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口腔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解析 2015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真题 模拟题尽收其中 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 精细化试题分析 完 美解析一网尽 在线做题就选针题库 牙周膜组织结构 牙周膜 periodontalmembrane也称牙周韧带 是致密的结缔组织 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 由细 胞 基 质和纤维构成 1 纤维 牙周膜的纤维主要由胶原纤维和 Oxytalan 纤维组成 其中胶原纤维汇集成粗大的纤维束 并有一定的排 列方向 称为主纤维 主纤维一端埋入牙骨质 另一端埋人牙槽骨 埋在牙骨质和牙槽 骨中的纤维称穿通 纤维或沙比纤维 由于主纤维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 其排列方向也不同 自牙颈向根 尖可分为下列几组 1牙槽嵴组 纤维起于牙槽嵴顶 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 止于牙颈部的牙骨质 此 纤维存在于颊舌 侧 在邻面无此纤维 其功能是将牙齿向牙槽窝内牵引 抵抗侧方力 保持牙的直立 2水平组 在牙槽嵴纤维的根方 呈水平方向分布 与牙弓的平面大致平行一端埋 人牙骨质 另一端埋 入牙槽骨中 是维持牙直立的主要力量 并与牙槽嵴纤维共同对抗侧方力 防止牙齿侧 方移动 3斜行组 是牙周膜中数量最多 力量最强的一组纤维 除牙颈部和根尖区外 纤 维方向向根方倾斜约 45 角 埋人牙槽骨的一端近牙颈部 将牙悬吊在牙槽窝内 这种结构可将牙承受的咀 嚼压力转变为牵引 力 均匀地分散到牙槽骨上 4根尖组 起于根尖区牙骨质 呈放射状至根尖周围的牙槽骨 具有固定牙根尖的 作用 5根间组 只存在于多根牙 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 至根分叉区牙骨质 有 防止牙根向冠方移 动的作用 2 细胞牙周膜中的主要细胞有以下几种 1成纤维细胞 是牙周膜中最多 在功能上也是最主要的细胞 镜下观察细胞核 大 胞质嗜碱性 细胞 排列方向与纤维束的长轴平行 功能是合成胶原纤维 此细胞也可以吞噬变性 老化 的胶原纤维 因此 该细胞与胶原纤维的合成及吸收有关 2成牙骨质细胞 分布在邻近牙骨质的牙周膜中 细胞扁平 胞核圆形或卵圆形 在形成牙骨质时近似 立方状 其功能是合成牙骨质 新形成的且未钙化的牙骨质称类牙骨质 3上皮剩余 在牙周膜中 邻近牙根表面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索或上 皮团 与牙根表面平行 排列 即上皮剩余 也称 Malassez 上皮剩余 这是牙根发育期间上皮根鞘残留下来的上皮细胞 在光镜 下细胞较小 立方形或卵圆形 胞质少 嗜碱性 平时上皮剩余呈静止状态 在受到炎症 等刺激时 上皮 可增殖成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 4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形态立方状 胞核大 核仁明显 胞质嗜碱性 静 止期的成骨细胞为 梭形 破骨细胞是多核巨细胞 胞核数目不等 胞质嗜酸性 位于吸收陷窝内 5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可分化为成骨细胞 成牙骨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在牙周 膜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3 神经 血管 1牙周膜的神经 牙周膜有丰富的神经 来自牙间神经和根尖神经 伴随血管分布 多数为有髓神经 神经末梢呈环状 棒状或梭形 也有游离的末梢 因此牙周膜的感觉敏感 加于牙冠的 轻微压力 牙周膜 都能感觉到其强度和方向 并能明确指出牙位 2牙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 来自牙槽动脉的分支 主要有三个方面来源 来自牙龈的血管 来自上下牙槽动脉分支进入牙槽骨 再通过筛状板进入牙周膜 来自上 下牙槽动脉在进人根尖孔前的分支 在牙颈区牙周膜血管分支与邻 近的牙龈血管分支吻合形成 血管网 多方面来源的血管在牙周膜中互相吻合 形成树枝状的血管丛 因此在根尖 切除或牙龈切除时不 会影响牙周膜的血液供给 牙周膜血管的分布因牙而异 如后牙的牙周膜血管比前牙 丰富 在单个牙中近 牙龈处的牙周膜血管比根尖区更丰富 模拟试题 1 某患者 60岁 因松动于 3个月前拔除 要求修复 患牙拔除后修复的最好时间是 A 4周 B 1个月 C 2个月 D 3个月 E 4个月 2 某患者 60岁 因松动于 3个月前拔除 要求修复 患者缺牙属 A 肯氏第一类 B 肯氏第二类 C 肯氏第三类 D 肯氏第四类 E 肯氏第一类第一亚类 3 某患者 60岁 因松动于 3个月前拔除 要求修复 义齿设计的支持形式为 A 牙支持式 B 黏膜支持式 C 混合支持式 D 杆支持式 E 基托支持式 4 某患者 60岁 因松动于 3个月前拔除 要求修复 基托厚度是 A 1mm B 2mm C 3mm D 大于 4mm E 越薄越好 5 男 46岁 3年前行固定义齿修复 目前咬合疼痛 义齿松动 要求重新固定义齿修复 检查 固定 桥 修复体已脱位 固位体为 3 4全冠 基牙 度松动 固定义齿脱落的原因是 A 力过大 B 黏固剂被溶解 C 固定桥强度差 D 共同就位道不一致 E 两端固位力不一致 6 男 46岁 3年前行固定义齿修复 目前咬合疼痛 义齿松动 要求重新固定义齿修复 检查 固定 桥 修复体已脱位 固位体为 3 4全冠 基牙 度松动 基牙松动的主要原因是 A 固定桥强度不够 B 支持力不一致 C 桥体跨度过长 D 牙周储备力不足 E 基牙患牙周炎 7 男 46岁 3年前行固定义齿修复 目前咬合疼痛 义齿松动 要求重新固定义齿修复 检查 固定 桥 修复体已脱位 固位体为 3 4全冠 基牙 度松动 正确处置基牙的方法是 A 拔除两端基牙 B 拔除松动度大的基牙 C 牙周病治疗 D 根管治疗 E 采用全冠修 8 男 46岁 3年前行固定义齿修复 目前咬合疼痛 义齿松动 要求重新固定义齿修复 检查固定桥 修 复体已脱位 固位体为 3 4全冠 基牙 度松动 最佳修复方案是 A 直接改为活动义齿修复 B 采用种植固定义齿修复 C 全冠修复基牙后再改为活动义齿修复 D 增加前端基牙数再行固定修复 E 增加前端基牙数目再行固定活动联合修复 9 女 60岁 戴可摘局部义齿一周 多处压痛难忍 经多次修改后 仍然压痛且出现饭后积存 较多食物 要求处理 查 可摘托式局部义齿 上分别设计单臂卡环 基托对抗 义齿稳固性较差 咬合接触良好 垂直距离适中 牙槽嵴低窄 余未见异常 造成大面积组织疼痛的最可能原因是 A 基托变形 B 义齿下沉 C 力过大 D 基托面积小 压力集中 E 牙槽嵴严重吸收 耐受力低 10 女 60岁 戴可摘局部义齿一周 多处压痛难忍 经多次修改后 仍然压痛且出现饭后积存 较多食物 要求处理 查 可摘托式局部义齿 上分别设计单臂卡环 基托对抗 义齿稳固性较差 咬合接触良好 垂直距离适中 牙槽嵴低窄 余未见异常 出现食物积存的最可能原因是 A 倾斜 基托与基牙间隙过大 B 卡环与基牙不密合 C 基托与黏膜不贴合 D 义齿固位不良 E 基托边缘过短 11 一患者缺失 三臂卡间隙卡环 初戴一周后 诉义齿游离端压痛 咀嚼不适 口腔检查发现 义齿密 合 固位稳定良好 咬合无早接触 基托伸展不影响软组织活动 缺隙区黏膜无明显压痛 红肿或溃疡 根据肯氏分类法 患者属 A 肯氏一类第一亚类 B 肯氏二类第一亚类 C 肯氏三类第二亚类 D 肯氏四类第一亚类 E 肯氏四类第二亚类 12 一患者缺失 三臂卡 间隙卡环 初戴一周后 诉义齿游离端压痛 咀嚼不适 口腔检查发 现 义齿 密合 固位稳定良好 咬合无早接触 基托伸展不影响软组织活动 缺隙区黏膜无明显压痛 红肿或溃疡 在排列人工牙时 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A 与对侧同名牙的色泽 大小 形状协调 B 与牙弓弧度一致 C 与对牙有正常的覆 覆盖关系 D 与邻牙有正常的邻接关系 E 唇部的丰满度 13 一患者缺失 三臂卡间隙卡环 初戴一周后 诉义齿游离端压痛 咀嚼不适 口腔检查发 现 义齿密 合 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2498-2016金属基复合材料 拉伸试验 室温试验方法》
- 高砂窑炉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交通运输管理考试及答案
- PhIP-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BAT-1308-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华大学线上考试题目及答案
- 保育师考试题中级题库及答案
- 家政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软考试题及答案
- 电炉知识培训总结与反思课件
- EXCEL制作质控图模版
- 铲车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 公共艺术美术(中职)PPT全套完整课件
- 新媒体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件第7章
- PRP的临床应用-张咸伟
- XX汽车SAP企业转型ERP实施第二阶段财务信息系统
- 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上库力、三河、苏沁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9222-200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 GB/T 6499-2007原棉含杂率试验方法
- GA/T 594-2006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