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掘进工作面围岩散热的有限体积法计算 摘摘 要要 作者根据掘进工作面围岩温度场的特点 分析了移动柱坐标下的导热微分方程 合理地确定了温度场边界 划分了单元格 推导了该特定导热微分方程的变分方程 阐述 了有限体积法解算的原理 论述了由温度场解算结果计算围岩散热量的方法 由此原理和 方法 编制了计算机程序 关键词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温度场 围岩散热 有限体积法 一 问题的提出 热传递是一种复杂的热物理过程 在具体研究地壳中的热传递时 我们以地壳的结构 体作为温度传递介质 因而地壳结构体的热物理性质将是控制地壳中温度场分布的一个主 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温度 T 在温度介质中的分布可以看作空间位置 x y z 和时间过程 t 的函 数 即 T T x y z t 1 在地壳内部这种温度场的空间分布称为地热温度场 在特定情况下 当温度 T 只与空 间坐标 x y z 有关而与时间过程 无关时 把这种不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称为稳定温度 场 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称为非稳定温度场 从空间分布来说 温度场又可以分为一维温 度场 二维温度场和三维温度场 无论是一维温度场 二维温度场或三维温度场 它们都 分别有稳定温度场和非稳定温度场之分 当巷道一经开凿必有风流掠过壁面 二者直接接触时将发生对流换热 当空气温度低 于地温时 围岩被冷却 地热将从壁面传给风流 使与风流接触的壁面失去热量 温度降 低 此时 壁面与其相临的岩体间产生温差 在温差作用下 岩体内的热量以导热形式传 向壁面 而后又以对流形式传给风流 如此进行下去 随通风时间的增长 在巷道径向的 围岩体内的温度分布将是靠近壁面低 远离壁面高 接近于原始岩温 这样就在巷道周围 岩体内形成了一个调热圈 调热圈内的岩温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 是非稳定温度场 为了便于求解计算 可忽略一些次要因素 以便抓住主要矛盾 使无法求解的复杂问 题得到简化 因此 本文也首先将掘进工作面围岩温度场做如下假设 1 掘进巷道是轴对称的 2 掘进工作面是均匀向前推进的 3 岩层是均质的 4 岩体内沿工作面长度方向无热流传递 5 工作面上任一横断面上的气温不随时间而变化 有限体积法自 1982 年被提出以来 作为守恒型问题的离散方法具有较长的历史 已经 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其基本思路是 将计算区域划分为一系列不重复的控制体积 并使每 个网格点周围有一个控制体积 将待解的微分方程对每一个控制体积积分 然后对积分式 进行离散化处理 再导出离散化方程 二 内部控制点的选取二 内部控制点的选取 1 内部节点能量守恒方程 内部节点能量守恒方程 在 1 式温度场中某一点 M 任取包含点 M 内部的一封闭曲面 F 其所围区域记作 V 边界为 为 F 的外法线方向上的单位矢量 在封闭曲面 F 上任取一面积微元 dF 根n 据傅里叶定律 单位时间内通过曲面 F 流入区域 V 的全部热量为 1 Q 2 区域 V 内各点温度从 T x y z t 变化到 T x y z t t 于是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所 需热量为 2 Q 3 2p V T QCdV t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导入与导出围岩微元体的净热量 微元体中内热源发热量 围岩微元体内能增 1 Q 3 Q 量 即 2 Q 132 QQQ 4 vp FVV T qdFq dVCdV t A 对于二维问题 式 4 可以表示为 5 vp FF T qdVq dFCdF t AAA 根据傅立叶定律 在一个温度连续分布的介质体内部 介质空间某点 x y z 上在 时间他时的温度梯度与热流通量可以表示为 6 q x y z tgradT 由于温度梯度式是一个矢量函数 所以温度介质体内的热流通量也是一个矢量 对于 二维平面来看 热流通量向量沿 x y 轴的分量应为 7 x y T q x T q y 式中 材料的导热系数 WmC gradT 温度梯度 C m 但是要确定热流通量的大小 还应进一步知道物体内的温度场 为此目的 象其它数学 物理问题一样 首先要找到上式的微分方程 将式 7 代入式 5 得 8 xyvp FF T q dyq dxq dFCdF t AAAA 1 F QqdF A 式中 沿 x y 轴方向的热流密度 xy q q 2 Wm 材料的内热源强度 v q 3 Wm 材料的密度 3 kg m 材料的比热容 p C J kgC T 温度 C t 时间 s 2 内部节点能量方程离散化 内部节点能量方程离散化 把区域 V 划分成若干个单元 单元形状为三角形 每个单元与三个节点相关联 几个 单元拼接起来形成一个控制体 如图 1 所示 图 1 现以对图 1 中的内部节点 7 任意 进行热质量平衡分析 多边形 ABCDEF 控制体为 分析对象 此时 式 8 中的控制体为图 1 中的 n n 6 个小三角形拼接的多边形 ABCDEF 边界为边界 A B C D E F A 于是式 8 可以表示为 6666 1111 xlkylkvlkplk kkkk T qyqxq SCS t 9 式中 节点 7 的第 k 个小控制体的对边在 x y 轴摄影长度 m kk yx 节点 7 的第 k 个小控制体的面积 k S 2 m 根据式 9 任取一内部节点 l 建立如下热平衡方程 1111 nnnn xlkylkvlkplk kkkk T qyqxq SCS t 10 式中 节点 l 的第 k 个小控制体的对边在 x y 轴摄影长度 m lklk yx 节点 l 的第 k 个小控制体的面积 lk S 2 m 式 10 可写成 11 1111 0 nnnn xlkylkvlkplk kkkk T qyqxq SCS t 即 1 0 n lk k J 12 图 1 所示的第 k 个三角形单元对 m 点能量方程的贡献 mkxmkymkvkpk T Jqyqxq SCS t 13 3 温度插值函数 温度插值函数 任取一个三角形单元 其顶点分别为 i j m 如图 2 所示 图 2 设单元中温度 T 沿 x 轴和 y 轴均呈线性变化 则 1 2 iiiijjjjmmmm Tab xc y Tab xc y Tab xc y T S 14 式中 ijmmj ax yx y ijm byy imj cxx jmiim ax yx y jmi byx jim cxx mijji ax yx y mij byy mji cxx 1 2 ijji Sbcb c 根据式 7 14 得 2 2 xiijjmm yiijjmm T qbTb Tb T xS T qcTc Tc T yS 15 由温度插值函数得 21 33 Aim TTT 21 33 Bjm TTT 因此 1225 3999 j mimAB T TTTTTT ttttttt 16 将式 10 和式 16 代入式 15 得 22 224 23239 225 999 485 39812 mki ijjm miji ijjm mjiv j im p j im i mi mij mj mjmmmv JbTb Tb TyycTc Tc TxxqS S T TT C ttt T TTSS bbccTb bc cTbcTqC Sttt 17 同理可得 22 485 39812 j im jkijijijjjj mj mmv T TTSS Jbbcc TbcTb bc cTqC Sttt 18 22 485 39812 j im ikiiiijijji mi mmv T TTSS JbcTbbcc TbbccTqC Sttt 19 由式 17 18 19 可得单元 k 对其三个节点的能量方程的贡献矩阵表达式 i ikkiiiiijimiiijim j jkjijjjmkjjjijjjm mimjmmmimjmm mkkmm m T t Jtpkkknnn T Jkkktpnnn t kkknnn Jtp T t 20 式中 22 ln ln 20 81 8 81 3 llll nllnln ll nl kbc kkbbc c S nC S nnC S 三 边界节点控制体三 边界节点控制体 1 边界节点能量守恒方程 图 3 如图 3 所示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任意边界点 5 进行分析 可得 4xyvp FF T q dyq dxQq dFCdF t AAAA 21 式中 外界导入与导出控制体的热量差 4 Q 2 边界节点能量守恒方程离散化 1 第一类边界点 边界 s 上温度为已知值 所以不必求解 2 第二类边界点 边界 s 上的热流密度为已知 则 2 q 42 jm Qq ds 带入式 21 可得 33333 2 11111 xkykkvkpk kkkkk T qyqxqsq SCS t 22 式中 节点 5 的第 k 个小控制体的对边在 x y 轴的摄影长度 m kk yx 节点 5 的第 k 个小控制体的面积 k S 2 m 节点 5 的第 k 个小控制体的边界 jm 的长度 m k s 任取一边界节点 l 设其与 n 个单元相关联 则可建立如下热平衡方程 2 11111 nnnnn xlkylklkvlkplk kkkkk T qyqxqsq SCS t 23 式中 节点 l 的第 k 个小控制体的对边在 x y 轴的摄影长度 m lklk yx 节点 l 的第 k 个小控制体的面积 lk S 2 m 节点 l 的第 k 个小控制体的边界 jm 的长度 m lk s 将式 23 可写成 24 2 11111 0 nnnnn xlkylklkvlkplk kkkkk T qyqxqsq SCS t 即 1 0 n lk k J 25 图 3 所示的第 k 个三角形单元对 m 点能量方程的贡献 2mkxmkymkvkikpk T Jqyqxq Sq sCS t 26 将式 10 和式 16 代入式 25 得 2 22 2 224 23239 2225 3999 4285 393812 mki ijjm miji ijjm mjiv j im ip j im i mi mij mj mjmmmvi JbTb Tb TyycTc Tc TxxqS S T TT qsC ttt T TTSS bbccTb bc cTbcTqqsC Sttt 27 同理可得 22 2 4285 393812 j im jkijijijjjj mj mmvi T TTSS Jbbcc Tbc Tb bc cTqq sC Sttt 28 22 485 39812 j im ikiiiijijji mi mmv T TTSS JbcTbbcc TbbccTqC Sttt 29 由式 27 28 29 可得单元 k 对其三个节点的能量方程的贡献矩阵表达式 30 i ik kiiiiijimiiijim j jkjijjjmkjjjijjjm mimjmmmimjmm kmm mk m T t J tpkkknnn T Jkkktpnnn t kkknnn tp J T t 式中 22 ln ln 20 81 8 81 3 llll nllnln ll nl kbc kkbbc c S nC S nnC S 3 第 3 类边界节点 与围岩接触的流体介质的温度和换热系数为已知 则 f T 42 2 2 33 33 2 j m j j m fff jmjmjmjm T T T T T Qq dsTTdsTdsTds 31 式中 为对流换热系数 2 W mC A 单元 k 对其三个节点的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达标测试人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完整版附答案详解
- 2024年山东省邹城市中考物理试题预测试卷【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计算机三级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星宇车灯安全培训课件
- 2026届吉林省长春市第72中学英语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鼠疫知识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名校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动物学兽医学课程体系
- 2026届牡丹江市重点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尿毒症并发心衰的护理
- 财务给研发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底部填充胶粘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平面设计专业介绍
- 校园校车消防管理制度
- 工程维保服务课件
- 专题训练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原卷版)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高考英语真题试卷(浙江卷 含答案)
- 2025年中国煤炭洗选设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门卫岗位培训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