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7)_第1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7)_第2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7)_第3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7)_第4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卮 zh 酒 刀 z 俎 鲰 q 生 瞋 ch n 目 B 戮 l 力 杯 zhu 杓 犒 h o 劳 樊 f n 哙 C 侍 sh 坐 美 j 姬 玉玦 qu 目眦 z D 彘 zh 肩 参 sh ng 乘 不 f u 者 数 shu 目 2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 吾令人望其气 皆为龙虎 B 巨是凡人 C 籍何以至此 D 楚左尹项伯者 项羽季父也 3 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距关 毋内诸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范增数目项王 秋毫不敢有所近 张良出 要项伯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拔剑切而啖之 沛公不胜柘杓 A B C D 4 下列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 沛公居山东时 贪于财货 好美姬 B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2 也 C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D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沛公军霸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 封府库 君为我呼人 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 臣活之 先破秦入成阳者王之 A B C D 6 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本文以 鸿门宴 为中心事件 以刘邦 杀不杀项羽 项羽能 否在宴会上安然脱逃为情节发展的关键 依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 节 B 鸿门宴 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 在尖锐激烈的 矛盾冲突中通过对话 神态 动作 心理等来体现的 C 樊哙勇猛果敢 不卑不亢 又粗中有细 有理有节 是本文中 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之一 D 秋毫无犯 劳苦功高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项庄舞剑 3 意在沛公 五十步笑百步 等成语 均出自本文 二 阅读 阅读下文 完成训练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至鸿门 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得复见 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 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 此沛 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 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 饮 项王 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 范增也 沛公北 向坐 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 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项王 默然不应 范增起 出 召项庄 谓曰 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 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 因击沛公于坐 杀之 不者 若属皆且为 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 曰 君王与沛公饮 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 项王曰 诺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 常 以身翼蔽沛公 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日 此迫矣 臣请入 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4 樊哙侧其盾以撞 卫士仆地 哙遂入 披帷西向立 嗔目视项王 头发上指 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日 沛公之参 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 拜谢 起 立而饮之 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 哙覆其盾于地 加彘肩上 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日 壮士 能复 饮乎 樊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哙曰 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杀人如不 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 或 车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成阳 毫毛不敢有所近 封闭官室 还军霸上 以待大王来 袭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 苦而功高如此 未有封侯之赏 而听细说 欲素有功之人 此亡秦 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 曰 坐 樊哙从 良坐 坐须臾 沛公起如厕 因招樊哙出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戮力攻秦 范增数目项王 玉玦 嗔目视项王 目眦尽裂 沛公之参乘 5 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戮力攻秦 范增数目项王 因击沛公于坐 故遣将守关者 而听细说 坐须臾 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若入前为寿 常以身翼蔽沛公 臣死且不避 3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并写出本字 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通 4 刘邦亲赴鸿门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几段文字表现了刘邦什 么样的性格特点 6 5 宴席的四面座位 以东向最尊 次为南向 再次为北向 西向 侍坐 鸿门宴中东向坐的是 是最上 位 南向坐的是 是第二位 再次是 张良则为侍坐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从座位可看出 6 根据上面的第二段文字回答问题 1 樊哙闯帐后的表情是什么 7 2 他的慷慨陈词中 先提怀王约的意图是什么 3 直接指责项羽的话是什么 4 收到的效果是怎样的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7 项羽说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从中可以看出项羽什么 样的性格特征 8 8 课文中有好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试着找出几个 三 文言基础 一 通假字 1 距矣 距 通 拒 把守的意思 2 毋内诸候 内 通 纳 接纳 使进入 3 要项伯 要 通 邀 邀请 4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径也 倍 通 背 忘 违背 5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 通 早 早早 早点 6 令将军与臣有郤 郁 通 隙 隔阂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9 7 7 7 具以沛公言 具 通 俱 全 都 8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 通 否 9 置之坐上 坐 通 座 座位 10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 通 纳 二 古今异义 1 婚姻 1 古义 结成亲家 例句 约为婚姻 2 今义 指结婚的事 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 所以 1 古义 的原因 例句 所以遣将守关者 2 今义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 非常 1 古义 意外的变故 例句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 今义 作副词 太 狠 10 4 河北 河南 1 古义 黄河以北 黄河以南 例句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 南 2 今义 河北省 河南省 5 鱼肉 1 古义 被凌辱的对象 例句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2 今义 鱼和肉 三 虚词 而 的用法 1 劳苦而功高如此 连词 表并列 并且 2 起 立而饮之 连词 表修饰 3 拔剑切而啖之 连词 表顺承 4 令人有大功而击之 连词 表转折 5 籍吏民 封府库 而待将军 连词 表目的 四 一词多义 1 举 1 举所佩玉殃以示之者三 举起 2 今亡亦死 举大计亦死 发动 11 3 孙叔敖举于海 推举 4 南取汉中 西举巴蜀 攻下 占领 5 杀人如不能举 全 尽 2 因 1 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 借用 2 惠文 武 昭襄蒙故业 因遣策 继承 沿袭 3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于是 就 4 寿毕 请以剑舞 因击沛公于坐 杀之 趁机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3 如 1 万事如意 顺 随 2 刑人如恐不胜 好像 3 如沛公默然 日 固不如也 比 4 沛公起如厕 到 去 4 谢 1 哙拜谢 起 立而饮之 感谢 2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 3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 12 4 使君谢罗敷 告诉 5 胜 1 沛公不胜杯杓 禁得住 2 刑人如恐不胜 尽 3 胜此王者 知胜之道也 胜利 4 予观夫巴陵胜状 优美的 美好的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胜过 超过 6 置 1 沛公则置车骑 脱身独骑 放弃 2 置之坐上 安放 放置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3 置郑人有且置履者 购买 添置 4 乃置酒大会宾客 摆 设 7 意 1 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图 2 意然不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 3 久之 目似瞑 意暇甚 神情 神态 五 词类活用 1 项伯及夜驰之沛公军 夜 名词作状语 当夜 当晚 13 2 吾得兄事之 兄 名词作状语 像兄长一样 3 道芷阳间行 间 名词作状语 从小路 4 沛公军霸上 军 名词活用作动词 驻军 5 素善留候张良 善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与 友好 6 秦地尽可王也 王 名词活用作动 占领称王 7 秋毫不敢有所进 进 形容词作动词 接近 接触 8 范增数目项王 目 名词作动词 以目示意 使眼色 9 若入前为寿方位 前 名词作动词 上前 10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 形容词用作名词 六 特殊句式 1 省略句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7 7 沛公军霸上 即 沛公军 于 霸上 14 赐之彘肩 即 赐之 以 彘肩 母从俱死也 即 母从 之 俱死 加彘肩上 即 加彘肩 于其 上 2 判断句 亚父者 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攀哙也 吾令人望其气 皆为龙虎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3 倒装句 沛公居山东时 贪于财物 介宾短语后置 籍何以至此 宾语前置 4 被动句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15 16 嗟乎 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奈 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 沙 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 粒 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 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 戍卒叫 函谷 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 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 人 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 自哀 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杜牧 阿房宫赋 9 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锱铢 极言贵重的东西 南亩 泛指农田 九土 即九州 指全国 呕哑 难听的音乐 独夫 孤单的人 戍卒 指陈胜 吴广等起义者 楚人 指刘邦 焦土 指阿房宫被烧毁 A B C D 17 10 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 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 心向背 残民而自肥 很快 失掉了民心 B 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 但最 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使秦迅速灭亡 C 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 作者用 可怜焦土 一 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 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 六国和秦的灭亡 都是由于内 部原因造成的 见解极为深刻 11 第 句是 复句 关联词是 和 第 句是 复句 关 联词是 12 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统治者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的问题 一 基础知识应用 七 鸿 门 宴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卮 zhT 酒 刀 zu 俎 鲰 qu 生 唉 18 chen 目 B 戮 lu 力 杯 zhuo 杓 犒 hao 劳 樊 fan 哙 C 侍 shi 坐 美 jT 姬 玉块 que 目眦 ZI D 彘 zhi 肩 参 sheng 乘 不 fou 者 数 shuo 目 2 以句式角度分析 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 此天子气也 B 吾属今为之虏矣 C 楚左尹项伯者 项羽季父也 D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沛公军霸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 封府库 君为我呼人 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 臣活之 先破秦入成阳者王之 A B C D 4 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本文以 鸿门宴 为中心事件 以刘邦 杀不杀项羽 项 羽能否在宴会上安然脱逃 为情节发展的关键 依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 19 B 鸿门宴 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 在尖锐激 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话 神态 动作 心理等来体现的 1 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 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 B 倔起阡陌之中 C 赢粮而景从 D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A 诸侯恐惧 会盟而谋弱秦 B 外连横而斗诸侯 C 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 D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 景从 3 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奋六世之余力 B 内立法度 务耕织 度长絮大 比权量力 C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D 自以为关中之固 金城千里 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 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 20 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南取北越之地 以为桂林 象郡 百越之君 俯首系颈 委命下 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 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 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隳名城 杀 豪杰 收天下之兵 聚之成阳 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 因 河为池 据亿丈之城 临不测 之渊 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 自 以为关中之固 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中加点词语正确的意思 是 A 奋起猛烈 振作 B 奋斗 功德震撼 C 发扬 功业 挥动 D 奋发 烈士 挥动 2 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 错误的一项是 A 南取百越之地 以 之 为桂林 象郡 B 百越之君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 俯首系颈 委命 于 下吏 21 D 收天下之兵 聚之 于 咸阳 3 对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一句翻译准确通顺 的一项是 A 登上皇帝的位置制定天地四方为六合 拿着皮鞭和竹板打天下 的百姓 B 登上皇帝宝座控制天下 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C 践踏皇帝的宝座 制定六合 手执敲扑鞭策天下人民 D 登上至高无上的尊位挟制天下人民 拿着刑具逼迫天下百姓 4 对所给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 于是让蒙恬在北面修筑长城并让他守卫在竹木作篱笆的军 营中 B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译 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 焚烧了诸子百家 的言论 企图用这个办 法使奴隶们愚昧无知 C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 可靠的臣子 精锐的士卒携带着坚利的兵器 缉查盘问来 往行人 22 D 自以为关中之固 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 自认为险固的关中 金属修筑的城墙 正是子孙万代帝王 的功业呀 得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氓隶 m ng 万乘 sh ng 锄耰 y u 棘矜 q n B 鞭笞 瓮牖绳枢 y u 从散约败 z ng C 隳名城 hu 蹑足行伍 h ng 度 d 长絜大 xi D 以窥周室 ku 亡矢遗镞 sh 逡巡 q n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 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蒙 m ng 承接 故业 膏腴 g o y 肥沃 之地 銛于钩戟长铩 sh 长矛 B 履 l 实行 至尊 振长策 c 马鞭子 销锋镝 d 箭头 C 瓮牖 y u 窗户 绳枢 鞭 ch 抽打 天下 括四海 n ng 用口袋装 D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 弊病 弊害 逡巡 q n x n 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良将劲弩 n 弩箭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蒙故业 因遗策 前代的策略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于是 B 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 一体 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余威 23 C 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溃败的军队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揭开 D 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率领 自以为关中之固 金城千里 坚固的城池 4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词义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因遗策 南取汉中 沿袭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 争斗 B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损失 强国请服 弱国入朝 朝廷 C 陈涉 瓮牖绳枢之子 用瓦罐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险固的地势 D 序八州而朝同列 排列 以致天下之士 招纳 5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 B 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 据亿丈之城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C 始皇之心 自以为关中之固 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D 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桂林 象郡 6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蹑足行伍之间 而倔起阡陌之中 B 始皇既没 余威震于殊俗 C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 争割地而赂秦 D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7 下列句子 从句式角度看 相同的两项是 A 蹑足行伍之间 B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 C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D 谪戍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一般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蹑足行伍之间 而倔起阡陌之中 B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C 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 D 秦人开关延敌 九国之师 逡巡而不敢进 9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外连衡而斗诸侯 B 诸侯恐惧 会盟而谋弱秦 24 C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D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10 下列句子后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译文 吞并了东周 西周并且灭亡了诸侯各国 登上了最尊贵的皇帝宝座而统治天下 B 于是从散约败 争割地而赂秦 译文 于是合纵的盟约解散了 六国诸侯们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赂秦国 C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译文 秦国凭着这些有利的形势 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 划分了山河的区域 D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译文 铸炼天下的兵器 把它们当作十二个金人 来反衬天下百姓的虚弱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1 题 始皇既没 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徒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非有仲尼 墨翟之贤 陶朱 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 而倔起阡陌之中 率疲弊之卒 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雍州之地 殽函之固 自若也 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 楚 燕 赵 韩 魏 宋 卫 中山之君也 锄耰棘矜 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深谋远虑 行军用兵之道 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 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 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之家 殽函为官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 为 天下笑者 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1 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及 有 向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之 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 以弱天下之民 B 奋六世之余烈 C 百越之君 俯首系颈 委命下吏 D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13 下列各组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 享国之日浅 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25 B 昭襄蒙故业 因遗策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14 下列各组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宽厚而爱人 B 雍州之地 殽函之固 自若也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C 以致天下之士 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 D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15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说明秦 攻守之势异 而 仁义不施 的一组是 外连衡而斗诸侯 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隳名城 杀豪杰 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 B C D 16 下面关于文段的分析 有误的一项是 A 文段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 通过几组对比 非常鲜明的突出了全文中心 B 文段以陈涉起义的史实为论据 用反衬的写法 揭示了秦王朝覆灭的原因 C 作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意在讽今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点出全文写作意图 D 文端思路清晰 层次分明 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收束全篇 点明主旨 17 将文中划线句直译为现代汉语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雍州之地 殽函之固 自若也 1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蹂躏 r u 变生肘腋 zh u 磅礴 b B 媲美 p 忧心忡忡 zh ng 掰开 b i 26 C 独裁 c i 脉脉含情 m 淬火 c i D 筹款 ch u 马革裹尸 gu 鹧鸪 zh 2 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行伍出身 蹂躏 光复 媲美 B 血气方刚 金戈 方略 整饬 C 震聋发聩 炽热 押解 悲怆 D 浅尝辄止 遒劲 掰开 干练 二 解释词义 行伍 泛指军队 古时兵制 五人为伍 二十五人为行 蹂躏 践踏 比喻用暴力欺压 侵凌 光复 恢复原有的领土 统治或事业 血气方刚 形容年青气盛 感情易于冲动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风格洒脱 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自嘲 自己嘲笑自己 凛然 恐惧 畏惧 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5 5 磅礴 广大无边的 扩展 充满于 的 媲美 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 比美 金戈 金属制的戈 配有铁甲的战马 形容战士的雄姿 指战争 27 马革裹尸 用马皮包裹尸体 指军人战死沙场 浪子 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放荡不羁的人 尤指不务正 业过着放荡生活的人 悲怆 悲伤 驰骋 骑马奔跑 奔驰 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 漫游 闲置 搁置在一边不用 赋闲 晋代潘岳辞官家居 作 闲居赋 后来就把没有职业在家 闲住叫赋闲 苟安 苟且偷安 只顾眼前的安乐 不作长久之计 干练 精明 有才干和经验 诽谤 说人坏话 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 诽是背地议论 谤是公开 指责 独裁 独自裁断权威或权力 实行专制统治 独揽大权 掉书袋 比喻说话 写文章爱引用古书词句 以显示有学问 五内俱焚 五脏即内心全都被烧坏 烧毁了 顺达 顺利而通行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5 5 委婉 言词 声音等婉转曲折 诠释 加进书中的一段评论或解释性的文字 28 解说 解释 阐明 浅斟低唱 微微地喝酒 小声地吟唱 咀嚼 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 比喻反复体会 玩味 阅历 指过去所经历的事迹 浅尝辄止 微微品味一下就停止 比喻只有表面的兴趣或喜好而不 往深处研究 谗言 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振聋发聩 聩 耳聋 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化身 佛在人间暂时出现的人 动物或植物的形体 体现某种抽象事物 如灵魂 思想 原则或典型 的东西 婉约 委婉含蓄 柔美 浇铸 把液态的金属注入模中 使硬化而具有特殊形状 遒劲 强劲有力 刚健有力 多指书画的运笔 掰开 b i 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魅力 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三 填写出下列诗词中空缺的名句 1 射人先射马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5 5 29 2 醉里挑灯看剑 八日里分麾下 炙 沙场秋点兵 3 落日楼头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 登临意 4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江晚正愁余 5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三 阅读 阅读下文 完成各题 我常想 要是为辛弃疾造像 最贴切的题目就是 把栏杆拍 遍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 当权者不使 为官 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他被九蒸九晒 水煮油炸 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 民族的仇恨 正与邪的搏击 爱与恨 的纠缠 知识的积累 感情的浇铸 艺术的升华 文字的 锤打 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 他的脑海 翻腾 激荡 如地壳内岩 浆的滚动鼓涨 冲击积聚 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 二 不能化作施政之策 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 化作诗词 他并不 想当词人 但武途政路不通 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30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5 5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 也是一首好词了 说到底 才能和思 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 虽然被扭曲 挤压 成不了旗杆 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 别是一种价值 但这 前提 你必须是一棵树 而不是一苗草 从 沙场秋点兵 到 天 凉好个秋 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 到最后掰开嚼碎 识得辛字含 义 再到自号 稼轩 同盟鸥鹭 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 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 诗 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 诗人 能 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 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 一将功成 万骨枯 一员武将的故事 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 那么 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 他的成名 要有时代的 运动 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 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 时而 又被甩 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 所以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 才产生了一 个辛弃疾 1 对语段中加点的 升华 积聚 扭曲 魅力 四个词的 解释 错误的一项是 A 升华 比喻事物的提高的精炼 B 积聚 积累 31 C 扭曲 转动 曲折 D 魅力 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2 下列几句是对这一语段中心意思的概括 最正确的一项 A 为辛弃疾造像 最贴切的题目就是 把栏杆拍遍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5 5 B 辛弃疾的一生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 中度过的 C 历史把辛弃疾逼向了词人之道 D 宋朝三百年里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3 结合语境 说说语段中画线的 这股能量 指的是 4 作者说 辛弃疾 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 虽然被扭曲 挤压 成 不了旗杆 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 别是一种价值 结合 语境 说说这一比喻的含义 32 试题答案 1 B 押解 ji 悲怆 chu ng 2 B 可见一斑 3 D 在政治的锤炼中 不是政治的传声筒 4 1 擒贼先擒王 2 梦回吹角连营 五十弦翻塞外声 3 断鸿声里 栏杆拍遍 4 毕竟东流去 山深闻鹧鸪 5 为赋新词强说愁 却道天凉好 个秋 5 D 6 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 只 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7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指在特定的历 史背景下 他本人的追求造就了辛词不同于他人作品的独特的美 8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 像李白那样散发弄扁舟 像欧阳修那样 寄情山水 句式一致 内容恰当即可 9 A 材料一 反映 了村民们富足的生活 淳朴好客的民风 材料二 表达送别友人的 依依惜别之情 33 3 下面加点句子强调重音表示正确的一项是 在内蒙人民的心中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 A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B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C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D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4 填到下面横线上与前后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4 4 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 并且把过 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34 A 他们终于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 B 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终于被他们脱 下了 C 终于把那套用以标志身价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脱下了 D 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 衣服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呼和浩特 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 包头的意思是有鹿的地 方 B 但在汉代 这里却是一个 草木茂盛 多禽兽 汉书 匈奴传 的地方 C 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 炮弹 攻击秦始皇 D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 这件事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为什么 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 6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 洋洋洒洒地走进高等学府的神圣殿堂 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B 他的作品并非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简单得一目了然 说这种话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35 4 4 的人归根到底是没有读懂原著 C 从古到今 长江 黄河拖儿带女 养育着中华民族人丁兴旺 的一大家子 任劳任怨 万古长流 实在太不容易了 D 革命先烈前仆后继 摸索救国救命的道理 是可歌可泣的 苑囿 绵亘 夯筑 和亲 和解 36 款塞 高二语文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