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中毒实例_第1页
氨气中毒实例_第2页
氨气中毒实例_第3页
氨气中毒实例_第4页
氨气中毒实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气中毒实例氨气中毒实例 氨气 分子式 nh3 为无色具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 极 易溶于水成为氨水 又称氢氧化铵 呈弱碱性 1 水溶液 ph 值 11 7 28 水溶液称强氨水 氨气与空气混合时具爆炸性 爆炸极限为 15 5 27 常温下可加压成液氨 工业生产涉及石 油精炼 氮肥 合成纤维 鞣皮 人造冰 油漆 塑料 树脂 染料 医药以及氰化物 有机腈等制造和用于金属热处理等 又是食品 副食品等冷库的冷冻剂 本品主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高浓度时可危及 中枢神经系统 还可通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 博和呼吸停止 人对氨的嗅觉阈为 0 5 1mg m3 浓度 50 mg m3 以上鼻咽部有刺激感和眼部灼痛感 500 mg m3 以上短 时内即出现强烈刺激症状 1500 mg m3 以上可危及生命 3500 mg m3 以上可即时死亡 缺氧时可加强氨的毒作用 国家卫生 标准为 30 mg m3 急性中毒多见于管道破裂 阀门爆裂等意外事故 症状依 氨的浓度 吸入时间及个人耐受性等而有轻重 刺激反应表现 为一过性的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 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 轻度 中毒表现为眼结膜充血流泪 咽痛 咽部充血水肿 声音嘶哑 咳嗽 咯痰及肺部干性罗音 胸部 x 线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 周围炎表现 血气分析其动脉血氧分压在呼吸空气时可低于预 计值 1 33 2 66kpa 10 20mmhg 中度中毒表现为声音嘶哑 剧烈咳嗽 伴血丝痰 胸闷 呼吸困难频速 并有头晕 头痛 恶心 呕吐 乏力等 轻度紫绀 肺部有干 湿罗音 胸部 x 线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表现 血气分析在低浓度吸氧时 50 氧 能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大于 8kpa 60mmhg 重度中毒表现为 剧烈咳嗽 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气急 胸闷 心悸等 并常 有烦躁 恶心 呕吐或昏迷等 体征呈呼吸窘迫 明显紫绀 双肺满布干 湿罗音 胸部 x 线符合严重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肿 血气分析在吸高浓度氧 50 氧 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 8kpa 60mmhg 还伴有严重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 所致窒息或较重的气胸或纵隔气肿或伴较明显的心 肝 肾的 损害 急救处理原则 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合理吸氧 解除支气管痉挛 维持呼吸 循环功能 立即用 2 硼酸液或清 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眼或皮肤 为防治肺水肿应卧床休息 保持 安静 根据病情及早 足量 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在病程中 应严密观察以防病情反复 注意窒息或气胸发生 预防继发感 染 有严重喉头水肿及窒息预兆者宜及早施行气管切开 对危 重病员应进行血气监护 此外注意眼 皮肤灼伤的治疗 预防措施 主要是生产过程中加强密闭化 防止跑 冒 滴 漏 液氨管道 阀门等应经常检修 移液胶管应定期做耐 压试验 老化者及时更换 应有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 加强对 作业人员上岗和定期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重点企业应编 制防治氨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作业环境定期 测定氨浓度 对工作人员执行定期体检制度 明显的呼吸系统 疾病 肝 肾疾病 心血管疾病均列为职业禁忌证 实例 1 上海某制药厂于 1989 年 7 月 27 日上午 8 时 45 分 对新装的 8as 17 型主机和 250m2 蒸发式冷液器进行试压捉漏 和氨系统工艺调试 在检查 1 号氨储罐排气阀门时 由于该管 道安装时管道丝口壁过薄 强度不够 开启阀门时管道齐根断 裂 当时 1 号氨储罐处于工作状态 罐内氨压力达 12 5kg cm2 以致高压液氨气从裂口处大量喷出 顿时现场氨 雾弥漫 操作工员无法靠近抢救 后在消防人员的协作下 用 大量高压水封住外逸氨气 操作工人未戴上防毒面具冲进现场 关闭阀门 于上午 10 时 15 分现场抢救结束 至此约有 4 吨左 右液氨外逸造成环境污染 在抢险过程中有 7 人送医院救治 其中有 4 人留院观察 经现场测试 上午 11 时 20 分时 1 号氨储罐排气管断裂处 的上 下方的氨浓度为 6 86mg m3 事故发生原因 设备检修时未充分认识到可能发生的以外 事故 工艺调试前对有关设备未作全面严格检查以消除隐患 生产现场也未按规范要求配置足够有效的带氧防毒面具 实例 2 地处虹口区的上海某食品厂于 1988 年初因基建施 工 临时铺设一根通 1000 吨冷库的液氮输送管道 9 月 30 日 上午 10 时 05 分 该管道在穿墙的管段部分发生断裂 至 11 时 左右抢关阀门的 1 小时内 约有 7 吨液氨以 10kg cm2 的压力向 外冲出 厂区氨气弥漫 并累及周围居民区 医疗救护及消防 部门接到报告后最先赶到现场 先救出被困职工 关闭阀门 后用消防龙头喷水抑气 使环境空气污染逐渐得到控制 经市和区卫生监督监测机构于当日上午 11 时 45 分对厂区 不同距离环境氨气浓度的监测 距事故点约 10 米处氨气的浓度 为 200 0 586 7mg m3 30 米处为 40 0 93 0 mg m3 中午 12 时 45 分监测 分别为 96 0 108 0 mg m3 和 20 0 24 0 mg m3 受害职工和居民共 31 人 分送五家市 区有关医疗机构救 治 其中该厂职工 10 人 居民 21 人 年龄最大 77 岁 最小为 出生仅 24 天的婴儿 症状严重的 4 人 均为该厂职工 其中 1 人为怀孕 7 个月的女工 输送危险化工品的管道不执行定期巡检制度 查找安全隐 患 并及时加以维修 此为该起氨泄漏工厂和环境 危及人群 健康事故的主要起因 实例 3 地处闵行地区的市机电局所属的上海某机器厂 于 1982 年 6 月 21 日下午 2 时 30 分 检修工许某 男 24 岁 进 冷饮室为冷冻机加致冷剂氨水时 由于加药用的橡胶管老化破 裂 吸入大量氨气 出现咽喉部充血 胸闷 气急等一系列中 毒症状 经区级医院职业病科诊治 诊断为急性氨气中毒 输液橡胶管没有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和定期更换的制度 由 于老化破裂而致中毒的事故屡有发生 本厂的冷冻机加氨中毒 事故也属此列 实例 4 上海某溶剂厂的检修工朱某 男 30 岁 于 1982 年 11 月 30 日上午 9 时在冷库检修冷冻机时 因机内留有 氨的残液 拧开螺丝后 氨气逸出而经呼吸道吸入 出现胸闷 气急 咳嗽 咯出泡沫样痰等症状 并有面部皮肤局部灼伤 送市有关职业病专业机构诊治 诊断为急性氨气中毒 检修冷冻机前 对机内有否残液不作测试 在不明安全性 的情况下盲目拆卸机件行检修作业 且无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必然会发生中毒事故 实例 5 1982 年 3 月 15 日下午 2 时 上海某化工厂在将液 氨灌装入槽车时 槽车上方回气管 橡胶材料 突然爆裂 当 即大量氨气外逸 现场灌装工均出现流泪 咳嗽等眼 上呼吸 道刺激症状 送医院急救 诊断为急性氨气中毒 7 例 氨气吸 入 2 例 这些患者分属五个单位 可见该起事故影响范围之广 事故原因主要是 灌装作业前未巡视检修管道设备 橡胶 管老化 且灌装工均未佩带防毒面具而引起事故 厂方应建立 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输液用橡胶管应作定期强制性耐压试验 为防老化应定期更换 灌装工人应配备防护用品并进行职业卫 生知识培训 实例 6 1982 年 7 月 14 日上午 10 时 上海某染料化工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