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潜泵各组成部分作用_第1页
电潜泵各组成部分作用_第2页
电潜泵各组成部分作用_第3页
电潜泵各组成部分作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一 电潜泵电潜泵采油是为适应经济有效地开采地下石油而逐渐发展起来日趋成熟的一种人工采油方式 它具有 排量扬程范围大 功率大 生产压差大 适应性强 地面工艺流程简单 机组工作寿命长 管理方便 经 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二 电潜泵电潜泵工作原理电潜泵电潜泵是由多级叶导轮串接起来的一种电动离心泵除了其直径小长度长外工作原理与 普通离心泵没有多大差别当潜油电机带动泵轴上的叶导轮高速旋转时处于叶轮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的作用下 从叶轮中心沿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叶轮的四周由于液体受到叶片的作用的作用其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在导轮的进一 步作用下速度能又转变成压能同时流向下一级叶轮入口 如此逐次地通过多级叶导轮的作用的作用流体压能逐次 增高而在获得足以克服泵出口以后管路阻力的能量时而流至地面达到石油开采的目的 三 性能参数额定排量 Q 额定扬程压头 H 额定轴功率 P 额定效率 额定转速 n 等参数 电潜泵电潜泵的 额定排量和效率取决于泵型额定扬程决定于泵型和级数额定轴功率由额定排量和扬程确定额定转速取决于 电机结构 电潜泵电潜泵采油系统由井下和地面两大部分部分组成组成一 井下系统组成组成及作用电潜泵电潜泵井下系统主要由电机 潜油泵 保护器 分离器 测压装置 动力电缆 单流阀 测压阀泄油阀 扶正器等组成组成 1 1 电潜泵电潜泵电机是电机是电潜泵电潜泵机组的原动机一般位于最下端 它是三相鼠笼异步电机其工作原理与普通三相异机组的原动机一般位于最下端 它是三相鼠笼异步电机其工作原理与普通三相异 步电机一样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步电机一样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2 2 保护器位于电机与气体分离器之间上端与分离器相连下端与电机相连起保护电机作用 其基本作用有 保护器位于电机与气体分离器之间上端与分离器相连下端与电机相连起保护电机作用 其基本作用有 以下四个方面密封电机轴动力输出端防止井液进入电机保护器充油以下四个方面密封电机轴动力输出端防止井液进入电机保护器充油部分部分允许与井液相通起平衡作用平衡电允许与井液相通起平衡作用平衡电 机内外腔压力容纳电机升温时膨胀的电机油和补充电机冷却时电机油的收缩和损耗的电机油通过其内的止机内外腔压力容纳电机升温时膨胀的电机油和补充电机冷却时电机油的收缩和损耗的电机油通过其内的止 推轴承承担泵轴 分离器轴和保护器轴的重量及泵所承受的任何不平衡轴向力起连接作用连接电机轴与泵推轴承承担泵轴 分离器轴和保护器轴的重量及泵所承受的任何不平衡轴向力起连接作用连接电机轴与泵 分离器轴连接电机壳体与泵分离器壳体 保护器的种类很多从原理上可以分为连通式保护器 沉淀式保护分离器轴连接电机壳体与泵分离器壳体 保护器的种类很多从原理上可以分为连通式保护器 沉淀式保护 器和胶囊式保护器等三种器和胶囊式保护器等三种 3 3 分离器位于潜油泵的下端是泵的入口其作用是将地层流体中的自由气分离出来以减少气体对泵的排量 分离器位于潜油泵的下端是泵的入口其作用是将地层流体中的自由气分离出来以减少气体对泵的排量 扬程和效率等特性参数的影响和避免气蚀发生 按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沉降式重力式和旋转式离心扬程和效率等特性参数的影响和避免气蚀发生 按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沉降式重力式和旋转式离心 式式 4 4 潜油泵为多级离心泵包括固定和转动两大 潜油泵为多级离心泵包括固定和转动两大部分部分 固定 固定部分部分由导轮 泵壳和轴承外套由导轮 泵壳和轴承外套组成组成转动转动部分部分包括包括 叶轮 轴 键 摩擦垫 轴承和卡簧 叶轮 轴 键 摩擦垫 轴承和卡簧 电潜泵电潜泵分节节中分级每级就是一个离心泵潜油泵按叶轮是否固定分分节节中分级每级就是一个离心泵潜油泵按叶轮是否固定分 为浮动式 半浮动式和固定式三种 为浮动式 半浮动式和固定式三种 5 5 单流阀作用是保持足够高的回压使得泵在启动后能很快在额定点工作防止停泵后泵以上流体回落引起 单流阀作用是保持足够高的回压使得泵在启动后能很快在额定点工作防止停泵后泵以上流体回落引起 机组反转脱扣便于生产管柱验封 一般安装在泵出口机组反转脱扣便于生产管柱验封 一般安装在泵出口 1212 根油管处采用标准油管扣于上下油管连接 根油管处采用标准油管扣于上下油管连接 6 6 泄油阀一般安装在单流阀以上 泄油阀一般安装在单流阀以上 1212 根油管处它是检泵作业上提管柱时油管内流体的排放口以减轻修井机根油管处它是检泵作业上提管柱时油管内流体的排放口以减轻修井机 负荷和防止井液污染平台甲板和环境 泄油阀目前有两种投棒泄流 投球液力泄流 前者用于稀油和高含负荷和防止井液污染平台甲板和环境 泄油阀目前有两种投棒泄流 投球液力泄流 前者用于稀油和高含 水稠油井比较合适用于稠油井泄油成功率低后者可以重复使用用于低含水稠油更好成功率高 水稠油井比较合适用于稠油井泄油成功率低后者可以重复使用用于低含水稠油更好成功率高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二 地面部分部分组成组成配电盘变压器控制柜接线盒电潜泵电潜泵管柱电潜泵电潜泵 Y 管柱无分采要求的生产井主要用于 地层压力低的生产无分采要求的生产井主要用于地层压力低的生产井或油田生产中晚期井或油田生产中晚 期优点 管柱结构简单 油井出砂容易处理优点 管柱结构简单 油井出砂容易处理 YY99 5 8 5 8 0 1 0 1 套管内径满足将生产管柱和机组同时套管内径满足将生产管柱和机组同时下入 下入 YY 型 接头的外径型接头的外径 210mm210mm 该图为典型的高压油气井管柱 当油井具备自该图为典型的高压油 气井管柱 当油井具备自喷能力后 可以通过停电泵 捞喷能力后 可以通过停电泵 捞 YY 堵后直接自 堵后直接自喷生产喷生产 YY99 5 8 5 8 0 1 0 1 套管内径满足将生产管柱和机组同时套管内径满 足将生产管柱和机组同时下入 下入 YY 型接头的外径型接头的外径 210 210 216216mmmm 无分采要求的 生产井 主要用于地层能量较高 具有自无分采要求的生产井 主要用于地层能量较高 具有自喷能力的 生产井 当油井具备自喷能力后 可以通过停喷能力的生产井 当油井具备自喷能力后 可以通过停电泵 捞电泵 捞 YY 堵后直接自喷生产 不易出现管柱被卡现象堵后直接自喷生产 不易出现管柱被卡现象 1 过电缆封隔器的原理作用电泵井的过电缆封隔器是井下密封环空的工具 封隔器上设有可关闭的放气阀 正常生产时可通过放气阀放掉环空内的气体保证井内泵能正常工作 2 循环滑套的作用的作用滑套是井下流动控制工具之一 其结构由上下短节关闭套密封件等组成组成 其中上短节有 锁定槽以坐封井下工具 滑套的作用的作用是提供油管及环空之间的流动通道 用途归纳有完井诱喷 循环压井 气举 坐挂射流泵 分层测试及分层开采 多层合采 下入堵塞器关井或对油管试压等 3 正挤验封程序和操作 4 反洗步骤和操作 5 压井步骤和操作压井主要分灌注法循环法和挤入法循环法分正循环和反循环 挤 入法是在不能使用灌注法也不能使用循环法时使用 6 封隔器的作用的作用原理封隔器主要结构包括以下六大部分部分 1 密封部分部分 2 锁定部分部分 3 扶正部分部分 4 坐封部分部分 5 锁紧部分部分 6 解封部分部分 封隔器用途有 A 分隔生产层段防止层间串流和干扰满足开发动态分析及修井作业 的各各种需要 B 分隔压井液和生产液 C 保留封隔液保护套管和安全生产 7 套管的作用的作用原理渤海地区套管一般分为隔水套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 1 井身结构下入的第一 层套管隔水套管又称为导管用来隔离海水和地表淤泥层以利于钻井作业一般使用 30 套管下入深度泥面 以下大约 50 米左右 2 井身结构中的第二层套管下入后立即用水泥固井水泥返至地面一般使用 20 套管 下入深度一般为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 3 表层套管与油层套管之间的套管叫技术套管 在钻到目的层之前 用来隔离在钻井途中可能遇到的其它油 气 水层 漏失层和易坍塌层等复杂地层以利钻井顺利作业 一 般使用 13 3 8 套管下入深度和固井水泥返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4 井身结构中最内一层套管叫油层 套管用来封隔目的层中的油 气 水层射孔后为长期开采目的层的油 气 水层提供通道 8 电潜泵电潜泵过载电流 欠载电流的设定要求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9 电潜泵电潜泵控制屏的应知启泵间隔时间自启动间隔时间电流过载欠载值电流 电压不平衡度 BPD 运行电流 电压应会会查看历史电流数据会查询报警记录 跳闸记录会手动启停泵会更换电流卡片 10 每口电泵井重要操作参数扬程额定排量过载电流欠载电流开采层位 1 按时巡检注意电泵井油压 套 压 回压 温度 电流 电压等参数是否有异常变化 另外每次巡检时要用点温仪检测控制屏温度 2 电泵机组在正常运转中突然过载停泵或刚进行完憋压试验不能立即启泵 3 在对电缆穿透器进行密封性 检查时注意不能使用泡沫液进行检查可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仪 4 由于定压放气阀内可能存在水冬 季低温时有可能使水结冰导致套压升高 应及时采取增加保温措施同时可旋转调节杆使其上下活动以使气 路通畅 5 如果定压放气阀压帽处漏气可适当上紧定压放气阀压帽如漏气问题仍存在则需拆卸定压放气 阀更换 V 型盘根 6 由于定压放气阀压帽与调节杆之间进水后会导致调节杆生锈使其转动困难因此可 定期在压帽与调节杆之间缝隙涂上黄油防止有水进入压帽 7 停泵后再次启泵前注意对油嘴进行归零检查 1 电潜泵电潜泵的下入深度泵挂是如何来确定的电潜泵电潜泵的下入深度应根据油井的产能 供液能力和原油含气量 高低和原油性质来确定 合理的电潜泵电潜泵下入深度应保证沉没度造成一个压头以克服原油进泵的阻力和防止 原油脱气能使油井正常生产 下入深度过浅原油粘度大会降低泵的效率下入深度过大油相体积系数大排量 效率低 2 每口井的套压是如何来确定的套压值的设定应根据每口井的具体情况定期试验确定绘制产量 套压曲线选择最高产量下的套压进行控制不同井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 3 电潜泵电潜泵井如何进行调产电潜泵电潜泵 井调产方式主要有 A 回流调产 A1 井 B 控制油嘴 C 变频调产 D 更换电泵 4 检泵作业化验氯根的原因化 验结果分析为了防止在检泵作业时发生井喷或井涌事故首先要进行压井作业一般注入氯化钾氯化钠及过滤 海水等溶液上述溶液含氯根含量比地层水要高化验氯根的目的也就是检测在作业过程中积攒在井内及地层 压井液是否排干净地层是否恢复原有产能这也为油井的含水化验是否准确合理提供了依据 5 电流卡片 分析地层供液不足气体影响套管气引起气锁欠载停泵电泵轴在运行中断裂 6 电潜泵电潜泵故障停泵原因分析实 践篇中讲述 7 检泵作业前正挤柴油的意义 8 电泵井的变频启动由于我们平台没有变频器所以建议再次 启泵前最好把油嘴调小后启泵 1 2006 年 9 月 17 日 23 日 BZ26 2 平台 A2 井曾两次发生过载停泵现象电流在 50A 左右经电器人员测量 三相直阻 对地绝缘均正常且对地绝缘明显成下降趋势 通过查看运行电流曲线发现过载现象是瞬间产生 的通过我们分析排除了电机烧毁 电机 电缆头损坏两个原因很可能是卡泵引起的瞬间过载停泵 处理方 法调换相序反转 1 小时后换回原相序同时将过载延时调至 15 秒将油嘴缩小减小电机做功启泵生产电泵运 转约 10 秒钟后电流下降至正常值 1 小时后导入计量系统计量产液量恢复正常 2 2006 年 8 月 5 日 A2 井将自喷改电泵管柱电泵排量 100 方但产液量一直维持在 5255 m3 d 温度 40 含 水率为 100 从取样口观察有少量气体产出经分析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一 有可能泵的工作状态不良或油管 存在漏失二 有可能是泵的吸入口存在严重堵塞三 地层供液不足 为了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 8 月 11 日 1700 2240 开始用 A1 井给 A2 井的环空补液补液前产液量为 49 3m3 d 补液 50 分钟后再次对其计量产液量 为 60 6m3 d 排除了供液不足的原因 为了验证泵的工作状态及油管是否存在漏失 8 月 12 日 215218 对 A2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井电泵进行憋压试验整个憋压试验历时三分钟油压从 2 0MPa 升至 7MPa 只用 2 分钟这说明泵的工作状态良 好且油管也不存在漏失现象 通过以上两个试验的数据和目前 A2 井的生产状况综合分析泵的工作状态良 好且油管也不存在漏失现象 A2 井电泵的吸入口存在堵塞的可能性较大 3 04 11 28 操作人员巡检过程中发现 A4 油压由 2 2Mpa 下降至 2 1Mpa 电流由 22A 下降至 20A 井下压力 有上涨趋势经计量为产液 29m3 d 产气 7560m3 d 相比上次计量产液量和产气量均有所下降 通过分析怀 疑为油嘴及套压控制不合理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溶解气在井底就开始分离导致电泵气锁 处理方法对 A4 井通过火炬系统放套管气观察电流变化趋势发现电流开始上涨至 22A 关闭放气后电流又逐渐下降至 21A 调整油嘴由 16mm 下调整至 14mm 至晚上两次计量产液量已经恢复正常 4 BZ26 2 平台 2D 井在下泵作业后运行电流一直很低井口油管不出液而套管出液的情况 经过对泵的运 行参数及井口参数分析怀疑电泵反转或者井下可能漏失电泵打回流 采取了更换相序 正挤验封 反洗作 业的工作 11 月 30 日调相序 更换相序后启动电泵进行憋压和计量确认原相序正转随后更换回原相序启 泵生产 12 月 2 日 030 在未启泵情况下油嘴 11 91 mm 导入计量系统计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