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_第1页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_第2页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学案例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一 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之教学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历史必修 第四单元第 课 本课教学目 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能力 识记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及其纲领 新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三大政策 理解 团体与政党的区别 旧三民主义革命性与局限性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孙中山为了国家独立 富强 牺牲个人利益 英勇奋斗的精神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是本课的重点 也是难点 孙中山自 年创办兴中会 到 年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历时 多年 领 导革命的纲领随形势变化不断补充新内容 十六 七岁左右的中学生对这些背景知识了解不 多 三民主义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推动作用和局限性又是学生必须理解的 因此资产阶级 革命纲领的内容及演变过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分三个子目 第一目是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第二目写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分析 第三目写三民主义的作用和发展 第一目先用一个自然段写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初步形成的原因和标志 孙中山从具有改 良思想转化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既有上书失败 清廷腐朽的原因 也同他的经历有关 孙中 山少年时代先后在美国夏威夷和香港学习 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初 步形成的标志是两件大事 兴中会的成立和广州起义 兴中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团体 时间 地点 人物 纲领要一一明确 之 所以在远离中国万里之遥的美国建立反清组织 原因是檀香山有数万华人 受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观念影响 并渴望中国强盛 孙中山可以依靠其胞兄孙眉的经济支柱 可躲避清政府的 迫害 兴中会纲领有三层意思 驱除鞑虏 的 鞑虏 指满洲统治者即清政府 恢复中 国 指恢复汉人统治 创立 合众政府 是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个纲领把推翻 清政府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合起来 成为发动 组织群众的伟大旗帜 但它没有反对帝 国主义内容 同时也有盲目排满的大汉族主义倾向 在革命初期适应了大部分民众的心理 便于发动群众 年广州起义的内容不需要另外补充 让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即可 但要强调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第一次武装斗争 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志士的 英勇献身精神 2 教材的第二个自然段写孙中山革命思想正式形成标志的两件大事 一是中国同盟会成立 二是三民主义的提出 中国同盟会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成立的 兴中会成立后的 年里 革命的主客观形势发 生重大变化 清政府已成为彻头彻尾的 洋人的朝廷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的团体纷纷建立 在此背景下 分布在各地的革命力量 组成了一个统一的革 命政党同盟会 与兴中会纲领相比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有什么发展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和 驱除 鞑虏 恢复中国 只换了一字 其含义基本相同 建立民国 和 创立合众政府 的内容 也基本一样 新增加的是 平均地权 的内容 至 年 孙中山在欧洲看到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 贫富分化加剧 社会动荡不安 产生了同时解决政治革命 民族革 命 社会革命的想法 平均地权便是为了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弊病而设计出来的 把推翻清政 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解决土地问题作为三位一体的革命目标提出来 是同盟会纲领的 最大亮点 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呢 因为它有统一的纲领十六字 纲领 有统一的机构总部和各省支部 有统一的领袖孙中山 黄兴等 有统一的目标用暴力 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自从同盟会成立后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便结束了一盘 散沙的局面 开始了以孙中山为首统一领导 统一指挥的新时期 三民主义也成了资产阶级 革命党人共同尊奉的宗旨 教材第二目详细叙述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内容 指出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这 是本节的重点 民族主义 和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相对应 其含义概述一下即可 需要强调的是 民族主义或 驱除鞑虏 并不意味着排满 用孙中山的解释就是 排满洲者 排其皇室也 排其官吏也 另外 民族主义没有反帝的内容 这是它的弱点 民权主义 和 建立民国 相对应 它有四层意思 一是同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同 时进行 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是反对君主立宪制 四是反对汉人的君主政体国家 这四层意思反映了民权主义的进步性 民生主义 和 平均地权 相对应 其目的 内容作用如教材所述 孙中山曾经说 定地价之法 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 可定价为一千 或多至二千 就算那地将来因交 通发达 价涨至一万 地主得二千 已属有益无损 赢利八千 当属国家 这与国计民生 皆有大益 这种办法反映了农民对于获得土地的愿望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间是何关系呢 民权主义是核心 即中心目标是推翻清 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族主义是前提 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是第一位的 民生主义是 目的 使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三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 是资 产阶级革命党人进行斗争的纲领 3 教材第三目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自然段写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推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 作用 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教材用三个 是 的句式来写 首先在整个资产阶级革命中 是 完备的纲领 其次在孙中山个人革命历程中 是由兴中会纲领发展而来 是孙中山领 导革命的基本思想武器 任何革命理论都来源于当时的社会情况和人们的实践活动 革命理论一经产生 便会对 革命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 关于三民主义的作用 教材用 成为战斗旗帜 成为思想 武器 和 起到积极作用 三句话来表述 教师按此解释并联系推翻了清政府 建立了中华 民国 颁布了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等史实来理解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在革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 民族主义不反帝 在武昌起义后 承 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不平等条约 对北洋军阀让步 使袁世凯篡取革命果实 依靠会党 新军为斗争主力 农村没有大的变动 产生上述局限性的根源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领 导革命的领袖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身 对社会 对中国农村 农民没有透彻的了解 也 是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自然段写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其原因有 一是孙中山以旧三 民主义为武器 进行了多次斗争都归于失败 二是中共和共产国际帮助孙中山继续斗争 三 是旧三民主义以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为北洋军阀滥用 已失去号召力 在这种情况下 孙中山与时俱进 改组国民党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具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新三民主义 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 有哪些发展 教材 页有几段阅读材料 对于其内容 教师不必另外补充 需要强调的是其作用 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 抓住了社会的主要 矛盾 弥补了旧三民主义中最严重的缺陷 与中共反帝立场相一致 有利于团结各民族的被 压迫民众共同投入反帝斗争 新民权主义增加了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内容 把建立资产阶级共 和国发展成为一般平民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新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限制独占性 质的企业 使之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照顾到了广大普通人民的利益 总之 新三民主义体现 了时代新特点 突出了反帝反封建和改善民生的精神 成为较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 又确定了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三大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