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法”搞定诗歌鉴赏题(充实稿)_第1页
“三步法”搞定诗歌鉴赏题(充实稿)_第2页
“三步法”搞定诗歌鉴赏题(充实稿)_第3页
“三步法”搞定诗歌鉴赏题(充实稿)_第4页
“三步法”搞定诗歌鉴赏题(充实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三步法 搞定诗歌鉴赏题 充实稿 高三语文教师 肖云青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进行 高考语文试题明显呈现重人性化 重古典化的倾向 古代诗歌鉴赏 本就是高考语文必考点 新课标卷更是将分值提到 11 分 因此应作 为重中之重进行复习 它的备考要求主要是两点 1 鉴赏诗词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2 分析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以上内容看起来简单 掌握起来却并不容易 需要有一定的古典诗歌基本功 特别 是很多同学不会规范答题 往往在这一项上吃亏 在这里 先撇开诗词内容不谈 只关 注答题的方法 我们不妨试试用 三步法 来答题 所谓 三步法 即在答题时谨记三个步骤 任何题型都不忘三步要点 这样在考试 中就能得到相当可观的分数 此三步就是 解释 分析 情感 解释 指答题时第一步要简单 明确 一步到位 或点明意象 或指出手法 或 解释词义 或亮出观点 总之要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知道你的观点和情感倾向 分析 指亮明观点后就题论题 把要鉴赏的要点 意象 词语 手法等 代入原 诗 做具体分析 这样才真正是对本诗的鉴赏 情感 指不管题干是否要求答情感 答案最后一步要说出诗歌表达的情感来 因 为任何作品都要表情达意 都有主旨情感 即使没必要 答上也不扣分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试题来验证以上思路与方法 一 概括形象类 提问方式 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诗人为什么塑造这样一个形象 诗中描写了什么景象 诗中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答题模式 1 该诗 句 塑造 描写 了一个 形象 2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特点 3 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例如 月下瓜洲月下瓜洲 南宋 张辑 南宋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 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江头又见新秋 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 古今泪 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英雄恨 古今泪 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词的下阕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一句 塑造了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给了你哪些情 感启示呢 请作简要分析 答题参考 该句塑造了一个隐者渔翁形象 解释解释 渔翁手持渔竿 身披月光 垂 钓于瓜洲古渡 分析分析 诗人通过这一形象 寄托内心空有壮志 报国无门 抑郁孤独 万般无奈的悲慨情怀 启示我们要时刻眷顾国家前程 情感情感 2 二 鉴赏语言类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模式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特色 3 表现了诗人 的情感 例如 春怨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题参考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 口语化 解释解释 黄莺儿 是儿化音 显示 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起黄莺儿是因为 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分析分析 这样非常自然的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情感情感 三 鉴赏句意类 提问方式 这句诗好在哪里 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这句诗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某句诗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题模式 1 阐明该语句的含义 表层义和深层义 2 分析该诗句在写景 抒情 写人等方面的作用 3 体现了诗人 的情感 情趣 例如 看叶看叶 罗与之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 始宜携杖向池塘 红紫飘零草不芳 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 绿影扶疏意味长 看花应不如看叶 绿影扶疏意味长 诗的最后一句 绿影扶疏意味长 中 意味长 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情趣 答题参考 一是说 这错落有致 忽明忽暗的闲雅的景致多么意味深长 一是指绿 叶不像鲜花那样生命短暂 解释解释 通过这一饱含哲理的诗句 表达了作者历尽荣华 渐趋淡泊的人生感悟和不趋众人的审美趣味 分析 情感分析 情感 四 鉴赏意境类 3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模式 1 抓住重点意象描摹出诗歌的图景 2 概括该意境的特点和营造的氛围 3 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 情感 例如 梦回梦回 宋 林景熙 宋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 何处砧声唤客愁 梦回荒馆月笼秋 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 水寒更有未眠鸥 深夜无风莲叶响 水寒更有未眠鸥 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参考 诗歌开篇便如愁云乍起 荒馆 月笼秋 展现了秋月惨淡 客馆荒凉 的景物 捣衣声更是触发起无限的愁肠 解释解释 尚未入睡的鸥鸟在莲叶中辗转反侧 正是愁肠百结 彻夜不寐的诗人的自况 分析分析 景物描写营造出凄凉悲怆的氛围 从 而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离愁别恨 情感情感 五 鉴赏手法类 提问方式 这首诗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情感的 答题模式 1 诗中运用了 表现手法 技巧 2 结合有关语句分析这些手法 3 作用和效果 如 生动 形象 等 地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 情感 例如 早行早行 陈与义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答题参考 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解释解释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 反 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分析分析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及其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 情感情感 六 炼字鉴赏类 提问方式 这一联 句 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为什么 4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品味作品中某字 进行赏析 答题模式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 1 秋夜秋夜 朱淑真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 情 字 而无处不含 情 请从三 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 一个字 简要分析 答题参考 凉 解释解释 凉 字既写天凉 又写心境的孤寂 或心凉 分析分析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过渡巧妙 愁情 凉床 月影 梧桐 共同营造出孤寂 离 愁别怨 的意境 情感情感 七 评价鉴赏类 提问方式 先给出某位评论家对整首诗的评价或对某一句的评论 让你谈谈同意还是不同意这 种观点 或是对诗中某一词句进行评论 答题模式 1 先明确态度 是 好 或 不好 或哪一个 更好 同意 或 不同意 某种 评价 2 还原该字句到诗中描摹景象 3 渲染了 氛围 烘托了 的意境 表达了 的感情 例 1 蝶恋花蝶恋花 苏轼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声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声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 中的 绕 有的版本写作 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答题参考 我认为 绕 字更好 解释解释 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 的场景 生动形象 分析分析 具有动态美 情感情感 或 我认为 晓 字好 因为它既点 明了时间 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 分析分析 能够使读者有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情感情感 例 2 别滁别滁 欧阳修欧阳修 5 花光浓烂柳轻明 酌酒花前送我行 花光浓烂柳轻明 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 莫教弦管作离声 我亦且如常日醉 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 作者于庆历五年 1045 八月贬为滁州知州 做了两年多地方官 庆历八年 改任扬州知州 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饯行 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有人说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请结合 全诗具体赏析 答题参考 同意 解释解释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 诗一开头就写明媚的 景物 渲染饯行的热烈气氛 分析分析 为全诗定下了乐观开朗的基调 情感情感 后来又直 接抒情 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 不愿弦管演奏离别忧愁的曲调 分析分析 这些都表 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情感情感 八 关键词鉴赏类 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 为什么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某字上 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请简要赏析 答题模式 1 该字词在内容上 2 在结构上 3 在表达情感和突出主旨上 例如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其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 关键 之说 为什么 答题参考 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解释解释 折柳 的寓意是 惜别怀远 而诗 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分析分析 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 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 情情 感感 九 对比鉴赏类 提问方式 比较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对两首诗词进行内容与主题 手法等方 面的对比 也有可能是和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答题模式 1 亮明观点 找出相关的比较点 题眼 2 对诗词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 分条作答 3 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临江仙临江仙 徐昌图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 雨霖铃 寒蝉凄切 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全词来看 所 6 表达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参考 不完全相同 解释解释 柳词主要表现对恋人的眷恋和离别之愁 而徐词中 不仅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而且 浮生常恨飘蓬 和对未来旅途的想象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等句 还表现了孤寂凄凉 饱经漂泊的羁旅之愁 分析 情感分析 情感 十 写景鉴赏类 提问方式 这首诗是怎样写景的 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模式 1 写景顺序 角度 总分 高低俯仰 前后远近 虚实内外 正面侧面 视觉 听 觉 嗅觉 触觉 味觉等 2 色彩基调 明朗 鲜艳 暗淡 冷色 灰暗等 修辞技巧 抓住句中比较关键 的字词 对景色作铺陈 3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月月 夕夕 陆游陆游 开户满庭雪 徐看知月明 开户满庭雪 徐看知月明 微风入丛竹 复作雪来声 微风入丛竹 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 凛然肝肺清 俗尘不待扫 凛然肝肺清 村深无漏鼓 鹤戾报三更 村深无漏鼓 鹤戾报三更 诗的前两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案参考 由视觉到听觉 由静到动 以动衬静 解释解释 首联从视角角度写明月 满庭院 颔联从听觉角度写风吹竹子似乎是下雪般的声音 两联共同渲染庭满落雪 月明风清的宁谧 安闲的氛围 分析分析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情感情感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看出 古诗鉴赏题的答案基本按照三步法设计 即使没有全 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