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初步I建筑徒手线条练习ppt课件.ppt_第1页
设计初步I建筑徒手线条练习ppt课件.ppt_第2页
设计初步I建筑徒手线条练习ppt课件.ppt_第3页
设计初步I建筑徒手线条练习ppt课件.ppt_第4页
设计初步I建筑徒手线条练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徒手线条练习 1 一 徒手建筑画基础知识 2 一 设计的图像表达 3 图像表达方式是一种能使建筑师 设计师们便捷地表达和促进他们设计思维的方式 4 直观性图像表达 直观性的图像表达应不仅限于简单描述 而是要通过鉴别 思维 达到对建筑艺术的进一步理解 埃德蒙 勃克 费尔德曼 EdmundBurkeFeldman 将 理解 看成是文艺评论 包括建筑艺术评论 的首要目的 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方法 通过它去观察艺术品 并加以思索 就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它们真实或假设的价值 训练有素的鉴赏家在观察艺术品时会得到某种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形成鉴别性的意见 在通过图像表达求得对建筑艺术的理解时 我们可以考虑采取费尔德曼所提出的有关鉴别的四个关键步骤 描述 形式分析 理解 和 结论 5 描述 是对一项设计或景观的外貌 特征加以记录 它是对具体且无可置疑的客观实际 如尺度 形状 色彩 位置等的简单而直观的记录 用图像语言对建筑物绘制描述性草图时 则应是综合性的 要求相当准确 清浙 比例尺度真实 而且是能说明问题的 6 7 形式分析 是对建筑设计里所包含的设计原则的运用情况加以描述 这里不仅要有基本情况 而且要表现出诸如线条 形状 色彩 韵律和明暗度等因素 以体现我们对建筑艺术方向设想所起的作用 虽然这些方面的分析 包括比例 尺度 序列和构图 主要依靠口头介绍 而其相互关系 空间处理之效果却需要同时以图像加以交流 比较抽象的图像 在形式分析性的视觉表达方面更为有效 8 理解 包括表达一项设计所具有的内涵 以及这种内涵与我们生活和整体人文坏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像表达可以是对某个特定景观 如其形体 特性或状况作出判读之重要手段 表达特定内涵的关键是运用各种技术 使看图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觉 常用的手法是在图像内加上人物及道具 以加强这种感觉 目前已可用计算机绘制动态图像 有如看图人身在其中时所见者 9 10 结论 的内容包括将一项建筑设计与同类型项目 就其实用 经济和美观方面加以比较 由于作出论断的基本手段是比较 要认真选择图像表达方式 前后一致的图像语言或作图风格会有助于作出正确评价 11 思维性图像表达 传统的科学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 使我们将客观现象看成是由一个个孤立的 各具特性的范畴或组成部分所构成 致使我们在思想方法上习惯于强调思维和形象之间的区别 而不是它们的交互作用 现代有关认知心理学和头脑生理学的研究 建立了一种综合的形象思维观点 即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思维 观看 想像 表达 举例来说 当思维以一个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时 可以说这个思维已被图像化 12 13 14 图像化思维可以被看成是我们自己与画在纸 或其他媒介 上的一个形象之间的对话过程 即眼睛 头脑和手之间的互动 其长处在于某种想法 可以通过从形象到眼睛 到头脑 到手 又回到形象之间的持续周转循环 使这种想法得到深化和提高 如果承认媒介在表现内容上的作用 那么思维性图像作为促进今后设计过程发展的工具之作用 也必然是极其深远的 研究表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 并加以形象化的做法 在创造与发明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 图像表达可以同时用于刺激特定想法 以及有目的地改变思维方式以促进想像力和创造性 15 交流性图像表达 人类一切活动的基本点是相互之间的交流 作为人类活动之一的设计工作 也包含广泛的相互交流 从明确的信息交换直至某种暗示 16 分析问题草图问题定性草图 17 相应设计草图设计评价草图 18 设计发展草图实施设计草图 19 作为推进设计工作的手段 交流性图像可以起多种作用 诸如对存在问题作出分析和定性 演绎可供选择的其他方案 有助于对设计作出评价 发展和执行设计 作为开展工作的一种辅助手段 图像表达为参与合作各方对完善设计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并予以综合的渠道 如建筑师与业主之间 与顾问 与承包商之间的沟通 作为一种美学作品 图像表达本身也能有助于推动设计工作 20 二 徒手建筑画的优势 21 用途广泛 收集资料 设计草图 记录参观 建筑设计推敲方面都有很好的用途工具简便 各种铅笔 钢笔 自来水笔等便于保存 对提炼设计思维有很大帮助 有助于快速捕捉思维强化对于周围环境的观察与提炼提高分析与表达的综合能力 徒手画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表现技巧 其表现优势在于 22 三 徒手建筑画的工具 23 所谓铅笔画 就是用铅笔绘制的图画 就当前现有的条件来说 使用上海中国铅笔一厂生产的 中华绘图铅笔 较为理想 铅笔分硬铅和软铅两种 硬铅用 H 表示 约从 H 1H 2H 3H 6H 序数越大 铅笔芯的质地越硬 色调就越浅 软铅用 B 表示 约从 B 1B 2B 6B 数越大 铅芯质地越软 色调越深 HB 是中性铅笔 介于 H 铅和 B 铅之间 多用来打轮廓 24 初学者画铅笔画 大都用线表现物体 所以不宜使用过硬或过软的铅笔 铅笔太硬了 画不显 软了易断 一般用HB或2B为最合适 一杆铅笔的第一次使用 首先要看看铅笔上的号码 即B 2B 或H等 要削去没号码的一端 这样在使用时 随时都可以看看自己使用的是什么铅笔 以免混误 削笔不宜用 卷笔刀 尤其是软铅 因为 铅笔刀削出的铅坡度较小 铅太尖 以致使许多铅料被削掉 再之 用卷笔刀削出的铅笔对于平涂 排线也会带来不利 25 削铅笔坡度越大越好 特别是软铅笔 削硬铅时 铅芯露出木鞘稍长些 削软铅笔时 铅芯露出木鞘稍短些 原因是软铅易断 软铅一般不要削得太尖 铅也不要随便刮掉 有些不会使用软铅的的画者 把铅削得尖尖的 画秃了又用刀削尖 结果一杆铅笔很快就用完了 造成了很大浪费 26 27 在使用橡皮时 最好同时准备一块布料 在纸上擦一下沾上铅色后 再在布料上檫一下 使橡皮上铅色去掉 然后再往纸上擦 这样多次反复直至达到目的为止 如果把橡皮在纸上来回磨擦 一是容易把纸面擦坏 一是容易脏 以致破坏画面的统一 28 29 一 制图工具的使用和作图要领 30 使用绘图工具 丁字尺 圆规 三角板 工整地绘制出来的图样称为工具线条 它分为铅笔线条和墨线条两种 视不同工具而区分 31 32 丁字尺和三角板是最常用的工具 使用前必须擦干净 其要领是 丁字尺尺头绪紧靠图版左侧 不可以在图版其它侧向使用 三角板须紧靠丁字尺尺边 角向应在画线的右侧 水平线要用丁字尺自上而下的移动 笔道由左向右 垂直线要用三角板由左向右移动 笔道自下而上 33 34 35 字体格式 仿宋字一般高宽比为3 2 字间距约为字高的1 4 行距为字高的1 3 书写前应在事先位置上用铅笔淡淡打好方格 36 字体结构 宋体字要形成一个完美的结构 其关键部位是各个笔划的相互位置 必须做到 各部分大小长短间隔合乎比例 上下左右匀称 各部分的笔划疏密合适 37 二 徒手画线条 38 一 徒手画线条种类 39 用线条表现物体是绘画中最简练 最原始 最经济 最明了的一种手法 所用线条 概括起来不外乎如下四类 刚线 柔线 死线 活线 刚线 柔线是指线的动势 死线 活线是指线的粗细变化和深浅变化 40 死线 线条没有粗细 强弱变化如人们常说的 铁丝框线 这种线条能给人以装饰美 稚拙美 儿童绘画技能低下 常用此线作画 成熟的画者为了追求某种装饰效果 也常用此线作画 41 活线 富于粗细 强弱 急缓变化的线条 此线能给人以韵律美和节奏美 它可以合理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用这种线条表现物体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技能和写生训练 线条的粗细深浅一般根据物体的质料 明暗 结构来合理安排 有的为了追求韵律感各节奏美的线条另当别论 如有的画物体的亮部时 线条变细 变淡 画暗部时线变粗变浓 有的画质料粗糙的 坚实的 近的物体的亮部时 线条变细 变淡 画暗部时线变粗变浓 有的画质料粗糙的 坚实的 近的物体用粗线条 画光滑的 轻柔的 远的物体用粗线条 在实际应用中这四种线条不是孤立的 可以相互穿插结合 根据具体情况种要求进行灵活的选择 不可胶柱鼓瑟 42 二 徒手画线条的技法要领 43 1 多练手 学习徒手画的第一步 要作大量各种线条的徒手练习 这样熟能生巧 一个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经常利用一些零碎时间来作线条练习 这也就是所谓练手 44 45 46 47 48 铅笔画线 画线用铅笔画线 要充分利用铅笔的软 硬 粗 细 以表现不同浓淡 宽窄的线条 画线时要掌握好用笔的力度 要让画出的线条呈现出深 浅 厚 薄 起笔与收笔的力度要重 中间运笔时要匀 49 50 钢笔画线 钢笔由于受笔尖宽度的限制 不可能像铅笔侧锋那样涂出淡淡的影调 所以主要依靠线条的白描 排列 叠加 组合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 由于线条在白描或叠加时的方向 曲直 长短 粗细 疏密的不同 排列组合后在纸面产生的强烈黑白对比 以及残留的小块白色底面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印象 从而达到表现不同对象的目的 51 52 运笔放松 线条肯定 切忌小段反复描绘过长的线可以断开 分段再画 非结构性转折处应减少线条搭接宁可局部小弯 但求大体平直轮廓 转折处可以加粗 2 徒手画线条的表现要领 53 54 三 线条的组合 55 各种线条的组合和排列产生不同的效果 其原因是线条方向造成的方向感和线条组合后残留的小块白色底面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印象 因此 在徒手画中可以选择它们表现建筑及其环境的明暗光影和材料质感 由于线条的曲直 长短 方向 组合的疏密 叠加的方式都各不相同 因而它们的排列组合有着千变万化的形式 56 1 徒手线条的线型组合形式 直线线条组合 叠加 叠合曲线线条组合 叠加 多种曲线组合点和小圈组合 57 58 59 2 线条组合示例 60 61 62 四 线条的表现力 63 1 以线画面 色调和光影的表现 64 利用铅笔或钢笔在浅色表面上绘出深色图形 有以下主要表现色调和光影的方法 影线法交叉影线法涂抹法点画法 1 色调和光影的表现方法 65 影线是由一系列或多或少的平行线组成的 笔画可以或长或短 可以机械绘制或手工绘制 可以利用钢笔或者铅笔在光滑或者粗糙的纸面上画出 当线条之间的距离足够地小 线条就不是相互独立的了 而是融合成一片来表现色调 66 67 交叉影线是利用了2组或者2组以上的平行线系来表现色调 填充阴面时 影线可长可短 可以机械绘制也可以手工绘制 利用钢笔或者铅笔在光滑或者粗糙的纸面上绘制 68 69 涂抹法也是绘制阴面的一个技法 包括画一个随意的网格和多向的直线 涂抹法的徒手绘制的特点给了我们更大的自由去表现色调和纹理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形状 线条浓度和方自来获得很大的色调范围 纹理范围和可视效果 70 71 点画法是利用很细的点来表现阴面的方法 点画法是一个很耗时间的过程 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注意力来控制点的大小和距离 72 73 其它表现方法直线 曲线 点或小圈的组仑或叠加 都可以表现光影效果 74 体现色调技巧的最重要特征就是笔画或点画的距离和浓度 要根据光影变化来组织线条组合的疏密 造成由明到暗由浅到深的效果 当用最浓的笔画进行渲染时 我们要注意不要把纸的白色都给覆盖了 涂满整个纸面的笔画只能绘制出缺乏空间深度感和缺乏活力的图纸来 2 以线画面 表现色调和光影的注意技巧 75 要根据不同材料的表面特征和质地来选择恰当的线条组合 如草地宜取连续的细曲线 平坦的表面宜取直线 石块或抹灰墙面宜取直线或散点等等 用光影变化来进一步丰富视觉印象 在同一画面中 同一类型的表面 其光影变化采取的线条组合方式 要尽量统一 否则将使画面不协调 并会失去光影效果 76 2 用线条组合表现不同材料的质感 77 表面光滑或粗糙 形体厚重或松软 纹理稀疏或稠密等等仍然是选择不同的线条 变化不同的方向和组合的形式 78 1 墙面的质感 用线条表现各种墙面的质感 有一定的规律和相应的运笔方法 79 1 清水砖墙远处的清水砖墙只要用横向线条画出墙面的色调 无需表现出砖块的形状 近处的清水砖墙应该画一些具体的砖块 但不能画得太满 要做到虚实有致 特别是墙面的转折处更要画得细致精确 所画的砖块比例还应该比实际尺寸略大 切忌象制图那样表现砖块 80 2 抹灰墙面抹灰墙表面包括石灰墙面 水泥墙面 水刷石墙面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墙体颜色较淡且表面平整 描绘时线条不宜明显 用疏密有致的墨点来表现墙体的色调和体积 用一些垂直和水平的线条画出抹灰墙面的分块线 81 3 毛石墙面毛石墙的特点是 砌块的形状大小不一 颜色统一又有变化 砌块的接缝上下左右错落有致 82 毛石墙画法首先应整片地画出不同明度的灰面 并注意运笔方向的变化 如步骤图 然后描绘接缝和孔洞 并加上阴影 如步骤图 其中 处为留出空白的缝 的接缝为阴影部位 处的接缝则有的在受光部 有的在阴景j里 处是石块表面质感的表现方法 83 2 屋面的质感 屋而分坡屋面和平屋面 平屋面的形式简单 画法也容易 无需赘述 坡屋面的形式多样 材料复杂 其表现方法也有各自的特点 84 1 小瓦屋面远处的小瓦屋面可用横向的波纹线表现 近处的屋面要画出小瓦的形状 描绘时应该注意 瓦片的大小要适度 描绘要有虚实变化 瓦楞的透视方向要一致 必须画出封檐板 叠瓦 滴水的厚度 并画出檐口下的阴影 85 2 瓦板屋面瓦板屋面有平瓦屋面 木板屋面 石板屋面 它们的画法相似 首先画出横向波纹线 再画少量的竖向线条 其中横向线条是主要的 可以画得深一些 在阳光下的两个屋面应加强明暗转折处的对比 86 3 茅草屋面画茅草屋面要下笔肯定 行笔较快 线条短促 并且略带弧状 以表现茅草屋面蓬松 厚实的感觉 檐口下的阴影要深 衬托出茅草的形状 87 3 门窗的刻划 门窗是建筑物的精神所在 是必需重点刻划的部分 画门窗时要表现出门 窗洞的厚度以及门档 窗档的厚度 88 一组在阳光下的窗户 窗档后的深色即刻划了窗档的厚度 又表现了窗户里的深度 89 由于窗的明度比墙面深 所以其投影也较墙面的投影深 90 一组表现阳光下各类门洞的图例 门洞上部的投影 不仅表现了门洞的深度 而且也使画面生动而富有变化 91 92 93 3 徒手线条表现衬景 94 1 树的表现 学习徒手建筑画 一般都先以建筑配景和建筑局部的练习开始 如单独练习画树 交通工具 建筑局部等 然后再以简单的房子过渡到表现较为复杂的建筑及建筑群 在建筑画中 树作为重要的配景 历来被画家和建筑师所重视 95 建筑画中树木的表现形式有写实的 有装饰的 有用明暗表现的 也有用线条表现的 作为初学者应该先学习线条的表现方法 以便更好地认识树木的形体特征和表现树木的造型规律 然后以此为基础 学习多种画法 学习过程中开始可以选择书中一些优秀的写实风格的图例进行临摹 然后再把树木的照片 改画成徒手画 1 画树的方法 96 以局部开始练习画树的步骤 方法 97 画树的题材 开始最好选择单株树 甚至其中一个局部 然后再过渡到一组树和多组树的描绘 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 可以使学习见效更快 98 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树的外形以及树干 树枝 树叶的特点上 其中 树的外形特点最能体现树的特征 2 树形的特征和表现 99 虽然是用剪影般的方法表现树木 但已能区分出树的种类 100 用徒手线条画树 除了必须准确地掌握树木的造型特点 还要使线条与树木的特征相协调 例如针叶树 松柏 可用线段排列表现树叶 而阔叶树则可用成片成块的面来表现树叶 需要注意的是 不论何种树木 其画法应该和建筑主体的画法相统一 101 树形的几何特征 102 3 树的体积及表现 虽然树的种类繁杂 体态多样 但基本上都可简化成几何形体来理解 灌木类似近圆球或圆球的组合 槐树 雪近似伞形的组合 龙柏近似圆锥的变形 103 4 远近树的空间距离 首先应注意树木在空间距离中的透视变化 再分清远近树木在光线作用下前后的明暗差别 远景树 无须区分枝叶乃至树干 只须作出轮廓剪影 整个树丛可上深下浅 上实下虚 以表示大地的空气层所造成的深远感 近景树 应比较细致地描绘树枝和树叶 特别是树叶的画法 各个树种有明显的不同 104 105 通常近景树的特征明显 色层丰富 体面清晰 明暗对比强烈 中景树距离稍远 特征比较模糊 色层略少 明暗对比较弱 远景树距离远 只有轮廓特征 色层少而模糊 形成一片 106 描绘远景是为了突出近景 刻画近景是将远景推向空间深处 从而使画面近景 中景 远景层次分明 产生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 107 5 树木的程式化画法 树木的程式化画法很多 在建筑画中用的也很广 由于它简练而又图案式地表现 更需要选择合适的线条及其组合 以表现夸张了的树木造型 108 三 徒手画的不同技法在不同场景中运用 109 1 单线白描 单线白描的画法常用于参观记录和搜集资料 尤其是建筑局部和一些在结构构造上值得细致表现的建筑 用这种画法比较合适 它要求轮廓清楚 线条光洁准确 形体交待明确 初学者应经常反复地练习 掌握这种画法 110 2 单线白描加绘质感 在单线白描的基础上 有选择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