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题题 目目 带式运输机减速装置带式运输机减速装置 专业年级 专业年级 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 11 2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秦林林 学学 号号 1130320219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刘 同 亮 机械工程系 完成时间 2012 年 7 月 6 日 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秦林林 学号 1130320219 专业 机电一体化 任务起止时间 2012 年 6 月 25 日 至 2012 年 7 月 6 日 设计题目 带式运输机减速装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工作内容 一 传动方案如下图一 传动方案如下图 1 所示 所示 1 电动机 2 V 带传动 3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4 联轴器 5 带式输送机 6 鼓轮 7 滚动轴承 图 1 带式输送机减速装置方案图 二二 工作条件 工作条件 单向连续平稳转动 常温下两班 制工作 空载启动 装置寿命为 7 年 三 原始数据三 原始数据 鼓轮直径 d mm 300 传送带运行速度 V m s 1 6 运输带上牵引力 F N 2000 四 设计任务 四 设计任务 1 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A1 图纸 2 低速轴零件图一张 A3 图纸 3 齿轮零件图一张 A3 图纸 2 设计说明书一份 在两周内完成并通过答辩 资料 机械原理 工程力学 机械制图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3 目目 录录 一 传动方案拟定 4 二 电动机选择 4 三 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5 四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5 五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 六 轴的设计计算 9 七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2 八 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3 九 箱体设计 14 4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 一 传动方案拟定传动方案拟定 1 工作条件 使用年限 7 年 工作为二班工作制 单向运转 载荷 平稳 环境清洁 2 原始数据 滚筒圆周力 F 2kN 带速 V 1 6m s 滚筒直径 D 300mm 二 电动机选择二 电动机选择 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 电动机功率选择 1 传动装置的总功率 总 带 3轴承 齿轮 联轴器 滚筒 0 96 0 983 0 97 0 99 0 96 0 83 2 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工作 FV 1000 总 2000 1 6 1000 0 83 3 86KW 总 0 83 P工作 3 86KW 15 3 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n筒 60 1000V D 60 1000 1 6 300 101 91r min 按手册 P8 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 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 范围 I a 3 6 取 V 带传动比 I 1 2 4 则总传动比理时范围为 I a 6 24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 d I a n筒 n筒 6 24 101 91 611 4 2445 6r 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 750 1000 和 1500r 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 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 因此 有三种传支比方案 由 机械设计手册 查得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 置尺寸 重量 价格和带传动 减速器的传动比 可见第 1 方案比较适 合 则选 n 1500r min 4 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 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 选定电动机 型号为 Y112M 4 其主要性能 额定功率 4 0KW 满载转速 1440r min 三 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三 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 总传动比 i总 n电动 n筒 1440 101 91 14 13 2 分配各级伟动比 1 据指导书 P8 取齿轮 i带 3 5325 V 带传动比 I 1 2 4 合理 2 i总 i齿轮 i带 n滚筒 101 91r min 电动机型号 Y112M 4 i总 14 137 据手册得 i齿轮 4 14 i齿轮 i总 i带 14 13 3 5325 4 四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四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 计算各轴转速 r min nI n 电机 1440r min nII nI i带 1440 3 5325 407 64 r min nIII nII i齿轮 407 64 4 101 91 r min 2 计算各轴的功率 KW PI P工作 带 3 86 0 96 3 76KW PII PI 轴承 齿轮 3 76 0 98 0 97 3 52KW PIII PII 轴承 联轴器 3 52 0 97 0 99 3 38KW 3 计算各轴扭矩 N mm T工作 9550 3 86 1440 25 60 TI T工作 带 i带 25 60 3 5325 0 96 86 8N m TII TI i齿轮 轴承 齿轮 86 8 4 0 98 0 97 330 1N m TIII TII 轴承 联轴器 330 1 0 97 0 99 316 99N 五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五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 确定计算功率 PC 由课本表 11 5 得 kA 1 2 PC KAP 1 2 4 0 4 8KW 2 选择 V 带的带型 根据 PC n1由课本图 11 8 得 选用 A 型 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dd并验算带速 v 1 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dd1由课本表 11 6 得出 取小带轮的基 准直径 dd1 100mm 2 验算带速 v 按课本式 11 10 验算带的速度 v dd1n1 60 1000 100 1440 60 1000 7 54m s 在 5 25m s 范围内 带速合适 3 计算大齿轮的基准直径 根据课本式 11 11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 直径 dd2 dd2 i带 dd1 3 5325 100 353 25mm 由课本表 11 6 圆整为 dd2 355mm 4 确定带长和中心矩 1 根据课本式 11 12 初定中心距 a0 500mm 2 由课本式 11 13 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Ld0 2a0 dd1 dd2 2 dd2 dd1 2 4a0 2 500 3 14 100 355 2 355 100 2 4 500 i带 3 5325 nI 1440r min nII 407 64r m in nIII 101 91r min PI 3 76KW PII 3 52KW PIII 3 38KW TI 86 8N m TII 330 1N m TIII 316 99N m V 7 54m s dd2 353 25mm 取标准值 dd2 355mm Ld 1800mm 取 a0 500 14 1746mm 由课本表 11 2 选带的基准长度 Ld 1800mm 按课本式 11 15 实际中心距 a a a0 Ld Ld0 2 500 1800 1746 2 527mm 5 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1 1 1800 dd2 dd1 a 57 30 1800 355 100 527 57 30 1520 900 适用 1 确定带的根数 z 1 计算单根 V 带的额定功率 pr 由 dd1 100mm 和 n1 1440r min 根据课本表 11 3 得 P0 1 32KW 根据 n1 1440r min i带 3 5325 和 A 型带 查课本表 5 6 得 P0 0 17KW 根据课本表 11 4 得 Ka 0 92 根据课本表 8 2 得 KL 1 01 由课本 11 17 得 Pr P0 P0 Ka KL 1 32 0 17 0 92 1 01 1 38kw 2 计算 V 带的根数 z z PCa Pr 4 8 1 38 3 46 圆整为 4 根 7 计算单根 V 带的初压力的最小值 F0 min 由课本表 11 1 得 A 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 q 0 1kg m 由 164 页式得 单根 V 带的初拉力 F0 min 500 2 5 Ka PCa zvKa qV2 500 2 5 0 92 4 8 0 92 4 7 54 0 1 7 542 N 142 3N 应使带的实际初拉力 F0 F0 min 8 计算压轴力 Fp 压轴力的最小值为 Fp min 2z F0 min sin 1 2 2 4 142 3 sin 152 2 1104 58N 1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 选定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及齿数 1 机器为一般工作机器 速度不高 故选用 7 级精度 GB 10095 88 2 材料选择 由表课本表 13 9 选择小齿轮和大齿轮材料分别为 35 钢 调质 HB1 180 210 和 35 钢 正火 HB2 150 180 3 选小齿轮齿数 z1 24 大齿轮齿数 z2 24 4 96 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设计计算公式 13 22 Z 4 F0 142 3N Fpmin 1104 58N 14 d1 KT1 u 1 112ZE2 du H 2 1 3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 试选载荷系数 Kt 1 3 2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T1 9 55 106 P1 n2 95 5 106 3 76 407 64 178049 3N mm 3 由课本表 13 15 选取齿款系数 d 1 4 由课本表 13 14 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ZE 189 8MPa1 2 5 由课本图 13 27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Hlim 1 550MPa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Hlim 2 525MPa 6 u z2 z1 n1 n2 13 5 7 计算解除疲劳许用应力 由 13 13 取失效概率为 1 安全系数 S 1 0 H 1 Hlim1 S 1 550 1 0Mpa 550Mpa H 2 Hlim2 S 1 525 1 0Mpa 525Mpa 2 计算 1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d1 代入 H 较小的值 dd1 768 KT1 u 1 du H 2 1 3 dd1 78 79mm 2 计算圆周速度 v v dd1n2 60 1000 3 14 78 79 407 64 60 1000 1 68m s 3 计算齿宽 b b dd1 1 78 79mm 78 79mm 4 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b h 模数 m d1 Z1 78 79 24 3 28mm 齿高 h 2 25m 2 25 3 28 7 38mm b h 10 67 5 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 v 1 68m s 7 级精度 由课本图 10 8 查得动载荷系数 Kv 1 07 直齿轮 KHa KFa 1 由课本表 13 10 查得 KA 1 由课本表 13 14 用插值法查得 8 级精度 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 置时 KH 1 316 由 b h 10 67 KH 1 316 查课本表 10 13 得 KF 1 28 故载荷系 数 K KA KV KHa KF 1 1 07 1 1 316 1 408 6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由课本式 13 23 d1 d1t K Kt 1 3 78 79 1 408 1 3 1 3 80 9mm HlimZ1 550Mp a HlimZ2 525Mp a H 1 550Mpa H 2 525Mpa d1 78 79mm m 3 37mm YFa1 2 65 YSa1 1 58 14 7 计算模数 m m dd1 z1 73 187 24 3 37mm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课本式 13 24 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 m 2KT1YFaYSa dz12 F 1 3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 由课本图 13 9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FE1 500MPa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FE2 380MPa 2 由课本图 11 11 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FN1 0 85 KFN2 0 88 3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 1 4 由课本式 13 25 得 F 1 KFN1 FE1 S 0 85 500 1 4 303 57MPa F 2 KFN2 FE2 S 0 88 380 1 4 238 86MPa 4 计算载荷系数 K K KA KV KFa KF 1 1 07 1 1 28 1 37 5 取齿形系数 由课本表 10 5 查得 YFa1 2 65 YFa2 2 226 6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课本表 10 5 查得 YSa1 1 58 YSa2 1 764 7 计算大 小齿轮的 YFa YSa F YFa1 YSa1 F 1 2 65 1 58 303 57 0 01379 YFa2 YSa2 F 2 2 226 1 764 238 86 0 01644 大齿轮的数值大 8 设计计算 m 2 1 37 1 37 105 0 01644 1 242 1 3 2 2mm 对比计算结果 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齿根弯曲疲 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的大小重腰取决于弯曲强度的承载能力 而齿 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 仅与齿轮直径 即模数与齿数 的乘积 有关 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 2 2 并就近圆整为标准 值 m 2 5mm 按接触强度的的分度圆直径 d1 80 9 算出小齿轮的齿 数 z1 d1 m 80 9 2 5 32 大齿轮的齿数 z2 4 32 128 这样设计出的齿轮传动 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并做到结构紧凑 避免浪费 4 几何尺寸计算 1 计算分度圆直径 d1 z1m 32 2 5 80mm d2 z1m 128 2 5 320mm 2 计算中心距 a d1 d2 2 80 320 2 200mm 3 计算齿轮宽度 b d d1 1 80 80mm 六 轴的设计计算六 轴的设计计算 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1 两轴输出轴上的功率 P 转数 n 和转矩 T PII 输 3 52 0 98 3 45kw YFa2 2 226 YSa2 1 764 m 2 22mm d1 80mm d2 320mm a 200mm b 80mm Ft2 1821 4N Fr2 663 36N Ft1 2156 55N Fr1 785 4N 14 n2 n1 i 407 64 4 101 91r min T2 323300N mm PI 输 3 76 0 98 3 68kw n1 407 64 r min T1 86262 N mm 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因已知低速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d2 355mm Ft2 2T2 d2 2 323300 355 1821 4N Fr2 Ft2tan20 1821 4 0 3642 663 36N 因已知低速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d1 80mm Ft1 2T1 d1 2 86262 80 2156 55N Fr1 Ft1tan20 2156 55 0 3642 785 4N 4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按课本式 16 21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的材料为 45 钢 正 火处理 根据课本表 16 7 取 A0 112 于是得 dmin2 A0 PII 输 n2 1 3 112 3 45 101 91 1 3 36 23mm dmin1 A0 P1 输 n1 1 3 112 3 68 407 64 1 3 23 32mm 5 联轴器的选择 为了使所选输出轴的最小直径与联轴器的孔相适应 故选联轴器的型号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Tca KAT2 查课本表 16 10 考虑到转矩变化很小 故 取 KA 1 3 则 Tca KAT2 1 3 323300 420290 N mm 按照计算转矩 Tca应小于联轴器工程转矩条件 查 机械设计手册 选 用 HL3 型弹性柱销联轴器 其公称转矩为 630000 N mm 联轴器的孔 径 d1 38mm 半联轴器长度 L 82mm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 L1 58mm 6 轴承的选择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因轴承只受径向力的作用 故选用深沟球轴承 参 照工作要求 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取 0 基本轴隙组 记得深沟球轴承 6009 其尺寸 d D B 45mm 75mm 16mm 7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 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 由课本表 15 1 查得 平键截面 b h 10mm 8mm 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 长为 50mm 同时为 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 故选择齿轮毂与轴配合为 H7 n6 同样 半联轴器与轴的连接 选用平键为 10mm 8mm 50mm 和 平键 14mm 9mm 60mm 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 H7 k6 8 确定轴上圆角尺寸 参考课本表 15 2 取轴端倒角为 2 45 9 求轴上的载荷 轴 dmin2 36 23mm dmin1 23 32mm 深沟球轴承 6009 其尺寸 d D B 45mm 75mm 16mm 和 14mm 9mm 6 0mm 14 1 高速轴 a 计算齿轮受力 分度圆直径 d mnz 80mm 转矩 T 9550P n 9550X3 52 407 64 82 46N m 齿轮切向力 Ft 2T d 2X82 46 80 2061 5N 齿轮径向力 Fr Fttan 2061 5tan 750 32N 因为对称 所以 La Lb 63 5mm 求轴反力 Fay Fby Fr 2 375 16N Faz Fbz Ft 2 1008 25N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 C 的弯矩也对称 Mc1 Fay L 23 8N m Mc2 Faz L 64 02N m 合弯矩 Mc Mc1 Mc2 68 3 N m 绘制扭矩图 T 86 8N m 绘制当量弯矩图 转矩产生的扭矩按脉动循环 1 Mec Mc T 110 4 N m Ft 2061 5N Fr 750 32N Mec 110 4 N m 14 2 低速轴 1 计算齿轮受力 分度圆直径 d mnz 320mm 转矩 T 9550P n 9550X3 38 101 91 316740N mm 齿轮切向力 Ft 2T d 2X316740 320 1979 6N 齿轮径向力 Fr Fttan 2436 5tan 720N 因为对称 所以 La Lb 80 求轴反力 Fay Fby Fr 2 360 3N Faz Fbz Ft 2 989 8N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 C 的弯矩也对称 Mc1 Fay L 28 824N m Mc2 Faz L 79 184 N m 合弯矩 Mc Mc1 Mc2 84 25N m 绘制扭矩图 T 330 1 N m 绘制当量弯矩图 转矩产生的扭矩按脉动循环 1 Mec Mc T 340 68 N m e Mec 4 d 67 8MPa 120MPa 七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七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根据根据条件 轴承预计寿命 Ft 1979 6N Fr 720N e 67 8MPa 轴承预计寿命 408800h 14 16 365 7 40880 小时 1 计算输入轴承 1 已知 nI 407 64r min nII 101 91r min 2 计算当量载荷 P1 P2 根据课本表取 f P 1 5 根据课本式得 PI fPxFr1 1 5 1 785 4 1178 1N PII fPxFr2 1 5 1 663 36 995 04 N 3 轴承寿命计算 深沟球轴承 3 Lh 106C3 60nP3 Lh1 106C3 60nP13 106 44 8 106 3 60 407 64 1178 1 3 2 24 1015h 40880h Lh2 106C3 60nP23 106 44 8 106 3 60 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咨询服务费优惠政策方案
- 抖音的口碑传播营销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是啥意思
- 贵州建筑施工方案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国际竞赛通过
- 炼油厂生产部年终总结
- 改造道路土路基施工方案
- 江西公司品牌策划活动方案
- 绍兴红柱石砖施工方案
- 冰壶换建筑方案设计
-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 2025十堰张湾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2025国庆节前安全教育培训
- 国歌课件教学课件
- 江苏省家政服务合同派遣制4篇
- 农业农村部在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资阳市雁江区为例
- 东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题库(答案)
- 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
- 航模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