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 实验室制取 CO2 的理想药品 1 药品 大理石 或石灰石 稀盐酸 2 原理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二 制取二氧化碳的位置 1 CO2 的发生装置 固 液反应 不需加热 2 CO2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CO2 的密度比空气答 注意 不宜用排水法 CO2 能溶于水 并与水反应 三 CO2 得眼慢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或火柴放在集气瓶口 火焰熄灭 则证明已满 四 CO2 检验方法 将气体充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CO2 CA OH 2 CaCO3 H2O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 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 覆盖在大理石表面 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 因为浓盐酸会挥发出大量氯化氢气体 i 混入 CO2 气 体中 从而导致制得的 CO2 不纯 不能用碳酸钠粉末代替大理石 或石灰石 的原因 因为反应太快 不便于收集 CO2 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原因 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 从漏斗处逸出 用长颈漏斗时 下端管口必须在液面以下才能起密封的作用 锥形瓶能用大试管 广口瓶 平底烧锅等玻璃仪器代替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汇总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汇总 金刚石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可用于制钻石 刻划玻璃 钻探机的钻头等 石墨最软的矿物之一 有导电性 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 电池的电极 电车的滑块等 天 然 存 在 C60 由 60 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形似足球 结构稳定 木炭 活性碳 活性炭 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 炭墨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无 定 形 碳 焦炭冶铁 稳定性常温下性质稳定 完全燃烧 氧气充足 生成 CO2 C O2点燃 CO2 可燃性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 生成 CO 2C O2点燃 2CO 单 质 的 碳 化 学 性 质 还原性 C 2CuO 高温 2Cu CO2 置换反应 应用 冶金工业 物理性 质 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干冰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不能供给呼吸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H2O 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H2O CO2 碳酸不稳定 易分解 一 氧 化 碳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Ca OH 2 CaCO3 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化学性 质 与灼热的碳反应 C CO2高温 2CO 吸热反应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O2是氧化剂 C 是还原剂 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 CaO CO2 原理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体装置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实验室制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 碳的 氧化 物 二 氧 化 碳 制 法 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如能浑浊 则是二氧化碳 用途 灭火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制冷剂 光合 温室肥料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的性质 四 二氧化碳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干冰 2 化学性质 1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不能供给呼吸 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H2O 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 2CO3 H2O CO2 碳酸不稳定 易分解 3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Ca OH 2 CaCO3 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 与灼热的碳反应 C CO2 高温 2CO 吸热反应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O2 是氧化剂 C 是还原剂 3 用途 灭火 灭火器原理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 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制冷剂 温室肥料 4 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 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氧化碳 五 一氧化碳 1 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2 有毒 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 化学性质 H2 CO 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1 可燃性 2CO O2 点燃 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 和 O2 的燃烧火焰是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 和 O2 的燃烧火焰是 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 和 O2 的燃烧火焰是 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 H2 CO CH4 可燃性的气体 看燃烧产物 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 H2 与 CO 的混合气体 C H2O 高温 H2 CO 2 还原性 CO CuO Cu 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 冶金工业 现象 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 石灰水变浑浊 Fe2O3 3CO 高温 2Fe 3CO2 现象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 CO 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 2NaOH Na2CO3 H2O C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 CuO Cu CO2 CaO CaCO3 只能煅烧 不可加盐酸 CaCO3 高温 CaO CO2 注意 检验 CaO 是否含 CaCO3 加盐酸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CO32 的检验 先加盐酸 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 CO2 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1 无色无味的气体 2 密度比空气大 3 能溶于水 4 固态的 CO2 叫干冰 2 化学性质 1 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2 CO2 能与水反应 CO2 H2O H2CO3 碳酸不稳定 易分解 H2CO3 H2O CO2 3 能与石灰水反应 CO2 Ca OH 2 CaCO3 H2O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4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3 二氧化碳的用途 1 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时吸热 2 灭火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3 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4 化工产品的原料 如 汽水 和气体肥料 4 二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 使全球变暖 导致温室效应 二 一氧化碳 CO 的性质 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CO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可燃性 现象 发出蓝色火焰 放出热量 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化学方程式 点燃 2CO O2 2CO2 注意 点燃 CO H2 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煤炉中常常发生的三个反应 点燃 上层 2CO O2 2CO2 高温 中层 CO2 C 2CO 点燃 下层 C O2 CO2 2 CO 有毒性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造成生物体的缺氧窒息 甚至死亡 3 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步骤 一通 先通一会儿 CO 目的是排走玻璃管中的空气 防止爆炸 二点 点燃酒精灯加热 三灭 停止加热 继续通 CO 直至玻璃管冷却 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四撤 停止通 CO 撤走导管 现象 黑色的粉末变成红亮色 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结论 CO 具有还原性 化学方程式 CuO Cu Cu CO2 氧化剂 还原剂 尾气的处理 装置末端用酒精灯点燃 目的是燃烧水剩余的尾气 防止大气污染 3 一氧化碳的用途 1 作气体燃料 可燃性 2 冶炼金属 还原性 例如 炼铁高温 3CO Fe2O3 2Fe 3CO2 单质碳的性质 15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 它们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 同 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16 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 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可燃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O2CO2 现象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碳燃烧不充分 或氧气不充足 2C O22CO 还原性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C 2CuO2Cu CO2 现象 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 红色固体 同时放出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注重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范本】环保评估技术服务合同书
- 2025标准版中介合同书
- 2025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员工)
- 2025莲花山中学代课教师聘用合同书
- 2025工程信息费合同范本
- 2025购销合同(食品添加剂专用)
- 高档小区装饰装修施工合同2篇
- 租商铺合同标准版样本3篇
- 儿童保育合同
- 大件物流保险代理服务费合同
- 智能高速铁路概论-课件-第一章-世界智能铁路发展-
-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练习题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第2版)》(李建明) 项目七
- 九年级英语人教版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单元话题书面表达 真题+模拟(含解析)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引言课件
- 医学交流课件:腹痛
- 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知识要点
- 不良资产项目尽调指引
- JJF 1245.1-2019安装式交流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有功电能表
-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 GB 3836.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