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 甲 普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忌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刚毅果断 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 亦不用 明日 普又以其人奏 太祖怒 碎裂奏牍掷地 普颜色不变 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 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 卒用其人 乙 太祖尝 弹雀于后园 有某臣称有急事请见 太祖亟 见之 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 诘 其故 对曰 臣以尚急于弹雀 上愈怒 举柱斧柄撞其口 堕两齿 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上骂曰 汝怀齿欲讼 我邪 对曰 臣不能讼陛下 自当有史官 书 之 上悦 赐金帛慰劳之 注释 曾经 立即 责问 控告 打官司 古代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 写 记下 6 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 2分 答 A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学而不思则罔B 太祖乃悟乃富人于五所园也C 普又以其人奏遂以名楼D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尝驾黄鹤返憩于此7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臣以尚急于弹雀 2分 答 2 汝怀齿欲讼我耶 2分 答 8 甲文写的是赵普 但为何写 宋初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呢 2分 答 9 甲 文中的赵普和 乙 文中的 某臣 在性格或品质上有什么共同点 请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简要分析 4分 答 B 我认为这件事比打鸟雀要紧急 你把牙齿放在怀里是想控告我吗 衬托或者对比 突出赵普的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和某臣都敢于进谏 以国事为重 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赵普为了奏荐人才 令太祖大怒也不停止推荐 某臣因为进谏既被打了又被骂了 但只要进谏的目的达到了 就毫无怨言 甲 普少习吏事 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 卒用其人 乙 七月卒 年七十一 上闻之震悼 谓近臣曰 朕君临以来 每优礼之 普亦倾竭自效 尽忠国家 真社稷臣也 朕甚惜之 选自 宋史 赵普传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普少习吏事 寡学术 阖户启箧取书 卒用其人 他日补缀旧纸 7 用现代汉语翻译 乙 文画线句子 3分 8 你知道 论语 这本著作和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吗 请写出 论语 中你感受最深一句 2分 历史人物 论语 名句 9 甲 文主要写了赵普哪两方面的优秀品质 2分 赵普也倾尽全力报效朝廷 真是治理国家的贤臣 孔子 为治理国家而勤奋读书 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奏荐人才 用 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 1分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7 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4分 阖户启箧取书 卒用其人 遂以名楼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少习吏事 阖户启箧 处决如流 卒用其人 8 文中说赵普 性深沉有岸谷 请简述能体现赵普这一特点的一件事 9 课文结尾说 太祖乃悟 联系文章说说太祖悟到了什么 9 交代赵普多 忌克 是否有损赵普的形象 2分 答 不会 这样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赵普不顾太祖震怒 坚持奏荐某人为某官 太祖悟到了赵普深沉有岸谷的性格 他推荐的人一定是可用之人 黔无驴 有好事者船栽以入 至则无可用 放之山下 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憖憖然 莫相知 他日 驴一鸣 虎大骇 远遁 以为且噬已也 甚恐 然往来视之 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 又近出前后 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 蹄之 虎因喜 计之曰 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 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 6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蔽林间窥之B驴不胜怒C稍近益狎D计之曰遮天蔽日喜不自胜受益匪浅不计其数7 技止此耳 一句中的 此 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2分 答 8 选文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老虎惧驴 识驴 吃驴的动作和心理 请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 2分 答 9 读了全文后 你想给 黔之驴 怎样的忠告呢 2分 答 B 鸣和蹄 一定要有真才实学 否则很容易被识破 最终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选出下面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组 A 庞然大物也B 益习其声C 尽其肉 乃去D 虎见之然往来视之晋少习吏事太祖乃悟何不试之以足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 用法相同的一项 A 以为且噬己也 B 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遂以名楼 然往来视之 觉无异能者 C 至则无可用 放之山下 D 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太祖乃悟 卒用其人 稍出近之 稍近益狎 两句中的 稍 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字对表现老虎有什么作用 选文用词精炼而传神 请以 蔽林间窥之 中的 窥 为例 作具体分析 渐渐的表现了老虎谨慎小心的心理 窥 是偷偷看的意思 老虎对驴这一庞然大物 既好奇 又害怕 所以躲在林间谨慎观察 窥 字充分表现了驴当时的心理 A D 6 下列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稍近益狎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C 计之曰 技止此耳 D 驴一鸣 大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E 慭慭然 莫相知坐其中 颓然碧窈8 从 以为神 到 技止此耳 文章生动地描写了虎认识驴的经过 请结合这些过程 补全下列空格 用一个词语概括虎的心理活动变化 3分 敬畏 好奇 怀疑 大喜 BE 挑衅 试探 6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益习其声俱以假山显普少习吏事C荡倚冲冒D至则无可用上倚河汉暮至黑山头E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太祖乃悟7 下列句中加点词无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A 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B 关山度若飞C 碎裂奏牍掷地D 富人于五所园也8 老虎心里对驴的两次反抗的评判分别是 用原文语句作答 10 有人认为 柳先生害驴不浅 自从 黔之驴 一文以后 千百年来 人们对驴心存偏见 驴的名声一败涂地 驴 成了蠢笨的代名词 现代教育提倡创新思维 多向思维 对于这只驴子 你的看法是什么 无论你是赞同上面的说法或是想替驴子 翻案 都请说出理由 2分 BE B 觉无异能 技止此耳 言之有理即可 甲 黔无驴 乃去 唐 柳宗元 黔之驴 乙 有富室 偶得二小狼 与家犬杂畜 亦与犬相安 稍长 亦颇驯 竟忘其为狼 一日 主人尽寝厅事 闻群犬呜呜作怒声 惊起周视 无一人 再就枕 将寐 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 则二狼伺其未觉 将啮其喉 犬阻之 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 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 耳 阳为亲昵 而阴怀不测 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 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清 纪昀 狼子野心 注 俟 s 等待 遁逸 原指逃跑 这里有 隐藏 之意 贻 y 这里是 遗留 的意思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船载以入以幽阴深邃奇B 竟忘其为狼乃杀而取其革C 计之曰莲之爱D 虎因喜因跳踉大 8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稍长 亦颇驯 竟忘其为狼 B 狼 渐渐长大 也非常温驯 竟然忘记了它们是狼 9 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 后来由此衍生出来一些成语 请写出两个 2分 10 读了柳宗元的 黔之驴 这篇寓言 你有哪些收获 乙文中划线句子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 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4分 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庞然大物 1 对于那些貌似强大的东西 只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2 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 3 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 4 做事要持之以恒 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甲 黔无驴 乃去 乙 虎与刺猬 有一大虫 欲向野中觅食 见一刺猬仰卧 谓是肉脔 欲衔之 忽被猬卷着鼻 惊走 不知休息 直至山中 困乏 不觉昏睡 刺猬乃放鼻而走 大虫忽起欢喜 走至橡树下 低头见橡斗 乃侧身语云 旦来遭 见贤尊 愿郎君且避道 注解 本篇选自隋代侯白撰写的笑话集 启颜录 脔 lu n切成小块的肉 这里指肉丸子 橡斗 带壳的橡实 遭 偶然碰见 贤尊 尊称对方之父 6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两项 A驴不胜怒B以为神高处不胜寒以为且噬己也C稍近益狎D因跳踉大 香远益清虎因喜E放之山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7 有人说 黔之驴 中的老虎连驴都害怕 是只 胆小虎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A C 这不是胆小的表现 体现了老虎的谨慎小心 不莽撞的特点 恰恰是表现老虎有勇有谋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完成6 10题 14分 甲 黔无驴 乃去 乙 生而眇 mi o 瞎 者不识日 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 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 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 摸 籥 yu 像笛子的管乐器 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 日喻说 6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 A 益习其声B 蔽林间窥之香远益清 爱莲说 坐窥井邑 黄鹤楼 C 乃去D 至则无可用太祖乃悟 赵普 至于园可无憾矣 于园 E 尽其肉 乃去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7 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 者 字 其中一个 者 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 这个句子是哪句 C D 然往来视之 觉无异能者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 2分 答 9 黔驴之技 黔驴技穷 庞然大物 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 请运用这三个成语 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2分 答 10 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 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分 答 有人告诉瞎子说 太阳的光亮像蜡烛 驴虽为庞然大物 但只有黔驴之技 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 最终被吃掉 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看事物要全面 不能片面 认识事物要亲身实践 不能主观臆断 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 不能盲目推断 甲 黔无驴 乃去 三戒黔之驴 乙 临江之人 畋 音ti n 打猎 得麋麑 音m n 畜之 入门 群犬垂涎 扬尾皆来 其人怒 怛 音d 惊吓 之 自是日抱就犬 习示之 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 积久 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 忘己之麋也 以为犬良我友 抵触偃仆 益狎 犬畏主人 与之俯仰甚善 然时啖其舌 三年 麋出门 见外犬在道甚众 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 共杀食之 狼藉道上 麋致死不悟 三戒临江之麋 6 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益习其声B 驴不胜怒普少习吏事亦荆吴形胜之最也C 虎因喜D 以为神问塔动之因以为犬良我友E 自是日抱就犬是吾剑之所从坠7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 蹄之 的 蹄 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富人于五所园也C 鞭数十 驱之别院D 遂以名楼 AE A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 4分 见外犬在道甚众 走欲与为戏 9 三戒 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写 借糜 驴 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 讽刺社会上的三种人 读后请思考作者讽刺的是哪些人 麋麑 看见在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 就跑过去想与它们一起嬉戏 黔之驴 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 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 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临江之麋 讽刺的是倚仗他人势力求得与对方要好的那种人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0 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这首词描写了看剑 闻角 分炙 奏乐 点兵 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 这首词展现了醉态 梦境 往事 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 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 豪情满怀 结尾一句 词义陡转 点出理想与现实 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 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 八百里 五十弦 沙场 的卢 霹雳 等多个历史典故 11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 说说 了却君王天下事 中的 天下事 指的是什么 2分 1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抗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但为什么最后却发出了 可怜白发生 的慨叹 D 收复失地 统一国家 词人一生主张抗金 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 但是由于朝廷腐朽无能 他的理想难以实现 当他看到自己白发已生 感到人到暮年 心中不由地涌起壮志难酬的悲愤 阅读 于园 完成6 10题 12分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 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刺 则门钥不得出 葆生叔同知瓜州 携余往 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 奇在磊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 上植果子松数棵 缘坡植牡丹 芍药 人不得上 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 池中奇峰绝壑 陡上陡下 人走池底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以空奇 卧房槛外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 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 长如艇子 跨小河 四围灌木蒙丛 禽鸟啾唧 如深山茂林 坐其中 颓然碧窈 瓜洲诸园亭 俱以假山显 至于园可无憾矣 6 用 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 1分 至于园可无憾矣7 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2分 后厅临大池 俱以假山显 临近 显扬 有名声 8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不同的是哪一项 例句 缘坡植牡丹 芍药 人不得上A 遂以名楼 黄鹤楼 B 鞭数十 驱之别院 幼时记趣 C 每至晴初霜旦 三峡 D 则以钳搏之 以虫治虫 9 分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现特色 3分 D 比喻 将水阁比作艇子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艇子的长度和形状1分 于园里有水阁 小河 灌木丛 还有啾唧的禽鸟 显得动静结合1分 有限的空间却有着幽远的意境 给人一种置身山林的感觉1分 州城西南隅 有黄鹤楼者 图经 云 费袆登仙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遂以名楼 事列 神仙 之传 遂存 迷异 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 高标巃嵸 上倚河汉 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 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 俯拍云烟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州城西南隅 2 上倚河汉 3 四闼霞敞 4 坐窥井邑 9 据唐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 记载 吴黄武二年 孙权 城江夏 以安屯戍地也 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 名黄鹤楼 可见黄鹤楼原是一座军事哨所 如用此记载替换原文中的划线句 你认为好不好 请说明理由 2分 10 本文语言优美而极具感染力 试赏析 坐窥井邑 俯拍云烟 一句 2分 不好 用神话传说能增添黄鹤楼的神秘色彩 突出这座楼的不同寻常之处 这既为下文伏笔 又突出主题 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写登楼的感触 悠闲自在地一坐 城乡优美的景象就尽收眼底 身微俯手轻拍 云雾之仙气便尽揽于怀 这两句虽未说楼高 但一座直凌霄汉的的高楼已矗立在读者面前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乙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6 解释下面的加点词的意思 4分 香远益清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犹有花枝俏 7 世人常说 爱物显志 陶渊明爱菊可见其向往隐居生活 世人爱牡丹可见其追求富贵荣华 那周敦颐为什么喜爱莲呢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