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庆园林助理工程师复习重点——园林理论_第1页
2016重庆园林助理工程师复习重点——园林理论_第2页
2016重庆园林助理工程师复习重点——园林理论_第3页
2016重庆园林助理工程师复习重点——园林理论_第4页
2016重庆园林助理工程师复习重点——园林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园林有世界园林有 东方园林 西亚园林 和欧洲园林 特点特点 中国园林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 发展形成了以山水园林为骨架的人文自然山水 西方古典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代表 把园林看做建筑的附属和延伸 强调轴 线对称 发展形成了具有几何图案美的规则式园林 近 现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 园林 风格互相融合渗透 又形成了混合式园林和自由式园林 园林包含的基本要素有园林包含的基本要素有 土 山 水 石 路 树 屋 景 情 造园造园 就是要把土 山 水 石 路 树 屋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从而创造丰富多彩的园 林景观 给人们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 园林园林 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 利用 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创造人工山水地貌 结合植 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局 从而构成一个可供人们观赏 游览 休息 居住的艺术环境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园林的雏形 商周的 囿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皇家园林 秦代皇家园林代表 上林苑 阿房宫 汉代皇家宫苑代表 长乐宫 未央 宫 隋唐皇家园林 隋代的西苑 唐代大明宫 华清宫 兴庆宫 明代皇家园林 明 代北京的明西苑 清代圆明园 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特点皇家园林特点 规模很大 注重选址 造园手法近于写实 皇家园林几乎都是宫殿 功能内容和活动规模都比私家园林丰富和盛大得多 皇家园林的艺术风格与私家园林也 有明显的差异 私家园林私家园林 西汉以来中国开始出现私家园林 两汉私家园林 造园手法多效法皇家园林 水平在皇家园林以下 到了唐宋 规模虽然远不及皇家园林 但造园水平已在皇家园林之 上 清代的皇家园林更有意地向私家园林学习 明清时代是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 苏州园林有名的有苏州园林有名的有 拙政园 留园 狮子林 沧浪亭 网师园等 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 规模较小 曲折有致 有水园亭活 园主都是官僚 或退 隐官僚 而兼地主或富商 在以修身养性 闲适自娱为主要功能的同时 又加进了如享乐 宴客等其他功能 园主多具有较高文化修养 以清高风雅 淡素脱俗为生活的或至少是 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 古代园林艺术特点古代园林艺术特点 以自然式著称 与诗词 山水画等有密切联系 中国园林还常 采取 园中有园 小中见大 的布局手法 中国园林建筑数量特别多 且多据主景或 控制地位 常局于全园的艺术构图中心 且往往成为该园的标志 中国园林还善于因地 制宜 南北方自然条件的不同 园林也不同 日式庭院代表日式庭院代表 枯山水式庭院 如修学院离宫 桂离宫等 新巴比伦王国代表新巴比伦王国代表 空中花园 悬空园 波斯庭院的特点波斯庭院的特点 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 这一手法被阿拉伯人 继承下来 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 欧洲园林代表欧洲园林代表 希腊的柱廊园 古罗马的山庄园林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 法国凡 尔赛宫苑 英国开始欣赏纯自然之美 产生了自然风景园 公园公园 是公众游览 娱乐的园地 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 从 17 世纪开始 英国就将 贵族私园开辟为公园 如伦敦的海德公园 19 世纪中叶 近代公园产生 19 世纪 70 年代 日本大阪建造的住吉公园和 1872 年建立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 面积为 89 万 h 以上 开辟了保护自然环境 满足公众游览需要的新途径 1892 年由美国风景建筑师奥姆斯特德设计 1958 年建立纽约中央公园纽约中央公园 园林工程的作用园林工程的作用 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工程建设的依据 是园林设计企业生存及园 林施工企业施工的依据 是建设单位投入建设费用及施工方进行招投标预算的依据 是工 程建设资金筹措 投入 合理使用及工程决算的依据 是建设单位及质量管理部门对工程 进行检查验收和施工管理的依据 园林工程设计的特点园林工程设计的特点 园林工程设计是一门自然科学 园林工程设计又是一门艺术 园 林工程设计的复杂性特征 园林工程设计的原则园林工程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园林工程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搜集建设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包括图面材料和文 字材料 对设计区的基本情况进行现场勘查 对所收集到的和现场勘查到的设计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 初步方案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 施工设计阶段 设计成果 图面资料 文字资料 园林工程设计的要求园林工程设计的要求 设计者必须熟练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 设计者必须以 科学的观点 科学的方法 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设计 园林设计应该充分发挥集团作战的 方式 各取所长 园林工程设计必须具有可实施性 园林工程常用图类型园林工程常用图类型 地形图 平面图 立面图 断面图 大样图 透视图 鸟瞰图 竣 工图 规划阶段的主要图纸规划阶段的主要图纸 区位图 综合现状图 结构 功能 分区图 总体规划平面图 竖 向规划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 植物种植规划图 管线规划图 电气规划图 园林建筑方案 图 鸟瞰图和局部效果图 施工设计阶段的常用图纸施工设计阶段的常用图纸 施工总平面图 竖向设计图 高程图 种植设计工程图 植物配置图 园林建筑工程图 园路 场地 园林小品设计图 园林山石工程图 水 景工程图 图例图例 指采用一些经国家统一制定的或 约定俗成 的简单而形象的图形来概括表达其设 计意图 这些简单而形象的图形叫做图例 设计平面图中的定位方式设计平面图中的定位方式 是根据原有景物定位 标注新设计的主要景物与原有景物之 间的相对距离 采用直角坐标网定位 风玫瑰图风玫瑰图 是根据当地多年统计的各个方向的吹风次数的平均百分数值 再按一定比例绘 制而成的图 图中粗实线表示全年风频情况 虚线表示夏季风频情况 最长线段为当地主 导风向 方格网方格网 每一网格边长可为 5M 10M 20M 等 方格网应按顺序编号 规定 横向从左到右 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纵向自上而下 用拉丁字母编号 幅面及图框尺寸幅面及图框尺寸 单位单位 mmmm 图幅代号 尺寸代号 A A A A A B 1841 1189594 841420 594297 420210 297 C105 A25 线段的尺寸标注包括线段的尺寸标注包括 尺寸界限 尺寸线 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 图样上的尺寸单位 除 标高及总平面以 m 为单位外 其它均以 mm 为单位 圆或圆弧的尺寸标注圆或圆弧的尺寸标注 半径符号 R 或直径符号 D 坡度标注坡度标注 坡度常用百分数 比例或比值表示 破向采用指向下方的箭头表示 标高的标注标高的标注 标高的标注有两种形式 一是将某水平如室内地面作为起算零点 主要用于 个体建筑图样上 标高符号为细实线绘制的倒三角形 其间断应指至被注的高度 倒三角 形的水平引伸线为数字标注线 标高数字应以 m 为单位 注写到小数点以后三位 二是以 大地水准面或某水准点为起算零点 多用于在地形图和总平面图中 标注的方法与第一种 相同 但标注符号宜用涂黑的三角形表示 标高数字可注写到小数点以后第三位 曲线标注曲线标注 简单的不规则曲线可用截距法 又称坐标法 标注 复杂的曲线可用网格法标 注 精度越高 网格的边长应该越短 索引索引 索引符号为直径 10mm 的细实线圆 过圆心作水平细实线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侧 标注详图编号 下侧标注详图所在的图纸编号 园林规划设计总平面图的内容和作用园林规划设计总平面图的内容和作用 画上原有的和拟建的园林各组成要素的水平投影 称为总平面图 它主要用于反映新建园林各组成要素之间或新建的与元旅游的园林各组成 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它是新建园林施工定位 土方施工及作园林施工总平面设计 竖向设计的重要依据 总平面图可根据表达程度选择 1 500 1 2000 的比例 对于大型规 划 总平面图的比例可增加到 1 2500 1 5000 1 10000 施工总平面图及竖向设计图的 比例应与总平面图一致 园林绿化种植设计施工图园林绿化种植设计施工图 是表示植物位置 种类 数量 规格及植物类型的平面图 是 定点放线 组织种植施工和养护管理 编织预算的重要依据 园林建筑工程图包括园林建筑工程图包括 建筑施工图 简称建施 结构施工图 简称结施 设备施工 图 简称设施 建筑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包括 总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 建筑立面图 建筑剖面图 建筑详图 常见的建筑结构按承重构件的材料分为常见的建筑结构按承重构件的材料分为 砖混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砖木结构 木结 构 钢结构 园林道路园林道路 是园林的骨架和脉络 是联系各景点的纽带 是构成园林景色的重要因素 其 作用为组织交通 引导游览 组织空间构成景色 组织排水 园林场地 广场 可分为交通集散场地 游息活动场地 园路 场地 广场 施工图包括园路 场地 广场 施工图包括 平面图 剖面图 局部放大图 做法说明 包含平面图 剖面图 局部放大图 假山根据使用材料不同 可分为土山和石山 假山工程图主要包括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 图 基础平面图 细部详图 做法说明等 风景园林规划风景园林规划 一 现状分析 资料收集 需要收集的图纸资料包括 地形图 局部放大 图 保留使用与主要建筑物的平 立面图 现状树木分布位置图 地下管线图 资源 评估 平地 水面 植物 道路 文化 其他 二 方案的饿构思 基地现状 任务书 功能关系图解 基地分析 用地规划及方案布置 三 方案的设计 四 详细设计 园林方案总体规划图设计园林方案总体规划图设计 一 图纸部分 建设场地的规划和现状位置图 近期和远期用 地范围现状图 总体规划平面图 整体鸟瞰图 重点景区 园林建筑或构筑物 山石 树 丛等主要景点或景物的平面图或效果图 公共设备 管理用设施 管线的位置和走向图 重点改造地段的现状照片 二 说明书 主要依据 规模和范围 艺术构思 种植规划 概况 功能与效益 技术 经济指标 需要在审批时决定的问题 三 总体规划图文件编 排顺序 总体规划图设计文件封面 总体规划图设计文件目录 说明书 总图与分图 概 算 园林方案初步设计园林方案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 说明书 工程量总表和概算 设计图表 示的高程和距离均以米为单位 数字写到小数点后两位 一 总平面图的比例尺由 1 200 1 500 简单的工程设计可用 1 1000 二 初步设计说明书包括 对照总体规划图 文件中文字说明部分提出全面技术分析和技术处理措施 各专业设计配合关系中关键部 位的控制要点 材料 设备 造型 色彩的选择原则 三 工程量总表 四 概算 初步设计文件编排顺序 封面 扉页 目录 说明书 图纸目录 总图与分图 工程量表 概算 城市园林绿地建筑工程设计由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等工种组成 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 要有 1 500 的总图 1 100 1 200 的建筑分区分层平面图 结构设计图纸的要求结构设计图纸的要求 要有 1 100 1 200 基础平面及剖面图 1 100 1 200 的管网 楼 盖平面图 1 100 1 200 的层顶平面图以及各种类柱子 大梁 楼板 阳台 过梁等构建 的模板和配图 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 施工图 文字说明和预算 施工图尺寸和高程均以米为单位 要写 到小数点后两位 施工总平面图包括施工总平面图包括 应以详细尺寸或坐标标明各类园林植物的种植位置 构筑物 地下 管线位置 外轮廓 要注明基点 基线 基点要同时注明标高 为了减少误差 整形 式要注明轴线与现状的关系 自然式道路 山丘种植要以方格网为控制依据 注明道路 广场 建筑物 河湖水面 绿地和古树根部的标高 它们的衔接部分亦要作相应标注 种植施工图包括种植施工图包括 平面图 立面 剖面图 局部放大图 苗木表 预算等 种植施工图平面图的比例尺寸为 1 100 1 500 立面 剖面图的比例为 1 20 1 50 种植施工图苗木表包括种植施工图苗木表包括 种类或品种 规格 胸径以厘米为单位 写到小数点后一位 冠径 高度以米为单位 写到小数点后一位 观花类标明花色 数量 竖向施工图剖面图要求竖向施工图剖面图要求 在重点地区 坡度变化复杂地段增加剖面图 在各关键部位 标高 图的比例尺为 1 20 1 50 做法说明夯实程度 图纸分析 微地形处理 可图 处理等 预算 园路 广场施工图平面图要求 标明路面总宽度及细部尺寸 标明放线用基点 基线 坐标 与周围构筑物 地上地下管线距离尺寸及对应标高 路面及广场高程 路面纵 向坡度 路中标高 广场中心及四周标高 排水方向 雨水口位置 雨水口详图或注明 标准图索引号 路面横向坡度 对现存屋的处理 曲线园路线形标出转变半径或以 方格网 2m 2m 10m 10m 路面面层花纹 图的比例尺为 1 20 1 100 园路 广场施工图做法说明包括 放线依据 路面强度 路面粗糙度 铺装缝线 路牙与 路面结合部作法 路牙与绿地结合部高程作法 异形铺装与道牙衔接处理 正方形铺装块 折点 转变处作法 园林工程设计要素可分为园林工程设计要素可分为 园林地形工程设计 园路工程设计 园林给排水工程设计 植 物造景 园林水景工程设计 园林石景工程设计 园林供电工程设计 园林建筑 小品工 程设计等九部分内容 园林地形是园林的骨架 园林地形工程设计的资料园林地形工程设计的资料 地形工程设计时人为地改造原有地形地貌 并对其加以合理的 利用 使设计出的图形更富于自然 空间形式更丰富多彩 设计前必须占有的与设计有关 的资料包括 设计区的地形及周围社会环境资料 水文 地质 气象资料 原有建 筑物 道路及植物种植资料 地下管线资料 园林地形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园林地形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 的原则 边坡稳定性 原则 园林 用地功能的划分原则 为植物栽培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园林地形工程设计竖向设计的方法园林地形工程设计竖向设计的方法 等高线法 断面法 模型法 园路根据功能类型分为园路根据功能类型分为 主干道 宽度一般 3 4m 次干道 宽带一般 2 3m 游步 道 宽度一般 1 2 5m 园路根据结构类型分为园路根据结构类型分为 路堑型 路堤型 特殊型 园路根据铺装材料不同分为园路根据铺装材料不同分为 整体路面 块料路面 碎料路面 简易路面 园路的功能园路的功能 组织空间 组织交通和引导游览 造景功能 园路布局设计的原则园路布局设计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满足实用功能 体现以人为本 切记设计无 目的 死胡同的园路 综合园路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 园路布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园路布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两条自然式园路相较于一点 所形成的对角不宜想等 两园路相交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不宜小于 60 若三条园路相交在一起 三条路的中心线 应交汇于一点 由主干道上发出的次干道分叉位置 宜在主干道突出的位置处 在较 短的距离内道路的一侧不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路交叉口 凡道路交叉所形成的大 小角宜采用弧线 每个转角要圆润 自然式道路在通向建筑正面时 应逐渐与建筑物对 齐并趋于垂直 在顺向建筑时 应与建筑趋于平行 两条相反方向的曲线园路相遇时 在交界处要有较长距离的直线 切记是 S 形 园路布局应随地形 地貌 地物而变化 做到自然流畅 美观协调 园路的平面线形设计园路的平面线形设计 重点景区的游览大道及大型园林的主干道路面宽度一般不宜超过 6m 公园主干道一般为 3 5m 游步道宽为 1 2 5m 之间 决定平曲线半径选择的因素决定平曲线半径选择的因素 园林造景的需要 因地制宜 保证行车安全的要求 行车 平曲线半径最小不得低于 6m 园路纵坡度园路纵坡度 是指沿园路长方向形成的坡度 一般路面应由 8 以下的坡度 以利排水 园路横坡度园路横坡度 是指园路宽方向上所形成的坡度 一般都是由中心线向两侧倾斜 主要就是 为了利于路面排水 弯道与超高设计弯道与超高设计时是为了抵消离心力的作用 设计时必须考虑时必须考虑 把路的外侧抬高 以抵 消离心力作用 超高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 平曲线半径与离心力之间的关系 弯道设计还要考虑路面视距与会车视距 园路的无障碍设计应满足园路的无障碍设计应满足 路面宽度不宜小于 1 2m 回车路段路面宽度不宜小于 2 5m 道路纵坡一般不宜超过 4 且坡长不宜过长 在适当距离应设水平路段 并不应有 阶梯 尽可能减小道路横坡 坡道坡度为 1 20 1 15 时 其坡长一般不宜超过 9m 每逢转弯处 应设不小于 1 8m 的休息平台 园路一侧为陡坡时 应设 10cm 高以上的挡 石 并设扶手栏杆 排水沟箅子等 不得突出路面 并注意不得卡住车轮和盲人拐杖 典型的园路路面包括典型的园路路面包括 面层 结合层 基层 路基四层 路基的作用路基的作用 路基是处于路面基层以下的基础 其主要作用是为路面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 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 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 以及路面的使用寿命 当路面坡度大于 12 时 为了便于行走 且不需要通行车辆的路段 就应设计台阶 每级 台阶的高度为 12 17cm 台阶面宽为 30 38cm 礓礤礓礤 当路面坡度大于 15 时 为了通车 将斜面做成锯齿形坡道 这种坡道叫礓礤 园路病害园路病害 指园路破坏的现象 一般常见的病害有裂缝 凹陷 啃边 翻浆等 园路的结构设计原则园路的结构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薄面 路基 稳基土 园路设计选择的原则园路设计选择的原则 就地取材原则 满足路面荷载原则 依据气候特点及土壤类 型而变的原则 经济实用的原则 园路路面铺装设计的原则园路路面铺装设计的原则 园路路面设计应符合园林造景的需要 园路路面设计应充 分考虑到地形 植物 山石 及建筑等园林造景要求 使园路和他们统一协调 园路路 面设计应使路面有柔和的光线和色彩 减少反光 刺眼的感觉 园林给水的特点园林给水的特点 用水点分散 管网布置较复杂 对水质要求不同 水的高峰期可以错 开 给水管网布设的原则给水管网布设的原则 管网在给水区内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量和水压两个方面的要求 保证供水安全可靠 当个别管线发生故障时 断水范围应减到最小 管网造价很高 因此布置时应使管线最短 设计时还应考虑长远规划的要求 为以后给水管网的规划建 设留有充分的余地 管网布置形式可分为树状网和环状网两种形式管网布置形式可分为树状网和环状网两种形式 一 树状网 特点 管线长度比较短 节省关材 基建费用低 管网中如有一条管线损坏 其后面的管线都将断水 供水安全 性差 二 环装网 特点 由于管线中的水流四通八达 当有部分管线损坏时 断水范 围较小 环装网中的管线较长 所用阀门较多 因此工程投资较大 干管的布置设计要注意干管的布置设计要注意 干管应靠近主要使用单位和连接支管较多的一侧敷设 干管 应靠近调节设备 干管要洁净牢固 安全可靠使用 干管应尽量埋于绿地下 干管 应与其它管道保持一定距离 管道在埋设时 不宜过深 埋的过深工程造价高 也不宜过浅 过浅管道宜遭破坏 管道管道 在设计埋深时要遵循的原则在设计埋深时要遵循的原则 非冰冻地区 金属管道的覆土深度一般不小于 0 7m 非金 属管道的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1 0 1 2m 冻地区 一般要求埋设于冰冻线以下 40cm 处 安装井下操作立式阀门时要注意安装井下操作立式阀门时要注意 配水管网中的阀门布置 应能满足事故管段的切断需 要 干管上的阀门可设在连接管的下游 以便使阀门关闭 尽可能少影响支管的供水 支管和干管连接处 一般在支管上设置阀门 以便支管的检查不影响干管的供水 园林排水的特点园林排水的特点 园林的排水主要排除的是雨水和一部分生活用水 园林中地形起伏 较大 有利于地面水的排除 园林中的水体很多 雨水可以就近排入水体 在大型园 林中可设一些排水设施 这些一定要结合周围景观来设计 排水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水 使土壤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水分 园林中排水的方式园林中排水的方式 1 地面排水 2 明渠排水 梯形明渠最小底宽不得小于 0 3m 用砖 石或砼块铺砌的明渠边坡 一般采用 1 0 75 1 10 明渠最小设计流速一般不小于 0 4m s 3 管道排水 雨水管的最小覆土深度一般不小于 0 7m 雨水管的最小管径 为 300mm 雨水管的最小设计坡度为 0 002 最小流速一般不小于 0 75m s 最大流速 管道为金属管道时 最大流速为 10m s 非金属管材最大流速为 5m s 排水管排水管 1 污水管 力求管线短直 管坡尽量接近地面自然坡度 以减少埋深和土石方量 力求与其它管线 设备交叉 排污水管一般沿道路布置 并在污水出户多 流量大的 一侧 尽可能地在绿地下 2 雨水管要尽量利用地形 力求以最短管线将雨水就近排入水 体 设置检查井一般要注意设置检查井一般要注意 直线管段每隔 30 50m 要设一个检查进 管道方向变化 处 直径变化处 坡度变化处 管道交汇处都应设检查井 在出户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 处 检查井中心距建筑物外墙一般不小于 3m 雨水口设计时要注意雨水口设计时要注意 在交叉路口处设雨水口 在直路上设雨水口 由于雨水口布 设于园路中 所以在设计雨水口井盖时 一定尽量使其花纹图案与周围景物相协调 化粪池位置选择化粪池位置选择 为保护给水水源不受污染 池外壁距地下构筑物应不小于 30m 距建 筑物外墙不宜小于 20m 化粪池布设在常年最多风向的下风口 地势有起有伏 则应 将池设在较高处 以防降雨后灌入池内 池的进水水管应尽可能短而直 以求水流畅通 和节省投资 园林植物的艺术功能园林植物的艺术功能 渲染色彩 体现季相变化 装点地形山水 衬托建筑 呼应 联系 分隔 拓展空间 花色花色 红色 海棠 桃 梅 石榴 锦带 毛刺槐 合欢 紫荆 丹桂 一品红等 黄色 迎春 迎夏 连翘 金钟花 金桂 金丝桃 腊梅 万寿菊等 白色 茉莉 白 丁香 女贞 荚蓬 柑橘类 珍珠梅 白玉兰 广玉兰 栀子花 梨花 绣线菊等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满足园林造景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植物造景要与园林总 体布局相一致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必须满足植物对生态条件的 要求 做到 适地适树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要充分体现园林植物的艺术功能和观赏功能 全面考虑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彩对比 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变化性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有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有 孤植 对植 丛植 群植 林植 篱植 列植 孤植孤植 是指乔木或灌木孤立种植的类型 表现植株的个体美 对植对植 是指用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 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 做对称均衡的种植方式 一般做配景来应用 丛植在造景方面的作用丛植在造景方面的作用 最为对景和景物的屏障 配合其他的手段分隔空间 作为大 型公共建筑物的配景和局部空间的主景 用树丛做景物的背景 利用树丛增加空间的 层次和作为夹景及框景 丛植配置三株配合形式最好采用姿态 大小有差异的统一种树 忌用三个不同树种 栽植 时 三株距离构成不等边三角形 群植群植 是多数 20 30 棵 乔木或灌木的混合栽植 群植可分为单纯树群和混合树群两类 树林 是大量树木的总体 是指株数在数十株以上的大面积树木栽植 不仅数量多 面积 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群落外貌 包括园林绿地中的防护林和风景林 风景林按其使用功能和疏密度可分为疏林和密林两类 疏林一般是指郁闭度为 0 3 0 6 的树林 凡是郁闭度在 0 7 1 0 的单纯或混交树林 都称密林 绿篱的作用绿篱的作用 防范及围护 屏幕视线 分隔空间 作为花坛 花镜 雕塑 喷泉及 装饰小品的背景 作为规则式园林的区划和装饰图案的线条 以及作为绿色屏障隐蔽不 美观的地段 绿篱根据高度可分为绿篱根据高度可分为 矮篱 30 50cm 中篱 70 120cm 高篱 160 200cm 绿篱的树种选择应满足绿篱的树种选择应满足 荫蘗性 再生能力强 易发生不发芽 分枝多 耐修剪 叶 小而密 花小而繁 果小而多 生长速度不宜过快 移植容易 能大量繁殖 列植设计应注意列植设计应注意 列植多用于规则式园林造景设计中 列植宜选用树冠 体形比较整 齐的树种 设计时要处理好植树点与地上 地下管线间的关系 花坛根据所表现的主体不同可分为花坛根据所表现的主体不同可分为 花丛式花坛 模纹式花坛 标题式花坛 装饰小品 花坛 花坛根据园林风景构图分为花坛根据园林风景构图分为 独立花坛 花坛群 花坛组群 带状花坛 凡宽度在 1m 以 上 长短轴比超过 1 4 的长形花坛称带状花坛 连续花坛群 花镜花镜 花镜是园林中从规则式到自然式构图的过渡形式 其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 种 植床的两边是平等的直线或曲线 花镜中间或内侧应稍高 形成 5 10 的坡度 以利排 水 花台花台 在 40 100cm 高的空心台座中填土 在其中栽上观赏植物称为花台或花钵 草坪的类型草坪的类型 一 根据用途分为 游息草坪 观赏草坪 运动草坪 护坡 二 根据生 物学特性分为 暖季型草坪 冷季型草坪 三 根据植物的组成分 单纯草坪 由一 种草坪植物组成的草坪 混合草坪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草坪植物组成的草坪称为混合 草坪 缀花草坪 以草坪植物为主 混有少量草本花卉的草坪 从而形成一种自然 野 趣的景观 我国现有的道路多采用一板两带式 两板三带式 三板四带式 四板五带式及其他形式 道路绿地植物造景设计的原则道路绿地植物造景设计的原则 车视线要求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 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 保证行车视距 在弯道外的树林沿 边整齐 连续栽植 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 车净空要求 道路设计规定的各种道路的一 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空间 树林不能进入该空间 行道树种植方式常用的有树池式和树带式两种 种植带宽度最低不小于 1 5m 行道树树种选择标准行道树树种选择标准 适合种植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能正常生长 树形优美 寿命 长 无污染物产生 分枝点高 耐修剪 深根性 整齐美观 能体现当地特色 目前常 用 的行道树有油松 雪松 白皮松 圆柏 香樟 女贞 广玉兰 水杉 悬铃木 银杏 白杨 垂柳 国槐 棕榈等 行道树的定干高度一般应不小于 3 5m 分车绿带设计应注意分车绿带设计应注意 灵活确定种植形式 应使绿带富有层次和韵律感 应充分体现其 分车作用 交通岛植物造景交通岛植物造景 交通岛 俗称转盘 一般为原型 直径在 40 60m 其植物造景设计应 注意 设计应以常绿灌木 草坪为主 配以四季草花做成图案 不能用高大的乔木或 灌木 应保持植物的低矮 以免影响视线 绿岛必须设计成封闭的 切记不能布置供行 人休息的园林设施或吸引行人的小品 以免影响交通 街道小游园植物造景的原则街道小游园植物造景的原则 必须做到冬有日晒 夏有绿荫 充分满足不同季节人们户 外活动的要求 植物选择要考虑季相变化 做到春华秋实 四季有景 草坪植物选择 尽量选择耐践踏能力强的禾本科草类等 使植物造景和园林小品和谐结合 依据实际情 况 设计花架 花亭等 必须满足供人们休息活动的空间 广场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 广场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 树种选择的原则 冠大 叶密 耐瘠薄 抗性强 尽量无污染无产生 树形美 观赏价 值高 花卉植物选择的原则 花期长 花色艳丽 花型奇特 开花植物四季考虑 草坪植物的选择原则 绿期长 耐践踏 耐粗放管理 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原则 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原则 1 植物造景必须服从总体规划设计 并满足绿地指标的要求 2 与外界环境相协调 3 是植物景观与居住区硬质景观相协调 4 植物造景要以宅旁绿地为基础 5 居住区内各组团既要服从整体又各有特点 食物选择要多样化 6 做到有基调树种 一绿色为主 乔 灌 草相结合 并注意通过园林植物体现季像变 化 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方法 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方法 公共绿地的功能主要满足整个居住区居民或某一部分居民休闲 娱乐的需要 分类 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 组团绿地 公共绿地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可达性 功能性 亲和性 宅间绿地植物造景设计 宅间绿地植物造景设计 绿地率要求达到 90 95 植物选择应是有较强的季像变化 植物的选择和布置应注意尺度感 尽量避免选择高大的乔木 以免影响底层采光 必须取得和地下管线的协调 可适当设计儿童活动场所 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的原则 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的原则 1 植物造景形式应根据不同公园的功能 性质而定 2 植物造景应满足城市居民休闲 娱乐需要 3 植物造景应与城市绿地系统 街景相协调并形成统一的景观 4 在植物选择上 尽量避免使用有异味 有毒 多刺 易引起人们过敏反应的植物 并 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5 在具有基调树种的前提下 选择较多种类的园林植物 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体现四季 不同景色 儿童公园植物选择儿童公园植物选择应选高大浓荫 分支点 1 8m 以上的植物 忌用有毒 有刺 易产生污染 物 有刺激性 有异味或引起儿童过敏 抗病虫能力差的植物 叶 花 果色彩鲜艳 形 状奇特的树种以提起儿童的兴趣 五 水景工程设计 五 水景工程设计 人工湖平面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人工湖平面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 应注意水面的收 放 狭 广 曲 直等变化 大道自然并不留人工造作痕迹的效果 2 不要单从造景上着眼 而要密切结合地形的变化进行设计 3 现代园林中较大的人工湖设计最好能考虑到水上运动和赏景的要求 4 湖面设计必须和岸上景观相结合 溪流的结构设计 溪流的结构设计 能明显感觉到水流动的坡度最小为 3 一般设计坡度为 1 2 在 无护坡的情况下 坡度不宜超过 3 设计完整的瀑布景观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设计完整的瀑布景观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背景 瀑布上游河流 瀑布口 布身 潭 下游河流 瀑布的设计包括 瀑布的设计包括 供水及排水系统的设计 顶部蓄水池的设计 堰口处理 瀑身设计 潭 底及潭壁设计 瀑布与其他因素的结合 水池的剖面设计水池的剖面设计 1 砖石墙池壁水池 水池深小于 1m 面积较小的池壁 防水要求不高时 可以采用砖水 池或简易毛石水池的形式 如果对水池的防水要求较高 一般采用砖墙 加二毡三油 防水层 2 钢筋混凝土池壁水池自重轻 防渗漏性能好 水池立面设计水池立面设计 池壁顶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过大 一般为 20cm 左右 喷头的种类 单射程喷头 喷雾喷头 环状喷头 旋转状喷头 扇形喷头 多孔喷头 半 球形喷头 吸水或吸水吸气喷头 蒲公英喷头 驳岸工程设计驳岸工程设计 驳岸的平面位置 整形驳岸 岸顶宽度一般为 30cm 50cm 驳岸的高程确定 岸顶的高程应比最高水位高出一段距离 一般高出 25 100cm 常见护坡分类 块石护坡 草皮护坡 编柳抛石护坡 六 石景工程设计 六 石景工程设计 假山的分类假山的分类 土山 石山 土石山 假山的宏观设计要点假山的宏观设计要点 1 从园林景观的全局考虑 因地制宜的统筹安排 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 2 假山设计要和园林理水综合考虑 使山水完美结合 相得益彰 3 假山设计要尽量利用设计区或周围的真山 并做到巧于因借 混假于真 4 山体设计必须主次分明 相互呼应 5 假山要遵循 三远 变化规律 6 突出主体 相互衬托 7 远观山势 近看石质 8 用山石表达情意 达到情景交融 置石的类型置石的类型 特置 孤置 孤赏 对置 建筑轴线两侧或道路旁对称位置上置石 散置 散漫置之 攒三聚五 群置 大散点 山石与建筑相结合山石与建筑相结合 山石踏跺 抱角于镶隅 粉壁置石 尺幅窗 和 无心画 云梯 七 园林照明与供电工程设计 七 园林照明与供电工程设计 照明可分为天然照明和人工照明两类 照明方式 一般照明 局部照明 混合照明 照明质量影响因素 合理的照度 照度均匀度 阴影控制 限制炫光 园林照明设计原则 园林照明设计原则 1 实用和造景相结合 2 灯光的方向和颜色的选择 3 树木照明的原则 根据形状布灯 与树的整体相适应 深度感和层次感 根据叶 子颜色选择光源 树丛照明考虑整体 单独观赏时单独考虑 照明适应季像变化 不 出现炫光 园路宜采用低功率的立等装在 3 5m 高的灯柱上 柱距 20 40m 效果较好 彩色装饰灯应慎重使用 灯具的合理布置 应满足照明 工作面上照度均匀 光线的射向适当 一般应无眩光 无 阴影 灯泡安装容量减至最少 维护方便 布置整齐美观 并与周围景色配合协调 园林供电设计内容 园林供电设计内容 1 确定各种园林设施中的用电量 选择变压器的数量及容量 2 确定电源供给点 或变压器的安装地点 进行供电线路的配置 3 进行配电导线截面计算 4 绘制电力供电系统图 平面图 八 园林建筑及小品设计 八 园林建筑及小品设计 亭亭 亭的特点 小而集中 有其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建筑形象 结构和构造大多比较简单 施工 上也比较方便 亭子的功能上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在游赏活动的过程中 驻足休息 纳凉 避雨 纵目眺远的需要 类型 单体式 组合式 与廊墙相结合的形式 亭的位置选择 山上建亭 临水建亭 平地建亭 亭的设计要点亭的设计要点 1 首先必须选择好位置 按照总的规划意图选点 2 亭的体谅与造型的选择 主要应看他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大小 性质等 因地制宜而定 3 亭的材料及色彩 应力求就地选用地方性材料 不仅加工便利 又易于配合自然 廊廊 性格特点是 虚 类型 双面空廊 单面空廊 复廊 双层廊 楼廊 榭榭 设计要点 水榭在可能范围内宜突于池岸 造成三面或四面临水的形势 水榭宜尽可 能贴近水面 宜低不宜高 在造型上 榭与水面 池岸的结合 以强调水平线条为宜 舫 舫 是按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湖泊中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 亦名 不系舟 公园大门公园大门 位置选择 一般城市公园主要入口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一侧 公园大门的空间处理 包括大门外的广场空间与大门内的序幕空间两大部分 常见的大门立面形式 门 山门式 牌方式 阙式 柱式 顶盖式 园林小品设计 园林小品设计 1 门窗洞口 2 花窗 3 装饰隔断 4 墙 5 铺地 6 花架 7 雕塑小品 8 花池 9 栏杆 10 梯级与蹬道 11 小桥与汀步 12 庭院凳 13 庭院灯 14 喷水池 第五章第五章 园林绿地设计园林绿地设计 一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一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公园的类型 1 市 区级综合性公园 2 儿童公园 3 动物园 4 植物园 5 体育公园 6 纪 念性公园 7 主题公园 综合性公园综合性公园 综合性公园的主要活动与设施内容 1 观赏游览 2 安静休息 3 文化娱乐 4 儿童活动 5 老年人活动 6 体育活动 7 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 8 服务设施 9 园务管理 公园出入口类型 主要出入口 次要出入口 专用出入口 公园出入口设计原则 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方便游人出入公园 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和街景的形成 利于公园的管理 公园出入口设计 1 欲扬先抑 2 开门见山 3 外场内院 4 T 字形障景 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1 文化娱乐区 2 观赏游览区 3 安静休息区 4 儿童活动区 5 老年活 动区 6 体育活动区 7 园务管理区 园路的类型 主干道 次干道 专用道 游步道 园路的布局形式 1 园路的回环性 2 疏密适度 3 因景筑路 4 曲折性 5 多样性和装饰 性 综合性公园的植物配置原则 1 全面规划 重点突出 远期和近期相结合 2 突出公园的植物特色 注重植物品种搭配 3 公园植物规划应注意植物基调及各景区的主配调的规划 4 植物规划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5 四季景观和专类园的设计师植物造景的突出点 6 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 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 公园设施环境及分区绿化 公园设施环境及分区绿化 出入口 园路 广场绿化 庇荫乔木枝下净空的标准为 大 中型汽车停车场大于 4 0m 小汽车停车场大于 2 5m 自行车停车场大于 2 2m 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 1 5m 并应设置保护设施 园林建筑小品 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 体育运动区 应 选择生长较高大挺拔 冠大而整齐树种 以利夏季遮阳 但不宜用落花落果 种毛散 落的树种 球场类场地四周要离场地 5 6m 树种颜色形成绿色背景 日光浴场周围布 置草坪 儿童活动区 游览休息区 场地的数目净空应大于 2 2m 成人活动场的种 植宜选用高大乔木 树下净空不低于 2 2m 夏季乔木庇荫面积宜大于活动范围的 50 园务管理区 动物园规划设计动物园规划设计 1 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2 动物的笼舍和服务建筑应与出入口 广场 导游线想协调 3 游览路线一般逆时针右转 4 主体建筑设在主要出入口的开阔地上 全园主要轴线上或全园制高点上 5 外围应围墙 隔离沟和林地 设置方便的出入口 专用出入口 以防动物出园伤害人 畜 动物园的功能分区动物园的功能分区 1 宣传教育 科学研究区 2 动物展览区 3 服务休息区 4 经营管理区 5 职工生活区 动物园的绿化设计 在园的外围应设置宽 30m 的防风 防尘 杀菌林带 二 城市广场设计 二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的分类 城市广场的分类 1 市政广场 2 休息及娱乐广场 3 纪念广场 4 商业广场 5 交通广场 6 宗教广场 城市广场的特点城市广场的特点 广场的共性包括开放性 公共性 个性表现在广场的标志性 地方性 文化属性与人文特点等诸方面 三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三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街头绿地的组成街头绿地的组成 1 街道绿带 2 交通岛绿地 3 街头小游园街道断面 4 广场 停车上绿地 街道绿地断面布置形式街道绿地断面布置形式 一板二带式 二板三带式 三板四带式 四板五带式 其他形式 树种选择树种选择 根据街道绿地环境条件的特殊性 树种选择一般应遵循 冠幅大 枝叶密 耐 贫瘠土壤 具有深根性 耐修剪 抗病虫害与污染 落果少或无飞毛 发芽早 落叶晚 耐旱 耐寒 寿命长 街道绿地规划设计原则街道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街道绿化应以乔木 灌木 地被植物相结合 不得裸露土地 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 排 保证树木有必要的离地条件与生长空间 绿化植物应适地适树 并符合植物间伴生 的生态习性 不宜绿化的土质 应改善土壤后再进行绿化 街道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 溉设备 绿地的坡向 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相结合 防止绿地内给水和 水土流失 街道绿化应远近结合 修建道路时 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 对古树名木 应予以保护 行道树种的选择行道树种的选择 速生树种胸径不小于 5cm 慢生树种胸径不小于 8cm 通常以 12 15cm 为 宜 种植苗木干高 其分支角度大的 不宜小于 3 5m 分支角度小的 也不能小于 2 5m 否则影响交通 种植方式种植方式 树带式 宽度一般不小于 1 5m 树池式 形状可以是正方形 规格以 1 5 1 5m 为宜 路侧绿带设计有三种情形路侧绿带设计有三种情形 建筑线与道路红线重合 路测绿带毗邻建筑布设 建筑退 后红线留出人行道 路侧绿带位于两条人行道之间 建筑退后红线在道路红线外侧留出 绿地 路侧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地相结合 分车绿带设计分车绿带设计 分车绿带的宽度没有硬性规定 因道路而异 一般最小宽度不宜小于 1 5m 当分车绿带宽度大于 2 5m 时才能种植乔木 处理好分车绿带与人行横道的关系 为 了便于行人过街 分车绿带必须适当分段 一般以 75 100m 为宜 交叉口绿带设计交叉口绿带设计 根据相交道路所选用的停车视距 可在交叉口平面上绘出一个三角形 称为 视距三角形 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允许有任何阻碍视线的东西 但交叉口处 个别伸 入视距三角形内的行道树株距在 6m 以上 干高在 2 5m 以上 树干直径在 0 4m 以内是允许 的 街头小游园应设置游步道和铺装场地 以休息为主的街头绿地中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 30 40 以活动为主的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 50 60 四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四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区用地按功能要求分为居住区用地按功能要求分为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用地 道路及广场用 地 公共绿地 居住区的规模居住区的规模 居住区的规模受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半径 一般为 800 1000m 城市干道间距 一般为 700 1000m 居住行政管理体制 一个居住区规模大致与一个街 道办事处的规模相适应 以及自然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据此 我国居住区人口规模一 般为 5 万 16 万人 少则 3 万人 用地规模在 50 100h 左右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 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成居住区 即居住小区 居住区 以居住生活单元为基本单位组成居住区 即居住生活单元 居住区 以居住生活单 元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成居住区 即居住生活单元 居住小区 居住区 居住区建筑布置的形式居住区建筑布置的形式 行列式布置 周边式布置 混台式布置 自由式布置 居住区道路系统居住区道路系统 宅前小路 一般宽 1 5 3m 生活单元级道路 宽度为 4 6m 居 住小区道路 车行道宽度为 9m 以上 居住区级道路 车行道宽 9m 以上 道路红线不小 于 16m 居住区绿地组成 居住区绿地组成 居住区公共绿地 专用绿地 道路绿地 宅旁绿地 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我国第一部城市规划技术法规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筑用地标 准 规定 居住区绿地率为 30 人均公共绿地为 3 其中居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 2 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 1 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中规定 新 建居住区中绿地率不低于 30 旧区改造中不低于 25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不少于 1 人 居住区应不少于 1 5 人 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统一布局 系统规划 以人为本 设计为人 以绿地为主 小品 点缀 利用为主 适当改造 突出特色 强调风格 功能实用 经济合理 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约 10min 左右的路程 服务半径以 800 1000m 为宜 居住区公园和城市公园相比 游人成分单一 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 游园时间集中 多 在一早一晚 因此要加强照明设施 灯具造型 夜香植物的布置 居住小区小游园位置规划居住小区小游园位置规划 小游园一般布置在小区中心部位 方便居民使用 其服务半 径一般以 200 300m 为宜 最多不超过 500m 在规模较小的小区中 小游园也可以在小区 一侧沿街布置或在道路的转弯处两侧沿街布置 尽可能与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 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建筑设施结合布置 集居民游乐 观赏 休闲 社交 购物等多种功 能于一体 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 应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地形 原有绿化基础进 行选址和布置 居住小区小游园用地规模居住小区小游园用地规模 就小区规模而言 我国小区规模以 1 万人左右为宜 根据定额 标准 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 若小区中心游园和组团绿地各占 50 则小游园面积以 0 5h 为宜 另一半可分散安排为住宅组团绿地 组团绿地布置位置组团绿地布置位置 周边式住宅中间 行列式住宅山墙之间 扩大行列式住宅间距 住宅组团的一角 两组团之间 一面或两面临街 与公共建筑结合布置 自由 式布置 专用绿地布置应注意专用绿地布置应注意 满足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功能要求 结合周围环境的要求 专用绿地若能与小区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连成一片 扩大绿色视野 则效果更佳 宅旁绿地布置类型宅旁绿地布置类型 树林型 植篱型 庭院型 花园型 草坪型 宅旁绿地植物配置宅旁绿地植物配置 各行列 各单元的住宅树种选择要在基调统一的前提下 各具特色 成为识别标注 起到区分不同的行列 单元住宅的作用 住宅绿地树木 花草的选择应 注意居民的喜好 禁忌和风俗习惯 住宅四周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