 1 冬季冷却水温度偏低 造成煤气过冷 致使初冷器横管外壁沉积大量的萘和焦油 引起初冷器的阻力增大 影响粗煤气的正常吸入 这时要及时清扫初冷器 稳定 集合温度 2 冬季天气寒冷 冷凝液的黏度大 流动性差 可能造成下液管堵塞 严重时会使 带液 电流升高 因此每班清扫下液管两次 防止堵塞现象发生 3 冬季应尽量避免因冷却水过冷造成煤气温度过低 4 冬季初冷器停用时 应将冷却水出水管道 冷凝液喷洒管道等处水放净 以防冻 坏 有的管道不能放空的 可通入活水 四 焦油水分超标 1 适当提高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内的焦油液位 2 适当提高焦油槽内温度 3 严禁硬度大的水进入 五 放风机的运行指标 风机轴承温度 正常值 60 报警值 75 停机 85 轴承震动 报警 7 1mm s 停机 18mm s 轴位移 报警 0 4mm 停机 0 8mm 最远点供油压力 正常 0 11 0 18MPa 报警 0 09MPa 启动备用油泵 停机 0 06MPa 润滑油油冷却器出口油温 正常 35 45 滤油器油温 20 加热 35 停止加热 变速器轴承温度 报警 75 停机 85 六 风机电流波动 1 风机吸液现象致使风机少量带液而引起电流波动 应把煤气入口阀门前后排液管 关死 2 风机清扫蒸汽开的较大 有一部分冷凝液吸入风机引起电流波动 3 初冷器排液管不畅 有部分液体随煤气吸入风机造成电流波动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七 风机电流忽然增大 1 机前翻板自控失灵造成翻板全开 机前吸力过大 电流突然增大时 应立即关小 煤气入口阀门 2 机械故障使电流突然增大时 应及时检查风机轴承温度是否正常 电机风机是否 有较大的杂音 震动是否正常 是否有机械的碰撞声响 3 初冷器下液管严重堵塞 八 风机前吸力突然增大 1 集气管压力调节翻板关闭 造成机前吸力过大 2 初冷器前煤气总管的排液管堵塞 使煤气总管处形成液封 造成机前吸力突然上 升 九 轴承升温过高 1 油温高 油冷却器堵塞或断水 造成轴承温度过高 2 油冷却器严重结垢 油温降不下来 3 油槽油位较低 4 润滑油变质 蒸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蒸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 蒸氨岗位职责 1 完成当班各项工作 2 按交接班制度 认真执行对交对接 3 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 和各设备性能及工作原理 4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不违章作业 不违规违纪 确保安全生产 5 执行中控室的指令 及时调节和控制好生产指标 6 负责剩余氨水的蒸馏 严格控制各部位的温度 压力 液位 7 按分工搞好设备的润滑 日常保养 跑冒滴漏治理及当班卫生 8 搞好生产巡检工作 及时发现 处理和汇报不安全隐患 9 认真按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做好生产运行记录 10 交接班制度 交班 1 交班者必须给下一班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班问题在交班前处理完 2 交班者应向接班者详细介绍本班各机器运转情况 发生的问题及时处理的方法 3 交班前将所有的机器设备清扫干净 所有工具材料完整 接班 1 接班者应提前 20 分钟到达工作岗位 了解生产情况 检查本岗位设备的运转情况 和各控制点是否合乎技术规定 2 交接班者应双方共同到岗位交接 如在交接过程发生问题 应先处理在交接 3 详细填写交接班记录 巡回检查制度 每小时巡检一次 同时做好巡检牌的更换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如不能解决的 及时向中控反应并通知调度 二 蒸氨岗位的工艺指标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由冷鼓来的剩余氨水进入原料氨水过滤器进行过滤 除去剩余氨水中的焦油等杂 质 然后进入氨水换热器与从蒸氨塔底来的蒸氨废水换热 剩余氨水由 75 左右 加热至 98 进入蒸氨塔 在蒸氨塔中采用 0 5MPa 蒸汽直接汽提 塔内压力不 超过 0 035MPa 蒸出氨汽进入氨分缩器 用 31 循环水冷却 冷凝下来的液体 直接返回蒸氨塔顶作回流 未冷的含氨约 10 的氨汽送入贫液槽 塔底排出的蒸 氨废水在氨水换热器中与剩余氨水进行换热后 蒸氨废水由 105 降至 95 进入 废水槽然后由蒸氨废水泵送入废水冷却器被 31 的循环水冷却至 40 后至生化 处理装置 蒸氨塔塔底排出焦油渣进入焦油桶 人工清理外运 从酸碱库来的 NaOH 32 溶 液送入碱罐 然后由碱液输送泵 加压后送入剩余氨水蒸氨管线 加入的碱量根 据检测的 PH 值调节 序号项目指标 1 原料氨水经加热后的温度 85 98 2 蒸氨塔顶部温度 101 103 3 蒸氨塔底部温度 101 105 4 氨分缩器后的温度95 98 但不高于 98 5 废水冷却后稳定40 冬季适当提高温度 保证生化水 温 6 蒸氨塔顶部压力 0 03 0 05MPa 7 蒸氨塔底部压力 0 03 0 04MPa 8 蒸氨废水含氨 0 15g l 9 分缩器后成品氨浓度 10 10 各电机轴承温度 61 温升 41 11PH8 0 9 0 三 操作规程 一般操作规程 1 经常检查蒸氨设备各部位温度 压力 流量 液位符合规定 2 调节冷却水量 保证分缩器出口温度符合规定 3 定时排放蒸氨塔底部的焦油 每班不少于一次 4 每班对氨水过滤器的焦油排放 3 次 确保蒸氨废水和剩余氨水去蒸氨过程中少 含焦油 5 调节蒸氨塔直接蒸汽量控制废水含氨浓度 调节塔顶分缩器的水量控制塔顶温 度 6 每半年更换氨水过滤器内的活性炭填料 粒度 40 80mm 一次 7 与化验室配合 及时对成品氨水进行取样分析 指导和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