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游基础知识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节皇帝与皇族成员的称谓第二节古代管制与官吏选拔制度第三节诸子百家第四节文学艺术第五节科学技术第六节中外交流 学习目标 掌握皇族与皇族成员的称谓 官制与官吏选拔制度等知识要点 重点掌握我国古代思想 文化 科学技术 中外交流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皇帝与皇族成员的称谓 一 皇帝的称谓 一 皇帝 称谓的由来 三皇 天皇 地皇 人皇 五帝 皇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后 王 的称谓始于原始社会 夏 商 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 王 天子 之称始于西周 自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以后 各诸侯国的君主纷纷开始自称为 王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此后 皇帝 的称谓被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所沿用 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 二 皇帝的称号1 谥号 1 含义 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 大臣 贵族 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褒贬的称号 2 开始时间 始于西周 3 分类 褒扬 贬斥 哀矜 4 用法 谥号不独立使用 多与庙号结合 或为全称的组成部分 皇帝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 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5 例如 秦穆公 周贞定王 等 2 庙号 1 含义 是古代帝王死后 在太庙立室奉祀以题庙室的名号 由继承者奉入祖庙祭祀 并追尊为 某祖 某宗 的名号 以确定他在皇族中的地位 2 开始时间 始于商代 3 用法 自汉代起 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 高祖或世祖 其后的嗣君称为太宗 世宗等 汉代以后 帝 字与谥号结合 成为庙号 4 例如 汉文帝 晋武帝 等 3 尊号 1 含义 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叫做尊号 也叫徽号 2 开始时间 始于唐武后 中宗之世 3 用法 尊号为臣下所上 而且可以上多次 多为溢美奉承之词 皇后 皇太后也有尊号 4 例如 有的皇帝死后仍被奉上尊号 如唐高宗死后70余年 被奉上尊号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慈禧 4 全称是庙号 尊号 谥号的合称 5 年号 1 含义 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2 开始时间 始于汉武帝即位之年的 建元元年 公元前140年 3 用法 一般新君即位 于次年改用新年号 叫 改元 一个皇帝在位期间 如遇祥瑞灾异等重大事件 也常常改元 4 例如 嘉靖皇帝 乾隆皇帝 6 陵号 1 含义 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叫陵号 2 开始时间 始于西汉 3 例如 明长陵 唐昭陵等 生前使用的称号为 尊号 年号 死后使用的称号为 谥号 庙号 全称 陵号 讨论 1 下列帝王的称号哪是谥号 哪是庙号 周厉王汉高祖 刘邦 隋炀帝元太祖 成吉思汗 www w 二 皇族成员的称谓 一 太上皇 太皇太后 皇太后太上皇 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尊称 太皇太后 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 皇帝的母亲 二 皇后 嫔妃皇后 皇帝的正妻 嫔妃 皇帝诸妾的通称 有美人 贵人 才人 昭仪 婕妤 贵妃 贵嫔等称号 三 皇太子 皇太孙皇太子 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 也称为 太子 皇太孙 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四 公主 驸马公主 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 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 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 清代除皇帝之女外 其他皇族之女均称 格格 驸马 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 清代称 额驸 第二节古代官制与官吏选拔制度 一 古代官制 一 古代官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1 含义 官 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概念 指的是在国家中担任一定职务或享有一定特权的社会集团 管制 就是设官的制度 2 中国古代官制的发展巫史制 夏 商公卿制 西周 春秋中国古代官制的发展丞相制 战国 秦 西汉 从夏代到清末尚书制 汉武帝到明初可分为五个时期 内阁制 明 清 二 中央官制夏商 巫史是国家机构中最有权威的官员周代 设有 三公 太师 太保 太傅春秋战国 行政事务 宰相 军队 将军 秦汉 三公九卿 三公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隋唐 三省六部 三省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六部 礼部 兵部 户部 工部 刑部 吏部宋元明清 沿袭隋唐时期 三 地方官制春秋战国时期 郡 县两级魏晋南北朝 州 郡 县三级隋唐时期 州 县两级古代地方官制宋代 路 府 县三级元代 行省 路 府 州 县明清时期 省 府 县三级 二 古代官吏选拔制度 一 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演变夏商周时期 世袭战国时期 自荐 游说古代官吏选拔汉代 征召 察举 太学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隋代 科举制度 二 科举制度1 含义 由国家设立科目 定期举行统一考试 通过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 又称 开科取士 2 隋唐时期 1 科目 明经 和 进士 两科 2 内容 明经 儒家经典 进士 诗赋和时务策 3 考试种类 常举 制举两种 4 时间 常举 每年 制举 临时 3 明清时期 1 内容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以 八股取士 专取 四书 五经 中的内容命题考试 2 参考资格 须取得 生员 或 监生 的资格 生员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监生 学政 皇帝特许 捐纳 四书五经四书指 儒家四部经典著作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宋代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 始有 四书 之名 四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五经指 儒家五部经典著作 诗 书 礼 易 春秋 五经 之称始于西汉汉武帝时 此后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巩固其政治统治的理论根据 是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第一名称状元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二名称榜眼进第三名称探花士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家赐同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第三节诸子百家 一 百家争鸣 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 含义战国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确立 不仅经济发达 而且出现了文化上的繁荣景象 尤其是学术思想更为活跃 历史上把这种景象称为 百家争鸣 二 百家争鸣 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 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变革时期 其次 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阶级矛盾错综复杂 最后 私学的兴起以及士的解放是 百家争鸣 出现的重要原因 二 影响较大的重要学派 一 儒家 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1 产生时期 春秋时期2 创始人 孔子3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4 思想核心 孔子 天命论 中庸 之道和 仁 礼 为核心 孟子 性善论 荀子 行恶论 5 经典著作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 6 思想演变 二 道家1 产生时期 春秋时期2 创始人 老子3 代表人物 庄子4 经典著作 老庄学派 老子 庄子 5 思想 老子 建立了以 道 为核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认为 道 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庄子 1 对老子 道 的解释充满了神秘主义 他认为 道 是 先天地生 的 非物 是精神性的东西 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没有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 它们的存在是不真实的 2 提出 逍遥游 的思想 作为人类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 三 法家1 产生时期 战国时期2 代表人物 韩非3 经典著作 韩非子 4 思想 法家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要求 四 墨家1 产生时期 战国时期2 创始人 墨子 名翟 3 经典著作 墨子 兼爱 非攻 4 思想 代表农 工等小生产者利益的学派 五 兵家1 产生时期 春秋时期2 代表人物 孙武 孙膑 尉缭子 吴起3 经典著作 孙武 孙子兵法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兵书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孙膑 孙膑兵法 4 思想 兵家是 诸子百家 中从事军事活动 研究军事理论的任务的总称 六 阴阳家1 产生时期 五行之说始于商周2 代表人物 邹衍3 思想 邹衍 五行相生 和 五行相克 并提出了 五德终始说 第四节文学艺术 一 文学二 对联三 古代诗词四 戏曲五 绘画六 书法七 雕塑 二 对联 一 来源 二 第一副对联 时期 撰写人 内容 三 特点 四 分类 五 字体 六 书写格式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白居易晚唐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 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鞞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 西出都门百馀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 宫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 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 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裴回 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 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 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 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三 古代诗词 一 诗歌1 最早的诗歌形式 2 什么时候出现了五言诗 3 第一个大量写作七言诗的诗人 代表作 4 古代诗歌的分类 5 近体诗的分类 2 词产生时期 四 戏曲 一 来源 二 中国最早的成熟形式 三 戏曲的种类 四 剧中人物角色 五 国粹 六 诞生时期 七 开山祖师 一代宗师 八 唱腔 九 广为流传的京剧 乐舞 京剧 贵妃醉酒 京剧 霸王别姬 群英会 打渔杀家 三岔口 五 绘画 一 我国最早的绘画艺术 二 绘画演变的历史 三 分类 四 特点 五 杰出的画家及优秀的绘画作品 六 书法 一 我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二 书法的发展过程 三 楷书的创始人 行书的创始人 四 代表人物 七 雕塑 一 分类 二 我国著名的雕塑 第五节科学技术 一 数学西汉时期的天文历算著作 周髀算经 最早应用勾股定理 比西方早500年 东汉时期的 九章算术 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南朝数学家祖冲之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比欧洲早1000多年 二 天文历法 一 古代计时方法中国古代的计时器主要有漏刻 圭表 日晷 香篆等 二 古代历法1 阴阳历2 四时3 二十四节气4 干支纪年 萌芽 始行于 通行于 三 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 诗经 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记录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 保存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战国时期甘德 石申编写的 甘石星经 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东汉科学家张衡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三 医药学战国神医扁鹊最早应用望 闻 问 切 四诊法 来诊断疾病 西汉 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东汉 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张仲景 伤寒杂兵论 奠定了中医医疗学的基础 他被尊为 医圣 唐代 唐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步由国家编订颁布的药典 比欧洲早800多年 四 地理学 山海经 是我国古代一部集怪人 怪事 怪物于一体的地理学著作 水经注 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 徐霞客游记 为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所著 徐霞客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五 生产技术西汉初期 西安发现的灞桥纸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东汉时期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唐代印刷的 金刚经 卷子 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 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隋唐时期 发明火药 元代火药和火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第六节中外交流 一 张骞出使西域 一 西域的含义 二 哪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哪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三 出使西域的路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