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选择判断答案_第1页
微生物选择判断答案_第2页
微生物选择判断答案_第3页
微生物选择判断答案_第4页
微生物选择判断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微生物双名法两个组成部分是 C A 目名和科名 科名和属名 C 属名和种的形容词 D 属名和多样化的词 2 路易 巴斯德对微生物的贡献在于他 D A 发现了病毒 B 提出了自然发生说理论 C 抨击了进化论 D 号召人们关注微生物在日常生 活中的重要性 3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差别在于 C A 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 B 真核生物有一个单个染色体 C 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D 真核 生物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 4 气生菌丝的顶端有丝分裂说明 C A 真菌的运动 B 真菌能量化合物的合成 C 无性孢子的产生 D 真菌中 ATP 的产生 5 真菌中发现的唯一的几丁质物质存在于 C 中 A 细胞质 B 孢子 C 细胞壁 D 线粒体 6 所有下列成分均是病毒可能有的 除了 D 之外 A 蛋白质的衣壳 B 核酸的基因 C 类似膜的包膜 D 带有酶的细胞质 7 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B A 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B 细胞分裂速率降低 C 群体是在其最旺盛壮健的阶段 D 群体是在其 最少的阶段 8 微生物从糖酵解途径获得 A ATP 分子 A 2 个 B 4 个 C 36 个 D 38 个 9 废水和污泥二级处理的一个目的是 B A 提高氯含量 B 减少 BOD C 促进形成多氯联苯 PCB D 抑制氨化作用 10 所有下述特征皆适合质粒 除了 C 之外 A 它们是自我复制的 DNA 环 B 它们有 10 50 个基因 C 它们是细菌存活所必需的成分 D 它们是转化所必需的成分 11 大部分微生物 B A 是原生动物 B 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C 生活在海洋的底层 D 发现于外层空间 12 病毒研究工作的迅猛发展取决于 D A 光学显微镜 B 暗视野显微镜 C 紫外线显微镜 D 电子显微镜 13 在分类系统中细菌 蓝细菌一起皆属于 D A 原生生物 B 盐生植物 C 绿藻门 D 原核生物界 14 除 B 之外 下面所有微生物都被认为是原核生物 A 细菌 B 病毒 C 衣原体 D 支原体 15 细菌的形状取决于 A A 它们染色体中含有的遗传物质 B 它们细胞壁的构成成分 C 是否形成芽孢 D 它们细胞质 中的细胞骨架位置 16 细菌的鞭毛 D A 所有细菌鞭毛数目相同 B 由糖类组成 C 只着生于细胞的一端 D 由蛋白质组成 17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 B A 是芽孢形成的位点 B 二者含有肽聚糖 C 通过内质网连接到细胞核 D 由特异的蛋白质组成 18 微生物种以上的系统分类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可分七级 即 C A 门 界 纲 目 科 属 种 B 纲 门 界 目 科 属 种 C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D 界 纲 门 目 科 属 种 19 下列属于丝状细菌的有 A A 铁细菌 B 酵母菌 C 根酶 D 链霉菌 20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属于霉菌 D A 青霉 B 红曲霉 C 根霉 D 链霉菌 21 细菌大小的表示单位是 C A mm B cm C m D nm 2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菌的碳源或能源的储存形式 D A 异染颗粒 B PHB C 硫滴 D 质粒 23 鞭毛的主要功能是 C A 繁殖 B 耐热 C 运动 D 降解性能 24 泥土中的 泥腥味 主要是下列哪种微生物产生的 C A 古细菌 B 蓝藻 C 放线菌 D 酵母菌 25 在原核微生物中 1 分子葡萄糖分子完全氧化净产生 A 个 ATP A 38 B 15 C 36 D 8 26 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和时间为 B A 72 25 30min B 121 15 20min C 100 25 30min D170 2h 27 厌氧消化的 pH 值应维持在 D A 4 5 8 0 B 6 0 7 5 C 7 0 8 0 D 6 8 7 2 28 细菌的荚膜在水处理中的主要功能是 A A 吸附 B 耐热 C 运动 D 降解性能 29 下列那个微生物是污水生物处理好的指示生物 A A 轮虫 B 线虫 C 鞭毛虫 D 裸藻 30 谷丙转氨酶按酶促反应性质分属于 C A 水解酶 B 氧化还原酶 C 转移酶 D 裂解酶 31 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作用环节的 pH 值应维持在 B A 4 5 8 0 B 8 0 8 4 C 7 0 8 0 D 6 8 7 2 32 E Coli 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C A 25 C B 30 C C 37 C D 42 C 33 病毒研究工作的迅猛发展取决于 D A 光学显微镜 B 暗视野显微镜 C 紫外线显微镜 D 电子显微镜 34 在分类系统中细菌 蓝细菌一起皆属于 D A 原生生物 B 盐生植物 C 绿藻门 D 原核生物界 35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差别在于 C A 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 B 真核生物有一个单个染色体 C 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 器 D 真核生物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 7 主动运输过程中分子运动 C A 顺浓度梯度 B 与浓度梯度一致 C 逆浓度梯度 D 向低分子浓度区域 36 酵母菌细胞通过 B 过程从糖分子获得能量 A 光合作用 B 发酵 C 呼吸 D 三羧酸循环 37 鉴别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 其中 B A 真菌和病毒生长不同 B 辨别两种不同的细菌 C 有两种不同细菌所用不同的特殊营 养物 D 保温培养期采用两种不同的温度 38 为了看见病毒 C A 必须使用油浸透镜 B 必须通过暗视野显微镜 C 需要电子显微镜 D 低倍物镜就 够了 39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属于霉菌 D A 青霉 B 红曲霉 C 根霉 D 链霉菌 40 除 B 之外 下面所有微生物都被认为是原核生物 A 细菌 B 病毒 C 衣原体 D 支原体 41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C A 同样的形状和大小 B 同样的运动类型 C 同样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和糖类 D 同样重量的核糖体 42 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 D A 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B 酶不起作用 C 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 D 从一个 单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 43 BOD 有助于确定 A A 废水的污染程度 B 土壤的过滤能力 C 100ml 水样中的细菌数 D 生态系统中 的生物群类型 44 普通食用的蘑菇是 C A 真菌的孢子团 B 菌丝的类型 C 紧紧包裹的菌丝体 D 用于产生无性孢子的结 45 微生物在干旱环境中存活是因为 A A 形成芽孢 B 只代谢葡萄糖分子 C 没有细胞膜 D 没有染色体 46 纯培养是其中 A 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 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 生物 D 没有代谢废物 47 紫外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C A 糖类 B 酶类 C 核酸 D 细胞壁 48 细菌大小的表示单位是 C A mm B cm C m D nm 49 所有下列生物被认为是真菌 除了 D 之外 A 蘑菇 B 酵母菌 C 霉菌 D 变形虫 50 在五界分类系统中 真菌放在称为 B 的界中 A 原生动物 B 真菌 C 藻类 D 原核生物 51 多数真菌生活在有 A 的地方 A 氧气 B 高碱的环境 C 无氧的环境 D 富含二氧化碳的环境 52 酵母菌细胞在其代谢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 可以用于 D A 生产菌丝 B 产风味混制酒 C 产生孢子 D 制作面包使发酵 53 普通食用的蘑菇是 C A 真菌的孢子团 B 菌丝的类型 C 紧紧包裹的菌丝体 D 用于产生无性孢子的结构 54 为了看见病毒 C A 必须使用油浸透镜 B 必须通过暗视野显微镜 C 需要电子显微镜 D 低倍物镜就够了 55 所有下列成分均是病毒可能有的 除了 D 之外 A 蛋白质的衣壳 B 核酸的基因 C 类似膜的包膜 D 带有酶的细胞质 56 病毒的基因组可以由 D 组成 A DNA 但无 RNA RNA 但无 DNA C 同一个病毒中有 DNA 和 RNA 一起 D 或 DNA 或 RNA 57 细胞病变效应应在 A 可观察到 A 组织中培养病毒时 B 病毒的休眠期阶段 C 新病毒颗粒的装配阶段 D 使用化学物质病毒 灭活时 58 微生物在干旱环境中存活是因为 A A 形成芽孢 B 只代谢葡萄糖分子 C 没有细胞膜 D 没有染色体 59 纯培养是其中 A 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 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 没有代谢废物 60 鉴别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 其中 B A 真菌和病毒生长不同 B 辨别两种不同的细菌 C 有两种不同细菌所用不同的特殊营养物 D 保温培养期采用两种不同的温度 61 具有酶辅助因子功能的有机分子是 B A 铁离子 B FAD 和 NAD C ATP 分子 D 丙酮酸分子和乙醛分子 62 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 C A 微生物进化 B 微生物生理学 C 微生物生态学 D 微生物生物化学 63 在土壤环境中 多少细菌见于 D A 土壤的最深部分 B 在最表面的几毫米 C 仅在有大量沙的地方 D 在上面的 25cm 处 64 预计在 B 的土壤中能的发现真菌 A 富含氮化合物 B 酸性 C 中性 D 还有细菌和原生生物 65 BOD 有助于确定 A A 废水的污染程度 B 土壤的过滤能力 C 100ml 水样中的细菌数 D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类 型 66 废水处理的第一个步骤是 C A 加氯 B 加硫化氢 C 除去颗粒物质 D 向水中加磷 67 废水和污泥二级处理的一个目的是 B A 提高氯含量 B 减少 BOD C 促进形成多氯联苯 PCB D 抑制氨化作用 68 在废水和污水二级处理过程中累积的污泥可以 A A 放在填埋池 B 用作作物肥料 C 放在当地溪流或河中 D 作为固氮菌的来源 69 D 是细菌接合过程所必需的 A 一个活的受体细胞和一个死的受体细胞 B 高浓度的葡萄糖分子 C 细菌中增殖的病毒 D 两个活的细菌 70 生物工程所用限制酶功能是 B A 将核苷酸连接在一起 B 在某一位点切割 DNA 分子 C 氨基酸结合形成蛋白质 D 限制质 粒进入细胞 71 为了完成基因工程实验 所有下面的条件都是需要的 除了 D 之外 A 新鲜的活菌细胞 B DNA 连接酶 C 细菌的质粒 D 淀粉和糖原分子 72 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A a 驳斥自然发生说 b 证明微生物致病 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 d 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 73 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 A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 74 蓝细菌的光合作用部位是 D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 75 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细腰状 通常称为 C a 有隔菌丝 b 无隔菌丝 c 假菌丝 d 菌丝 76 D 在原生动物细胞中不可能被发现 a 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细胞壁 77 E coli 属于 D 型的微生物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78 代谢中如发生还原反应时 C a 从底物分子丢失电子 b 通常获得大量的能量 c 电子加到底物分子上 d 底物分子被氧化 79 嗜冷菌是指最适生长 C 的细菌 a 在无氧环境 b 在 pH8 或 8 以上 c 在低温条件 d 只有病毒存在时 80 纯培养是其中 A 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 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 没有代谢废物 81 发酵工业为提高设备利用率 经常在 C 放罐以提取菌体或代谢产物 a 延滞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末期 d 衰亡期 82 使用高压锅灭菌时 打开排气阀的目的是 D a 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而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在于 b 排尽锅内有害气体 c 防止锅内压力过高 造成灭菌锅爆炸 d 排尽锅内冷空气 83 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 杆状 螺丝状三类 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 B a 螺旋状 b 杆状 c 球状 d 弧形 84 光合绿色植物和光合微生物如蓝细菌负责向大气中返回大量的 B a 氮 b 氧 c 钾 d 锌 85 膜滤器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的细菌 因为 C a 它杀死不需要的细菌 b 它为细菌发育提供氮 c 在它上面进行细菌过滤 d 可以用它除去水中的氯 86 细菌重组是 C 过程的一个基本特征 a 光合作用 b 化学渗透 c 基因工程 d 无氧发酵 87 细菌主要繁殖方式为 C a 增殖 b 芽殖 c 裂殖 d 孢子生殖 88 细菌的生长曲线中 总菌数和活菌数几乎相等的是 B a 适应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89 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 菌体应呈 B a 无色 b 红色 c 黑色 d 紫色 90 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A a 孢囊孢子 b 子囊孢子 c 卵孢子 d 接合孢子 91 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 B a 核酸 b 蛋白质 c 脂类 d 糖类 92 大部分微生物 B a 是原生动物 b 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c 生活在海洋的底层 d 发现于外层空间 2 噬菌体是一种感染 C 的病毒 a 酵母菌 b 霉菌 c 放线菌和细菌 d 原生动物 93 G 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 C a 支原体 b L 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94 下列微生物中 A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 大肠杆菌 b 金黄葡萄球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95 下列能产游动孢子的霉菌是 A a 腐霉 b 毛霉 c 赤霉 d 青霉 96 硝酸细菌依靠 B 方式产能 a 发酵作用 b 有氧呼吸 c 无氧呼吸 d 光合磷酸化 97 酵母菌适宜的生长 pH 值为 A a 5 0 6 0 b 3 0 4 0 c 8 0 9 0 d 7 0 7 5 98 进人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 C a 乙醇 b 丙酮酸 c 乙酰 CoA d 三磷酸腺苷 99 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 B 生长 a 在高浓度盐中 b 在低浓度氧中 c 没有 ATP 或葡萄糖 d 只在有病毒时 100 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固体培养基中 A a 提供厌氧菌生长条件 b 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 c 增加氧气 d 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 目 101 微生物分批培养时 在延迟期 B a 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 b 菌体体积增大 c 菌体体积不变 d 菌体体积减小 102 下面所有特征皆适用于胞嘧啶和胸腺嘧啶 除了 C 之外 a 两者皆为含氮碱基 b 两者皆为嘧啶分子 c 两者皆可在 RNA 中发现 d 两者皆可在 DNA 中发现 103 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 C a 微生物进化 b 微生物生理学 c 微生物生态学 d 微生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104 发生在土壤中的氨化过程的主要产物是 D a 尿素 b 氨基酸 c 蛋白质 d 氨 105 在正进行代谢的细胞中合成蛋白质 下面的因子是需要的 除了 D 之外 a ATP 分子 b 酶 c 信使 RNA 分子 d 脂肪酸分子 106 下列能产子囊孢子的霉菌是 C a 毛霉和根霉 b 青霉和曲霉 c 赤霉和脉孢霉 d 木霉和腐霉 107 适合细菌生长的 C N 比为 B a 5 1 b 25 1 c 40 1 d 80 1 108 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 A a 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 b 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 c 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 d 病毒是从细菌退化的 109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110 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 A a 基内菌丝 b 气生菌丝 c 孢子丝 d 孢子 二 判断题判断题 F 1 微生物和其它各界生物中共有的特特征都是细胞器 F 2 真菌 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都属于原核生物界 T 3 细菌是缺少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T 4 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是纤毛 鞭毛和伪足 T 5 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核糖体主要分布在内质网上 T 6 所有真核生物都有一个细胞核 F 7 微生物中的原生动物 真菌和细菌被认为是真核生物 F 8 病毒蛋白外壳为衣壳 只有糖类组成 T 9 大多数病毒两种基本的对称类型是螺旋对称结构和二十面体结构 T 10 移码突变是由诱变剂引起的 DNA 分子一个或两个碱基丢失而使读码移位的突变 T 11 病原菌学说建立之后 阻断流行病的发生成为可能 F 13 由于 1840 年前不可能得到电子显微镜 所以没有观察到病毒 T 13 细菌是缺少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T 14 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是纤毛 鞭毛和伪足 T 15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膜结构是相同的 T 16 扩散过程分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跨膜运输 T 17 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核糖体主要分布在内质网上 T 18 原核生物细胞中的 DNA 发现在染色体和质粒中 F 19 细菌鞭毛是由称为肽聚糖的糖类组成的 F 20 病毒被认为是原核生物 因为它们具备全部原核生物的特征 T 21 原核生物的呼吸酶类位于细胞膜上 T 22 所有真核生物都有一个细胞核 F 23 微生物中的原生动物 真菌和细菌被认为是真核生物 F 24 病毒蛋白外壳为衣壳 只有糖类组成 T 25 大多数病毒两种基本的对称类型是螺旋对称结构和二十面体结构 T 26 噬菌体是在细菌中复制的那些病毒 F 27 痘病毒是科学研究中已知的较小的一种病毒 T 28 当一个 RNA 病毒在细胞质中释放 RNA 时 RNA 分子作为信使 RNA 分子 提供蛋白质合成 的遗传信息 F 29 在微生物生长的弛缓期 细胞快速分裂 T 30 微生物菌落的成员全都来自一个单个细胞的祖先 F 31 为了抵御干旱环境 某些原生动物产生芽孢 F 32 在实验室中细菌不能形成菌落 T 33 用来固定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T 34 为了进行新陈代谢反应 生物体必须有一定量的水 F 35 真菌 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中主要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 T 36 在实验室里用的天然培养基的一个例子是营养琼脂培养基 F 37 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有点碱性的 T 38 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 细胞死亡速率超过分裂速率 T 39 特殊抗微生物剂的选择 取决于待处理物品种类 控制的微生物种类 抗微生物剂使用的环 境条件 F 40 有机物可促进抗微生物剂成功的使用 F 41 消毒剂指的是消除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 F 42 放在煮沸的水中灭菌需要 30min T 43 生物群是用于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发现的生物总数的名称 T 44 多数土壤含有丰富并且各不相同的微生物群落 包括原生动物 蓝细菌 藻类 细菌和真菌 T 45 没有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循环作用 生命所必需的营养会固定在复杂分子中 F 46 细胞干重的至少 50 是氮 它是氨基酸的必需成分 F 47 固氮可以由豆科绿色植物共生的细菌独自完成 T 48 磷在细胞代谢中非常重要 因为它用于合成核苷酸和磷脂 F 49 突变是细菌染色体发生的暂时性改变 F 50 自发突变是指那些实验室中科研结果所发生的突变 T 51 移码突变是由诱变剂引起的 DNA 分子一个或两个碱基丢失而使读码移位的突变 F 52 重组 DNA 是将新的基因加到原来微生物已有的基因组中的基因重组 F 53 感受态的细菌是转化中提供 DNA 给受体菌的细菌 F 54 质粒是细胞染色体外的环状 DNA F 55 基因工程完全是一个研究工具 对人类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 T 56 重组质粒关键成分中是 DNA 连接酶 该酶只在某个选择位点打开 DNA 分子 T 57 一个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 或 RNA F 58 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环境中有点碱性 F 59 目前种是生物分类中最小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T 60 用于固化培养基时琼脂较之明胶具有更多的优点 T 61 分批培养时 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 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 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 加 F 62 自发突变是指那些实验室中科研结果所发生的突变 F 63 土壤 水域都是微生物的天然生境 F 64 病毒蛋白外壳称为衣壳 只由糖类组成 T 65 革兰氏染色结果 菌体呈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 F 66 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 DNA 上的 DNA 片段 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T 67 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F 68 真核微生物比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F 69 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F 70 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T 71 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T 72 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 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 F 73 碱基腺嘌呤 鸟嘌呤和胞嘧啶存在于 RNA 或 DNA 但只 RNA 中有胸腺嘧啶 F 74 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有点碱性的 F 75 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F 76 聚磷菌只能聚磷 T 77 芽孢是一种休眠体 包子是一种繁殖体 T 78 噬菌体是一种感染放线菌和细菌的病毒 T 79 大多数嗜热菌的 G C 含量高于中温菌 F 80 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 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 DNA 不存在 DNA 高级结 构 T 81 当菌体生长 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 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F 82 初生 F 菌株和次生 F 菌株都属于部分二倍体 T 83 分批培养时 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 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 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 加 F 84 渗透酶 permease 属于诱导酶 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F 85 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培养物群体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 F 86 将 HR 病毒的外壳蛋白与 TMV 病毒的 RNA 混合 去感染烟草 则会出现 TMV 型病灶 若在感 染前 用 TMV 抗体处理 则会钝化病毒 不出现 TMV 型病灶 F 87 霉菌的基因重组常发生于准性生殖时 较少出现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F 88 营养物跨膜的主动运输必需依靠载体和能量 而被动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F 89 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 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T 90 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F 91 低剂量照射紫外线 对微生物几乎没有影响 但以超过某一阈值剂量的紫外线照射 则会导致微 生物的基因突变 T 92 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F 93 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 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F 94 芽孢形成过程中 芽孢衣形成在前 前芽孢形成在后 F 95 衣原体是古生菌 F 96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芽殖 F 97 一种细菌的学名是 Staphylococcus aureus 其中 aureus 属名 是拉丁文的名词 Staphyloccus 是种 名 是拉丁文的形容词 F 98 发酵和呼吸一样都需要 O2 T 99 湿热灭菌时间要比干热灭菌时间短 T 100 微波 超声波 紫外线都可用于杀菌 二 名词解释 每题二 名词解释 每题 2 5 分 共分 共 25 分 分 SBR 菌种 菌落 芽孢 孢子 组成酶 转化 转导 基因突变 发酵 菌胶团 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中心法则 水华 赤潮 基因突变 好氧呼吸 enzyme 硝化作用 反 硝化作用 SVI Solid Volume Index 污泥体积指数 TCA 循环 生态系统 生物圈 biosphere 生 态系统 MLSS 水体富营养化 遗传 遗传型 病毒 米氏常数 碳源 基因重组 水体自净和土壤自 净 光合作用 分解作用 活性污泥 聚磷菌 生物膜 菌种复壮 DNA 的变性 DNA 复制 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学 分类 clas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