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救信号求救信号 SOSSOS 解读解读 1909 年年 6 月月 10 日英国轮船首先使用日英国轮船首先使用 SOS 求救信号求救信号 船舶在浩瀚的大洋中航行 由于浓雾 风暴 冰山 暗礁 机船舶在浩瀚的大洋中航行 由于浓雾 风暴 冰山 暗礁 机 器失灵 与其它船只相撞等等 往往会发生意外的事故 当死器失灵 与其它船只相撞等等 往往会发生意外的事故 当死 神向人们逼近时 神向人们逼近时 SOS 的遇难信号便飞向海空 传往四面八的遇难信号便飞向海空 传往四面八 方 一收到遇难信号 附近船只便急速驶往出事地点 搭救遇方 一收到遇难信号 附近船只便急速驶往出事地点 搭救遇 难者 难者 许多人都认为许多人都认为 SOS 是三个英文词的缩写 但究竟是哪三是三个英文词的缩写 但究竟是哪三 个英文词呢 有人认为是个英文词呢 有人认为是 Save Our Souls 救救我们 有 救救我们 有 人解释为人解释为 Save Our Ship 救救我们的船 有人推测是 救救我们的船 有人推测是 Send Our Succour 速来援助 还有人理解为 速来援助 还有人理解为 Suving Of Soul 救命 救命 真是众说纷纭 其实 真是众说纷纭 其实 SOS 的原制的原制 定者本没有这些意思 定者本没有这些意思 SOS 另有一种表现方法为另有一种表现方法为 191519 19 15 19 分别为分别为 S O S 在在 26 个英文字母中的个英文字母中的 顺序 原因是顺序 原因是 SOS 求救信号广为人知 当在极端被动的情况之求救信号广为人知 当在极端被动的情况之 下下 SOS 会暴露受难者求救的信息 所以会暴露受难者求救的信息 所以 191519 是另一种隐晦是另一种隐晦 的传递和表达求救讯息的符号 的传递和表达求救讯息的符号 事情还要追溯到事情还要追溯到 20 世纪初 世纪初 1903 年第一届国际无线电报年第一届国际无线电报 会议在柏林召开 有八个海洋大国参加了会议 考虑到航海业会议在柏林召开 有八个海洋大国参加了会议 考虑到航海业 的迅速发展和海上事故的日益增多 会议提出要确定专门的船的迅速发展和海上事故的日益增多 会议提出要确定专门的船 舶遇难无线电信号 有人建议用三个舶遇难无线电信号 有人建议用三个 S 和三个和三个 D 字母组成的字母组成的 SSSDDD 作为遇难信号 但会议对此没有作出正式决定 作为遇难信号 但会议对此没有作出正式决定 会后不久 英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宣布 用会后不久 英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宣布 用 CQD 作为船作为船 舶遇难信号 其实这只是在当时欧洲铁路无线电通讯的一般呼舶遇难信号 其实这只是在当时欧洲铁路无线电通讯的一般呼 号号 CQ 后边加上一个字母后边加上一个字母 D 而已 海员们则把而已 海员们则把 CQD 解释为解释为 Come quick danger 速来 危险 因为 速来 危险 因为 CQD 信号只信号只 是在安装有马可尼公司无线电设备的船舶上使用 所以这一信是在安装有马可尼公司无线电设备的船舶上使用 所以这一信 号仍然不能算作是国际统一的遇难信号 况且 号仍然不能算作是国际统一的遇难信号 况且 CQD 与一般与一般 呼号呼号 CQ 只有一字之差 很容易混淆 只有一字之差 很容易混淆 1906 年 第二届国际无线电会议又在柏林召开 会议决定年 第二届国际无线电会议又在柏林召开 会议决定 要用一种更清楚 更准确的信号来代替要用一种更清楚 更准确的信号来代替 CQD 美国代表提出 美国代表提出 用国际两旗信号简语的缩写用国际两旗信号简语的缩写 NC 作为遇难信号 这个方案未被作为遇难信号 这个方案未被 采纳 德国代表斯利亚比 阿尔科无线公司的一位专家建议用采纳 德国代表斯利亚比 阿尔科无线公司的一位专家建议用 SOE 作遇难信号 讨论中 有人指出这一信号有一重大缺点 作遇难信号 讨论中 有人指出这一信号有一重大缺点 字母字母 E 在莫尔斯电码中是一个点 即整个信号在莫尔斯电码中是一个点 即整个信号 SOE 是是 在远距离拍发和接收时很容易被误解 甚至完全不能 在远距离拍发和接收时很容易被误解 甚至完全不能 理解 虽然这一方案仍未获通过 但它却为与会者开阔了思路 理解 虽然这一方案仍未获通过 但它却为与会者开阔了思路 接着 有人提出再用一个接着 有人提出再用一个 S 来代替来代替 SOE 中的中的 E 即成为 即成为 SOS 在莫尔斯电码中 在莫尔斯电码中 SOS 是是 它简短 它简短 准确 连续而有节奏 易于拍发和阅读 也很易懂 准确 连续而有节奏 易于拍发和阅读 也很易懂 在宣布在宣布 SOS 为国际统一的遇难信号的同时 废除了其他为国际统一的遇难信号的同时 废除了其他 信号 其中包括当时普遍使用的信号 其中包括当时普遍使用的 CQD 但 但 SOS 并没有马上并没有马上 被使用 电报员们仍然偏爱于被使用 电报员们仍然偏爱于 CQD 因为他们大多数过去是 因为他们大多数过去是 在铁路系统工作的 习惯使用在铁路系统工作的 习惯使用 CQD 1909 年年 8 月 美国轮船月 美国轮船 阿拉普豪伊阿拉普豪伊 号由于尾轴破裂 无号由于尾轴破裂 无 法航行 就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拍发了法航行 就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拍发了 SOS 信号 这是第信号 这是第 一次使用这个信号 直到一次使用这个信号 直到 1912 年年 4 月月 泰坦尼克泰坦尼克 号沉船事件号沉船事件 之后 之后 SOS 才得到广泛使用 才得到广泛使用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SOS 这三个字母无论是从上这三个字母无论是从上 面看还是倒过来看都是面看还是倒过来看都是 SOS 当遭遇海难 需要在孤岛上摆上 当遭遇海难 需要在孤岛上摆上 大大的大大的 SOS 等待救援的时候 头顶上路过的飞机无论从哪个等待救援的时候 头顶上路过的飞机无论从哪个 方向飞来都能立刻辨认出来 方向飞来都能立刻辨认出来 其实 其实 S O S 是国际莫尔斯电码救难信号 并非任何单词是国际莫尔斯电码救难信号 并非任何单词 的缩写 鉴于当时海难事件频繁发生 往往由于不能及时发出的缩写 鉴于当时海难事件频繁发生 往往由于不能及时发出 求救信号和最快组织施救 结果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求救信号和最快组织施救 结果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于失 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于 1908 年正式将它确定为国际通年正式将它确定为国际通 用海难求救信号 这三个字母组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只是因用海难求救信号 这三个字母组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只是因 为它的电码为它的电码 三个圆点 三个破折号 然后再加三个圆 三个圆点 三个破折号 然后再加三个圆 点 在电报中是发报方最容易发出 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电码 点 在电报中是发报方最容易发出 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电码 在在 1908 年之前 国际公海海难求救信号为年之前 国际公海海难求救信号为 C Q D 这三 这三 个字母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尽管很多人认为它是个字母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尽管很多人认为它是 Come Quickly Danger 快来 危险 的首字母缩写 虽然 快来 危险 的首字母缩写 虽然 1908 年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已经明确规定应用年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已经明确规定应用 S O S 作为海难求作为海难求 救信号 但救信号 但 C Q D 仍然有人使用 泰坦尼克海难发生初期 其仍然有人使用 泰坦尼克海难发生初期 其 他船只和救助组织之所以没有能够及时组织施救 主要是因为他船只和救助组织之所以没有能够及时组织施救 主要是因为 他们不明白船上发报员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烧结球团原料工岗位设备技术规程
- 中国弧管散热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船体建造系统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营养指导员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库(含答案)
- 2025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餐桌台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合金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嚼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摩托车锁盖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竹片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Nikon尼康D3100中文说明书
- DL∕T 1802-2018 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及自动电压控制技术规范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智能设计完整版本
- 在线网课知慧《美国史(东北师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护理职业规划大赛
- 安全生产投入台账(模板)
- 医保智能审核系统解决方案
- ktv地震应急预案
-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课件
- 营养强化食品中叶酸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