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读书笔记之初读中庸一、缘起“中庸”这词听得多,但莫说研读,就是通览一遍,也未曾做到。这里想借这个机会,督促自己耐心读一读,粗浅地了解一下滋养了华人千年之久的“中庸之道” 。于丹教授讲活了论语 、 庄子 ,但却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批评。有人站出来说:“这是人家自己的读书心得,谁都可以有自己的心得。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也就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挡箭牌吧。尽管我比于丹教授差得还远远的。朱熹说,自己早年对中庸有很多疑问,经过“沉潜反复” ,多年思考,才得其要领,最后“会众说而折其中” ,才作成中庸章句 。那么我等这么短时间,即使再读注疏译文,也难以得其要领。所记录下这些文字,权当做自己日后的阶梯吧。二、 中庸简介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 、 论语 、 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 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 / 12三、内容梳理从古至今, 中庸注疏已逾百篇,我无法阅读太多,没有足够的根基,更羞于把别人的成果当做自己的思考,所以以下内容也许错误百出,但却全部是我个人言语生命的自我实现。这里先根据自己理解,把中庸内容做简要梳理:道不可离。个人理解,率性之谓道,那么“性”也该是合“道”的,只是“道”相对于“天命”来说更显性一些。“修道之谓教” , “教”是为了达到“道”的境界。因为君子能认识到“道”的力量,所以君子不敢离“道” ,所以君子慎独,君子致中和,目的是让万物自然发展。由此,可以理解为“中和”是中庸的一种外显形式,是让万物达到平衡和美的方法。识道。不同的人对“道”的认识不同,对违反“道”的后果预测也不同。 “道不可离”是君子的发现,所以君子“时而中” ,不敢远离;而小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小人“无忌惮” 。“道”难。 “鲜能久矣” ,承接上文,小人不识“道” ,所以能行“道”就非常难。再举例,智者、愚者、贤者、不肖者,都很难做到。孔子由此发出:“道其不行矣夫”的感叹。接下来树立舜,兼听则明,用其中于民的大智者形象。3 / 12与舜相对的那些聪明的人,即使选择了中庸,也不能长久。颜回与那些不能期月守的人相比,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这是再说颜回的贤德。“天下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我认为这是非常外显的“智、仁、勇” ,然而这些可能做到,中庸却“不可能”。体现了中庸之道难行。“不报无道”和“死而不厌”都是强,然而“和而不流、中立不倚、至死不变”才是真正的强,中庸之道比前两者更难。中庸之道也并非很难,不去追求称赞,而是“依乎中庸” ,坚守下去。在阐述“道”难知难行后, “君子之道,费而隐”点明了“道”的普遍存在。尤其不能远离人,对人要做到忠恕,“言行一致”就是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不懈地努力下去,就离道不远了。怎样做到“忠恕”呢?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不求侥幸,遇到问题,反求自身。定好自己的位置了,就从小事做起,夫妻和睦、兄弟融洽,父母就顺心了。接下来以“鬼神”比喻“道” ,说明“道”既在身边,又无处不在,要以诚心持道, “道”就在左右。孔子再次以舜为例,说明达道的好处,这章重点说“孝4 / 12道” ,阐述了“大德者必受命”的观点。第十八、十九章是把孝道和礼制统一了,进一步阐述“大德者必受命”的观点。第二十章,先阐述了仁义的大道。仁者爱人,知人为上;义者宜也,知天为先。知人知天都是为了明白自己的位置,分清亲疏,一切符合礼仪。知人知天就需要以智仁勇三达德行五达道,这样来修身,以致治人、平天下。读书笔记三德五道是修身,而九经是平天下,修养自身、尊重贤德,亲近亲属,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徕百工、安抚偏远民族、关怀诸侯国家。然后具体说了九经的好处和做法,并提出“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结论。本章进一步由“信”深入到“诚” ,提出了达到难知难行的中庸之道的根本方法“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这表现为对“善”的追求,追求的步骤是用百倍的努力“学问慎辨行” 。真诚和明道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只要做到其一,另一也顺而可得。达到至诚,就可是物尽其能。次一等的人,致力于一个善端,则可著可明。至诚可以预知未来。真诚不仅要自我完善,还要帮助其他事物完善,内外融合。至诚不停息,就会显露出来,进而与天地齐博厚载5 / 12物,高明覆物,悠久成物。再以天地喻“道” ,放之弥六合,卷之藏于密。至道不凝,求道的路永无止境,需要“温故知新、敦厚崇礼、居上不骄、为下不背” ,以此兴国容身。二十八、二十九章再次强调了地位,为下不背,不要背叛,不要越位。没有地位,虽善不尊,民不信不从。但作为治天下的君子,要以修身为本,验证前朝制度,求教善者圣人。三十、三十一章以尧舜之德,喻道之大小, “无不持载,无不覆帱” 。并阐释的至圣所具有的品质:“聪明睿知,足以临也。宽裕温柔,足以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三十二章讲至诚能立本知理,经纶天下。三十三章论述君子之道, “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于人所不见之处,内省不疚,要慎独,做到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教化民众于无形无声。就这样,粗枝大叶把123 下一页中庸通读一遍,自己的理解和摘录,就是以上这些文字。下面,我将以自己浅薄的思考,试着理出中庸的思想体系。四、读后理解我个人认为可以把中庸看做一本修道的书,全书都6 / 12紧紧围绕着“修道”展开,较全面地阐述了“修行达道”的目标与过程。这里做简要的归纳。修道的目的个人想法,子思著中庸 ,有两个理想,君子“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而在书中,前者似为后者的前提。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认为这是一篇阐述“修道”的论文,只要君子达到了“中和”的境界,那么一切都能按其规律自由发展。1.君子“致中和”君子一旦可以“致中和” ,也就是使自己能够达到情绪平衡,或者发而有度,那么个人修养就能到达一定高度。或者说,君子本身就是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而修道的过程就是成为“君子”的过程。成为“君子” ,能达到如下境界:“无不持载,无不覆帱“,成为”聪明睿知,足以临也。宽裕温柔,足以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的人。也就是只有天下修养高深的人才是聪明睿智的,才有足够的资格居高临下、治理国家。他胸怀宽广,待人温和柔顺,足以包容天下。他发愤图强,刚强坚定,足以恪守其道。他虔诚庄重,中和公正,足以尊守礼制。他文理缜密细致,足以辨别是非。做到这些,就可以是民信其言,悦其行。进而“受命” , “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7 / 12其寿” ,即会得到应有的地位,应有的俸禄,应有的名份,应有的寿数。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要“君子素其位而行” ,孔子是“大德” ,但由于没有在尊位,所以没有得到舜那样的“位” 、 “禄” 。因为自己的修养很高,进而取得相应的地位,两者兼有的情况下,就可以“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教化民众于无形无声。 ”子思就是希望能有这样的人来平治天下,那么就可以试下“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想了。2.天地位,万物育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天下真诚不仅要自我完善,还要帮助其他事物完善。完善到天地各归其位,万物正常生长繁衍,天地万物都按自己的规律发展,人居天地间,也按天地万物的规律发展,这样定于自己的位置,也能不断生长繁衍。修道的过程1.达道的难度中庸在阐述总纲之后,即先述说“中庸”难行,乃至有的人或许可以平治国家,可以放弃爵位和奉禄不要,甚至敢于从锋利的刀子上踏过,但却做不到中庸。甚至连圣人也有所不知。这些都从各个角度说明实现中庸之道的难度。8 / 122.修道的起点能够持久践行中庸之道的是君子,不能践行中庸之道的是小人。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是使小人通过“修道之谓教”而成为君子的教程。有些人能触碰到“中庸之道” ,但不能持久;有些人,也就是小人不能触碰到“中庸之道” 。通过这本书,让愿意不懈努力的人,能从小人变成君子。针对不识中庸之道的“小人” ,从“真诚”和“明道”两条路,都可以达到君子“致中和”的境界。3.修道的方法修道的方法,从方法论高度讲就是忠恕仁义,言行一致”就是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仁者爱人,知人为上;义者宜也,知天为先。知人知天都是为了明白自己的位置,分清亲疏,一切符合礼仪。知人知天就需要以三达德行五达道,这样来修身,以致治人、平天下。三德五道是修身,而九经是平天下。三达德“智、仁、勇”是普遍适用的最高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五达道就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项是普遍适用的最高准则。 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9 / 12“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 ;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4.修道的过程首先是明确“道”的普遍存在,明白达道的好处,然后才是修道的行为。修道要明确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不求侥幸,遇到问10 / 12题,反求自身。定好自己的位置了,就从小事做起,夫妻和睦、兄弟融洽,父母就顺心了。“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做成,没准备就会失败。说话事先确定讲什么,就不会说得不流利;办事事先确定怎样做,就不会陷入困境;走路事先确定怎样走,就不会因走错路而内疚。“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认识到“道”如同鬼神“费而隐” , “放之弥六合” ,是普遍存在于物质世界的各处,而且普遍存在于自己为人处事、言谈举止之间,所以要注意各处细节,不懈地努力下去。这样就能做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诚”了。至诚不停息,就会显露出来,进而与天地齐博厚载物,高明覆物,悠久成物。至道不凝,求道的路永无止境,需要“温故知新、敦厚崇礼、居上不骄、为下不背” ,以此兴国容身。以上是“真诚”的达道路线,除了“真诚” ,还可以从“明道”不断学习,认识世界来达道。这基本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即要虚心学习,多方请教,深入思考,弄清其中的道理,忠实地贯彻实行。要么不学习,学了但没掌握就不能中止;要么不去请教,请教了但没明白就不能中止;要么不去思考,思考了但无所得就不能中止;要么不去辩识,11 / 12辩识了但没弄清不能中止;要么不去实行,实行了但不忠实、坚定就不能中止。他人做出一分努力,自己要做出百分努力;他人做出十分努力,自己要作出千分努力。如果真的能坚持这个原则,愚笨的人也能变得聪明,柔弱的人也能变得刚强起来。“真诚”和“明道”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只要做到其一,另一也顺而可得。达到至诚,就可是物尽其能。达道以后,不仅要自我完善,还要帮助其他事物完善。5.至道不凝求道的路永无止境,需要“温故知新、敦厚崇礼、居上不骄、为下不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无锡市妇联实验托幼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粤规科技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活动的感想
- 资阳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一般员工市场化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标语课件
- 线上线下数据联动-洞察及研究
- 2025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劳务派遣工勤人员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版男科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技巧
- 运动饮食养成之道
- 发动机轻量化设计-第1篇-洞察及研究
- 交大入党测试题及答案
- 培训如何开早会的课件
- 劳务人员入厂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河北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博施康养集团公开招聘辅助岗工作人员113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药店冷链药品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消防员抗洪抢险知识培训课件
- 历年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考真题及答案
- 摄像基础培训课件
- 低钾血症课件
- 志愿者个人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