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型放射病_第1页
急性肠型放射病_第2页
急性肠型放射病_第3页
急性肠型放射病_第4页
急性肠型放射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性放射病,急 性 放 射 病,急性放射病的定义,肠型放射病的病理改变,肠型放射病的临床表现,肠型放射病的治疗,肠型放射病的定义,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disease) 是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和内照射都可能发生急性放射病,但以外照射为主。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线有线、中子和X射线等。,肠型放射病:1050Gy,肠型放射病的病理改变,主要病理特点:胃肠道的损伤,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周期:56天,肠型放射病在1周左右即出现小肠危象,病理表现:粘膜上皮广泛坏死脱落,并出现畸形细胞。肉眼:落肠壁变薄,粘膜皱襞消失,表面平滑。镜下:隐窝细胞坏死,隐窝数减少甚至完全消失绒毛裸露,在隐窝和绒毛可 见巨大的畸形细胞(亦称细胞)。,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血管充血、间质水肿、有少量粒细胞和圆细胞浸润。,肠型放射病的临床表现,病人B,男,54岁,技师。1982年9月2日受到22.2*1015Bq(6*1015Ci)60Co源全身相对均匀照射20-30秒,吸收剂量超过15Gy。照后4小时入院。,(一)临床症状重,发展快,病程短(二)假愈期不明显,极期突出表现为胃肠道症状(三)造血损伤严重(四)感染发生早(五)治疗可延长生存期,肠型放射病临床特点,9,口咽综合征:牙龈和咽喉粘膜水肿, 呈“珍珠贝壳” 色, 覆盖浓稠的粘液,悬雍垂和腭弓水肿,喉头粘膜严重充血和水肿。,(一)病情重,发展快,病程短 临床分期不明显,20Min-4h内全部症状出现(二)假愈期不明显,极期突出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照射后一周转入极期,或不出现假愈期期直接进入极期。 严重腹泻是极期的突出表现,以血水便为特征,含肠黏膜脱落物。肠套叠、 肠梗阻、肠麻痹等发生率高。(三)造血损伤严重 器官损伤比骨髓型重,外周血象变化快。(四)感染发生早 免疫力低下、肠道屏障丢失(五)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死亡高峰在10天前后,治疗可延长生存期,但无治活的先例。,肠型放射病临床特点,临床诊断,众多并发症,胃、肠道黏膜损伤,广泛性出血,毒血症、败血症、脱水、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死亡,肠型放射病的诊断和治疗,早期分类,1.症状与体征 2. 外周血象 骨髓有核细胞计数与分裂指数 3.其他检查 外周血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4 .生化检查,诊断,1.确定是否有放射损伤 2. 对伤情的分型、分度作出初步判断 依据,1.照射史 2.初期症状 3.化验检查,临床诊断,一、治疗原则:造血损伤为中心环节,分度分期综合治疗,治疗,二、分期治疗:在总的治疗原则指导下,根据放射病各期的特点,采以相应的治疗措施。初期保持病人安静,对症治疗假愈期“三高一低”食物(高蛋白、热量、V、少渣易消化食物)极期大力抗感染出血,支持疗法。恢复期需要注护理,防止再复发,三、主要治疗措施 (一)早期使用抗放药物 (二) 改善微循环 (三)防治感染(四)防治出血 (五) 输血疗法 (六)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适应症7Gy 植入外源性造血干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