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导学案(学生版)完美版.doc_第1页
《项羽之死》导学案(学生版)完美版.doc_第2页
《项羽之死》导学案(学生版)完美版.doc_第3页
《项羽之死》导学案(学生版)完美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 学 案 装 订 线 项羽之死导学案(学生版)编制人: 阳林碧 刘玲 审核人:张海敏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分析故事情节,把握项羽的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项羽深深的赞叹和惋惜之情。 【学习重点】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学习难点】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知识链接】一、关于作者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二、关于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鲁迅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恰当地指出了史记有很大的历史成就和文学成就。 三、 关于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历程,其中着重描绘的是这个英雄人物在短暂而大起大落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1、吴中起兵,是项羽一生事业的起点;2、巨鹿之战是他辉煌功业的顶点;3、鸿门宴,是他生平、事业中由盛而衰的转折点;4、垓下战败自刎,是他英雄末路的终点。清人郑板桥曾说:“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四、关于项羽1、少年壮志: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2、英武过人:籍长八尺余,力能扛(gng举起)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3、叱咤风云: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候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一)生字词垓( )下 马骑( ) 麾( )下 田父( )骑能属( )者 刈( )旗 绐( ) 十余创( )(二)重点词语1、力拔山兮气盖世 ( )2、项王泣数行下 ( )3、期山东为三处 ( )4、辟易数里 ( )5、与其骑会为三处 ( )6、直夜溃围南出 ( )7、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 )8、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 )9、我为若德 ( )10、亡其两骑耳 ( )11、骑皆伏曰 ( )12、汉军皆披靡 ( )13、愿为诸君快战 ( )14、今日固决死 ( )1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三)古今异义1、地方千里 古义:( ) 今义:( )2、我知公长者 古义:( ) 今义:( )(四)词类活用1、项王军壁垓下 ( )2、项王则夜起 ( )3、直夜溃围南出 (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 )5、期山东为三处 ( )6、此天之亡我 ( )7、亦足王也 ( )8、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 )(五)重点虚词1、 之 (1)常骑之 ( )(2)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 )(3)此天之亡我 ( )(4)非战之罪也 ( )2、乃(1)平明,汉军乃觉之 ( )(2)左,乃陷大泽中 ( )(3)乃有二十八骑 (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六)特殊句式1、饮帐中 ( )2、左,乃陷大泽中 ( )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 )4、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 )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6、汉骑追者数千人 ( )7、以赐公 ( )8、 所当者破 ( ) 9、 然今卒困于此 ( ) 10、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 ) (七)重点句子翻译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汉军至,无以渡。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八)文中成语 二、整体感知速读全文,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的三个主要场景。 【合作探究】一、结合课文的主要情节,揣摩其中的细节描写,试分析本文刻画了项羽怎样的人物形象。 第一段: 主要情节: 动作描写: 性格特征: 第二、三段: 主要情节: 动作描写: 性格特征: 第四段: 主要情节: 语言描写: 性格特征: (二)、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历来意见不一。课后有杜牧、王安石、李清照评价项羽的诗歌,看看这三位诗人是怎么评价这一历史事件的。明确:1杜牧: 2王安石: 3李清照: 补充: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评价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的观点: 我的疑问:【拓展延伸】 1、请以“尊严”为话题,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论据写一段话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行文中还要求引用一句名言。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