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观察_第1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观察_第2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观察_第3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观察_第4页
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观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8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强的松等药物的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 4 周后,两组样本的尿蛋白、D-二聚体浓度和总胆固醇均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均明显回升;实验组的总缓解率为 91%,明显高于对照组82%;对照组的患儿平均水肿消退时间 100 天明显长于实验组 50 天。结论临床上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显著提高疗效,改善高凝状态,出血危险性小,使用方便安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高,滤过屏障受损,血浆蛋白滤到原尿中产生大量蛋白尿,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发病多见于 36 岁,男孩多于女孩,易复发和迁延,病病程长。2016 年 5 月至 2016 年 1 月我科室采用随机对照法对68 例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分别进行常规的激素治疗和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2 / 5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68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均符合原发性肾病诊断标准。根据 2001 年全国小儿肾脏病组诊断标准: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大于+,定量大于等于 50mg/(kgd),持续两周以上;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小于 30g/L;高脂血症:血浆胆固醇大于等于/L;不同程度的水肿。以上 4 项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必要条件,并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68 例住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分别进行常规的激素治疗和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治疗。对照组 34 例,实验组 34 例,平均年龄岁,男 34例,女 30 例,病程 335 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 实验组 34 例明确诊断后给予低分子肝素120150IU/(kgd),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持续 4 周;对照组 34 例给予生理盐水毫升,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持续 4周。两组均给予强的松口服2mg/(kgd),洛丁新35mg/d,并予以抗感染、利尿、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等对症治疗。 疗效观察 3 / 5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的标准:(1)完全缓解:水肿消失,尿蛋白转阴,24h 尿蛋白定量150mg,血清白蛋白升至 30g/L 以上;(2)部分缓解:水肿减轻或消失,尿蛋白+,24h 消失尿蛋白定量减少 50%以上;(3)无效:尿蛋白定性+。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利尿、消肿、尿蛋白转阴所需时间及副作用(有否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受损、出血及其他反应)。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 t检验,P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比较 治疗 4 周后,两组样本的尿蛋白、D-二聚体浓度和总胆固醇均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均明显回升,由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高脂血症和高凝状态。所以针对治疗前后 24 小时蛋白尿和血浆白蛋白的变化做出以下的比较: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 24h 尿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比较治疗前后比较:p 对照组与实验组缓解率比较 经过 4 周治疗后,实验组的总缓解率为 91%,明显高于对4 / 5照组的 82%(P)。结果见下表 表 2 对照组及实验组缓解率比较 组别 n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总缓解 对照组 342563(9%)91% 实验组 34235682%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p 对照组与实验组水肿消退时间比较 对照组的患儿平均水肿消退时间 100 天明显长于实验组50 天。 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儿皮下注射部位出现瘀血 2 例,均未停止治疗,未经任何处理自行吸收消失。对照组有 2 例患儿出现头晕症状。其他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所有患儿治疗前后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为特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常伴高凝状态,易出现血栓。血栓形成可加重肾小球损伤,加速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是常见的致残或致死原因。肾病综合征常伴有高凝状态,因此,抗凝在治疗中至关重要。而低分子肝素具有较好的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化学或酶促法解聚而成,其生物利用度好,半衰期长5 / 5且无上述副作用。对 34 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激素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 4 周,发现尿蛋白、血胆固醇的下降和血清白蛋白的上升更明显,D-D 明显下降。推测可能由于低分子肝素改善了血液的高凝状态,抑制微血栓的形成,改善了肾小球内凝血;本身具有大量的阴电荷,有利于保护肾小球基底膜阴电荷屏障,防止蛋白漏出;可以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系膜组织对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压迫和破坏,血流通畅;具有扩张血管和促进脂蛋白酶释放的作用;抑制交联纤维蛋白的产生,从而使 D-D 明显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