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4机汽封进水事故通报_第1页
电厂#4机汽封进水事故通报_第2页
电厂#4机汽封进水事故通报_第3页
电厂#4机汽封进水事故通报_第4页
电厂#4机汽封进水事故通报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厂电厂 4 4 机汽封进水事故通报机汽封进水事故通报 事故经过 5 月 14 日 19 34 4 炉炉膛掉焦 就地一声沉闷响声 火焰 监视器变暗后亮 炉膛压力高 信号报警 炉 mft 动作 首出 原因 炉膛压力高 值 先负后正 1919pa 3177 pa 联 跳甲制粉系统 乙火检风机跳闸 甲火检风机联启 4 炉灭 火 机 电跳闸 4 机组负荷由 167mw 下降到 0 交流润滑 油泵联动 主汽门关闭 6kv 段工作电源跳闸 备用电源自 投成功 查保护 炉首出原因 炉膛压力高 值 19 34 确认 4 机交流润滑油泵联动启动成功 关闭 4 机主 蒸汽电动隔离门 全开凝汽器真空破坏门 开 4 机主蒸汽及本 体相关疏水阀门 关闭 4 机二抽至炉侧抽汽母管阀门 开 4 炉 自用蒸汽至炉侧抽汽母管阀门 进行炉膛吹扫 19 35 4 机轴封汽源由 4 机除氧器倒为抽汽母管供给 19 36 开启凝结器和除氧器补水门 维持凝结器 除氧器 水位 19 37 联系 1 机增负荷 提高抽汽母管压力 同时调整轴 封供汽压力 19 46 发现高压缸前后 中压缸前汽封冒汽水 开大抽汽 母管疏水门 19 51 4 机转子静止 惰走时间 17 分钟 原 27 分钟 投连续盘车 crt 显示电流在 11 18a 之间摆动 就地电流在 14 24 a 之间摆动 测大轴挠度 1 2 瓦为 90 120 m 19 57 中压下缸内壁温度急剧下降 由 487 降至 70 20 17 最低 68 20 04 4 机盘车掉闸 手动盘车不动 20 10 高压内缸上缸内壁温度 460 高压内缸下缸内壁温 度 440 中压上缸内壁温度 480 中压下缸内壁温度 70 根据现场状况 采取闷缸处理措施 降凝汽器真空到零 停 4 机轴封供汽 关闭所有与汽缸连接阀门 解列 4 机段抽汽母管 关闭 3 4 机抽汽母管联络门 16 日 6 30 高压外缸上下缸温差 20 上 321 下 301 中压缸上下缸温差 63 上 228 下 165 经 分析研究决定投盘车 6 59 试投盘车一次成功 电流有轻微摆动 范围 9 8 10a 原始电流为 9 5a 测大轴挠度 1 瓦 50 m 原始值 35 m 2 瓦 150 m 原始值 50 m 连续盘车后 12 40 大轴挠度恢 复正常值 1 瓦 40 m 2 瓦 70 m 电流稳定 恢复正常 16 日 18 30 报竣工 转入备用 根据电网调度要求 17 日 开机迎晚峰 17 日 10 30 锅炉点火 16 06 高压内缸内壁温度 236 234 中压缸内壁温度 152 144 16 05 主蒸汽参数 压力 2 31mpa 温度 319 达到冲转条件冲转 16 11 转速升至 500r min 全面检查无异常 振动情况 1 瓦瓦振 7 m 轴振 11 m 2 瓦瓦振 15 m 轴振 33 30 m 3 瓦瓦振 9 m 轴振 38 m 16 18 升速 16 22 转速升至 1000r min 中速暖机 振动情 况 1 瓦瓦振 6 7 m 轴振 12 7 m 2 瓦瓦振 34 4 m 轴振 52 38 m 3 瓦瓦振 7 m 轴振 29 m 17 09 在进行全面检查正常后继续升速 机组顺利通过临 界转速 17 18 达额定转速 振动情况 1 瓦瓦振 22 5 m 轴 振 34 m 2 瓦瓦振 14 9 m 轴振 126 78 m 3 瓦瓦振 60 5 m 轴振 109 m 全面检查正常机组准备并列 17 30 发电机并列 带负荷至 30mw 暖机 20 00 开始滑参 数带负荷 18 日 1 26 参数额定 带负荷至 150mw 振动情况 1 瓦瓦振 12 7 m 轴振 14 8 m 2 瓦瓦振 12 2 m 轴振 63 38 m 3 瓦瓦振 36 m 轴振 81 m 机组正常运行 事故原因 1 入厂煤煤质杂 厂家达 60 多家 由于燃料掺 配煤手段 有限 造成入炉煤煤质不稳定 使锅炉燃烧调整不能及时适应 炉内空气动力场虽经 c 级检修进行了调整 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 现仍存在强风环直径和贴壁风速较大现象 运行中易造成挂焦 各给粉机一次风压不均 c1 c3 等一次风管动压变化幅值偏低约 200pa 必须人为限制部分给粉机出力 造成各喷口风粉浓度 不一 使炉膛热负荷分布不均 温度高的部位容易形成结焦 缺乏风粉在线监测装置 运行人员只能依靠经验来调整 造成 燃烧调整不佳 使炉内燃烧区域及上部水冷壁产生挂焦现象 焦块逐渐增大直至发生掉焦 引起炉膛负压大幅波动 使炉内 燃烧状况恶化 局部爆燃 加上大块焦渣掉入渣斗产生大量水 蒸气 使炉膛压力迅速增大至锅炉保护动作值 引发 mft 2 在汽轮机跳闸后 轴封供汽由除氧器汽平衡切至抽汽母 管汽源时 运行人员监视调整不当 冷汽水通过轴封进入汽缸 并导致上下缸温差大 汽缸变形 盘车不动 抽汽母管至机炉暖汽减温减压站 在炉零米 供汽管道属 改建设计施工 108 管 长约 30 米 抽汽母管至供汽站根部 无一次门 无逆止门 供汽站阀门一次门前无疏水门 系统阀 门均为改建留用的旧阀门 减温减压供汽站处于停运状态 一 二期抽汽母管并列运行 二期抽汽母管汽源为 4 机二 四段抽 汽 由于 1 机为减亏降参数 3mpa 450 带 20mw 负荷运行 一期二三段压力不足 0 3mpa 低于母管压力 不能投运 一期 抽汽母管由 1 炉自用蒸汽供汽 其管道较细供汽量少 稳定工 况时抽汽母管压力 0 5 0 8mpa 高于减温水 给水泵密封水 压力 0 5 0 7mpa 压力 当 4 机运行中发生跳机时 抽汽母管 压力迅速下降 根据压力曲线最低 0 13 mpa 此时减温水通 过内漏的减温水门经供汽管道进入抽汽母管 与管道内积水 1 炉自用蒸汽混和后作为轴封用汽进入轴封 并经过轴封进入 汽缸 此种情况只在二期单台机组运行 且厂房暖汽系统停运的 特殊运行方式下才会发生 若两台机组同时运行 3 4 机抽 汽母管并列 两台机均向抽汽母管供汽 即使是一台机组跳闸 抽汽母管压力变化不大 故不会返水 若暖汽系统投运 冬季 也不会积存冷汽 水 暴露的问题 1 运行管理工作不细致 对特殊运行方式时存在的问题没 有充分认识和采取有效措施 对防范重大事故的措施执行不到 位 运行人员处理异常情况的事故预想存在漏洞 运行值班人 员发现抽汽母管蒸汽压力波动 温度下降 未采取果断措施 破坏真空 停送轴封 仅仅采取打开疏水门的手段疏水 造成 汽机缸温急剧下降 运行值班人员对主要参数监视不到位 发 现转子惰走时间明显缩短时未正确判断 采取有效对策 而是 常规操作 继续保持真空投盘车 延误了处理时间 扩大了事 故 2 入厂煤没有建立主渠道 混配煤跟不上 煤质不稳定 锅炉空气动力场偏差大 运行人员安全生产警惕性放松 思想 麻痹大意 燃烧监视 调整不及时 防结焦 掉焦措施不力 以至引发掉焦灭火事故 3 抽汽母管至暖汽系统设计不合理 盲管太长 系统在靠 近抽汽母管侧未加装一次门及逆止门 门前无疏水门 4 为减亏一期机组降参数运行 不能满足汽机辅助汽源的 参数 流量需要 暖汽系统停运后 与抽汽母管系统隔离措施 不利 阀门内漏 5 对改建后系统结构不合理和存在问题 特别是新老系统 的接口上存在的重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 暴露 了技术管理工作不细 不严 有漏洞 改建新增设备系统的管 理不到位 如减温减压站投停操作无明确规定 致使停运后系 统隔离措施不利 事故责任及考核 发生本次事故的起因是锅炉掉焦 mft 跳机 在事故过程中 运行人员处理不当使汽封进水 是造成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和 主要原因 抽汽母管系统上存有的隐患和对供暖减温减压站管 理不当 使抽汽母管积水 是本次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 事故 单位为运行部 1 当值单元长乔英军 为当班本单元机组的安全第一责任 人 对本单元机组的安全运行和正确处理事故负有全面责任 事故处理不力 使事故扩大 对此次事故负主要责任 2 当值汽机主值班员付建伟 为当班本机安全运行第一责 任人 对汽机的安全运行和事故处理负有首要责任 事故处理 中判断不准 处理不当 使事故扩大 对此次事故负次要责任 3 当值值长魏修林 为本值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 对全值 各机组的安全运行和事故处理的正确性负责 事故处理中 组 织协调不力 监督指挥不当 对此次事故负重要责任 4 当值副值班员李众德 为当班本炉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 应对锅炉安全稳定运行负责 因燃烧调整不当 造成炉膛结焦 掉焦 引发跳机事故 对此次事故负重要责任 5 当值副单元长康廷 对本单元机组的安全运行和正确事 故处理负有重要职责 对锅炉燃烧调整监督指导不到位 造成 炉膛掉焦并引发跳机 对此次事故负重要责任 6 厂长彭文晓 为全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抓安全生产 工作不力 对此次事故负领导责任 7 厂长助理杨敏 分管全厂安全生产工作 对机组的安全 运行及二十五项反措的贯彻落实负有领导责任 对改建后设备 系统存在的隐患认识不足 组织整改不力 对此次事故负直接 领导责任 8 运行副总王英新 检修副总陈勇 安质副总牟建斌为全 厂分管范围的技术领导 对二十五项反措贯彻落实不力 对改 建后设备系统存在的隐患整改和规程 图纸的健全完善等工作 不到位 对此次事故负技术领导责任 9 运行部主任李之森 为运行部安全第一责任人 对本部 门各级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对二十五项反措的贯彻落实及操作 规程的健全完善负有领导责任 对此次事故负部门直接领导责 任 10 运行部汽机专工朱恒之 锅炉专工解广成 安生部汽机 专工刘建伟为本专业技术负责人 对本专业的设备安全运行及 二十五项反措贯彻执行负有技术管理责任 专业技术工作不到 位 技术管理有漏洞 对本次事故负技术管理责任 11 安生部主任冯清霞 副主任陈济奎 为全厂安全生产职 能管理部门负责人 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不到位 对本次事故 负部门管理责任 采取的防范措施 1 加强运行管理 强化培训 提高运行人员事故处理操作 水平及异常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熟悉二十 五项反措的有关内容 提高运行人员素质 执行人 李之森 完成时间 2003 6 20 2 加强入厂煤和入炉煤管理 建立供煤主渠道 强化混配 煤措施 对各主要矿点的煤质的灰样进行分析 以便及时指导 运行进行适当调整 根据煤质情况继续摸索合理调整风粉温度 合理调整一次风粉配比 使炉内热负荷分布趋于均匀 根据灰 份情况及时调整吹灰次数并加强对炉内各受热面的结焦情况检 查 拟在水冷壁上适当增开几只观察孔 并适当扩大观察视角 以便及时检查和打焦 减少或避免炉内结焦 利用 11 月份 b 级 检修时机对燃烧器进行检查 对炉内空气动力场再行调整和优 化 降低贴壁风速并减小强风环直径 避免因炉内空气动力场 的原因而产生结焦现象 研究加装风粉在线监测装置 以便使 锅炉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避免因人为燃烧调整不及时引起的掉 焦现象发生 继续摸索加强优化燃烧调整的经验 适当降低一 次风速 调整单只给粉机转速 减轻贴壁燃烧 防止出现水冷 壁局部热负荷过高达到预防结焦的目的 执行人 解广成 完 成时间 2003 12 20 3 在抽汽母管至减温减压站管段靠近抽汽母管处加装截门 及逆止门 在原一次门前加装疏水门 举一反三 全面排查抽 汽母管及轴封 汽缸疏水系统是否符合二十五项反措要求 执 行人 赵贵田 完成时间 4 机 c 级检修 2003 11 10 防 止其它系统冷汽 水进入汽缸的措施 如四抽电动门 轴封喷 水减温水调节门 电动门在机组跳闸时联动关闭 执行人 朱 恒之 张国荣 完成时间 2003 5 31 4 完善操作规程 明确操作规定 暖汽减温系统停运隔离 时 确保系统严密 不向抽汽系统漏水 执行人 李之森 完 成时间 2003 5 31 5 完善热控系统 当机组跳闸后 抽汽母管温度急剧下降 至 200 以下时 联动关闭供汽调节门 电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