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石壕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石壕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石壕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石壕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壕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石壕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河南能源根据河南能源 三优三减三提三优三减三提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思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思 路 推进我矿进一步路 推进我矿进一步 优化布局 优化设计 优化劳动组织 优化布局 优化设计 优化劳动组织 减头 减面 减人 提能力 提水平 提效益减头 减面 减人 提能力 提水平 提效益 持续提升矿井 持续提升矿井 采掘单产单进和安全生产水平 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按照采掘单产单进和安全生产水平 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按照 河南能源河南能源 228228 号文 结合我矿实际 现编制石壕煤矿安全高效号文 结合我矿实际 现编制石壕煤矿安全高效 矿井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矿井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 组织机构一 组织机构 一 一 总则 总则 1 1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通过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持续提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通过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持续提 升矿井单产单进水平 优化矿井生产布局 减人提效 提高矿升矿井单产单进水平 优化矿井生产布局 减人提效 提高矿 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 2 以建设安全高效矿井为目标 进一步优化系统安全能以建设安全高效矿井为目标 进一步优化系统安全能 力 上装备强基础 采取多种方法形式 推动安全高效矿井建力 上装备强基础 采取多种方法形式 推动安全高效矿井建 设上台阶 设上台阶 二 二 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 1 1 矿成立管理领导小组 矿成立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矿长 党委书记组长 矿长 党委书记 副组长 各副矿长 总工程师 各副总工程师副组长 各副矿长 总工程师 各副总工程师 成员 生产科 安检科 机电运输科 调度室 地测科 成员 生产科 安检科 机电运输科 调度室 地测科 通风科 企管科和人力资源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通风科 企管科和人力资源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生产科 办公室主任由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生产科 办公室主任由 生产科科长兼任 生产科科长兼任 2 2 工作职责 工作职责 1 1 矿领导小组职责 矿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规划 指导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负责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规划 指导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2 2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日常工作 组织指导督促 日负责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日常工作 组织指导督促 日 常检查 定期考核验收等工作 常检查 定期考核验收等工作 负责收集各单位相关材料 以及督促各系统科技项目的负责收集各单位相关材料 以及督促各系统科技项目的 进展情况 进展情况 负责上报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相关资料 负责上报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相关资料 二 石壕煤矿概况及生产现状二 石壕煤矿概况及生产现状 一 一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石壕煤矿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部 行政隶属陕州区观音石壕煤矿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部 行政隶属陕州区观音 堂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 东经堂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1 31 44 111 31 44 11l 34 03 11l 34 03 北 北 纬纬 34 42 16 34 42 16 34 44 57 34 44 57 石壕煤矿范围以河南省国土资源 石壕煤矿范围以河南省国土资源 厅下发的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石壕煤矿采矿许可证厅下发的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石壕煤矿采矿许可证 证号 证号 C4100002009041110011590 C4100002009041110011590 所圈定范围为准 南北长所圈定范围为准 南北长 3 73 7 5 0km5 0km 东西宽 东西宽 1 61 6 3 0km3 0km 面积为 面积为 10 4473km10 4473km2 2 批准开 批准开 采矿种为煤 采矿种为煤 石壕煤矿西距三门峡市约石壕煤矿西距三门峡市约 35km35km 东距渑池县城约 东距渑池县城约 22km22km 距义马市距义马市 31km31km 距洛阳市约 距洛阳市约 87km87km 建有铁路专线 建有铁路专线 2 50km2 50km 在 在 观音堂火车站与陇海铁路接轨 观音堂火车站与陇海铁路接轨 二 地质构造二 地质构造 石壕煤矿位于陕渑煤田西部 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轴向近东石壕煤矿位于陕渑煤田西部 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轴向近东 西向 向东倾伏的宽缓向斜西向 向东倾伏的宽缓向斜 渑池向斜 断层发育近南北向 渑池向斜 断层发育近南北向 北西西向和北北西向三组 以近南北向为主 区内未见岩浆岩 北西西向和北北西向三组 以近南北向为主 区内未见岩浆岩 含煤地层沿走向 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 断层较发育 对采含煤地层沿走向 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 断层较发育 对采 区的合理划分和采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有一定影响 矿井地质区的合理划分和采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有一定影响 矿井地质 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三 水文地质三 水文地质 1 1 地表水 地表水 石壕煤矿矿区为低山丘陵地貌 地势总体趋势为西高东低 石壕煤矿矿区为低山丘陵地貌 地势总体趋势为西高东低 山区沟壑纵横 沟谷发育 植被稀疏 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迳流山区沟壑纵横 沟谷发育 植被稀疏 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迳流 和排泄 矿区内及周边无大的地表水体 因此 我矿受地表水和排泄 矿区内及周边无大的地表水体 因此 我矿受地表水 体影响较小 体影响较小 2 2 主要含水层 主要含水层 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太原组灰岩出露及补给条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太原组灰岩出露及补给条 件差 厚度小 岩溶裂隙不发育 含水性弱 虽然是矿井的主件差 厚度小 岩溶裂隙不发育 含水性弱 虽然是矿井的主 要突水含水层 但突水量小 以静储量为主 易于疏干 对矿要突水含水层 但突水量小 以静储量为主 易于疏干 对矿 井生产有一定影响 但不构成威胁 井生产有一定影响 但不构成威胁 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奥陶系灰岩厚度大 出露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奥陶系灰岩厚度大 出露 及补给条件好 富水性较强但岩溶裂隙与富水性具不均一性 及补给条件好 富水性较强但岩溶裂隙与富水性具不均一性 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 顶板砂岩涌水量很小 主要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 顶板砂岩涌水量很小 主要 以滴水或淋水形式向矿井充水 对矿井生产不构成威胁 以滴水或淋水形式向矿井充水 对矿井生产不构成威胁 四 煤尘及煤的自然倾向性四 煤尘及煤的自然倾向性 根据经郑州煤矿安全检测检验中心鉴定 石壕煤矿二根据经郑州煤矿安全检测检验中心鉴定 石壕煤矿二1 1煤煤 层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 层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 五 瓦斯五 瓦斯 根据根据 石壕煤矿石壕煤矿 20152015 年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年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 鉴定报告鉴定报告 中瓦斯等级鉴定情况为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中瓦斯等级鉴定情况为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4 87m4 87m3 3 t t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8 46m8 46m3 3 min min 二氧化碳相对涌出 二氧化碳相对涌出 3 06m3 06m3 3 t t 绝对涌出量为 绝对涌出量为 5 32m5 32m3 3 min min 其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 其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 井 无突出危险 井 无突出危险 六 冲击地压六 冲击地压 煤层没有冲击危险性 煤层没有冲击危险性 七 煤层开采技术条件七 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矿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P1shP1sh 下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P1xP1x 上统上石盒子组 上统上石盒子组 P2sP2s 太原组 太原组 为一煤组 含煤为一煤组 含煤 5 5 8 8 层 山西组为二煤组 含煤层 山西组为二煤组 含煤 2 2 5 5 层 下层 下 石盒子组为三 四 五 六煤组 含煤石盒子组为三 四 五 六煤组 含煤 2 2 7 7 层 上石盒子组为层 上石盒子组为 七煤组 含煤七煤组 含煤 1 1 2 2 层 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层 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其中山西组下部二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其中山西组下部二1 1煤层为普遍可采煤煤层为普遍可采煤 层 太原组下部一层 太原组下部一3 3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 二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 二1 1煤层厚度煤层厚度 0 0 37 03m37 03m 平均厚度 平均厚度 5 05m5 05m 煤层倾角 煤层倾角 6 6 20 20 平均 平均 12 12 矿井生产系统矿井生产系统 石壕煤矿生产系统完善 运行正常 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石壕煤矿生产系统完善 运行正常 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现将矿井提升 运输 通风 排水 供电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情现将矿井提升 运输 通风 排水 供电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情 况汇报如下 况汇报如下 一 提升系统一 提升系统 矿井主提升利用主立井进行提升 主井装备矿井主提升利用主立井进行提升 主井装备 JKM2 25 4JKM2 25 4 型塔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 钢丝绳罐道 配一对型塔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 钢丝绳罐道 配一对 6 5t6 5t 箕斗 担箕斗 担 负矿井提煤任务 负矿井提煤任务 矿井辅助提升利用副立井进行提升 副井装矿井辅助提升利用副立井进行提升 副井装备备 JKDl 85 4JKDl 85 4 型塔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 钢罐道 配一对型塔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 钢罐道 配一对 1t1t 矿矿 车单层双车罐笼 担负矿井提矸 下料及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车单层双车罐笼 担负矿井提矸 下料及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 任务 任务 矿井井下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 辅助运输现采用矿井井下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 辅助运输现采用 CTL8 6PCTL8 6P 型防爆蓄电池电机车 牵引型防爆蓄电池电机车 牵引 1t1t 固定式矿车用于材料 固定式矿车用于材料 矸石运输 牵引矸石运输 牵引 PRC6 6 3PRC6 6 3 型人车用于运输 型人车用于运输 二 运输系统二 运输系统 井下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连续运输方式运输煤炭 辅助运井下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连续运输方式运输煤炭 辅助运 输采用矿车由大巷和采区轨道上山的轨道运输系统承担 输采用矿车由大巷和采区轨道上山的轨道运输系统承担 工作面所生产煤炭经运输顺槽胶带输送机运送至采区上山 工作面所生产煤炭经运输顺槽胶带输送机运送至采区上山 经采区胶带输送机转运至采区煤仓 经大巷胶带运输系统运至经采区胶带输送机转运至采区煤仓 经大巷胶带运输系统运至 井底煤仓 由主立井箕斗提升至地面 井底煤仓 由主立井箕斗提升至地面 井下所需材料由副立井下放到井底车场 经一水平运输大井下所需材料由副立井下放到井底车场 经一水平运输大 巷轨道运输系统 运送至采区上下山 再经工作面轨道顺槽运巷轨道运输系统 运送至采区上下山 再经工作面轨道顺槽运 至工作面 运输大巷采用电机车牵引至工作面 运输大巷采用电机车牵引 1t1t 固定式矿车运输 矸石固定式矿车运输 矸石 运输路线与材料运输路线相反 运输路线与材料运输路线相反 三 通风系统三 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 即由矿井现有主 副井进风 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 即由矿井现有主 副井进风 一风井 二风井 南风井回风 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 矿井一风井 二风井 南风井回风 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 矿井 总风量总风量 150m150m3 3 s s 其中南风井回风 其中南风井回风 105m105m3 3 s s 设计南风井选用 设计南风井选用 FBCDZ 8 No25FBCDZ 8 No25 型对旋轴流通风机 一风井安装一台型对旋轴流通风机 一风井安装一台 4 72 11 4 72 11 No20BNo20B 离心式通风机 配离心式通风机 配 320kW320kW 功率电机 和一台功率电机 和一台 G4 73 G4 73 N022DN022D 离心式通风机 配离心式通风机 配 320kW320kW 功率电机 功率电机 二风井安装二台 二风井安装二台 FBCDZ No24FBCDZ No24 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 均配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 均配 2 220kW2 220kW 电电 机 机 经计算 南风井投运后 全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等积孔为 经计算 南风井投运后 全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等积孔为 5 2m5 2m2 2 通风困难时期等积孔为 通风困难时期等积孔为 4 2m4 2m2 2 属通风容易 属通风容易 四 排水系统四 排水系统 矿井正常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 533m533m3 3 h h 最大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671m671m3 3 h h 副井底主 副井底主 井底泵房安装井底泵房安装 3 3 台台 MD580 60 10MD580 60 10 型和型和 2 2 台台 MD450 60 10MD450 60 10 型水型水 泵 正常排水能力泵 正常排水能力 1642m1642m3 3 h h 最大排水能力 最大排水能力 2382m2382m3 3 h h 在副井 在副井 井底车场附近建一个抗灾潜水泵硐室 安装井底车场附近建一个抗灾潜水泵硐室 安装 2 2 台台 BQ275 BQ275 689 18 800 W S689 18 800 W S 型矿用单吸卧式潜水泵 流量型矿用单吸卧式潜水泵 流量 275275 m m3 3 h h 扬程 扬程 689m689m 两台潜水泵的排水能力为 两台潜水泵的排水能力为 550m550m3 3 h h 五 供电系统五 供电系统 石壕煤矿工业场地建有石壕煤矿工业场地建有 35kV35kV 变电所 导线型号分别为变电所 导线型号分别为 LGJ 185LGJ 185 LGJ 120LGJ 120 全线架设避雷线 避雷线规格均为 全线架设避雷线 避雷线规格均为 GJ GJ 3535 设计在南风井场地新建南风井通风机电控室 其双回路 设计在南风井场地新建南风井通风机电控室 其双回路 6kV6kV 供电电源取自矿井供电电源取自矿井 35kV35kV 变电所变电所 6kV6kV 不同母线段 不同母线段 六 六 六大系统六大系统 建设情况建设情况 1 1 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采用矿井采用 KJ95NKJ95N 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包括地面中心站和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包括地面中心站和 井下监控分站两大块 中心站设在矿井地面调度中心 设有监井下监控分站两大块 中心站设在矿井地面调度中心 设有监 控主机控主机 2 2 台 实行台 实行 2424 小时不间断监测 小时不间断监测 井上下设置监测监控分站 可实现对矿井瓦斯 通风负压 井上下设置监测监控分站 可实现对矿井瓦斯 通风负压 风速 风门 主要设备的开停机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控制 风速 风门 主要设备的开停机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控制 2 2 压风自救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压风机房共设地面压风机房共设 5 5 台压风机 其中台压风机 其中 MGF 30 4 8 185GMGF 30 4 8 185G 型型 防爆螺杆压缩机防爆螺杆压缩机 3 3 台 风量台 风量 30m30m3 3 min min 压力 压力 0 8MPa0 8MPa DWA 330ADWA 330A 型双螺杆空气压缩机型双螺杆空气压缩机 2 2 台 风量台 风量 40m40m3 3 min min 压力 压力 0 8Mpa0 8Mpa 压风主管路沿副井井筒敷设一趟压风主管路沿副井井筒敷设一趟 245 10mm 245 10mm 无缝钢管 无缝钢管 井下大巷采用井下大巷采用 159 4 5mm 159 4 5mm 管路 采区上下山均采用管路 采区上下山均采用 100 3 5mm 100 3 5mm 管路 管路 3 3 供水施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在地面水厂建有矿井在地面水厂建有 2 2 个个 200m200m3 3蓄水池 在井下建设有完蓄水池 在井下建设有完 善的消防洒水系统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与井下消防 洒水系统善的消防洒水系统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与井下消防 洒水系统 合用同一供水管网 使用合用同一供水管网 使用 159 4 5mm 159 4 5mm 无缝钢管经副井接至井无缝钢管经副井接至井 底车场 分别接底车场 分别接 108 4mm 108 4mm 无缝钢管到各采区 矿井供水管路无缝钢管到各采区 矿井供水管路 已遍布井下所有巷道 工作地点和主要硐室 已遍布井下所有巷道 工作地点和主要硐室 4 4 通讯联络系统 通讯联络系统 矿井通讯联络系统由地面行政通讯系统 生产调度系统以矿井通讯联络系统由地面行政通讯系统 生产调度系统以 及移动通讯系统组成 及移动通讯系统组成 生产调度通讯系统由一台生产调度通讯系统由一台 C08C08 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和 10081008 门程控电话组成 门程控电话组成 生产调度指挥通讯系统由生产调度指挥通讯系统由 JSQ 31 512JSQ 31 512 型型 200200 门数字调度门数字调度 电话组成 电话组成 移动通讯系统为小灵通移动通讯系统为小灵通 KTWKTW 生产调度指挥通讯系统一套 生产调度指挥通讯系统一套 能够满足全矿办公和井上下正常通讯需要 能够满足全矿办公和井上下正常通讯需要 5 5 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安装了矿井安装了 KJ222 A KJ222 A 井下人员作业管理系统 已经覆盖井下人员作业管理系统 已经覆盖 到井下主要巷道各个出入口和井下重要场所 能够及时准确地到井下主要巷道各个出入口和井下重要场所 能够及时准确地 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情况动态反映到地面计算机房 使管理人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情况动态反映到地面计算机房 使管理人 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行动轨迹和所处位置 便于进行更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行动轨迹和所处位置 便于进行更 加合理的调度组织管理 加合理的调度组织管理 6 6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为每位职工配备矿井为每位职工配备 ZH30ZH30 B B 型化学氧自救器 在井下 型化学氧自救器 在井下 各巷道 各地点设置紧急避险路线指示牌 在北轨道运输大巷各巷道 各地点设置紧急避险路线指示牌 在北轨道运输大巷 14001400 米处设置一个永久避难硐室 矿井南翼采区紧急避险设施米处设置一个永久避难硐室 矿井南翼采区紧急避险设施 考虑在采区进风巷和四下共配备考虑在采区进风巷和四下共配备 26002600 台 矿井南翼采区紧急避台 矿井南翼采区紧急避 险设施考虑在南翼轨道运输大巷及险设施考虑在南翼轨道运输大巷及 1414 采区回风巷之间布置一个采区回风巷之间布置一个 永久避难硐室 设计容纳永久避难硐室 设计容纳 100100 人 人 矿井生产现状矿井生产现状 区队区队施工地点施工地点定员人数定员人数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使用装备使用装备月产量月产量 进尺进尺工效工效 综采队综采队1308013080 工作面工作面137137综放综放 ZFS4500 16 18ZFS4500 16 18 型综采支架型综采支架 3 3 万吨万吨 1220212202 工作面工作面4 4 万吨万吨 二采队二采队 1301213012 工作面工作面 292292 悬移支架炮采悬移支架炮采 ZFH2000 16 24ZZFH2000 16 24Z 型悬移支架型悬移支架 2 2 万吨万吨 一掘队一掘队1414 区辅助运输巷掘进区辅助运输巷掘进8484炮掘炮掘7070 米米 二掘队二掘队1406014060 上巷掘进上巷掘进8080炮掘炮掘7070 米米 综掘队综掘队1218212182 上巷掘进上巷掘进9090炮掘炮掘挖掘式装载机挖掘式装载机9090 米米 开一队开一队1212 区下山维护区下山维护9191炮掘炮掘 开二队开二队1218212182 上巷掘进上巷掘进7777炮掘炮掘挖掘式装载机挖掘式装载机9090 米米 修护队修护队 1313 采区上山辅助皮带采区上山辅助皮带 巷掘进巷掘进 7373 炮掘炮掘7070 米米 探放水队探放水队1414 区胶带运输巷区胶带运输巷5959 我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影响因素我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影响因素 1 1 矿井运输系统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更有利于采用采 矿井运输系统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更有利于采用采 掘 运等机械设备 提高劳动生产率 掘 运等机械设备 提高劳动生产率 2 2 员工素质不高 文件程度普遍较低 熟知 员工素质不高 文件程度普遍较低 熟知 综采机械 综采机械 岩巷掘进 瓦斯抽放 无人值守 自动化监控岩巷掘进 瓦斯抽放 无人值守 自动化监控 的技术人员偏的技术人员偏 少 对新设备新工艺不熟悉 有畏难情绪 少 对新设备新工艺不熟悉 有畏难情绪 3 3 由于矿井煤层赋存条件限制 采掘工作面不太适宜机 由于矿井煤层赋存条件限制 采掘工作面不太适宜机 械化作业等 械化作业等 4 4 人员安排不合理 导致机构臃肿 降低了工作效率 人员安排不合理 导致机构臃肿 降低了工作效率 5 5 机械化装备已经陆续提升 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 诸 机械化装备已经陆续提升 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 诸 多设备型号已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个别将列入淘汰行列 多设备型号已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个别将列入淘汰行列 规范规范 化统一化标准化化统一化标准化 建设任重道远 建设任重道远 机械化减人 自动化换人机械化减人 自动化换人 步伐才刚刚起步 步伐才刚刚起步 6 6 一线职工 一线职工 跳槽跳槽 的 辞职的越来越多 长期干一线的 辞职的越来越多 长期干一线 的人员越来越少 职工队伍的人员越来越少 职工队伍 老龄化老龄化 现场普遍 缺乏三十岁现场普遍 缺乏三十岁 以下青工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 以下青工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内容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内容 1 1 优化生产布局 优化生产布局 实现高产高效实现高产高效 为建设安全高效矿井 充分利用我矿各生产系统 矿井主为建设安全高效矿井 充分利用我矿各生产系统 矿井主 要应改变采掘系统布置 提高采掘系统能力 实现安全高效 要应改变采掘系统布置 提高采掘系统能力 实现安全高效 我矿现为一井三面 计划我矿现为一井三面 计划 20172017 年年 1111 月实现一井两面一备 月实现一井两面一备 目前矿井的两个悬移支架工作面和一个综采工作面 计划在目前矿井的两个悬移支架工作面和一个综采工作面 计划在 20192019 年地质条件允许情况下 全部上综采 逐步淘汰悬移支架年地质条件允许情况下 全部上综采 逐步淘汰悬移支架 工作面 这种配置方式生产比较集中 均衡 在两采区开采时 工作面 这种配置方式生产比较集中 均衡 在两采区开采时 占用设备少 占用巷道少 提高工作面正规循环推进度和正规占用设备少 占用巷道少 提高工作面正规循环推进度和正规 循环个数 以提高工作面单产 循环个数 以提高工作面单产 责任单位 生产科责任单位 生产科 联系人 胡超联系人 胡超 完成时间 完成时间 20172017 年年 2 2 优化生产工艺 提高单产单进水平 优化生产工艺 提高单产单进水平 1 1 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 采煤工作面全部采用综合机 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 采煤工作面全部采用综合机 械化开采工艺 选用技术先进 配套合理 可靠性高的综采装械化开采工艺 选用技术先进 配套合理 可靠性高的综采装 备 推广远距离供液 供电 逐步提高工作面自动化程度 提备 推广远距离供液 供电 逐步提高工作面自动化程度 提 高单产单进水平 高单产单进水平 通过优化工作面参数 引进先进采掘装备等手段 不断提通过优化工作面参数 引进先进采掘装备等手段 不断提 高采煤工作面单产水平 高采煤工作面单产水平 20172017 年综采队产量达到年综采队产量达到 4040 万吨 万吨 20182018 年达到年达到 6060 万吨 万吨 20192019 年达到年达到 7070 万吨 矿井产量 万吨 矿井产量 20172017 年达到年达到 110110 万吨 万吨 20182018 年达到年达到 115115 万吨 万吨 20192019 年达到年达到 120120 万吨 万吨 2 2 积极推广煤巷工作面锚网技术 减少材料消耗 降 积极推广煤巷工作面锚网技术 减少材料消耗 降 低生产成本 我们首先在低生产成本 我们首先在 1414 区煤巷掘进头进行试点 逐步积累区煤巷掘进头进行试点 逐步积累 经验 然后进行全面实施 彻底杜绝使用金属支护 减少原材经验 然后进行全面实施 彻底杜绝使用金属支护 减少原材 料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矿井经济效益 料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矿井经济效益 3 3 提升掘进工作面单进水平 提升掘进工作面单进水平 永久巷道应坚持永久巷道应坚持 大大 断面 强支护 重装备断面 强支护 重装备 原则 优先采用高强锚杆 锚索 锚原则 优先采用高强锚杆 锚索 锚 注等支护形式 加强巷道支护技术管理 优化支护设计 注等支护形式 加强巷道支护技术管理 优化支护设计 目目 前我矿掘进施工中机械化水平较低 职工劳动强度大 工效低 前我矿掘进施工中机械化水平较低 职工劳动强度大 工效低 造成了我矿工作面接替十分紧张 计划到造成了我矿工作面接替十分紧张 计划到 20192019 年所有掘进头全年所有掘进头全 部推广使用挖掘装载机 提高煤巷单进水平 开拓工程实现岩部推广使用挖掘装载机 提高煤巷单进水平 开拓工程实现岩 巷炮掘巷炮掘 90m 90m 月 煤巷炮掘月 煤巷炮掘 160m 160m 月 月 4 4 推进沿空掘巷技术 我矿为 推进沿空掘巷技术 我矿为 三软三软 煤层 矿压显煤层 矿压显 现严重 巷道返修率高 采掘接替紧张 另外 水文地质复杂 现严重 巷道返修率高 采掘接替紧张 另外 水文地质复杂 掘进过程中 需做大量的防治水工作 严重制约单进 改造方掘进过程中 需做大量的防治水工作 严重制约单进 改造方 案 积极推广探索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 实现了小煤柱开采 案 积极推广探索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 实现了小煤柱开采 避开巷道应力集中区 降低巷道的维修率 达到节支降耗 增避开巷道应力集中区 降低巷道的维修率 达到节支降耗 增 加煤炭资源回收的目的 加煤炭资源回收的目的 责任单位 生产科责任单位 生产科 联系人 胡超联系人 胡超 完成时间 完成时间 20172017 年年 3 3 优化劳动组织 减员增效 优化劳动组织 减员增效 1 1 科室合并 人员分流 将业务相近或相关的科室进 科室合并 人员分流 将业务相近或相关的科室进 行合并 行合并 20162016 年 我矿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减少劳动用工年 我矿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减少劳动用工 总量 畅通人员退出机制 精减区队低效及不上班人员 分流总量 畅通人员退出机制 精减区队低效及不上班人员 分流 地面富裕人员 强化对机关管理人员及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等地面富裕人员 强化对机关管理人员及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等 方面开展工作 将全矿的方面开展工作 将全矿的 4848 个机构精简到个机构精简到 3333 个 下一步将继个 下一步将继 续加大人力资源调整力度 对机关科室合并后重新定编定员 续加大人力资源调整力度 对机关科室合并后重新定编定员 逐步减少机关人数 逐步减少机关人数 2 2 减员提效 富余人员符合条件的执行协理 内退制 减员提效 富余人员符合条件的执行协理 内退制 度 其他人员充实至基层区队 后勤服务等单位 对基层区队度 其他人员充实至基层区队 后勤服务等单位 对基层区队 进行摸底清查 清理长期不上班及闲散人员 按岗位需要和工进行摸底清查 清理长期不上班及闲散人员 按岗位需要和工 作条件定岗定员 作条件定岗定员 20172017 年计划减员年计划减员 240240 人 人 20182018 年计划减员年计划减员 200200 人 人 20192019 年计划减员年计划减员 180180 人 人 责任单位 人力资源部责任单位 人力资源部 联系人 张广伟联系人 张广伟 完成时间 完成时间 20172017 年年 4 4 提高设备智能化程度 力争集中控制 提高设备智能化程度 力争集中控制 1 1 通过 通过 机械化换人 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 自动化减人 活动的开展 积活动的开展 积 极推广引进无人值守系统 远距离供电 供液系统 逐步实现极推广引进无人值守系统 远距离供电 供液系统 逐步实现 自动化控制系统 尽可能通过地面远程控制井下设备 实现集自动化控制系统 尽可能通过地面远程控制井下设备 实现集 中控制 无人值守 减少特殊岗位人数 中控制 无人值守 减少特殊岗位人数 2 2 1414 采区变电所与现有南大巷变电所合并 为了优采区变电所与现有南大巷变电所合并 为了优 化供电布局和负荷分配 将化供电布局和负荷分配 将 1414 采区变电所与现有南大巷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与现有南大巷变电所 合并 或采取重要负荷供电地点改变 实现无人值守 合并 或采取重要负荷供电地点改变 实现无人值守 3 3 1313 采区变电所与采区变电所与 1313 采区上山变电所和采区上山变电所和 1313 采区上采区上 山瓦斯抽放泵站进行优化合并 山瓦斯抽放泵站进行优化合并 1313 采区上山变电所为临时使用采区上山变电所为临时使用 原原 1313 采区变电所 由于空间狭小 现只能放置采区变电所 由于空间狭小 现只能放置 3 3 台台 500KVA500KVA 干干 式变压器 且无检修安全距离 部分设备负荷仍在现式变压器 且无检修安全距离 部分设备负荷仍在现 1313 采区大采区大 巷变电所供电 计划巷变电所供电 计划 20162016 年年底前将年年底前将 1313 采区变电所与采区变电所与 1313 采区采区 上山变电所和上山变电所和 1313 采区上山瓦斯抽放泵站三个地点进行合并设计 采区上山瓦斯抽放泵站三个地点进行合并设计 优化供电布局和负荷分配 实现设备投入最优化和减人提效 优化供电布局和负荷分配 实现设备投入最优化和减人提效 可减少人员投入可减少人员投入 7 7 人 设备减少投入人 设备减少投入 8 8 台 台 4 4 一风井退出 四区风井投入使用 由于我矿一风井 一风井退出 四区风井投入使用 由于我矿一风井 现用现用 2 2 套主扇风机型号不同 通风能力大小不一 不能满足安套主扇风机型号不同 通风能力大小不一 不能满足安 全生产需求 我矿已列入重大隐患上报公司 现四区风井临时全生产需求 我矿已列入重大隐患上报公司 现四区风井临时 采用采用 2 55KW2 55KW 风机保障井下通风系统稳定 一是占用过多人员 风机保障井下通风系统稳定 一是占用过多人员 二是存在设备隐患 目前二是存在设备隐患 目前 1414 区风井正在进行工程验收工作 验区风井正在进行工程验收工作 验 收合格后 一风井退出 四风井投入使用 可以及早使井下通收合格后 一风井退出 四风井投入使用 可以及早使井下通 风形成系统风形成系统 可减少 可减少 4 4 人 也可减少月电耗人 也可减少月电耗 7 7 万度左右 万度左右 责任单位 机电科责任单位 机电科 联系人 黄修强联系人 黄修强 完成时间 完成时间 20172017 年年 5 5 强化灾害防治 确保安全生产 强化灾害防治 确保安全生产 1 1 瓦斯治理工作一直是我们矿安全工作中的重点 施 瓦斯治理工作一直是我们矿安全工作中的重点 施 工中加强重点管控 认真落实瓦斯防治规划 加大瓦斯防治力工中加强重点管控 认真落实瓦斯防治规划 加大瓦斯防治力 度 严格措施落实 抓好采掘工作面瓦斯防治管理工作 实现度 严格措施落实 抓好采掘工作面瓦斯防治管理工作 实现 超前防范 超前防范 责任单位 通风科责任单位 通风科 联系人 王学哲联系人 王学哲 完成时间 完成时间 20172017 年年 2 2 加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杜绝水害事故发生 防治 加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杜绝水害事故发生 防治 水工作也是我矿重点工程 因此 我们要把水害防治摆在与瓦水工作也是我矿重点工程 因此 我们要把水害防治摆在与瓦 斯治理同等重要的位置 抓好我矿水文地质勘探 查清隐蔽致斯治理同等重要的位置 抓好我矿水文地质勘探 查清隐蔽致 灾隐患分布情况 做到超前探放 增强我矿防灾抗灾能力 通灾隐患分布情况 做到超前探放 增强我矿防灾抗灾能力 通 过超前物探 掌握煤层富水情况及构造情况 采用有效治理手过超前物探 掌握煤层富水情况及构造情况 采用有效治理手 段 消灭水害隐患 查清地质构造后 提前采用相应措施 一段 消灭水害隐患 查清地质构造后 提前采用相应措施 一 是减少无效巷道施工 二是提高采掘安全系数 三是提高资源是减少无效巷道施工 二是提高采掘安全系数 三是提高资源 回收率 减少资源浪费 回收率 减少资源浪费 责任单位 地测科责任单位 地测科 联系人 杨建伟联系人 杨建伟 完成时间 完成时间 20172017 年年 6 6 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 完善制度管理 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 完善制度管理 1 1 要建立 要建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工作制度 成立以矿工作制度 成立以矿 长 书记为组长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从矿长 长 书记为组长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从矿长 副矿长 科长 队长 班长和岗位工层层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制 副矿长 科长 队长 班长和岗位工层层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制 采取每班 每天 每周 每月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分级管控 采取每班 每天 每周 每月安全风险辨识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