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_第1页
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_第2页
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_第3页
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 第一条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矿井井下和地面具有瓦斯 煤尘爆炸环境中使用的防爆电气 设备及连线电缆 第二条 防爆电气设备 小型电器必须有永久性的防爆标志 Exdi 煤安标志 MA 产品 铭牌 无 防爆标志 煤安标志 为失爆 无 铭牌 为不完好 第三条 防爆电气设备 小型电器下井前必须经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 粘贴 防爆检 查合格证 并签发 入井许可证 才能下井 现场检查无 防爆检查合格证 为失爆 二 壳体二 壳体 第四条 凡是转轴穿过隔爆外壳壁的地方应有隔爆轴承盖 否则为失爆 第五条 隔爆壳变形长度超过 50mm 凸凹深度超过 5mm 为失爆 第六条 隔爆外壳开焊为失爆 锈蚀严重 有锈皮脱落为失爆 油漆皮脱落较多为不完 好 第七条 穿越隔爆腔的接线座有裂缝或晃动为失爆 第八条 隔爆外壳上的观察窗内密封衬垫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包覆的不燃性材 料制成 衬垫的厚度不能小于 2mm 当外壳 当外壳净容积不大于 100cm3 时 衬垫宽度不 得小于 9 5mm 否则为失爆 观察窗玻璃表面伤痕深度小于 1mm 为不完好 否则为失爆 三 防爆面三 防爆面 第九条 隔爆接合面间隙和宽度不得小于表 1 表 2 的规定 快开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 面的最小有效宽度不小于 25 毫米 否则为失爆 1 静止隔爆面的间隙与接合面宽度 表 1 隔爆空腔净容积 升 间隙 毫米 接合面宽度 毫米 0 5 0 3 8 0 5 2 0 4 12 5 2 0 5 25 2 活动部分 操纵杆及电机轴 隔爆接合面间隙与接合面宽度 表 2 间隙 毫米 隔爆空腔净容积 升 操纵杆与孔电机轴与孔 接合面宽度 毫米 0 5 0 3 0 4 12 5 0 5 2 0 5 0 6 25 第十条 隔爆面划伤为不完好 其深度与宽度大于 0 5mm 或无伤隔爆面有效宽度小于 表 1 表 2 规定值的 2 3 为失爆 无伤隔爆面的有效宽度计算见图 1 L1 无伤隔爆面有效宽度 L 隔爆面规定宽度 L1 螺孔边缘至隔爆面边缘 最短有效宽度 第十一条 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面的宽度不得小于 25mm 间隙不得大于 0 5mm 否则为 失爆 快开式门或盖因变形打不开 且隔爆面间隙大于或结合机有效宽度小于表 1 规定值为 失爆 否则为不完好 第十二条 隔爆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 6 3 m 操纵杆粗糙度应不大于 3 2 m 否 则为失爆 第十三条 隔爆面有锈迹 用绵纱擦后 有 云影 为不完好 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失 爆 云影 表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 用手摸无感觉 第十四条 隔爆面局部存在直径大于 0 5mm 深度大于 1mm 的砂眼 在 1cm2范围内超过 5 个为失爆 第十五条 隔爆面上不得有油漆和硬杂物 否则为失爆 第十六条 隔爆面应磷化或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油等合格的防锈油 磷化后也可以涂 凡士林油 磷面脱落并未涂防锈油为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 涂油过 多为不完好 四 电缆引入装置四 电缆引入装置 第十七条 高压电缆的引入装置采用浇铸固化密封式时 填料的填充深度须大于电缆引 入孔径的 1 5 倍 最小为 40mm 否则为失爆 采用铠装电缆供电时 使用密封圈要全部在 铅皮上 否则为失爆 第十八条 电缆护套入器壁小于 5mm 为失爆 大于 15mm 为不完好 电缆直径较大而不 能进入按线腔时 可适当将需伸入按线腔部分电缆护套锉细 第十九条 没有按线的电缆引入装置分别用密封圈和金属挡板 挡圈依次装入 压紧 否则为失爆 接线的电缆引入装置若加装金属圈时应装在密封圈外面 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条 金属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应不大于 2mm 厚度不小于 2mm 金属套圈 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应不大于 2mm 厚度应不小于 1mm 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一条 接线嘴压紧后应有间隙 否则为失爆 接线嘴应平行压紧 两压紧螺丝入 扣差不应大于 5mm 否则为不完好 接线嘴压紧后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 只能用一个不开 口的金属圈来调整 不得再垫其它杂物 金属圈的内外径应与喇叭嘴伸入器壁规格一致 否 则为失爆 第二十二条 接线嘴压紧要求 卡兰式的以压紧密封圈后用单手晃动喇叭嘴 上下左右 晃动时为失爆 螺旋式接线嘴拧入丝扣数不得少于 5 扣 用单手顺压紧方向用力拧动超过半 圈为失爆 第二十三条 接线嘴严禁朝上 否则为失爆 接线嘴外部有缺损 不影响防爆性能为不 完好 第二十四条 电缆压线板压紧要求 未压紧电缆为失爆 电缆压紧后的直径比原直径减 少 10 及以上 为不完好 第二十五条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内不充许由负荷侧接线嘴接入引出电源线或从电源侧 接线嘴接入引出负荷线 低压隔爆开关的控制线 信号线嘴严禁接入或引出动力线 否则均 为失爆 五 密封圈五 密封圈 第二十六条 必须使用合格的橡胶密封圈 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七条 密封圈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 3 规定值 否则为失爆 表 3 D mm D0 D mm D 20 1 20 D 60 1 5 D 60 2 备注 D 表示密封圈外径 D0 表示进线装置内径 2 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为 1mm 芯线截面积 4mm2以及下电缆密封圈内径应不大 于电缆外径 否则为失爆 3 密封圈的厚度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0 7 倍 且不得小于 10mm 否则为失爆 4 密封圈的厚度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0 3 倍 截面积 70mm2的电缆除外 且不得小于 4mm 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八条 密封圈修整后应整齐圆滑 凹凸大于 2mm 含 2mm 为失爆 小于 2mm 为不 完好 第二十九条 密封圈的同心槽线应朝内 否则为不完好 控制线 信号线的密封圈分层 严重 内凸 外凸达密封圈宽度的 1 3 者为失爆 第三十条 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 否则为失爆 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 根电缆时为失爆 六六 紧固件紧固件 第三十一条 隔爆面紧固件应齐全 完整 可靠 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二条 紧固件应采用不锈材料或经电镀等防锈处理 否则为完好 第三十三条 同一紧固部位的螺母 螺栓其规格应一致 螺纹裸露部分一般不得超过三扣螺纹裸露部分一般不得超过三扣 否则为不完好 第三十四条 紧固隔爆面螺栓的螺母必须上满扣 否则为失爆 紧固螺钉伸入螺孔长应 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 铸铁 铜 铝件等不小于螺纹直径的 1 5 倍 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 直径尺寸 则螺钉必须拧满螺孔 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五条 隔爆面紧固螺栓应加装弹簧垫圈或装弹簧垫圈或背帽 弹簧垫圈与螺栓规格一致 弹簧 弹簧 垫圈应压平垫圈应压平 螺栓松动 无弹簧垫圈 或背帽 和弹簧垫圈不合格均为失爆 七七 联锁装置联锁装置 第三十六条 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 防止擅自开盖操作 保 证非专用工具不能轻易解除它的作用 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七条 开关内隔离开关应与负荷断路器 接触器在电气或机械上联锁 否则为失 爆 八八 电缆与连接电缆与连接 第三十八条 电缆 包括通讯 照明 信号 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 的连接不采用 连接装置的接头连接装置的接头 为失爆 第三十九条 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连接器和未灌注绝缘充填物或充填不严密的接头 为失爆 第四十条 通过电缆末端没有接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 为失爆 第四十一条 橡套电缆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伤痕深度最薄处达 1 2 以上 长度达 20mm 或沿围长 1 3 以上 为失爆 九九 电缆接线工艺电缆接线工艺 第四十二条 接线应采用弓形垫圈 碗形垫圈或利用专用的接线头连接导线 螺母下应 有弹性垫圈 或采用双螺母 不得压芯线绝缘 芯线裸露部分距卡爪 或平垫圈 的最近端 不得大于 1mm 否则为不完好 第四十三条 高压电缆的连接 一律采用压接方式 否则为不完好 接线柱使用压板压 线时 压板凹面一律朝下 否则为不完好 井下使用的带有屏蔽层的电缆接线时 必须将屏 蔽层处理干净 否则造成事故的按失爆论处 第四十四条 电气设备内接地线未接者为失爆 接线腔内地线长度应适宜地线长度应适宜 以松开线嘴线嘴 卡兰卡兰拉动电缆后 三相火线三相火线拉紧或松脱时 地线不脱地线不脱为宜 接地螺栓 螺母 垫圈不允许涂 绝缘物 否则为不完好 第四十五条 接线腔应保持干净 无杂物和水珠 使用铠装电缆的接线腔内不允许有油 否则为不完好 表 4 隔爆腔内导线的电气间隙 mm 额定电压 V 电气间隙 mm 500V 以下 6 6606601010 114011401818 330036 600060006060 爬电距离 最小爬电距离 mm额定电压 V abcd 364444 606666 12767810 220681012 3808101215 66012162025 114024283545 330045607590 600085110135160 电气间隙电气间隙 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