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的实验研究_第1页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的实验研究_第2页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的实验研究_第3页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的实验研究_第4页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的实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的实验研究 1 前言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二级反应 受到温度 盐效应 磁盐相应 包括微波 超声波 磁铁磁场等效应 的影响 目前 温度对皂化反应的影响在文献中多有报导 但 是 盐效应和超声波效应对皂化反应的影响却鲜见于文献 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有 PH 酸度法 折光仪 旋光度测定法 分光光度计测定法 电导法 液相色法等 本次实验研究 采用电导法和 pH 酸度法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进行测定 2 研究部分 2 1 仪器与试剂 仪器 DDS 307 型电导率仪 上海精密仪器制造厂 PH211 型台式酸度计 HANNA 公司 SK5200LH 型超声波清洗器 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DF 02 恒温水槽 南京舫奥科技有限公司 试剂 乙酸乙酯 分析纯 氢氧化钠 分析纯 蒸馏水 分析纯 0 1mol L 的 NaCl 溶 液 2 2 实验方法 2 2 1 电导法 1 原理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方程为 CH3COOC2H5 OH CH3COO C2H5OH OH 电导率大 CH3COO 电导率小 在反应过程中 溶液电导率显著下降 对稀溶液而言 强电解质的电导率 L 与 其浓度成正比 电导率仪器易跟踪 Lt Lo Lt t ak L 作 Lt Lo Lt t 图 由斜 率可求出 k Lo 和 L 分别为反应开始和终了时的总电导率 步骤 将恒温槽恒温至 25 0 1 将等量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混合 恒温 10 分钟 用 电导电极测 Lo 将等量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分别恒温 10 分钟 迅速混合计时 第 6 分 钟时开始测 Lt 共测 10 次 根据 Lo 和 Lt 画图 得斜率 求出 k 将恒温槽恒温至 30 0 1 重复上述步骤 2 2 2 pH 酸度法 1 原理 pH 酸度法通过反应过程中溶液酸度的变化求得 Kt x a a x 1 a x 1 a 因 此得 1 a x kt 1 a 即 1 CoH kt 1 a 因为 pOH pH 14 所以 pOH lgCoH 10 14 pH 因此 10 14 pH kt 1 a 由斜率可求出 k 步骤 将恒温槽恒温至 25 0 1 将等量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分别恒温 10 分钟 迅 速混合计时 第 6 分钟时开始测 pH 共测 10 次 根据 pH 值 画图得出斜率 求出 k 2 3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常数影响因素研究 2 3 1 盐效应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影响 2 3 1 1 加入 2ml 氯化钠对乙酸乙酯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研究 将恒温槽于 30 下恒温 分别移取 15ml 蒸馏水 氯化钠溶液 2ml 和 15ml 氢氧化钠溶液于 叉形管中恒温 10min 用电导电极测其电导率 L 另取两只叉形管 一只加入 15ml 的氢氧 化钠和 2ml 氯化钠溶液 另一只 15ml 的乙酸乙酯 在恒温槽中恒温 10min 后 将氢氧化钠 和氯化钠的混合液倒入乙酸乙酯中迅速混合 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时 混合均匀后 将电 导电极插入叉形管中等至 4 6 8 10 12 15 18 21 25 29min 时分别测量其电导率 记录数据和相应的时间 平行操作一次 计算乙酸乙酯的反应速率常数 2 3 1 2 加入 4ml 氯化钠对乙酸乙酯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研究 将恒温槽于 30 下恒温 分别移取 15ml 蒸馏水 氯化钠溶液 4ml 和 15ml 氢氧化钠溶液于 叉形管中恒温 10min 用电导电极测其电导率 L 另取两只叉形管 一只加入 15ml 的氢氧 化钠和 4ml 氯化钠溶液 另一只 15ml 的乙酸乙酯 在恒温槽中恒温 10min 后 将氢氧化钠 和氯化钠的混合液倒入乙酸乙酯中迅速混合 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时 混合均匀后 将电 导电极插入叉形管中等至 4 6 8 10 12 15 18 21 25 29min 时分别测量其电导率 记录数据和相应的时间 平行操作一次 计算乙酸乙酯的反应速率常数 2 3 2 超声波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2 3 2 1 70 的超声波对乙酸乙酯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研究 将恒温槽于 30 下恒温 分别取 15ml 蒸馏水和 15ml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于叉形管中 在 70 的 超声波下超声三分钟 然后移至恒温槽中恒温 10min 用电导电极测其电导率 L 另取两 只叉形管 一只加入 15ml 的氢氧化钠 另一只 15ml 的乙酸乙酯 同时在 70 的超声波下 超声三分钟后 移至恒温槽中恒温 10min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乙酸乙酯中迅速混合 同 时开启停表开始计时 混合均匀后 将电导电极插入叉形管中等至 4 6 8 10 12 15 18 21 25 29min 时分别测量其电导率 记录数据和相应的时间 平行操作一次 计算乙酸乙酯的反应速率常数 2 3 2 2 100 的超声波对乙酸乙酯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研究 将恒温槽于 30 下恒温 分别取 15ml 蒸馏水和 15ml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于叉形管中 在 100 的超声波下超声三分钟 然后移至恒温槽中恒温 10min 用电导电极测其电导率 L 另取两只叉形管 一只加入 15ml 的氢氧化钠 另一只 15ml 的乙酸乙酯 同时在 100 的超 声波下超声三分钟后 移至恒温槽中恒温 10min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乙酸乙酯中迅速混 合 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时 混合均匀后 将电导电极插入叉形管中等至 4 6 8 10 12 15 18 21 25 29min 时分别测量其电导率 记录数据和相应的时间 平行操作一次 计算乙酸乙酯的反应速率常数 3 结果与讨论 3 1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方法的比较 1 乙酸乙酯造化反应是吸热反应 混合后体系温度降低 在混合后的起始几分钟内所测溶 液的电导率偏低 因此最好在反应 4min 6min 后开始 由 Lt Lo Lt t 作图得到一条直 线 2 求反应速率的方法归纳起来有化学法和物理法两类 化学法直接测量 设备 操作简单 但是反应时间长 比较麻烦 物理法易跟踪 灵敏度高 实验时间短 速度快 不中断反 应 还可采用自动化装置 但需一定的设备 只能得出间接地数据 有时会因某些杂质的 存在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2 为寻求最佳测定方法 本实验采用电导法和 pH 酸度法测定 电导法测定结果见图 a d pH 酸度法测定结果见图 1 4 25 时 标准反应速率常数 k 6 32mol L min 30 时 标准反应速率常数 k 8 61mol L min 3 由图可知 用电导法测定 温度k 值 mol L min 相对误差 6 3550 56 25 6 28110 62 8 2534 10 30 8 43542 03 用 pH 酸度法测定 温度k 值 mol L min 相对误差 4 472529 23 25 5 266616 67 8 71001 16 30 8 67400 74 由以上数据可得 电导法测定的 k 值更加准确 所以接下来的实验采用电导法测定 3 2 乙酸乙酯反应速率常数影响因素的研究 反应速率常数是反应物浓度为 1 mol L 时的反应速度 由文献可知 反应速率常数受温度 盐效应 超声波效应等的影响 其中 受温度影响的研究显见与文献 受盐效应和超声波 效应影响的研究却鲜见于文献 基于此 本实验运用电导法对其进行研究 超声波效应对乙酸乙酯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见图 e h 由上图可得 30 功率 100 时 不同频率下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 k 值见下表 功率 59kHz k 8 792k 9 334 功率 40kHz k 8 570k 8 684 与文献值比较可得到 超声波对乙酸乙酯造化反应速率常数有一定的影响 在超声波的作 用下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偶一定的提高 理论研究表明 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 一个物体 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 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 因 而能量很大 4 因此 待测的分子比较活跃 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 盐效应对乙酸乙酯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见图 1 4 由上 图可得 30 时 加入不同容量的 NaCl 溶液后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 k 值见下表 2mlk 8 966k 8 775 4mlk 8 742k 8 417 可得出 盐效应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有一定的影响 当盐效应离子浓度达 到一定的高度时 由于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增大 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增强 使得弱电解质 解离的阴 阳离子结合形成分子的机会减小 从而使弱电解质分子浓度减小 离子浓度相 应增大 解离度增大 5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相应的也就变大了 4 小结 经过实验证明 电导法测得的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比 pH 法测得的数值更接近真值 所以采用电导法测反应速率常数更准确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 通过电导法来进行的实验可以得到盐效应和超声波 对化学反应速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都能够促化学反应的进行 1 胡英主编 吕瑞东 刘国杰 黑恩成编 物理化学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4 月 2 周鲁主编 物理化学教程 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8 月 3 物理化学实验 第二版 孙尔康 高卫 徐维清易敏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12 月第一版 第 64 页 4 物理化学实验 第二版 孙尔康 高卫 徐维清易敏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