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8年物理高考第一轮复习的建议.doc_第1页
对2018年物理高考第一轮复习的建议.doc_第2页
对2018年物理高考第一轮复习的建议.doc_第3页
对2018年物理高考第一轮复习的建议.doc_第4页
对2018年物理高考第一轮复习的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2018年物理高考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研读教学大纲和当年考试说明上的每一句话。这是高考出题的依据,会让你对整个高中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框架,让你知道高考考察哪些知识和内容,知道哪些是重点,为你指明了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也为你后面的二轮三轮复习打下正确的基础。一考核内容与要求二.对大纲的理解三对2017年物理全国卷(I)试卷的分析整体来说,今年全国一卷是立足基础、突出能力。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知识覆盖面较广。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的考查较多。考试侧重于基础物理知识和概念的深入理解。注重物理概念与规律,回归基本原理。试题注重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核心思维方法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贴近高考改革的“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以及“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的要求。今年高考在往年的基础上略有创新,题目的开放设问更多,与生活实际和科技发展结合较为紧密。加强对基础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学科思想及方法的考查;重视从教材中选取命题素材,引导教学重视教材、回归教材;加强对典型问题、简单情境的物理本质的考查;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等。今年考生得分不高的原因:1、选择题8道选择题中单选题难度不大,但是题型较新,多选题难度适中,相对合理,常见题型较多,以考查基础为主。总体本次考试在选择题中,题型变化较大。既有定性判断,也有定量计算,结论:相对来说运算量较大(14、17、19、20题),题型较新(18、21),影响了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失分较多2、考题类型有调整(1)今年将选修3-5列为必考内容,直接出现在选择题的第14题和第17题。(2)往年常见的天体运动选择题,今年移到计算题,但也只是借用了天体的模型考察功能关系。(3)生活实例题增多,如第14题的火箭升空、第15题的乒乓球发球技术、第17题的伪科学工程“人造太阳”、第18题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第24题的太空飞船等都结合了生活实例模型。(4)实验题延续去年特点,一力一电。力学实验来源于课本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但用“滴水计时器”替代打点计时器,有所延伸。今年的电学实验考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无论是力学实验还是电学实验,均注重考查学生对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数据处理方式的把握,对学生的题干信息的提取、处理和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电学实验题难度不小、题型较新,对考生冲击较大。(5)计算题综合度加强,最后一题计算量大,而且还是文字计算题,需要分类讨论,要求有较高的数学思想。 3、考点分布表四、2018第一轮复习建议1. 时间:一轮复习时间大致为:2017、9月2018、3月初2. 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夯实基础,形成知识体系。一定要认识到第一轮复习是最后一次系统详细的学习高中知识的机会。高考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要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3.复习建议(1) 学科基础知识要扎实,一轮复习最关键。第一轮物理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全覆盖,但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较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如对矢量的认识和计算; 的理解 ; 的理解; 电场线的学习;对于各物理量的定义,应准确理解其内涵、外延以及相关的实际背景。 如: 场强: ; 电阻 如: 场强的三个公式: ; ;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单位的读法及量纲问题): 如关于摩擦因数、倔强系数的单位 (2)一轮复习一般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复习。在这一阶段里,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将学习过的和掌握的理想化的模型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如子弹射击木块问题(3) 重点知识、概念、规律要有所侧重,突出对基本知识、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运用,适当增加知识、概念、规律的穿插和灵活性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试题,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应变能力。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真懂,克服思维定势。学会解传统的基本题,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如矢量的运算例题:某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如图所示中a、b、c、d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若为a图,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为b图,物体一定做加速度大小a = 2F3/m的匀变速运动 C若为c图,物体定做加速度大小a = F3/m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若为d图,物体速度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加速度大小a F3/mF3F1F2F1F2F3(a)F1F2F3(b)F1F2F3O1(c)(d)圆周运动的圆心例题:火车转弯问题ABbaC例题:某行星围绕太阳C沿椭圆轨道运动,它的近日点A离开太阳的距离为a,行星经过近日点的速度为,它的远日点B离开太阳的距离为b,求行星经过远日点的速度为的大小。解:不能误认为A、B两点的曲率半径为a、b。实际上a、b两点的曲率半径相等,设为r。 两式的比,得:受力分析例题:如图所示,三块木块a、b、c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上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其做加速运动,运动中三木块保持相对静止,则: B、C、D Ac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b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b受到的摩擦力比c受到的摩擦力大Db受到的摩擦力与c受到的摩擦力反向ABLLO例题:如图所示,将一带电小球A用绝缘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距小球正上方高为L的一悬点O处,通过长也为L的绝缘细线悬吊一个与球A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小球B处于平衡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现设法使小球A的带电量增加,则悬线OB对小球B的拉力将: C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解析:小球受重力G、拉力T、电场力F的作用处于平衡态,合力为零,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虽然拉力T、电场力F的方向在变化,但它们作用线的交点总是在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L的圆弧上,如图所示。牛顿第二定律的三性及超失重问题ABO例题:如图所示,绳子OO1挂着匣子C,匣内又用绳子挂着A球,A的下方用轻弹簧挂着B球,A、B、C三个物体的质量都是m,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当绳子OO1被烧断瞬间,关于三个物体的加速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D AB的加速度为零; BA、B、C的加速度为g;CA的加速度为1.5g; DC的加速度为1.5g。FmgTA解析:绳子OO1被烧断瞬间,A、C有相同的加速度 功和能的概念例题:关于力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滑动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减小B滑动摩擦力一定引起系统机械能减小C静摩擦力可以在系统内传递机械能,且不会引起系统机械能减小D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中,若作用力做正功,则反作用可做负功,也可做正功,还可不做功例题:在加速运动的车厢中,一个人用力向前推车厢(力的方向与车厢运动方向一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人对车不做功 B人对车做负功C推力对车做正功 D车对人做正功解:对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车的位移为S。Ff车对人做功: 人对车做功:实验题: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变通能力讲清实验原理、顺出实验器材、记住实验步骤、得出正确结论、知道误差分析。第一,要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第二,重视演示实验和小实验,注重课本实验的迁移及变形:近年来,试卷实验题部分多次出现课本中没有出现过的实验内容,但这些实验均以课本学过的实验方法、实验器材为基础,只是适当地进行了考点的迁移和变化。所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继续夯实课本中实验的原理和步骤,熟练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针对迁移实验应学会“类比原型”“迁移方法”解题模式。我们应该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应从实际出发作合理的变通和大胆的改进,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控制的条件、实验仪器等方法,要动手去做,以培养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设计新的物理实验的能力。例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某处(未靠近轨道末端)。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方向依次平移距离x、2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的距离x10.00cm,A、B间距离y14.78cm,B、C间距离y214.58cm。重力加速度为g。(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求得小球初速度为v0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m/s。(g取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x(2)1.00解析:竖直方向: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推论x=aT2得:y2-y1=gT2,解得:T=水平方向: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V0=代入解得:v0=1.00m/s【思路点拨】小球离开导轨后做平抛运动,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由y1、y2求出A到B或B到C的时间,再求出初速度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推论可以运用(4)计算能力要加强,多动手算,少拿计算器(今年的教训)(5)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为什么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6) 思维方式要适当发散,善于扑捉题目中所提供的一切有价值的信息()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2)紧抓教材。第一轮复习毕竟是基础知识的夯实,不要想着每天花多少时间思考难题、压轴题,当然,经典题需要反复做,反复琢磨。(3)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不可轻视,漫不经心,要熟练掌握如分子运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问题、几何光学和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这些考点一般不会出现难度较大的试题,往往是课本内容的再现与变形,所以复习时应重视课本,重视基本内容的复习,不必做过多难题。(4)重点要深入,反复讲解和训练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动量和动量守恒是力学的重点内容;电场强度和电势、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电路问题、安培力、洛伦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机械能的问题、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天体运动问题年年都要考到,实验试题中必定出有关电路的问题,特别是电阻的测量更是常考常新,几乎年年出题,所以希望复习时在这几个考点上多投入精力和时间,将这几个考点涉及的题目类型弄清搞透。(5)瞄准中档题、抓住典型例题,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不做偏题、怪题。高考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建议同学们的目标应瞄准中档题。个别尖子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做些难度较高的题。对不同题型的题,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如选择题: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通常以选择题出现,对这部分内容只要加强记忆,;计算题:天体运动或简单的力和运动、电磁感应或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及功能关系等问题,只要认真审题,建立物理镜像,准确运用基本原理、规律、公式,提高作几何图以及数学推算的能力。提高效率学会舍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提高时间利用率持之以恒精选习题,基本题型讲解和练习要到位Mv0m例题:如图所示,在光滑的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为的物块,其右端为一个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恰好运动到顶端,求小球的初速度。解:小球相对于半圆轨道作圆周运动,设小球运动到顶点时相对半圆轨道的速度为,半圆轨道向右的速度为,小球相对地面的速度为。 (1) (2) (3)水平方向: (4)由(1)(2)代入(3)(4)得: (5) (6)(6)代入(5)得:例题:一质量为3 kg的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1 kg的物块放在木板上已知物块和木板间有摩擦,而木板足够长,若两者都以大小为4 m/s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如图所示),则当木板的速度为2.4 m/s时,物块正在: B A水平向左做匀减速运动B水平向右做匀加速运动C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D处于静止状态解析:由于木板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因为木板的质量大于物块的质量,初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二者的总动量方向向右,所以物块应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到零时,再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木板一直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当二者达到共同速度时,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当木板的速度为2.4 m/s时,由动量守恒可得MvmvMvmv,代入数据解得此时物块的速度为v0.8 m/s,所以物块正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本题正确选项为B例题:如图所示一铁球从竖直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H高处自由落下,接触弹簧后弹簧作弹性压缩,在压缩的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 B、D A铁球所受弹力的最大值不一定大于二倍重力值,B铁球所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大于二倍重力值,C铁球接触弹簧后将开始减速,D铁球接触弹簧后还将加速一段时间。例题: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C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D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解析:第一阶段为滑动摩擦力做功,第二阶段为静摩擦力做功,两个阶段摩擦力方向都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所以摩擦力都做正功,选项A错误;由功能关系可知,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除重力之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即EW阻F阻s物,摩擦生热为QF阻s相对,又由于s传送带vt,s物t,所以s物s相对s传送带,即QE,选项C正确,B错误第二阶段没有摩擦生热,但物体的机械能继续增加,结合选项C可以判断选项D错误180156156132例题:我国“神舟”六号宇宙已经发射成功,当时在飞船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卫星运行轨迹图,如图所示,它记录了“神舟”六号飞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在一段时间内飞船绕地球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如:在轨迹通过赤道时的经度为西经156,绕行一圈后轨迹再次经过赤道时经度为180),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自转周期为24h,根据图中的信息:(1)果飞船运行周期用T表示,试写出飞船离地面高度的表达式(2)飞船运行一周,地球转过的角度是多少?(3) 求飞船运行的周期(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在地球表面处mg =GMm/ R2可求得飞船的轨道半径: (2)飞船每运行一周,地球自转角度为180-156= 24(3)神舟飞船运行的周期T为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静电场、磁场的运动例题: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源两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设D形盒半径为R。若用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时,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高频交流电频率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2fRB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与加速电场的电压大小无关C只要R足够大,质子的速度可以被加速到任意值D不改变B和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加速粒子【解析】由evB=m可得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的最大速度为v=eBR/m。由回旋加速器高频交流电频率等于质子运动的频率,则有f= eB/2m,联立解得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2fR,选项AB正确C错误;由于粒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动的频率是质子的1/2,不改变B和f,该回旋加速器不能用于加速粒子,选项D错误。复合场问题例题:如图所示,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自A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点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4J,在M点时它的动能为2J,不计其他的阻力求:(1)小球的水平位移S1与S2的比值(2)小球所受电场力F与重力G的比值(结果可用根式表示)(3)小球落回到B点时的动能EKB解:(1)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故从A点至M点和从M点至B点的时间t相等,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 所以: (2)小球从A点至M点,水平方向据动量定理: Ft=mvM0 竖直方向据动量定理: Gt=0mvA 另据题意: 得: (3)小球在水平方向上: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 则小球在B点处的动能: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交流电例题: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5.0 ,则外接一只电阻为95.0 的灯泡,如图所示,则: D A电压表V的示数为220 V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C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484 WD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24.2 J解析:电压表示数为灯泡两端电压的有效值,由图像知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220 V,故有效值E220 V,灯泡两端电压U209 V,A错误;由图像知T0.02 s,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变化两次,可知1 s内电流方向变化100次,B错误;灯泡的实际功率P459.8 W,C错误;电流的有效值I2.2 A,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QI2rt24.2 J,D正确例题: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水平匀强磁场,PQ为两个磁场的竖直分界线,磁场范围足够大。一个半径为a、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垂直磁场方向,以速度v从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当圆环运动到位置(环直径刚好与分界线PQ重合)时,圆环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圆环运动到位置时电功率为B圆环运动到位置时加速度为C圆环从位置运动到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圆环截面的电荷量为D圆环从位置运动到位置的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为mv2解析:圆环到达位置时回路中电流为I,此时的电功率应为PI2R,选项A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BI2ama加可得a加,选项B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v2Em(v)2,解得Emv2,选项D正确,由q易得选项C正确例题:A、B两闭合圆形导线环用相同规格的导线制成,它们的半径之比rArB21,在两导线环包围的空间内存在一正方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两导线环的平面,如图所示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的过程中,求两导线环内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比和流过两导线环的感应电流的电流之比: D A B C D【解析】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设t时刻的磁感应强度为Bt,则BtB0kt,其中B0为t0时的磁感应强度,k为一常数,A、B两导线环的半径不同,它们所包围的面积不同,但某一时刻穿过它们的磁通量均为穿过磁场所在区域面积上的磁通量,设磁场区域的面积为S,则tBtS,即在任一时刻穿过两导线环包围面上的磁通量是相等的,所以两导线环上的磁通量变化率是相等的。E,ES(S为磁场区域面积)对A、B两导线环,由于及S均相同,得I,R(S1为导线的横截面积),l2r所以代入数值得例题:如图是法拉第做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模型的原理图将铜盘放在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铜盘;图中a、b导线与铜盘的中轴线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转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