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FTTH入户光缆施工及家庭网络安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二部分 FTTH入户光缆施工及家庭网络安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二部分 FTTH入户光缆施工及家庭网络安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二部分 FTTH入户光缆施工及家庭网络安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二部分 FTTH入户光缆施工及家庭网络安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电信FTTH装维技能师资培训第二部分FTTH入户光缆施工及家庭网络安装 2 目录 入户光缆施工指从楼道分纤箱至用户五类线汇聚点的施工 3 光缆敷设 入户光缆敷设前应考虑用户住宅建筑物的类型 环境条件和已有线缆的敷设路由 同时需要对施工的经济性 安全性以及将来维护的便捷性和用户满意度进行综合判断 应尽量利用已有的入户暗管敷设入户光缆 对无暗管入户或入户暗管不可利用的住宅楼宜通过在楼内布放波纹管方式敷设蝶形引入光缆 对于建有垂直布线桥架的住宅楼 宜在桥架内安装波纹管和楼层过路盒 用于穿放蝶形引入光缆 如桥架内无空间安装波纹管 则应采用缠绕管对敷设在内的蝶形引入光缆进行包扎 以起到对光缆的保护作用 由于蝶形引入光缆不能长期浸泡在水中 因此一般不适宜直接在地下管道中敷设 敷设蝶形引入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 敷设过程中不应小于30mm 固定后不应小于15mm 一般情况下 蝶形引入光缆敷设时的牵引力不宜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 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100 且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构件上 光缆敷设一般规定 4 光缆敷设 应使用光缆盘携带蝶形引入光缆 并在敷设光缆时使用放缆托架 使光缆盘能自动转动 以防止光缆被缠绕 在光缆敷设过程中 应严格注意光纤的拉伸强度 弯曲半径 避免光纤被缠绕 扭转 损伤和踩踏 光缆敷设一般规定 不正确 正确 不正确 正确 5 光缆敷设 在入户光缆敷设过程中 如发现可疑情况 应及时对光缆进行检测 确认光纤是否良好 蝶形引入光缆敷设入户后 为制作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预留的长度宜为 光缆分纤箱或光分路箱一侧预留1 0m 住户家庭信息配线箱或光纤面板插座一侧预留0 5m 应尽量在干净的环境中制作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 并保持手指的清洁 入户光缆敷设完毕后应使用光源 光功率计对其进行测试 入户光缆段在1310nm 1490nm波长的光衰减值均应小于1 5dB 如入户光缆段光衰减值大于1 5dB 应对其进行修补 修补后还未得到改善的 需重新制作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或者重新敷设光缆 入户光缆施工结束后 需用户签署完工确认单 并在确认单上记录入户光缆段的光衰减测定值 供日后维护参考 光缆敷设一般规定 6 光缆敷设 目前 采用蝶形引入光缆作为FTTH用户引入段光缆敷设入户的建筑物形态主要有公寓式住宅 市区旧区平房和农村地区住宅 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 入户光缆的敷设又分为以建筑物为界的室内布线和室外布线 以用户住宅单元为界的户内水平布线和户外水平布线 其中市区旧区平房和农村地区住宅主要涉及室外布线和户内水平布线 公寓式住宅建筑不仅有户内水平布线 还涉及户外水平布线和室内布线 FTTH用户引入段光缆的敷设需要根据不同的室内外和户内外场景条件 采用不同的光缆入户敷设方式 各种场景下光缆入户方式参考下表 光缆入户场景与施工方法 7 光缆敷设 光缆入户场景与施工方法 支撑件用于室外架空 沿墙敷设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 波纹管适用于室内外沿墙布放蝶形引入光缆 线槽主要用于室内 户内水平布放蝶形引入光缆 钉固件主要用于户内水平敷设蝶形引入光缆和室外沿墙敷设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 8 光缆敷设 注意事项FTTH用户引入段光缆施工前应与用户确定施工日期 并严格遵守时间 到达用户处后 先与用户打招呼 注意礼仪规范 为把握整体的施工内容 在光缆敷设前需先确认光缆分纤箱或光分路箱以及光缆入户后终结点的位置 并根据其位置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住宅单元内的光缆布放方法需经用户确认后方可施工 光缆如需开孔引入住宅单元内或户内光缆布放时需要开墙孔 应征得用户的同意 并确保墙孔两端的安全和美观 当入户光缆段测试衰减值大于规定值 1 5dB 时 应先清洁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端面和检查光缆 并进行二次测试 如果第二次测试值没有得到改善 则需重新制作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或者重新敷设光缆 施工工序流程 9 光缆敷设 施工步骤根据设备 光分路器 ONU 的安装位置 以及入户暗管和户内管的实际布放情况 查找 确定入户管孔的具体位置 先尝试把蝶形引入光缆直接穿放入暗管 如能穿通 即穿缆工作结束 至步骤8 无法直接穿缆时 应使用穿管器 如穿管器在穿放过程中阻力较大 可在管孔内倒入适量的润滑剂或者在穿管器上直接涂上润滑剂 再次尝试把穿管器穿入管孔内 如能穿通 至步骤6 如在某一端使用穿管器不能穿通的情况下 可从另一端再次进行穿放 如还不能成功 应在穿管器上做好标记 将牵引线抽出 确认堵塞位置 向用户报告情况 重新确定布缆方式 暗管穿缆 10 光缆敷设 施工步骤当穿管器顺利穿通管孔后 把穿线器的一端与蝶形引入光缆连接起来 制作合格的光缆牵引端头 穿管器牵引线的端部和光缆端部相互缠绕20cm 并用绝缘胶带包扎 但不要包得太厚 如在同一管孔中敷设有其他线缆 宜使用润滑剂 以防止损伤其他线缆 将蝶形引入光缆牵引入管时的配合是很重要的 应由二人进行作业 双方必须相互间喊话 例如牵引开始的信号 牵引时的互相间口令 牵引的速度以及光缆的状态等 由于牵引端的作业人员看不到放缆端的作业人员 所以不能勉强硬拉光缆 将蝶形引入光缆牵引出管孔后 应分别用手和眼睛确认光缆引出段上是否有凹陷或损伤 如果有损伤 则放弃穿管的施工方式 确认光缆引出的长度 剪断光缆 注意千万不能剪得过短 必须预留用于制作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的长度 暗管穿缆 11 光缆敷设 施工步骤选着光缆钉固路由 一般光缆宜钉固在隐蔽且人手较难触及的墙面上 在室内钉固蝶形引入光缆应采用卡钉扣 在室外钉固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应采用螺钉扣 在安装钉固件的同时可将光缆固定在钉固件内 由于卡钉扣和螺钉扣都是通过夹住光缆外护套进行固定的 因此在施工中应注意一边目视检查 一边进行光缆的固定 必须确保光缆无扭曲 且钉固件无挤压在光缆上的现象发生 钉固件布缆 12 光缆敷设 施工步骤在墙角的弯角处 光缆需留有一定的弧度 从而保证光缆的弯曲半径 并用套管进行保护 严禁将光缆贴住墙面沿直角弯转弯 采用钉固布缆方法布放光缆时需特别注意光缆的弯曲 绞结 扭曲 损伤等现象 光缆布放完毕后 需全程目视检查光缆 确保光缆上没有外力的产生 钉固件布缆 13 光缆敷设 墙体开孔与光缆穿孔保护 墙体开孔方式 蝶形引入光缆穿墙保护方式 14 光缆敷设 常用器材 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组件用于蝶形引入光缆或紧套软光缆的快速成端 SC型单芯 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制作 护套开剥钳用于剥除蝶形引入光缆的护套和剪断加强件 15 光缆敷设 常用器材 光纤涂层剥离钳用于剥离光纤表面的涂覆层 清洁棉纸用于沾湿酒精后擦洗裸光纤 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制作 16 光缆敷设 常用器材 酒精用于清洗裸光纤及其他光器件 光纤夹具预留所需光纤长度 并进行固定后切割裸光纤 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制作 17 光缆敷设 常用器材 光纤切割刀用于制备光纤断面 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制作 18 光缆敷设 制作要求制作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是FTTH入户光缆施工中最基本的一项技术 也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制作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光纤传输损耗的容限 影响传输距离的长度 而且会影响系统使用的稳定性 可靠性 一般SC型单芯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 适配器 组成的插拔式机械接续连接器的连接损耗应控制在0 5dB以下 最好在0 3dB以下 在蝶形引入光缆两端制作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时 必须对光缆进行基本处理 其内容包括 蝶形引入光缆的开剥与护套的去除 剥离光纤的涂覆层 裸纤的清洁及其端面的切割等 这些基本处理在使用不同厂商的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中是相同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基本处理的恰当与否 会直接影响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制作的质量 所以细心的同时还必须要有熟练的技术 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制作 19 光缆测试 FTTH入户段光缆敷设完毕后 为确保该段光纤 含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 的衰减值小于1 5dB 必须对其进行测试 目前 常用基于PON的FTTH光功率测量仪器主要有普通光功率计和波长分离的PON功率计两种 普通光功率计 波长分离PON功率计 其中普通光功率计每次只能测量一个波长 而波长分离PON功率计能同时测量每一波长的功率 并且为了对每个波长提供通过 告警或未通过状态 可以设置功率阈值 产品性能要求和测试操作方法如下 20 光缆测试 普通光功率计是FTTH入户光缆施工中最常用的测试仪表 通常将光源和光功率计配套使用 进行入户段光缆的衰减测试 光源的主要作用就是向光缆线路发送功率稳定的光信号 光功率计接收光信号并测量信号的功率值 由光源的发送功率减去光功率计的实际接收功率 就可以得到被测入户光缆线路的总衰减 光源和光功率计作为FTTH入户段光缆施工的基本测试仪表 宜根据实际需要从功能和性能上进行选择 一般要求为 具有LCD显示的光源 发射光功率可调的光源 具有调制波功能的光源和光功率计 能直接读出损耗的光功率计 由于光源和光功率计通常是配套使用的 所以在使用时 需注意参数设置的一致性 具体为上行方向测试1310nm波长的衰减 下行方向测试1490nm波长的衰减 当需要提供CATV业务时 下行方向需增加测试1550nm波长的衰减和反射衰耗 操作步骤如下 普通光功率计 21 光缆测试 第一步 设定基准 参考 值打开光功率计 选择工作波长 打开光源 选择正确的波长并使其稳定 用一根光跳纤连接光源和光功率计 注意 所使用的光跳纤必须与被测入户光缆所使用的光纤相同 用光功率计测得此时的光功率值 注意 此时测得的光功率值应该与光源本身的设定值相近 如果有较大的偏差 请仔细清洁光跳纤连接插头的端面或者直接更换光跳纤 按光功率计的 自调零 键 此时光功率计的dB读数为0 00 所测的光功率值设置成为基准 参考 值 注意 光功率计归零后 dB读数小数点后的位数会有略微变化 这是正常现象 普通光功率计 22 光缆测试 第二步 入户段光纤衰减值测量把光源和光功率计分别与入户光缆两端的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相连 注意 需清洁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的端面 读取光功率计的dB读数 此时光功率计显示的dB读数就是被测入户段光缆 含光纤机械接续连接插头 的衰减值 注意 光功率计的读数应以dB方式显示 不应设置在dBm方式 普通光功率计 EPON的工作原理 上下行工作原理ONU至OLT的上行使用1310nm波长OLT至ONU的下行使用的是1490nm波长有线电视业务采用的波长为1550nm波长上行方向 单个ONU发送的信号只能到达上联的OLT下行方向 OLT发送的信号能通过ODN到达各个ONU 24 目录 家庭网络安装指用户室内布放的线缆 多数为用户装修时采用穿管或其它形式进行预埋的室内网络 25 目前 中国电信已全面开展FTTH的建设 逐步以光纤接入替代原有的铜线接入 但在FTTH的放装过程中存在着部分光缆无法穿放入户 以及在实际业务开通过程中 部分用户家庭内没有五类线布线及线缆的汇聚点 电视机处没有五类线通达 终端安装位置缺少电源插座等问题 导致融合业务的开通 特别是IPTV业务的开通受到很大影响 另外 不合格的线缆材料及不规范的布线方式也极大的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现状情况 26 施工安装人员应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敷设方式将光缆布放入户 且应尽量利用已有的入户暗管穿放光缆入户 入户后的光缆应敷设至家庭布线的线缆汇聚点 如用户户内无线缆汇聚点 应在适当位置 无线AP覆盖效果能满足业务使用 并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创建线缆汇聚点并安装终端设备 以确保FTTH家庭业务的顺利开展 对已有用户家庭布线不合理的结构应进行调整 将线缆以点对点结构集中至汇聚点 以满足融合业务的开通 应充分利用用户家庭现有的家庭信息箱作为线缆汇聚点 FTTH家庭网络安装原则 27 如用户现有家庭信息箱尺寸过小 无法放置终端设备 但设置在比较隐蔽的地方 沙发 电视柜等后面 可直接将终端设备安装在家庭信息箱旁边 对于家庭信息箱设置在明处 门厅 客厅等 的用户家庭 在不影响美观和阻碍其它日常功能 且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 可在现有家庭信息外外挂一只具有设备固定 线缆管理 各类配线模块安装以及能提供电源插座的美观化新型明式家庭信息箱 FTTH接入终端设备的选用应结合用户家庭布线结构 因地制宜地进行组合应用 SFU e8 C终端设备安装处应尽可能具备220伏市电电源插座或引入市电电源 FTTH家庭网络安装原则 28 在基于PON的FTTH家庭网络安装环境中几个关键位置点的相互关系对布线方式和接入终端的选用具有影响 这些关键位置点包括光缆的入户点 家庭布线的线缆汇聚点 电源提供点以及无线AP适合放置点 用户开通的业务 如语音 宽带 IPTV等 及组合不同 对家庭网络的安装和接入终端的选用要求也有所差异 家庭布线方式和接入终端的选用应尽量做到便于实现安装和维护 家庭网络安装环境 29 基于PON的FTTH家庭网络安装一般分为 入户光缆布放 包括敷设 接续 家庭线缆调整与测试和设备安装 调试三个阶段 具体放装场景及相互间关系为 基本操作流程 30 终端终端选用主用设备选用PON上行e8 C终端AP外置型PON上行e8 C终端 无线AP辅助设备选用PoE设备 基本操作流程 场景一 能通过各种敷设方式 包括暗管穿放 经入户孔采用线槽或卡钉 将光缆布放入户 31 施工安装步骤 基本操作流程 32 家庭网络安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