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受力分析专题训练第 1 页 共 9 页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 整体法与分离法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 整体法与分离法 1 1 图中 图中a a b b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 它们的质量相等 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 它们的质量相等 F 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 a上上 的外力 已知的外力 已知a a b b的接触面 的接触面 a a b b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滑的 正确的说法是 正确的说法是 A A a a b b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B B a a对对b b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 C C a a b b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 D D a a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 b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如图所示 斜面体放在墙角附近 一个光滑的小球置于竖直墙和斜面之间 若在小球 如图所示 斜面体放在墙角附近 一个光滑的小球置于竖直墙和斜面之间 若在小球 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F F 小球处于静止 如果稍增大竖直向下的力 小球处于静止 如果稍增大竖直向下的力 F F 而小球和 而小球和 斜面体都保持静止 关于斜面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的斜面体都保持静止 关于斜面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的 下列说法 下列说法 压力随力压力随力 F F 增大而增大 增大而增大 压力保持不变 压力保持不变 静摩擦力静摩擦力 随随 F F 增大而增大 增大而增大 静摩擦力保持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静摩擦力保持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整体法 整体法 A A 只有 只有 正确正确B B 只有 只有 正确正确C C 只有 只有 正确正确D D 只有 只有 正确正确 3 3 在地球赤道上 质量为 在地球赤道上 质量为 m m 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物体受到万有引力 重力 向心力 物体受到万有引力 重力 向心力 的作用 合力为零的作用 合力为零 B B 物体受到重力 向心力的作用 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合力不为零 物体受到重力 向心力的作用 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合力不为零 C C 物体受到重力 向心力 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合力为零 物体受到重力 向心力 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合力为零 D D 物体受到万有引力 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合力不为零 物体受到万有引力 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合力不为零 4 4 如图所示 物体 如图所示 物体 A A B B C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平力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平力 F F 作用于作用于 C C 物体 使物体 使 A A B B C C 以共同速度向以共同速度向 右匀速运动 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右匀速运动 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整体法 整体法 A A A A 受受 6 6 个 个 B B 受受 2 2 个 个 C C 受受 4 4 个个 B B A A 受受 5 5 个 个 B B 受受 3 3 个 个 C C 受受 3 3 个个 C C A A 受受 5 5 个 个 B B 受受 2 2 个 个 C C 受受 4 4 个个 D D A A 受受 6 6 个 个 B B 受受 3 3 个 个 C C 受受 4 4 个个 5 5 甲 乙 丙三个立方体木块重量均为甲 乙 丙三个立方体木块重量均为 1010 牛 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 各接触面之牛 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 各接触面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均为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均为 0 2 F 0 2 F1 1 1 1 牛 方向水平向左 作用在甲上 牛 方向水平向左 作用在甲上 F F2 2 1 1 牛 方向水平向右 牛 方向水平向右 作用在丙上 如图所示 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小为作用在丙上 如图所示 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小为 f f1 1 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 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 f f2 2 乙对丙摩擦力大 乙对丙摩擦力大 小为小为 f f3 3 则 则 f f1 1 2 2 牛 牛 f f2 2 4 4 牛 牛 f f3 3 0 0 f f1 1 1 1 牛 牛 f f2 2 1 1 牛 牛 f f3 3 1 1 牛牛 f f1 1 0 0 f f2 2 1 1 牛 牛 f f3 3 1 1 牛牛 f f1 1 0 0 f f2 2 1 1 牛 牛 f f3 3 0 0 8 8 如图所示 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 如图所示 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 A A B B 在水平拉力 在水平拉力 F F 的作用的作用 下 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运动 滑轮及细绳质量不计 则下列下 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运动 滑轮及细绳质量不计 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有 说法中正确的有 A A 物体 物体 B B 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B B 物体 物体 B B 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左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左 C C 物体 物体 B B 所受的摩擦力一定随水平力所受的摩擦力一定随水平力 F F 的增大而增大的增大而增大 D D 只要水平力 只要水平力 F F 足够大 物体足够大 物体 A A B B 间一定会打滑间一定会打滑 受力分析专题训练第 2 页 共 9 页 9 9 如图所示 倾角为 如图所示 倾角为的斜面体的斜面体C C置于水平面上 置于水平面上 B B置于斜面上 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置于斜面上 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 A 相连接 连接相连接 连接B 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A A B B C C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 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 A A B B受到受到C 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B C 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C 不论 不论B B C C间摩擦力大小 方向如何 水平面对间摩擦力大小 方向如何 水平面对C 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D D 水平面对 水平面对C C的支持力与的支持力与B B C 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1010 先分离再整体 先分离再整体 半圆柱体 半圆柱体 P 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其右端有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其右端有 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 MNMN 在半圆柱体 在半圆柱体 P P 和和 MN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 匀的小圆柱体匀的小圆柱体 Q 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 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 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 现使现使 MNMN 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 在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 在 Q Q 滑落到地面之前 发现滑落到地面之前 发现 P P 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此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此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MNMN 对对 Q Q 的弹力逐渐减小的弹力逐渐减小 B B P P 对对 Q Q 的弹力逐渐增大的弹力逐渐增大 C C 地面对 地面对 P 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 D Q 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1111 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 截面为 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 截面为 1 41 4 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 半径与甲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 半径与甲 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 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 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 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所示 现在从球心如图所示 现在从球心O O1 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F 使甲沿斜 使甲沿斜 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 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 设乙对挡板的压力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 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 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 F1 1 甲对斜面的压力为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 F2 2 在此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 A A F F1 1缓慢增大 缓慢增大 F F2 2缓慢增大缓慢增大 B B F F1 1缓慢增大 缓慢增大 F F2 2缓慢减小缓慢减小 C C F F1 1缓慢减小 缓慢减小 F F2 2缓慢增大缓慢增大 D D F F1 1缓慢减小 缓慢减小 F F2 2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1 12 2 如如图图所所示示 楔楔形形木木块块静静置置于于水水平平粗粗糙糙地地面面上上 斜斜面面与与竖竖直直墙墙之之间间放放置置一一表表面面光光滑滑的的铁铁球球 斜斜面面 倾倾角角为为 球球的的半半径径为为 R R 球球与与斜斜面面接接触触点点为为 A A 现现对对铁铁球球施施加加一一个个水水平平向向左左的的力力 F F F F 的的作作用用线线通通 过过球球心心 O O 若若缓缓慢慢增增大大压压力力 F F 在在整整个个装装置置保保持持静静止止的的过过程程中中 A A 任任一一时时刻刻竖竖直直墙墙对对铁铁球球的的作作用用力力都都大大于于该该时时刻刻的的水水平平外外力力 F F B B 斜斜面面对对铁铁球球的的作作用用力力缓缓慢慢增增大大 C C 斜斜面面对对地地面面的的摩摩擦擦力力保保持持不不变变 D D 地地面面对对斜斜面面的的作作用用力力缓缓慢慢增增大大 1313 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 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 A B B两部分靠在一起 下端放置在地面上 上端用绳两部分靠在一起 下端放置在地面上 上端用绳 子拴在天花板 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 整个装置静止 则子拴在天花板 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 整个装置静止 则 A A 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 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 B B 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 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 C C 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D D AB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14 14 如图所示 将一个质量为如图所示 将一个质量为 1kg1kg 的小物块轻轻放上倾角为的小物块轻轻放上倾角为 37 sin37 37 sin37 0 6 0 6 的斜面 已知斜面的斜面 已知斜面 质量也为质量也为 1kg 1kg 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 lOm slOm s2 2 斜面放在足够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没有滑动 那么地面对斜面的 斜面放在足够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没有滑动 那么地面对斜面的 支持力支持力 N N 和摩擦力和摩擦力 f f 有可能为 有可能为 A A N N 20N 20N f f ONON B B N N 20N 20N f f 4 8N4 8N C C N N 16 4N 16 4N f f 4 8N4 8N D D N N 16 4N 16 4N f f 8 5N8 5N 1515 如图 如图 3 3 所示 一质量为所示 一质量为M M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 在其斜面上放一质量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 在其斜面上放一质量 O 2 图 中 插 入 文 字 乙 甲 O 1 图 中 插 入 文 字 F 图 中 插 入 文 字 A B 受力分析专题训练第 3 页 共 9 页 为为m m的物体的物体A A 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 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F作用于作用于A A上 使其沿斜面匀速下滑 在上 使其沿斜面匀速下滑 在A A下滑的过程中 斜下滑的过程中 斜 面体静止不动 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面体静止不动 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 f及支持力及支持力N N是 是 A A f f 0 0 N N MgMg mgmg B B f f向左 向左 N N MgMg mgmg C C f f向右 向右 N N F F2 2 B B F F1 1 F F2 2 C C F FT T1 1 T TT T2 2 D D F FT T1 1 F FT T2 2 21 21 如图如图 1010 所示 重所示 重 5050 N N 的物体的物体A A放在倾角为放在倾角为 37 37 的粗糙斜的粗糙斜 面上 有一根原长为面上 有一根原长为 1010 cmcm 劲度系数为 劲度系数为 800800 N mN m 的弹簧 其一端固定在斜面的弹簧 其一端固定在斜面 顶端 另一端放置物体顶端 另一端放置物体A A后 弹簧长度伸长为后 弹簧长度伸长为 1414 cmcm 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 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 下拉物体 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下拉物体 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2020 N N 当弹簧的长度仍为 当弹簧的长度仍为 1414 cmcm 时 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时 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 A A 1010 N N B B 2020 N N C C 4040 N N D D 0 0 N N 22 22 如图所示 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如图所示 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 1 41 4 圆周的柱状物体圆周的柱状物体A A A A与墙面与墙面 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 B 对 对A 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 F 整个装置保持 整个装置保持 静止 若将静止 若将A A的位置向左移动稍许 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 则的位置向左移动稍许 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 则 A A 水平外力 水平外力F F增大增大 B B 墙对 墙对B B的作用力减小的作用力减小 C C 地面对 地面对A A的支持力减小的支持力减小 D D B B对对A A的作用力减小的作用力减小 2323 如图如图 1 1 示 质量分别为示 质量分别为m m1 1 m m2 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 在力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 在力F F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 速直线运动速直线运动 m m1 1在地面 在地面 m m2 2在空中在空中 力 力F F与水平方向成与水平方向成 角 则角 则m m1 1所受支持力所受支持力N N和摩擦力和摩擦力f f正确正确 的是的是 A A N N m m1 1g g m m2 2g g F Fsinsin B B N N m m1 1g g m m2 2g g F Fcoscos C C f f F Fcoscos 图图 1 受力分析专题训练第 4 页 共 9 页 D D f f F Fsinsin 24 24 有一个直角支架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B AOAO水平放置 表面粗糙 水平放置 表面粗糙 OBOB竖直向下 表面光滑 竖直向下 表面光滑 AOAO上套有小环上套有小环P P OBOB 上套有小环上套有小环Q Q 两环质量均为 两环质量均为m 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 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 并在某一位置平衡 如图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 并在某一位置平衡 如图 6 6 所示 现所示 现 将将P 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 两环再次达到平衡 那么将移动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 两环再次达到平衡 那么将移动 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 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 AOAO杆与杆与P P环的支持力环的支持力 F FN N和细绳上的拉力和细绳上的拉力F F的变化情况是的变化情况是 A A F FN N不变 不变 F F变大变大 B B F FN N不变 不变 F F变小变小 C C F FN N变大 变大 F F变大变大 D D F FN N变大 变大 F F变小变小 2525 如图 如图 1515 所示 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所示 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 m m的对称楔形石块 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的对称楔形石块 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g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 A B B C C mgmgtantan D D mgmgcotcot m mg g 2 2s si in n m mg g 2 2c co os s 1 1 2 2 1 1 2 2 26 26 如图所示 小车如图所示 小车 M M 在恒力在恒力 F F 作用下 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 由此可判断作用下 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 由此可判断 A A 若地面光滑 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若地面光滑 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 B 若地面粗糙 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若地面粗糙 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C 若小车做匀速运动 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若小车做匀速运动 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D D 若小车做加速运动 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若小车做加速运动 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2727 如图所示 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 如图所示 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 m m 的物体的物体 A A 上 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上 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 MNMN 的圆环的圆环 上 现用水平力上 现用水平力 F F 拉住绳子上一点拉住绳子上一点 O O 使物体 使物体 A A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 降到虚线位置 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则在这一过程中 环降到虚线位置 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则在这一过程中 环 对杆的摩擦力对杆的摩擦力 F1F1 和环对杆的压力和环对杆的压力 F2F2 的变化情况是的变化情况是 A A F1F1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F2F2 逐渐增大逐渐增大 B B F1F1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F2F2 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C C F1F1 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 F2F2 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D D F1F1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F2F2 逐渐减小逐渐减小 28 28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用轻质细绳拴住同种材料制成的用轻质细绳拴住同种材料制成的 A BA B 两物体两物体 它们沿斜面向它们沿斜面向 下做匀速运动下做匀速运动 关于关于 A BA B 的受力情况的受力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A A 受三个力作用受三个力作用 B B 受四个力作用受四个力作用 B AB A 受四个力作用受四个力作用 B B 受三个力作用受三个力作用 C A BC A B 都受三个力作用都受三个力作用 D A BD A B 都受四个力作用都受四个力作用 29 29 如右图所示 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如右图所示 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 a a 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 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 b b b b 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 端相连 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 端相连 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 a a 与与 b b 之间光滑 之间光滑 a a 和和 b b 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 当它们刚运动 当它们刚运 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A A 绳的张力减小 绳的张力减小 b b 对对 a a 的正压力减小的正压力减小 B B 绳的张力增加 斜面对 绳的张力增加 斜面对 b b 的支持力增加的支持力增加 C C 绳的张力减小 地面对 绳的张力减小 地面对 a a 的支持力增加的支持力增加 D D 绳的张力增加 地面对 绳的张力增加 地面对 a a 的支持力减小的支持力减小 图图 15 图图 6 受力分析专题训练第 5 页 共 9 页 3030 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分别按如图 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分别按如图 1 1 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 F A A 中中F F垂直垂直 于斜面向上 于斜面向上 B B 中中F F垂直于斜面向下 垂直于斜面向下 C C 中中F F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D D 中中F F竖直向下 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 竖直向下 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 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3131 如图 如图 2 2 示 示 质量为质量为M M的楔形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其斜面的倾角为的楔形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其斜面的倾角为 斜面上有一质量为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m的小物块 小的小物块 小 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 用恒力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 用恒力F 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 使之匀速上滑 在小物块运动过程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 使之匀速上滑 在小物块运动过程 中 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 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中 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 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A A M M m m g g B B M M m m g g F F C C M M m m g g F Fsinsin D D M M m m g g F Fsinsin 32 32 如图如图 3 3 所示 所示 A A B B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A A B B间接触面光滑 在间接触面光滑 在 水平推力水平推力F F 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 物体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 物体A A恰好不离开地面 则恰好不离开地面 则 物体物体A A的受力个数为的受力个数为 A A 3 3 B B 4 4 C C 5 5 D D 6 6 3333 如图 如图 7 7 所示 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 另一端与斜面体所示 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 另一端与斜面体P P连接 连接 P P的斜面与固定挡板的斜面与固定挡板MN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体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体P P此刻所受的外力个数此刻所受的外力个数 有可能为有可能为 A A 2 2 个个 B B 3 3 个个 C C 4 4 个个 D D 5 5 个个 3434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A A B 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两球用劲度系数为k k1 1的轻弹簧相连 的轻弹簧相连 B B球用长为球用长为L L的细线悬于的细线悬于O O点 点 A A球固定球固定 在在O O点正下方 且点正下方 且O O A A间的距离恰为间的距离恰为L L 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 F1 1 现把 现把 A A B 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 k2 2的轻弹簧 仍使系统平衡 此时绳子所受的的轻弹簧 仍使系统平衡 此时绳子所受的 拉力为拉力为F F2 2 则 则F F1 1与与F F2 2的大小关系为的大小关系为 A A F F1 1 F F2 2 C C F F1 1 F F2 2 D D 因 因k k1 1 k k2 2大小关系未知 故无法确大小关系未知 故无法确 定定 35 35 如图如图 9 9 示 示 A A是一质量为是一质量为M M的盒子 的盒子 B B质量为质量为M 2M 2 A A B B用细绳相连 跨过光滑的定滑轮 用细绳相连 跨过光滑的定滑轮 A A置置 于倾角于倾角 30 30 的斜面上 的斜面上 B 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 现在向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 现在向A A中缓中缓 慢加入沙子 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慢加入沙子 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A A 绳子拉力逐渐减小 绳子拉力逐渐减小 B B A 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C C A 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 D A A所受的合力不变所受的合力不变 36 36 如图所示 在斜面上 木块如图所示 在斜面上 木块A A与与B 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 绳子呈水平状态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 绳子呈水平状态 木块木块A A B B均保持静止 则关于木块均保持静止 则关于木块A A和木块和木块B B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A A 2 2 个和个和 4 4 个个 B B 3 3 个和个和 4 4 个个 C C 4 4 个和个和 4 4 个个 D D 4 4 个和个和 5 5 个个 3737 如图所示 倾斜天花板平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如图所示 倾斜天花板平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推力 推力F F垂直天花板平面作垂直天花板平面作 用在木块上 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则用在木块上 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则 A A 木块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木块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 B 天花板对木块的弹力 天花板对木块的弹力F FN N F F C C 木块受的静摩擦力等于 木块受的静摩擦力等于mgmgcoscos D D 木块受的静摩擦力等于 木块受的静摩擦力等于mgmg cos cos 受力分析专题训练第 6 页 共 9 页 3838 一斜劈被两个小桩 一斜劈被两个小桩A A和和B B固定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然后在斜面上放一物体固定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然后在斜面上放一物体C C 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若 若A A和和B B均未受到斜劈的挤压 则均未受到斜劈的挤压 则C C一定处于静止状态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B 若 若A A和和B B均未受到斜劈的挤压 则均未受到斜劈的挤压 则C C可能在沿斜面匀速下滑可能在沿斜面匀速下滑 C C 若只有 若只有A A受到斜劈的挤压 则受到斜劈的挤压 则C C一定在沿斜面加速下滑一定在沿斜面加速下滑 D D 若只有 若只有B B受到斜劈的挤压 则受到斜劈的挤压 则C C一定在沿斜面减速下滑一定在沿斜面减速下滑 3939 如图 如图 1010 所示 绳子质量 滑轮摩擦不计 物体所示 绳子质量 滑轮摩擦不计 物体M M静止在倾角为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 若倾角的斜面上 若倾角 增大 物体增大 物体M M仍然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仍然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绳子的拉力增大 绳子的拉力增大 B B 物体 物体M M对斜面的正压力减小对斜面的正压力减小 C C 物体 物体M M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大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大 D D 物体物体M M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 4040 如图 如图 1212 所示 将截面为三角形 底面粗糙 斜面光滑的物块所示 将截面为三角形 底面粗糙 斜面光滑的物块P 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 上 其右端点与竖直挡板上 其右端点与竖直挡板MNMN靠在一起 在靠在一起 在P P和和MNMN之间放置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之间放置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Q 整个装置 整个装置 处于静止状态 若用外力使竖直挡板处于静止状态 若用外力使竖直挡板MNMN以以N N点为轴缓慢地顺时针转动至挡点为轴缓慢地顺时针转动至挡 板板MNMN水平之前 物块水平之前 物块P P始终静止不动 此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始终静止不动 此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MNMN对对Q Q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B B P P对对Q Q的弹力逐渐增大的弹力逐渐增大 C C 地面对 地面对P P的摩擦力逐渐减小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 D Q 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4141 如图 如图 1313 所示 顶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所示 顶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A A B B两两 物体通过细绳连接 并处于静止状态物体通过细绳连接 并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 F作用于物体作用于物体B B上 将物体上 将物体B 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 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 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 A 仍然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仍然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水平力 水平力F F是恒力是恒力 B B 物体 物体A 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 C 斜面体对物体 斜面体对物体A A的作用力不变的作用力不变 D D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 4242 如图 如图 1515 所示是给墙壁粉刷涂料用的所示是给墙壁粉刷涂料用的 涂料滚涂料滚 的示意图 使用时 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的示意图 使用时 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 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 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 撑竿的重力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 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 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 撑竿的重力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 且撑竿足够长 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向上推涂料滚 设该过程中撑竿且撑竿足够长 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向上推涂料滚 设该过程中撑竿 对涂料滚的推力为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 F1 1 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 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F F2 2 则 则 A A F F1 1增大 增大 F F2 2减小减小 B B F F1 1增大 增大 F F2 2增大增大 C C F F1 1减小 减小 F F2 2减小减小 D D F F1 1减小 减小 F F2 2增大增大 4343 两物体 两物体A A B B 如图 如图 1616 连接且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连接且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M MA A 2 2M MB B A A物体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在给 现在给B B上加一个水平力上加一个水平力F F 使物体 使物体B B缓慢移动 物体缓慢移动 物体A A始终静止 则此过程中有始终静止 则此过程中有 A A 物体 物体A A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小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小 B B 物体 物体A 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C C 绳的拉力逐渐变大 绳的拉力逐渐变大 D D 地面对 地面对A A的作用力不变的作用力不变 受力分析专题训练第 7 页 共 9 页 4444 如图 如图 1 1 A A B 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 在力两物体叠放在一起 在力F 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边 已知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边 已知m mA A m mB B 撤去力 撤去力F F后 后 物体物体B B A A 只受一个重力 只受一个重力 B B 受到重力和一个摩擦力 受到重力和一个摩擦力 C C 受到重力 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 受到重力 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 D D 受到重力 一个摩擦力和两个弹力 受到重力 一个摩擦力和两个弹力 4 4 45 45 如图如图 2 2 所示 斜面小车所示 斜面小车M 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一边紧贴墙壁 若再在斜面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一边紧贴墙壁 若再在斜面上 加一物体加一物体m m 且 且M M m m相对静止 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相对静止 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 A 3 3 B B 4 4 C C 5 5 D D 6 6 4646 两物体 两物体M M m 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 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 如图 7 7 所示 所示 OAOA OB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 30 30 60 60 M M m m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 A A 绳 绳OAOA对对M M的拉力大小大于绳的拉力大小大于绳OBOB对对M M的拉力的拉力 B B 绳 绳OAOA对对M M的拉力大小等于绳的拉力大小等于绳OBOB对对M M的拉力的拉力 C C m 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 D D m 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4747 如图 如图 1212 所示 所示 A A是倾角为是倾角为 的质量为的质量为M M的斜面体 的斜面体 B B是质量为是质量为m m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 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 物块物块B B上表面水平 物块上表面水平 物块B B在一水平推力在一水平推力F F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升 斜面体静止不动 设重力加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升 斜面体静止不动 设重力加 速度为速度为g 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地面对斜面体 地面对斜面体A A无摩擦力无摩擦力 B B B B对对A A的压力大小为的压力大小为F FN NB B mgmgcoscos C C A 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 FN NA A M M m m g g D D B B对对A A的作用力大小为的作用力大小为F F 4848 如图 如图 1313 所示 刚性板放在竖直墙壁和挡板所示 刚性板放在竖直墙壁和挡板K K之间 竖直墙壁和水平面光滑 物体之间 竖直墙壁和水平面光滑 物体P P Q Q静止叠静止叠 放在板上 此时物体放在板上 此时物体P P的上表面水平 若将的上表面水平 若将K K往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固定 整个装置在新的位往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固定 整个装置在新的位 置仍保持静止 与原来相比置仍保持静止 与原来相比 A A P P对板的压力将变大对板的压力将变大 B B 板对 板对P P的作用力大小不变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C C Q Q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 D 水平地面受到的弹力将变小 水平地面受到的弹力将变小 49 49 a a b b为截面完全相同的直角楔形物体 分别在垂直于斜边的恒力为截面完全相同的直角楔形物体 分别在垂直于斜边的恒力F F1 1 F F2 2作用作用 下静止在相同的竖直墙面上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静止在相同的竖直墙面上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a a b b受力个数一定相等受力个数一定相等 B B b b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受到的摩擦力小于a a受到的摩擦力受到的摩擦力 C C a a b b所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墙面向上所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墙面向上 D D F F1 1 F F2 2大小一定相等大小一定相等 50 50 如图所示 物体如图所示 物体m m通过定滑轮牵引另一水平面上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通过定滑轮牵引另一水平面上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 斜面质量为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 斜面质量为M M 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A A 无摩擦力 无摩擦力 B B 支持力为 支持力为 M M m m g g C C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D 支持力小于 支持力小于 M M m m g g 5151 均匀木棒一端搁在地面上 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 如图示受力分析示意图中 正确的是 均匀木棒一端搁在地面上 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 如图示受力分析示意图中 正确的是 受力分析专题训练第 8 页 共 9 页 52 52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物体物体 A A 靠在竖直墙面上靠在竖直墙面上 在力在力 F F 作用下作用下 A A B B 保持静止保持静止 物体物体 B B 的受力个数为的受力个数为 A 2A 2B 3B 3 C 4C 4 D 5D 5 53 53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在水平力在水平力 F F 作用下作用下 A A B B 保持静止保持静止 若若 A A 与与 B B 的接触面是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学总论课件
- 笔译考试三级真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包含半导体么
- 社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内涵解读
- 《统计学-SPSS和Excel实现》(第9版)课件 第1章 统计、数据和计算机
- 交叉学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源泉
- 哪些行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产物
- 民族民间舞蹈课件
- 医护关系矛盾化解
- 律师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金融知识小课堂课件
- 2025-2030中国红景天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病历质量定期检查评估与反馈制度
- 签约全屋定制合同协议
- 乐天地产(成都)有限公司乐天广场四期项目环评报告
- 中建八局如何做好转型升级下的技术标编制工作
- 初中生叛逆期教育主题班会
- 小学国家领土与主权教育
- 二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 工程造价协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