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mail 宏观经济学 教材 宏观经济学第四版 美 N 格里高利 曼昆 N GregoryMankiw 授课内容与学时数 每一项所言及的国家事务都需要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处理这件事务时取得进展 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的人甚至没有足够的条件来考虑国家事务 他象一个想欣赏交响乐的聋子 给他一个助听器 他可能仍然缺乏欣赏的才能 但他经过努力至少有希望领悟音乐是怎样一回事 国家的首脑必须经常作出牵涉到经济学的决定 当然他本人并不必须是职业经济学者 而只须是别人提供给他 往往相互抵触的 经济情报的 消费者 经济学 第十版中译本 第8页 保罗 萨谬尔森 PaulA Samuelson 美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 现代主流经济学集大成者 现代经济学之父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在有数据之前进行理论化是一个主要的错误 从曲解事实去适应理论而不是从使理论适应事实出发 是毫无意义的 谢洛克 福尔摩斯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 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 一般地说 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 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 他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 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在这样做时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 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 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亚当 斯密 经济学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 它不是一种教条 只是一种方法 一种心灵的器官 一种思维的技巧 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 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税收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贸易政策汇率政策 总供给和总需求 总供给AS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取决于价格水平 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水平总需求AD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 他既取决于价格水平 也取决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其他因素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量关系或总量平衡问题 比如 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GDP 就业率 通货膨胀 财政收支 进出口贸易等都是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都有平衡总量及协调关系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假定个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总量 只见森林 不见树木 是对经济的鸟瞰 宏观经济学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 不是计划经济下政府干预理论 是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干预理论 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 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 企业如何利润最大化 家庭如何满足最大化 研究方法是假定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个量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对经济的虫瞰 在既定总资源下面如何实现最优配置 充分利用 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模型的多样性价格粘性与伸缩性 宏观经济活动循环流量图 家庭 企业 消费购买 最终产品和劳务 工资 租金和利润 生产性劳务 劳动 土地等 一 国内生产总值1 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国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 计算GDP的一些规则苹果与橘子的相加二手货存货的处理中间物品与增殖住房服务与其他估算地下经济 3 实际GDP与名义GDP4 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 实际GDP名义GDP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衡量产量 实际GDP 另一部分衡量价格 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 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衡量经济中产出的现期美元价值 实际GDP衡量按不变价格评价的产出 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其基年价格的产出的价格 二 支出的组成部分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GDP Y C I G NX消费 耐用品 非耐用品 劳务投资 企业固定投资 居民固定投资 存货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三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 GNP GNP GDP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向国外的要素支出2 国民生产净值 NNP NNP GNP 折旧3 国民收入 NI NI NNP 企业间接税 4 个人收入个人收入 国民收入 公司利润 社会保险税 净利息 红利 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 个人利息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 个人税收和非税收支付 GDP 净出口 政府 投资 消费NDP GDP 折旧NI NDP 间接税DI NI 直接税 企业净存款 转移支付GDP与GNP的区别 GDP的缺陷 在参议员罗伯特 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 他对GDP讲了以下一段话 GDP 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 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 它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 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廉洁 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 我们的智慧 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简言之 它衡量一切 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人的一切 但没有告诉我们 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 四 存量和流量 1 存量衡量一个既定时点上的数量 2 流量衡量每一时间单位的数量 五 衡量生活费用 消费物价指数 1 CPI 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2 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差别 通货膨胀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普通城市消费者在购买一组固定商品篮子时的花费 CPI与GDP平减指数 拉斯派尔指数 固定权重 CPI 帕氏指数 可变权重 GDP平减指数 六 失业率 劳动力劳动力 就业者人数 失业者人数失业率失业率 七 奥肯定理 实际GDP变动百分比 3 2 失业率的变动 第二篇 长期中的收入 失业以及通货膨胀 第三章国民收入 从那里来和到那里去 我曾听说过 巨额收入是幸福的诀窍 简 奥斯丁 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流量 一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 1 生产要素2 生产函数Y F K L 规模收益不变3 物品与劳务的供给 二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 1 要素价格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量2 竞争性企业所面临的决策利润 收益 劳动成本 资本成本 PY WL RK PF K L WL RK3 企业的要素需求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 边际产量递减从劳动的边际产量到劳动需求 实际工资资本的边际产量 MPK 和资本需求 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 4 国民收入的划分 向劳动支付的实际工资总额是MPL L向资本所有者支付的实际收益总量是MPK K企业支付了生产要素报酬之后留下来的收入是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 Y MPL L MPK K Y MPL L MPK K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 MPK K 三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 Y C I G1消费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 MPC 2 投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3 政府购买平衡预算 预算赤字 预算盈余 四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 1 物品与劳务市场的均衡 经济产出的供求Y C Y T I r GY C Y T I r G2 金融市场均衡 可贷资金的供求 Y T C T G I 私人储蓄 公共储蓄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Y C Y T G I r 因为 G和T是由政策固定的 而Y是由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固定的 Y C Y T G I r S I r 投资I r 储蓄 实际利率r 投资 储蓄 均衡利率 3 储蓄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影响 政府购买的增加 投资 储蓄 I r 实际利率 储蓄减少 利率上升 税收的减少投资需求的变动 利率提高 投资增加 S I I S r 均衡投资量不变 储蓄是利率的函数 S r I S r I 利率上升 均衡投资及储蓄增加 第六章失业 一个人想工作 而又找不到工作 这也许是阳光下财富不平等所表现出来的最惨淡的景观了 托马斯 卡莱尔 一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稳定状态的失业率 是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 它取决于离职率和就职率 离职率 s 每个月失去自己工作的就业者比例 就职率 f 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 2 劳动力动态模型 L E UU L 失业率劳动市场的稳定状态条件 找到工作的人数 失去工作的人数f U s Ef U s L U f U L s 1 U L U L s s f 任何一种旨在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都应该既降低离职率 又提高就职率 同样 任何一种影响离职率和就职率的政策也会改变自然失业率 二 失业原因之一 寻找工作和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 由于工人找一分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原因 部门性变动不同行业需求的变动不同地区需求的变动工人自身工作业绩特殊技能迁移只要企业间劳动的供求在变动 摩擦性失业就是无法避免的 公共政策与摩擦性失业 公共政策减少摩擦性失业传播工作空位信息再培训计划公共政策增加摩擦性失业失业保障找新工作的压力变小不接受没有吸引力的工作减少失业量的改革百分之百经历定额要求解雇工人的企业承担工人失业津贴的全部成本部分经历定额 失业原因之二 实际工资刚性与等待性失业 工资刚性 工资不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时 供给 需求 失业量 刚性的实际工资 雇佣的劳动量 愿意工作的劳动量 市场出清的实际工资 工资刚性与工作限额引起的失业称为等待性失业 工资刚性的三大原因 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垄断力量效率工资穷国效率工资理论 工资影响营养富国效率工资理论 劳动力的流动性第三种效率工资理论 逆向选择第四种效率工资理论 道德风险 三 失业的形式 失业的时间短期 摩擦性失业长期 等待性失业大多数失业持续时间是短的 但大多数失业周数要归因于长期失业者失业持续时间的证据对公共政策有重要意义 如果目标是大幅度降低自然失业率 政策应该针对长期失业者 各人口集团失业率的差别年轻人的失业率比成年人高得多进入与退出劳动力美 欧的失业情况 第七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没有什么手段比破坏一个社会的通货能更隐蔽 更可靠地颠覆这个社会的基础了 在破坏的一方 这个过程完全是由隐蔽的经济规律力量进行的 而且 这个过程以一种千百万人中没有一个人能觉察到的方式在进行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通货膨胀 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一 货币 货币什么是货币货币的职能价值储藏计价单位交换媒介货币的类型法定货币商品货币金本位法定货币的演变 如何控制货币量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如何衡量货币量C 通货M1 C 活期存款 旅行支票 其他支票存款M2 M1 零星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 储蓄存款 小额定期存款M3 M2 大额定期存款 回购协定 欧洲美元 只为机构服务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L M3 其他流动资产 储蓄债券和T bill 二 货币数量论 交易与数量方程式 货币 货币流通速度 价格 交易M V P T从交易到收入货币 货币流通速度 价格 产出M V P Y 货币需求函数和数量方程式实际货币余额 M P货币需求函数M P kYM 1 k PYMV PY V 1 k 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货币数量论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货币量决定了经济产出的货币价值 货币 价格和通货膨胀 物价总水平决定理论 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决定产出水平Y货币供给决定产出量的名义价值PY物价水平P是产出的名义价值PY与产出水平Y的比率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同比例变动 M变动百分比 V变动百分比 P变动百分比 Y变动百分比 货币数量论说明了 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 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稳定 物价水平也将稳定 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 物价水平也将迅速上升 三 金 银 币铸造税 从发行货币得到的利益 引起政府增加货币供给的因素 政府筹资的三种途径 税收发行债券发行货币金 银 币铸造税 通货膨胀税 通过发行货币筹集收入 四 通货膨胀与利率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银行支付的利率为名义利率购买力的增加为实际利率r i 费雪效应费雪方程式 i r 通货膨胀率上升1 引起名义利率上升1 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这种一对一的关系称为费雪效应事前实际利率与事后实际利率 五 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 持有货币的成本名义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实际货币余额需求既取决于收入水平又取决于名义利率 M P L i Y 未来货币与现期货币 下页图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 物价水平取决于现期货币供给与预期未来存在的货币供给的加权平均值 用费雪方程式把名义利率写为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之和 M P L r Y 该方程式所表示的物价水平决定比货币数量论更完整由于名义利率不是不变的 它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 预期的通货膨胀又取决于货币供给增长 货币需求函数中名义利率的存在又引起了货币供给影响物价水平的另一条渠道 较高预期的未来货币增长引起了现在较高的物价水平 六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普通人的观点和古典理论的答复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皮鞋成本菜单成本通货膨胀率越高 相对价格的变化越大税法生活不方便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稳定的 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任何一种成本都更有害 它在人们中间任意再分割财富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还伤害了靠固定养老金生活的人高通货膨胀是多变的通货膨胀 七 超速通货膨胀 超速通货膨胀 每月超过50 每天超过1 的通货膨胀超速通货膨胀的成本超速通货膨胀的原因货币供给过度增长政府为弥补赤字而印发钞票超速通货膨胀的结束总是与财政改革一致的 结论 古典二分法 古典二分法 实际和名义变量的区分称为古典二分法 这是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志 货币中性 货币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 短期经济波动 第9章经济波动导言现代世界关注经济周期就像古代埃及人关注尼罗河泛滥一样 这种现象间断地反复出现 它对每个人都极为重要 而它的自然原因却无法理解 约翰 贝兹克 拉克 经济周期 产出与就业的短期波动 一 宏观经济学的时间范围 短期和长期有什么不同长期中 价格是由伸缩性的 并能对供给或需求的变动作出反应 短期中 许多价格在某个以前决定的水平上是 粘性 的 许多价格对货币变动并没有作出反应 价格不能迅速而完全地调整意味着在短期中产出和就业必定有某种调整 换言之 在价格为粘性的时间范围内 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 名义变量会影响实际变量 而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 短期模型 价格粘性 资本和劳动得不到充分利用长期模型 价格伸缩性 资本和劳动得到充分利用第3章提出了古典模型的基本长期经济理论第7章提出了古典货币理论第8章提出了古典开放经济理论特长期模型第4 5章提出了索洛模型的基本经济理论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在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中 产出取决于经济供给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这种能力又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 以及可获得的生产技术 当价格是粘性时 经济的运行完全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 产出也取决于物品与劳务的需求 需求又要受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其他各种变量的影响 由于货币与财政政策可以在价格为粘性的时间范围内影响经济的产出 所以 价格粘性就为这些政策为什么在稳定短期经济中是有用的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使我们可以研究物价总水平和总产出是如何决定的 总需求总需求的数量方程式货币供给决定产出的名义值 而产出的名义值是物价水平与产出的结果 MV PY根据实际货币余额的供求把数量方程式重新写为 K 1 V 是决定人们在每一美元收入时所想持有多少货币的一个参数 货币数量论以这种形式说明了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M P等于需求而且 这种需求与产出Y是同比例的 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减少货币供给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增加货币供给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货币供给不变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 总需求曲线也会移动 总供给 长期 古典价格完全伸缩模型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减少降低物价水平但产出不变短期 价格粘性短期总供给曲线倾斜极端例子中 所有价格都不变 短期总供给曲线倾斜短期中 总需求减少使产出水平下降 而价格不变 稳定政策 总需求冲击 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冲击总需求增加在短期中产出增加在长期中只影响物价水平总供给冲击 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物价水平上升产出减少抵消不利的供给冲击增加总需求来防止产出减少 代价是持续的较高物价水平Case 欧佩克如何促成了70年代的滞胀和80年代的加速 p229 再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第十章总需求 我将要进行争辩 说明古典学派的假设条件只适用于一般通常的情况 古典理论所假设的特殊情况的属性恰恰不能代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社会所含有的属性 结果我们企图把古典理论应用于来自经验中的事实的话 它的教诲会把人们引入歧途 而且导致出灾难性的后果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就业 利息与货币通论 在长期中 价格是有伸缩性的 而且总供给决定收入 但在短期中 价格是粘性的 因此总需求的变动影响收入 IS LM模型 总需求模型 是对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解释 其目的是说明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时 什么决定国民收入 有两种方法来评价这种做法 IS LM模型要说明在短期中当物价水平固定时 什么因素引起收入变动 IS LM模型要说明什么因素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 一 商品市场与IS曲线 IS曲线画出了商品与服务市场上产生的利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是IS曲线的材料凯恩斯主义交叉图计划支出 家庭 企业和政府想要支出于物品与服务的数量实际支出 家庭 企业和政府支出于物品与服务的数量为什么实际支出往往不同于计划支出 非计划存货投资的变化 计划支出 E C Y T I G均衡的经济 实际支出 计划支出Y E A 均衡收入 计划支出 E C I G 实际支出 Y E 计划支出 E 收入 产出 Y 经济如何实现均衡 存货调整过程计划支出小于实际支出即生产水平时 企业销售小于其生产 企业把卖不出去的商品加到他们的存货量中 这种存货的非计划增加引起企业解雇工人 并减少生产 这些行为又减少了GDP 这种非计划存货积累和收入下降的过程要一直进行到收入Y下降到均衡水平时为止 计划支出大于实际支出即生产水平时 企业要通过减少存货来满足销售水平 这种存货的非计划减少引起企业增雇工人 并增加生产 这些行为又增加了GDP 这种非计划存货减少和收入增加的过程要一直进行到收入Y上升到均衡水平时为止 财政政策与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税收乘数政府购买增加使计划支出向上移动 这使均衡收入增加 利率 投资以及IS曲线 I I r r I S Y S S Y I S IS 财政政策如何移动IS曲线 G Y 计划支出 Y r IS2 IS1 Y1 Y2 r IS曲线的可贷资金解释 Y C G I即S IY C Y T G I r 左边表示国民储蓄代表可贷资金的供给 取决于收入和财政政策 右边表示可贷资金需求取决于利率 利率的调整使可贷资金供求均衡 IS曲线的可贷资金解释 r r Y Y r1 r2 r1 r2 S Y1 S Y2 Y1 Y2 IS 注意 IS曲线既不决定收入Y也不决定利率r IS曲线表示在商品与服务市场或可贷资金市场上 Y与r之间的关系 二 货币市场与LM曲线 LM曲线表示在货币余额市场上产生的利率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流动性偏好理论是LM曲线的材料 M P r L r M P 收入 货币需求和LM曲线 r Y L r k Y M P L r k Y LM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LM曲线 r Y LM1 LM2 Y0 r M P M1 P M2 P r1 r2 r1 r2 LM曲线表示与实际货币余额市场均衡相一致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结合 LM曲线是根据一个既定的实际货币余额供给画出来的 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减少则LM曲线向上移动 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增加则LM曲线向下移动 LM曲线的数量方程式解释 MV PYV不变时 货币数量论相当于垂直的LM曲线如果V可变时 就可从货币数量论导出向右倾斜的LM曲线利率提高减少货币需求 持有的每一美元必定要经常更多地使用 以支撑既定的交易量 从而 流通速度必定提高 MV r PY MV r PY给定M和P 利率r提高 提高V 提高收入Y给定利率r和价格P 货币供给与收入水平同向变动注意 LM曲线本身既不决定收入Y也不决定利率r LM曲线仅仅表示在商品与服务市场上 Y与r之间的关系 IS曲线和LM曲线共同决定了经济的均衡 结论 短期均衡 Y C Y T I r GISM P L r Y LM IS LM 均衡收入 均衡利率 Y r LM曲线 流动偏好理论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 短期波动理论 凯恩斯主义交叉图 IS曲线 解释短期经济波动 IS LM模型 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 第11章总需求 科学是一种寄生虫 人们的忍耐性越大 越能更好地推动生理学和病理学 而且 从病理学中产生了治疗方法 1932年是大萧条的谷底 而且 从其腐败的土壤中缓慢地产生了今天我们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新课题 保罗 萨缪尔森 IS LM模型分析三个问题 国民收入波动的潜在原因IS LM模型如何提供一种总需求曲线斜率和位置的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用IS LM模型解释波动 财政政策如何使IS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政府购买的变动 1 IS曲线向右移动 G 1 MPC Y1 Y2 2 收入增加 3 利率上升 LM IS1 IS2 IS曲线上水平方向的移动等于凯恩斯主义交叉图中均衡收入的增加 这个量大于IS LM模型中均衡收入的增加 由于更高利率引起的挤出投资可以解释这种差别 税收变动 1 IS曲线向右移动 Y1 Y2 2 收入增加 3 利率上升 LM IS1 IS2 LM 税收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利率 由于较高的利率抑制了投资 IS模型中收入的增加小于凯恩斯主义交叉图中均衡收入的增加 货币政策如何使LM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 LM1 LM2 1 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向下移动 收入增加 利率下降 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 人们在现行利率时所拥有的货币比他们想拥有的多 因此 他们开始把这种额外的货币存入银行或用它购买债券 利率要一直下降到人们愿意持有中央银行创造的所有额外货币时为止 这就使货币市场移向新的均衡 较低的利率反过来又影响物品市场 较低的利率刺激了计划投资 这就增加了投资 生产和收入 上述过程也被称为货币传递机制 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 当分析货币或财政政策的任何一种变动时 重要的是要记住 控制这些政策工具的决策者认识到了其他决策者所做的事 因此 一种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另一种 而且这种相互作用会改变一种政策变动的影响 中央银行增税的三种效应保持货币供给不变增税使IS曲线左移 收入减少 利率下降 收入减少表明增税引起衰退 IS1 IS2 LM 2 保持利率不变当增税使IS曲线左移时 中央银行必须减少货币供给 以使利率保持不变 收入的减少要大于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时 中央银行通过保持高利率而加深了衰退 LM1 LM2 IS1 IS2 3 保持收入不变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并使LM曲线向下移动到足以抵消IS曲线的移动 此时 增税并不会引起衰退 但它使利率大幅度下降 增税与货币扩张的结合改变了经济中的资源配置 较高的税收抑制了消费 而较低的利率刺激了投资 这两种效应正好平衡使收入不变 LM1 LM2 IS1 IS2 财政政策的影响取决于中央银行所采取的政策 保持货币供给不变 利率不变 收入水平不变当分析一种政策变动时 我们必须作出它对其他政策影响的假设 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 LM模型 从IS 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 回忆 第9章曾用货币数量论推导过总需求曲线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财富效应 消费需求变化利率效应 投资需求变化汇率效应 静出口变化 在任何一个既定的货币供给量M时 较高的物价水平P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供给 M P 使LM曲线向上移动 LM P1 LM P2 IS 较高的物价水平使LM曲线上移 AD P1 P2 Y1 Y2 什么因素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 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IS LM模型中的收入变动表示为沿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固定物价水平时IS LM模型中收入的变动表示为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短期和长期的IS LM模型 在短期中 物价水平P1 经济的短期均衡是K点 在长期中 物价水平调整使经济达到自然增长率 IS LRAS Y r P Y LRAS AD SRAS1 SRAS2 P1 P2 K C K C IS LM模型 AS AD模型 国民收入决定的凯恩斯主义方法与古典方法之间的差别 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是价格粘性 产出可能背离自然率Y C Y T I r G IS方程 M P L r Y LM方程 P P 价格固定 为了同时满足IS和LM方程 r与Y必须要调整 古典假设是价格完全伸缩 产出总是在自然率Y C Y T I r G IS方程 M P L r Y LM方程 Y Y 产出在自然率 为了同时满足IS和LM方程 r与p必定要调整古典假设最好地描述了长期凯恩斯主义假设最好地描述了短期 大萧条 支出假说 对IS曲线的冲击消费函数向下移动住房投资大幅度下降许多银行破产财政政策 平衡预算 增税 减少政府支出 货币假说 对LM曲线的冲击 美联储允许货币如此大幅度地减少是大萧条的罪魁祸首货币假说的两个问题 实际货币余额利率 再论货币假说 物价下降的影响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物价下降实际货币余额高LM曲线扩张性移动增加收入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 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 消费者会感到更加富有 并更多地支出 消费者支出的增加会引起IS曲线的扩张性移动 这导致收入更高 通货紧缩的非稳定效应债务 通货紧缩理论 描述了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的影响 未预期到的物价变动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 未预期到的通货紧缩使债权人变富而债务人变穷 债务人支出减少而债权人支出增加 债务人的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 债务人支出的减少大于债权人支出的增加 净效应是支出减少 IS曲线紧缩性移动 国民收入减少 可预期的通货紧缩的影响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利率i实际利率IS LM模型改写为 Y C Y T I G IS M P L i Y LM 预期通货膨胀率作为一个变量进入IS LM模型 因此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使IS曲线移动 两种不稳定的通货紧缩都通过引起IS曲线的移动而降低了国民收入货币供给紧缩 通货紧缩 加重了大萧条还会发生大萧条吗 第8章开放经济 没有一个国家受到贸易的破坏 本杰明 富兰克林 一 资本与物品的国际流动 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之间关键的宏观经济差别是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 在任何一个既定年份中支出无须等于物品与劳务的产出 一国可以通过向国外借贷使支出大于生产 或者也可以使支出小于生产 并把差额贷给外国人 净出口的作用 Y Cd Id Gd EXC Cd CfId Id IfGd Gd GfY C Cf I If G Gf EXY C I G EX Cf If Gf Y C I G EX IMY C I G NXNX Y C I G 净出口 产出 国内支出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 国内支出无须等于物品与劳务产出 如果产出大于国内支出 我们出口这个差额 如果产出小于国内支出 我们进口这个差额 净出口是负的 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 根据储蓄和投资重写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Y C I G NXY C G I NX Y C T T G I NXS I NXS I NX一个国家的净出口应该总等于其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 恒等式右边NX 净出口又称为贸易余额恒等式左边S I 被称为国外净投资 即国内居民贷款给国外的量减去外国人贷款给我们的量 S I 0 我们把余额贷给了外国人S I 0 我们通过从国外借贷来为这种额外投资筹资国外净投资S I反映了国际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明 国外净投资总等于贸易余额 即 国外净投资 贸易余额如果S I和NX是正的 我们有贸易盈余 我们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是净债权人 如果S I和NX是负的 我们有贸易赤字 我们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是净债务人 如果S I和NX是零 我们有平衡贸易 国民收入恒等式表明 国际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和国际间物品和劳务的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许多形式我们贸易赤字时 外国人可以购买国内发行的债券外国人可以购买国内的资产 二 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 资本流动与世界利率小型经济完全资本流动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r必定等于世界利率r r r 世界利率r 决定了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小型开放经济把世界利率r 作为外生变量 模型 假设经济的产出是由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固定的Y F K L 消费与可支配收入Y T正相关 C C Y T 投资I与实际利率r负相关 I I r 核算恒等式 NX Y C Y T G I r S I r 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 投资 储蓄 实际利率 r S I r NX 贸易盈余 世界利率 经济封闭时的利率 政策如何影响贸易余额 假设经济开始处于平衡贸易的地位 世界利率不变国内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扩大国内支出 S Y C G I 贸易赤字减税增加可支配收入 刺激消费 减少储蓄 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国内财政政策 S1 S2 I S 实际利率r I r r 贸易赤字NX 增加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的财政政策变动减少了国民储蓄 Y C G 从贸易平衡出发时 减少国民储蓄的财政政策变动引起贸易赤字 案例 P182 双赤字 国外的财政政策小国政府财政政策变动对世界利率无影响大国政府财政政策变动对世界利率有影响增加政府购买就减少世界储蓄并引起世界利率上升国内储蓄不变 取决于收入 投资减少 储蓄流向国外 出现贸易盈余 小型开放经济中国外的财政政策 世界利率上升 贸易盈余NX S I r I S 实际利率r 小型开放经济中投资需求的移动 贸易赤字NX I r 1 I r 2 S I S 实际利率r r 评价经济政策 增加投资或减少储蓄的政策往往会引起贸易赤字减少投资或增加储蓄的政策往往会引起贸易盈余现期高消费引起未来低消费 这意味着子孙后代要承担低国民储蓄的负担贸易赤字并不总是代表经济弊病 三 汇率 名义汇率 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实际汇率 两国物品的相对价格 即按什么比例用一国的物品交换另一国的物品 实际汇率有时称为贸易条件 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 国内物品价格 国外物品价格 e P P 如果实际汇率高 外国物品就相对便宜 而国内物品相对昂贵 如果实际汇率低 外国物品就相对昂贵 而国内物品相对便宜 实际汇率和贸易余额实际汇率低 国内物品相对便宜 净出口需求量高实际汇率高 国内物品相对于国外物品昂贵 净出口需求量低NX NX 净出口量即贸易余额与实际汇率负相关 NX 0 实际汇率 NX 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实际汇率与净出口相关净出口 国外对本必需求 必须等于国外净投资 本币供给 NX NX S I 实际汇率 均衡实际汇率 政策如何影响实际汇率 国内的财政政策政府增加购买或减税来减少国民储蓄 引起贸易赤字 NX S1 I S2 I NX 实际汇率 1 2 3 国外的财政政策外国政府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会降低世界储蓄并使世界利率上升减少国内投资 引起贸易盈余 NX 实际汇率 NX S I r1 S I r2 1 2 3 投资需求的移动投资需求增加引起贸易赤字 S I1 S I2 NX1 NX2 NX 1 2 3 贸易政策的影响 贸易政策 旨在直接影响物品与劳务进口与出口量的政策贸易保护主义使净出口曲线向外移动 但不影响储蓄与投资 从而不影响贸易余额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影响贸易余额是因为实际汇率升值抵消了直接由于贸易限制而增加的净出口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影响贸易量 进 出口量都减少了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S I NX 1 NX 2 净出口不变 1 2 3 名义利率的决定因素 e P P e的百分比变动 的百分比变动 P 的百分比变动 P的百分比变动e的百分比变动 的百分比变动 名义汇率变动百分比 实际汇率变动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差别 如果一个国家相对于美国而言通货膨胀率高 那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元购买的外国通货量将增加 如果一个国家相对于美国而言通货膨胀率低 那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元购买的外国通货量将减少上述情况也说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名义汇率 购买力平价的特例 单一价格规律同样的物品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方不能以不同价格出售 否则就产生套利机会 购买力平价单一价格规律运用于国际市场被称为 国际套利者的迅速行动使净出口对实际汇率的微小变动极为敏感净出口曲线极为平坦这种敏感性保证了均衡的实际汇率总是接近于确保购买力平价的水平 NX S I 购买力平价有两个重要含义 储蓄或投资的变动并不影响实际或名义汇率由于实际汇率固定 名义汇率的所有变动都产生与物价水平的变动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局限许多物品不易于国际间交易可贸易物品并不总是完全可以替代的购买力平价学说提供了一个实际汇率的变动要受到限制的理由 第12章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 本章把总需求的分析扩大到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一个是小型开放经济的IS LM模型 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和IS LM模型的异同 相同 都强调了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假设物价水平是固定的都想说明什么因素引起总收入的短期波动都想说明什么因素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不同IS LM模型假设一个封闭经济 而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假设一个开放经济 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的重要而极端的假设 所研究的经济是一个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该经济的利率是由世界利率决定的这种假设适宜于比利时 荷兰而不适应于美国这样的大型开放经济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的结论 一个经济的行为取决于它所采用的汇率制度 一 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 关键假设 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用数学方法把该假设写为 r r 注意该式所代表的复杂过程该式表示 国际资本流动之迅速足以使国内利率等于世界利率 商品市场与IS 曲线 Y C Y T I r G NX e 汇率e NX e 收入 产出 Y 收入 产出Y 支出 NX IS 货币市场与LM 曲线 由于国内利率等于世界利率 LM方程中用世界利率代替国内利率 M P L r Y 由于汇率并没有进入LM 方程式 在世界利率不变时 无论利率如何 LM 方程式决定了总收入 LM 汇率 e 收入 产出 Y 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 IS LM 均衡汇率 均衡收入 二 浮动汇率下的小型开放经济 财政政策 浮动汇率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IS 1 IS 2 LM e Y 1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 曲线向右移动 2 引起汇率上升 3 收入不变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 政府增加开支或减税引起利率上升 只要利率上升到世界利率之上 资本就会流入 这种资本流入增加了外汇市场上对国内货币的需求 从而使国内通货升值 汇率升值使国内物品相对于外国物品变得昂贵 这就减少了净出口 净出口的减少抵消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收入的影响 货币政策 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扩张 LM1 LM2 IS 1 货币扩张使LM 曲线右移 2 引起汇率下降 3 增加收入 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中 利率由世界利率固定 一旦货币供给增加使国内利率有下降的压力 由于投资者到其他地方寻求更高收益 资本流出该经济 资本流出防止了国内利率下降 由于资本流出增加了外汇市场上国内通货的供给 汇率贬值 汇率下降使国内物品相对于国外物品更为便宜 从而刺激了净出口 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中 货币政策通过改变汇率而不是改变利率来影响收入 贸易政策 浮动汇率下的贸易限制 e Y NX1 NX2 LM IS1 IS2 e Y 1 贸易限制使NX曲线向外移动 2 引起IS 曲线向外移动 3 汇率上升 4 收入不变 限制性贸易政策通常的一个指定目标是改变贸易余额NX 在浮动汇率下的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中 由于贸易限制并不影响收入 消费 投资或政府购买 所以 它不影响贸易余额 NX e Y C Y T I r G尽管净出口曲线的移动会增加NX 但汇率上升又等量地减少了NX 三 固定汇率下的小型开放经济 固定汇率制度如何运行 在固定汇率之下 中央银行随时准备按事先决定的价格从事国内通货与国外通货的买卖 固定汇率制度使一国的货币政策服务于唯一的目的 使汇率保持在所宣布的水平上 固定汇率制的实质是中央银行承诺 允许货币供给调整到确保均衡汇率等于所宣布汇率的水平时 固定汇率如何决定货币供给 IS LM1 LM2 固定汇率 均衡汇率 Y e 均衡汇率大于固定汇率 均衡汇率小于固定汇率 固定汇率制固定的是名义汇率是否也固定实际汇率取决于所考虑的时间范围如果价格像在长期中那样是有伸缩性的 那么 即使名义汇率固定 实际汇率也可以变动 此时 固定名义汇率的政策并不影响包括实际汇率在内的任何一个实际变量 但在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所描述的短期中 价格是固定的 因此 固定名义汇率意味着也固定了实际汇率 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 扩张 实际固定汇率 e Y LM1 LM2 IS1 IS2 1 实际汇率固定 2 财政扩张使IS 曲线右移 3 LM 曲线右移 4 收入增加 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扩张 LM 固定汇率 IS Y e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无效 由于同意固定汇率 中央银行放弃了它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固定汇率制下也可以运用一种货币政策 贬值与升值在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中 贬值可以使LM 曲线向右移动 在固定汇率下贬值起着类似于货币供给增加的作用 贬值扩大出口 增加了总收入 升值则相反 贸易政策 贸易限制 LM1 LM2 IS1 IS2 Y e 1 固定汇率 2 贸易限制使IS 曲线右移 3 LM 曲线移动 收入增加 固定汇率下的贸易限制的结果完全不同于浮动汇率下贸易限制的结果 两种情况下 贸易限制都使净出口曲线向右移动 但只有在固定汇率制下 贸易限制才增加了净出口NX 固定汇率制下贸易限制引起了货币扩张而不是汇率升值 货币扩张又增加了收入 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中的政策 总结 四 利率差别 一国的风险与汇率预期一国的社会 政治动荡所带来的违约风险导致该国要支付更高的利率预期的汇率变动由于一国的风险和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 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可以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率 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中的利率差别 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是由世界利率加上一个风险贴水 所决定的 r r IS 方程变为 Y C Y T I r G NX e LM 方程变为 M P L r Y 在任何一种既定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物价水平 以及风险贴水时 上述两个方程式决定了使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收入水平和汇率 在风险贴水不变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与前面的一样发挥作用如果政治动乱引起一国风险贴水上升 则国内利率上升 这将导致 IS 曲线向左移动 因为较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LM 曲线向右移动 因为较高的利率减少了货币需求 而这又引起任何一种既定货币供给时较高的收入水平 因为M P L r Y 如下图 IS1 I IS2 LM1 LM2 e Y 1 当风险贴水增加利率时 IS 曲线向左移动 2 LM 曲线向右移动 3 通货贬值 4 收入上升 上述分析的含义 汇率预期部分是自我实现的 对一种通货未来将贬值的预期会引起它现在贬值是否一国用 衡量的风险增加引起该国收入的增加 有三个原因使这种收入增加实际上不可能出现中央银行要避免本国通货大幅贬值 从而会减少货币供给国内通货贬值会提高进口品价格 引起物价水平上升在既定收入与利率下 本国居民会增加其对本国货币的需求这三种变动都使LM 曲线向左移动 它减缓了汇率下降 但也会亚低收入 一国风险增加并不好 在短期中 风险增加通常会使通货贬值 通过上述三种渠道使收入减少在长期 较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 减少了资本积累并降低了经济增长 五 汇率应该浮动还是应该固定 从历史上看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支持浮动汇率制 但近年来 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回到固定汇率制支持浮动汇率的主要观点 它允许把货币政策用于其他目的支持固定汇率的主要观点 汇率的不确定性使国际贸易更为困难 承诺固定汇率是规范一国货币当局行为并防止货币供给过分增长的一种方法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之间的选择并不像乍看起来那么严格我们很少看到完全固定或完全浮动的汇率在这两种制度下 汇率稳定通常是中央银行许多目标中的一个 六 物价水平变动的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 价格调整时 必须区分名义汇率e和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等于ep p 于是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写为 Y C Y T I r G NX IS M P L r Y LM 与以前不同是 净出口取决于实际汇率较低的物价水平增加了实际货币余额 LM 曲线向右移动 实际汇率下降 收入增加 LM P1 LM 2 P2 实际汇率 Y IS 1 物价水平下降使LM 曲线向右移动 2 降低了实际利率 3 提高收入 第13章总供给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总是存在一种暂时的交替关系 但没有持久的交替关系 这种暂时的交替关系并不是产生于通货膨胀本身 而是产生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这通常意味着产生于通货膨胀率上升 米尔顿 弗里德曼 一 四种总供给模型 虽然四种总供给模型的每一个都使我们有不同的理论思路 但每一种思路都在同一个地方结束 最终的目标是以下形式的短期总供给方程式 Y Y P Pe 0 Y是产出 Y是自然产出率 P是物价水平 而Pe是预期的物价水平 这个方程式说明 当物价水平背离预期的物价水平时 产出背离其自然率 参数a表示产出对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的反应有多大 1 a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四个模型每一个都强调了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与总产出波动相联系的一个特殊原因 粘性工资模型 名义工资调整滞后在许多行业中 名义工资由长期合约确定工资还取决于演变缓慢的社会规范与公正概念粘性工资模型说明粘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的含义是什么 当物价水平上升当名义工资不变时 物价水平上升减少了实际工资 使劳动变得便宜较低的实际工资使企业雇用更多劳动雇用的额外劳动生产出更多的产出物价水平和产出之间的这种正相关关系意味着 当名义工资不能调整时 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工人和企业根据目标实际工资 和他们的物价水平预期Pe决定名义工资W W Pe W P Pe P 上市表明 如果实际物价水平与预期的物价水平背离 实际工资就预期目标背离 当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 实际工资小于其目标当实际物价水平低于预期物价水平时 实际工资大于其目标 就业由企业需求的劳动量决定 换言之 工人和企业之间的谈判并没有事先决定就业水平 相反 工人同意按事先决定的工资提供企业希望购买的劳动量 L Ld W P L W P Y L Y P 劳动需求 生产函数 总供给 物价水平上升 使一个既定的名义工资是的实际工资下降 增加了就业和产出 以及收入 总供给曲线总结了这些变动 当物价水平与预期物价水平背离时 产出与其自然产出水平背离 工人错觉模型 工人错觉模型假设工资可以自由而迅速地调整到使劳动供求平衡其关键假设是 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之所以影响劳动供给是因为工人暂时混淆了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工人错觉模型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 Ld Ld W P 劳动需求曲线Ls Ls W Pe 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工人预期赚到的实际工资预期的实际工资 W Pe W P P Pe P Pe 衡量工人对物价水平的错觉 如果 P Pe 大于1 那么 物价水平大于工人所预期的 如果 P Pe 小于1 那么 物价水平小于工人所预期的劳动供给曲线可以重写为 Ls Ls W Pe Ls W P P Pe 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实际工资 以及工人对物价水平的错觉 每当物价水平P上升时 经济的反应取决于工人是否预期到了这种变动 如果他们如期到了 那么 Pe与P同比例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 工人的感觉是正确的 劳动供给或劳动需求都不会变动 名义工资与价格等量增加 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保持不变 如果工人没有预期到价格的上升 那么价格上升令工人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百度新质生产力产业园
- 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引进人才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邯郸广平县选聘党务工作者真题
- (正式版)DB15∕T 2594-2022 《紫花苜蓿组织培养技术规程》
- 联合动力包头齿轮箱课件
- 医患关系变迁实录
- 新质生产力中的生物技术
- 新质生产力的价值遵循
- 考前焦虑课件
- 商家夏季活动方案
- 海南公司防止电力事故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题库
- 专题十八 椭圆解答题-2022届天津市各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 红酒市场调研报告
- (正式版)JBT 7248-2024 阀门用低温钢铸件技术规范
- 2023年4月自考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DL-T 2563-2022 分布式能源自动发电控制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测试技术规范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高频词汇1500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WLAN基础知识》课件
-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概述
- 《区块链技术及应用》以太坊与智能合约技术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