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5 0 机 械设 计 与 制造 Ma c h i n e r y De s i g n Ma n u f a c t u r e 第 5期 2 0 1 5年 5月 基于 F L U E N T的换热设备 中并联管组均流模型设计 杨程 牛永江 罗海玉 李奇军 天水师范学院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甘肃 天水7 4 1 0 0 0 摘要 基于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和 F L U E N T软件 以并联管组的支管直径为设计参数 利用敏感性分析法确定敏感参 数 通过多元线性拟舍得出流量分布不均匀系 数与敏感参数的二元三次关系式 计算得出当 流量分布不均匀系 数在敏感 参数取值范围内取最小值时的支管直径大小 利用F L U E N T对同尺寸并联管组的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进行验证计算 计 算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比优化前降低了6 8 2 提高了并联管组的流量分布均匀性 为今后并联管组 的工程设计提供 了一种方法 关键词 并联管组 敏感性分析 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 多元线性拟合 中图分类 号 T H 1 6 T K 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3 9 9 7 2 0 1 5 0 5 0 1 5 0 0 6 Th e De s i g n o f Un f O r m T u b e F l o w Ra t e s Mo d e l f o r P a r a l l e l Tu b e s o f He a t E x c h a n g e r s Ba s e d o n t h e F L U ENT Y A N G C h e n g N I U Y o n g j i a n g L U O H a i y u L I Q i u n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t r o n i c s a n d A u t o mo b i l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i a n s h u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G a n s u T i a n s h u i 7 4 1 0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h c a r r i e s o u t t h e w o r k b a s e d o n t h e b asi c p r i n c i p l e o fh y d r o m e c h a n i c s a n d F L U E N T F r s t r y t h e s e n s i t i v e p a r a m e t e r s are d e t e r m i n e d b y t a k i n g t h e t u b e s d i a me t e r f o r d e s i g n p ara m e t e r s and ana l y z i n g t h e s e nsi t i v e p ar a m e t e r s T h e n o b t a i ns a b i n a r y c u b i c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n o n u n if o r m i t y a n d t h e s e n s i t i v e p ara m e t e r s b y m u l t ip l e l i n e r fi t t i n g a n d t h e t u b e s d i a me t e r w h e n t h e mi n i m u m N o n u n if o r m i t y i n t he v a l u e r ang e o ft h e s e nsi t i v e p ara m e t e r s N e x t t h e n o n u n if o r mi t y o ft h e s 口 s i z e p ara l l e l t u b e s i s w o e d o u t b y F L U N E T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n o n u n if o r m i t y is d e c r e a s e d b y 6 8 2 q 加r o p t i m iz at i o n d e s ign i t i m p r o v e s t h e u n if o t u b e flo w r at e s I t p r ovi d e s a m e t h o d f o r t h e p ara l l e l t u b e s d e s i g n ati o r Ke y W o r d s Pa r a l l e l T u b e s S e n s i t i v e An a l y s i s No n Un i f o r mi t y M u l t i p l e Li n e r Fi t t i n g 1引言 并联管组广泛运用于各种换热设备 冷凝器 蒸发器和太阳 能集热器阵列等 中 但通常并联管组的流量分布并不均匀 如果 并联管组设计或使用不合理 有时就会出现某些支管中的流量非 常小甚至逆流的现象 从而影响了换热设备的效率 在锅炉过热 器中如果出现流量非常小或者流路短路 导致过热器表面受热不 均匀 很容易发生爆管事故 极大的威胁到了生产安全 针对以上所出现的问题 国内外的学者们对并联管组在理 论和实验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文献 3 疆过建立集管内单相 流体流动的几何与数学模型 得出了电站锅炉分流与汇流集管内 单相流体的流动特f生 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文献 导出了单相流体 在并联管组分配集箱中流动特f生的离散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文献 考虑摩擦和惯性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 u型和 z型并联管 组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并得出了其解析解 文献 寸 平面型燃 料电池中并联管组内的流体建立了一维数学模型 并将其解析解 与三维 C F D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 文献 寸 热交换设备中并联 管组内流体的流动特 生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在分流集箱中插入 一 根多孔的圆管使并联管组的流量分布较均匀 随着近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商业 C F D软件大量的运 用到了科学研究的领域 文献口 嚼f 微型并联管组进行了研究 利 用 C F D技术提出了一种对集箱形状的优化方法 文献 嘴 分流集 箱的轮廓分别设定为线性和非线性的曲线 并利用 C F D得出了 其流量分布均匀系数 文献 t 汽车加热器的U型并联管组分配 集箱中加入一个导流板 然后利用 F L U E N T计算得出了支管流 量分布 进而得出导流板在分配集箱中的最佳位置 文献 锅 炉再热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 F L U E N T 仿真 得出H型并联管组 比其他型式的流量分布更加均匀 文献 对板翅式热交换器中并 联管组内的蒸汽进行了F L U E N T仿真 并得出了并联管组中蒸 汽的压力和速度分布 前人的研究虽然使并联管组的流量分布均 匀化了 但很多都是以极大的增加并联管组的重量 尺寸或制造 成本为代价的 在分析并联管组内流体流动特 生的基础上 将设 来稿 日期 2 0 1 4 1 0 1 4 基金项 目 天水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 P S A1 4 0 3 作者简介 杨程 1 9 8 6 一 男 甘肃天水人 硕士研究生 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研究 第 5期 杨程等 基于 F L U E N T的换热设备 中并联管组均流模型设计 1 5 1 计参数 支管直径 对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 分析 提出对并联管组的支管直径进行重新设计 使流量分布不 均匀系数减到最小 2并联管组的水动力特性分析模型 所研究的并联管组几何模型 如图 1 所示 并联管组可看作 是分流集箱 汇流集箱和 9 根支流管组成 水由并联管组的进口 进入分流集箱 通过 1 9 支管进行分流 汇集在汇流集箱后从 出口流出 为了对并联管组内流体的流动特陛建立流体动力学控 制方程 在进行数值计算之前须对其进行如下假设 1 流体为单 相 均质 常物性和不可压缩的液态水 在管内作等温 定常流动 2 集管为等截面的矩形管 截面面积为 9 x 9 mm 3 忽略并联 管组中的摩擦阻力 局部阻力和惯性效应等 4 支管与集管垂直 水在人口的速度垂方向直于分流集箱的横截面 5 外界的环境压 力和温度不变 流体做等温运动 因此在模拟过程中不需要开启 能量守恒方程 只需要求解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 实际 上 即使在边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流体的流动也是不稳定的 压 力和速度等流体的流动特l生 都会产生随机变化 为了保证模拟结 果的真实性 还需引入 k e湍流方程 图 1并 连管组的几何模 型 F i g 1 S c he ma t i c Di a g r a m o f t h e P a r a l l e l Tu b e s 质量守恒方程 0 1 动 量 守 恒 方 程 等 一 蕃 毒 嚣 等 c2 k的输送方程 p 等 一 0 Ix O k 4ix O u 善 等 s cs 8的输送方程 p 鲁 一 音 篝 c I e 百0 u i 盟Ox i 等 一 c 4 式中 一湍动能 广 湍动耗散率 p 一流体密度 k g m 旷一 流体速 度 m s 一湍动粘度 o r k 端 流常量 方程中的经验常数 Cl 1 44 C2 1 92 o k 1 0 1 3 3 F L U E N T仿真分析 3 1边界条件 求解器选用非耦合定常隐式求解 选用标准 k e 方程 近壁 节点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法处理 压力和速度的耦合采用 S I MP L E 算法 动量利用二次迎风格式离散 设定初始化管组入口速度为 2 6 5 3 m s 即水的体积流量为 2 L mi n 设定残差和迭代次数进行 计算 所用计算机器为 1 台 D E L L工作站 配置有 1 颗酷睿 i 5四 核处理器和 4 G B内存 计算一个工况需要 8 h 左右 3 2 网格独立性测试 用G A MB I T建立并联管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结构性与非结构 性混合网格划分 为了确保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网格独立性测试 是非常必要的 如图2 所示 在并联管组进口的体积流量 Q 2 Um i n 不变的隋况下 网格数量为4 2 5 7 0 2 6 5 3 4 4 7 8 4 8 7 5 3和 1 1 3 8 4 9 9 时 计算所得的流量不均匀系数分别为 0 0 3 8 1 3 0 0 3 2 4 8 0 0 3 0 1 3和 0 0 2 9 8 7 后两种网格计算所得的流量不均匀系数差别低于 1 考 虑到计算成本和精度 选择第三种网格进行网格划分 e 姜 图 2网格独立性测试 F i g 2 G r i d I n d e p e n d e n c y T e s t o f t h e Nu me r i c al S o l u t i o n s f o r Gr i d S y s t e m 3 3 F L UE N T计算结果验证 为了确保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将并联管组按如图 1 所示进 12 1 体积流量 Q 2 L m i n 支管直径 d 3 m m时所得的模拟数据与实 验数据对比 如图 3 所示 模拟计算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 忽略 了摩擦阻力 局部阻力和惯性效应等 难免会造成误差 考虑到以 上原因 认为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模拟结果真实可信 畦 褂 丑 删 舡 图 3模拟与实验数据 的对 比曲线 Fi g 3 C o mpa r i s o n Be t we e n t h e Me a s u r e d a n d Calc u l a t e d F l o w Ra t i o 3 4 F L UE N T计算结果的处理 为了评估并联管组流量分布的不均匀性 引入两个无量纲 的 参 数 和 屈 等 5 丽 6 声 屈 7 式中 Q 厂第 i 根支管的质量流量 k g s 联管组进 口的质量 流量 k g s 第 i 根支管的流量比率 均流量比率 J 7 7 支管数量 一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 支管流量比率越接近平均流量比率 会使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 n O 0 0 O O 0 0 O 1 5 4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No 5 Ma v 2 01 5 d l x 1 d 2 y其格式为 6 6 l l 6 2 2 6 3 2l 6 4 2 2 6 5 1 2 6 3 6 3 6 6 表 1并联管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Ta b 1 S e n s it iv i t y An a ly s is f o r t h e De s i g n P ar a me t er s o f t h e P a r a l l e l Tu b e s 8 表 2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表 Ta b 2 Ta b l e f o r t h e No n Un i f or mit y 2 0 0 5 3 2 7 4 71 0 0 5 7 4 9 7 6 9 0 0 6 3 7 51 71 0 0 6 9 48 6 62 0 0 7 41 1 7 4 6 2 3 0 0 2 8 2 9 6 7l 0 o 31 21 9 8 3 0 0 3 6 9 7 0 0 0 O o 4 1 9 7 7 93 0 o 4 7 2 4 2 7 3 2 6 0 0 1 2 4 6 65 0 0 01 1 21 5 8 4 0 01 2 0 31 4 0 0 01 5 9 3 8 03 0 01 9 8 71 5 7 2 8 0 0 1 92 6 6 7 2 0 01 4 61 9 1 7 0 0l 1 9 9 8 2 4 0 01 0 7 4 3 3 7 0 01 0 8 7 3 8 7 3 0 0 3 01 3 73 0 0 0 2 6 31 2 5 1 0 0 2 3 5 5 4 9 7 0 0 2 2 07 2 1 0 0 0 2 0 6 8 4 3 0 对表2中的数据直接进行二元线性拟合 所得的回归方程为 2 0 4 2 3 6 7 9 6 3 0 2 7 5 3 3 1 3 7 x l 1 1 7 8 8 0 6 8 0 x 2 0 0 5 6 6 8 8 3 8 x 1 一 Q6 1 9 6 6 7 8 7 2 0 7 5 4 9 2 6 1 0 0 0 3 7 2 4 6 3 3 l 0 1 0 3 7 6 9 2 4 3 一 0 0 1 8 2 4 8 7 5 x I 2 0 0 0 2 7 8 3 7 缸 2 1 3 I 4 2 x 2 信 所以该二元三次多项式方程是极显著的 式 9 的在笛卡尔坐标系 中的曲面 如 图 9所示 曲面投影 到垂直于 d 轴的坐标面上 如同一个对号 即先减小后增加 从 该曲面可以观察到 1 将 1 样 支管直径固定 1 支管的直径越大 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对 4 9 支管直径的变化越敏感 2 将 4 9 支管直径固定 当2 m m d 4 2 4 mm时 流量分布不均 匀系数随着 1 支管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当 2 4 mm d 4 9 2 7 mm 时 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先随着 1 支管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后又 增大 当2 7 m m d 4 9 3 m m时 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先随着 1 支管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3 曲面在 d 3 7 m m d 2 6 m m附近有 驻点 即方程 9 在 3 7 x z 2 6附近有极小值 对方程 9 中的自变量 和 分别求偏导得 0 1 0 一6 y 0 6 x 求得方程组 1 O 的解为 6 6 4 9 2 1 5 6 6 6 2 7 1 3 6 1 6 5 7 7 3 4 2 7 1 2 7 2 9 6 4 7 0 5 8 2 9 0 4 1 因为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3 mm d 1 4 mm和2 m m 3 mm 因此将 1 弘舍去 即当 d 1 3 4 2 7 1 d 9 2 7 2 9 6 时并联管组的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最小值 0 0 1 0 5 且最小值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 将 d 3 4 2 7 1 d 2 7 2 9 6时并联管组模型进行F L U E N T数值 寸 算 将计算所得的支 管流量比率与初始并联管组对比 如图 1 0 所示 计算得出优化前 后并联管组的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分别为 0 0 3 0 1 4和 0 0 0 9 5 8 优化后支管的流量分布比优化前的均匀性提升了6 8 2 改善了 换热设备的性能 0 0 0 e O 0 槲 丑 鲫 避 却 图 9拟合曲面 F i g 9 Th e F i t t i n g S u r f a c e 支管编号 图 1 0优化前后支管流量比率曲线 Fi g 1 0 Th e F l o w Ra t i o Di s t r i b u t i o n s B e f 0 r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Op t i mi z a t i o n De s i g n 6结论 在对换热设备中 Z型并联管组进行流体特性分析的基础 上 从设计思路出发 结合全文的数值计算 可知并联管组的均流 模型设计符合初衷 明显提高了流量分布均匀性 为今后并联管 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主要结论如下 1 利用 F L U E N T计算得出了每个设计参数 支管直径 单 独变化时的压力云图 速度云图 支管流量比率曲线和每个设计 参数单独变化时的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 2 以敏感参数为自变量 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 为因变量 拟合出一个二元三次多项式方程 求得该方程自变量在取值范围 内的最小值 3 对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取最小值时尺寸的并联管组进行 数值计算验证 验证结果与拟合方程所得结果符合良好 参考文献 1 缪正清 王恩禄 田子平 电站锅炉分配集箱系统单相流体流动特性 的 研究 J 动力工程 1 9 9 8 1 8 1 4 3 4 7 No 5 Ma v 2 0 1 5 机械 设 计 与制 造 1 5 5 Mi a o Z h e n g q i n g Wa n g E B l u T i a n Z i p i n g A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s i n g l e p h a s e fl u i d flo w c h ara c t e ris t i c i n p o we r p l a n t b o i l e r d i s t rib u t i ng h e a d e r s y s t e m J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i n g 1 9 9 8 1 8 1 4 3 4 7 2 缪 正清 王恩禄 田子平 电站锅炉汇集集箱系统单相流体流动特性的 研究 J 动力工程 1 9 9 8 1 8 2 4 6 4 9 4 5 Mi a o Z h e n g q i n g Wa n g E n l u T i a n Z i p i n g A r e s e arc h o n t h e s i n g l e p h a s e flu i d flo w c h ara c t e ris t i c i n p o we r p l a nt b o i l e r c o l l e c t i n g h e a d e r s y s t e m J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i n g 1 9 9 8 1 8 2 4 6 4 9 4 5 3 韦晓丽 缪正清 z型和u型集箱并联管组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J 动 力工程 2 0 0 8 2 8 4 5 1 4 5 1 8 We i X i a o l i Mi a o s t u d y o f fl o w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i n p a r a l l e l t u b e s e t s y s t e ms w i t h t y p e Z a n d t y p e U h e a d e r s J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i n g 2 0 0 8 2 8 4 5 1 4 5 1 8 l 4 J L u F ang L u o Y o n g h a o Y a n g S h i m i n g A n aly t i c al and e x p e ri me n t a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fl o w d i s t ri b u t i o n i n ma n if o l d s f o r h e a t e x c h a n g e r s J J o u r n a l o f H y d rod y n a mi e s 2 0 0 8 2 0 2 1 7 9 1 8 5 5 Wa n g J an y e P r e s s u r e d r o p a n d fl o w d i s t ri b u t i o n i n p arall e l c h a n n e l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s o f f u e l c e l l s U t y p e a r r a n g e m e n t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n a l o f H y d r o g e nE n e r g y 2 0 0 8 3 3 2 1 6 3 3 9 6 3 5 0 6 Wa n g J u n y e P r e s s u r e d r o p a n d fl o w d i s t ri b u t i o n i n p a r all e l c h a n n e l c o n f i gur a t i o n s o f f u e l c e l l s Z t y p e a r r a n g e m e n t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l o f H y d r o g e n E n e r g y 2 0 0 8 3 3 2 1 5 4 9 8 5 5 0 9 7 S Ma h a r u d r a y y a S d a y a n t i A P D e s h p and e F l o w d i s t ri b u t i o n a n d p r e s s u r e d rop i np arall e l c h a n n e l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s o f p l a n arf u e l c e l l s J J o u rna l o f P o w e r S o u r c e s 2 0 0 5 1 4 4 1 9 4 1 0 6 1 8 J Wa n g C h i c h u a n Yang K a i s h i n g T s a i J h o n g s y u a n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flo w d i s t rib u t i o n i n c o mp a c t p arall e l flo w h e a t e x c h a n g e r s p a r t hT y p i c al i n l e t h e a d e r J A p p l i e d T h e r ma l E n g i n e e ri n g 2 0 1 1 3 1 1 6 3 2 2 6 3 2 3 4 9 Wa n g C h i c h u a n Ya n g K a i s h i n g T s a i J h o n g s y u a n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flo wd i s t ri bu t i o ni nc o mp a c t p a r a l l e l fl o w h e a t e x c h an g e rs p a r t I I Mo d i f i e d i n l e t h e a d e r J Ap p l i e d T h e r mal E n g i n e e ri n g 2 0 1 1 3 1 1 6 3 2 3 5 3 2 4 2 1 1 0 J Os a mu T o n o mu r a S h o t a roT a n a k a Ma s a r u N o d a C F D b a s e d o p t i mal d e s i g n o f mani f o l d i n p l a t e 矗 n mi c rod e v i c e s J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in g J o u mal 2 0 0 4 1 0 1 1 3 9 7 4 0 2 1 1 1 J J i mmy C K T o n g E p h r a i m M S p a r r o w J o h n P A b r a h a m G e o m e t ri c s t r a t e gle s for a t t a i n me n t o f i d e n t i c a l o u t f l o w s t h rou g h a l l o f t h e e x i t p o r t s o f a d i s t ri b u t i o n m a n i f o l d i n a m a n i f o l d s y s t e m J A p p l i e d T h e r m al E n g i n e e ri n g 2 0 0 9 2 9 1 7 1 8 3 5 5 2 3 5 6 0 1 2 S h i J u n y e Q u X i a o h u a Q i Z h a o g a n g E ff e c t o f i n l e t mani f o l d s t r u c t u r e o n t h e p e r f o rm a n c e o f t h e h e a t e r c o r e i n t h e a u t o mo b i l e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s y s t e m s J A p p l i e d T h e r m a l E n g i n e e ri n g 2 0 1 0 3 0 8 9 1 0 1 6 1 0 2 1 1 1 3 j E s m a e i l P o u rsa e i d i Ma s o u d Ar ahl u U s i n g C F D t o s t u d y c o mb u s t i o n a n d s t e a m fl o w d i s t ri b u t i o n e f f e c t s o n r e h e a t e r t u b e s o p e r a t i o n J J o u rnal o f F l u i d s E n gi n e e ri n g 2 0 1 1 1 3 3 0 5 1 3 0 3 1 1 1 1 4 Ma y u r k u ma r s G a n d h i Ar i j i t A G a n g u l i J y e s h t h ar B d o s h i C F D s i m u l a t i o n f o r s t e am d i s t ri b u t i o n i n h e a d e r a n d t u b e a s s e m b l i e s J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rc h a n d D e s i g n 2 0 1 2 9 0 4 4 8 7 5 0 上接 第 1 4 9页 F r e q u e n c y H z 图 7带通滤波器后的包络谱 T a b 7 En v e l o p e o f Ba nd p a s s F i l t e r a f t e r t h e S p e c t r u m 5结论 1 小波包分层阈值降噪法应用在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具有 较好的降噪预处理效果 通过适当的重构信号 可以有效地提高 信噪比 同时抑制高频和低频噪声 能够恢复信号中的高频成分 信号 2 谱峭度理论应用在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可以更好地确定 合适的带通滤波参数 从而能更准确地利用包络分析法从轴承振 动信号中解调出故障特征频率 诊断出轴承故障 参考文献 1 唐贵基 蔡伟 应用小波包和包络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J 振动 测试与诊断 2 0 0 9 2 9 2 2 0 1 2 04 T a n g G u i j i C a i We i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w a v e l e t p a c k e t a n d e n v e l o p m e n t a n al y s i s i n f a u I t d i a gno s i s o f r o l l i n g b e a ti n g J J o u rna l o f V i b r a t i o n Me a s u r e m e n t D i a g n o s i s 2 0 0 9 2 9 2 2 0 1 2 0 4 2 苏文胜 王奉涛 张志新 E M D降噪和谱峭度法在滚动轴承早期故障 诊断中的应用 J 振动与冲击 2 0 1 0 2 9 3 1 8 2 1 S u We n s h e n g Wa n g F e n g t a o Z h a n g Z h i x i n E MD d e n o i s i n g a n d s p e c t r a l k u r t o s i s i n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f a u l t d i a g n o s i s o f r o l l i n g b e a ti n g J J o u r n a l o f V i b r a t i o na n d S h o c k 2 0 1 0 2 9 3 1 8 2 1 3 杨文志 马文生 任学平 J 波包降噪方法在滑动轴承故 障诊断中的应 用研究 J 噪声与振动控制 2 0 0 9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监护及探望权明确合同
- 生态修复工程种树土地租赁与植被重建合作协议
- 离婚协议补充协议正本及子女抚养权变更及探望权协议
- 离婚协议公证在调解离婚纠纷中的实际效果评估
- 城市核心区域离婚房产分割及补偿协议
- 新能源科技公司股东个人股权转让及环保责任协议
- 主题公园内商户租赁合同范本:景区商业合作租赁协议
- 班长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个人素养提升培训
- 高校师生安全培训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社区网格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GB/T 20841-2007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 新浙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分解
- CT图像伪影及处理
- 住宅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举例
- DB11T 1893-2021 电力储能系统建设运行规范
- 诊所备案申请表格(卫健委备案)
- LANTEK兰特钣金软件手册(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