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_第1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_第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_第3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_第4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体育小学四年级体育 教教 案案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 学生分析 一 学生分析 学生的协调性 柔韧性 灵敏性发展较好 能掌握基本的单 双脚跳跃方法 正确地跑 步姿势和方法 正面 侧面屈臂投掷方法 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 能正确评价自己及他人的 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 在游戏 活动中懂得关心他人 尊重他人 但部分学生的奔跑能力 跳跃能力不是很好 须加强锻炼腿部力量 女生的手臂力量较差 投掷能力不强 还待加强 锻炼 本学期将进一步发展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柔韧性及奔跑 跳跃 投掷能力 二 教学内容 二 教学内容 1 体育与健康常识 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 过量饮水也会中毒 玩与心理健康 学会调 控自己的情绪 2 基本韵律体操 趣味垫上运动 棍棒操 武术操等 韵律活动等 3 运动技能 掌握快速跑方法 基本跳跃技能 侧向投掷方法 几种篮下传接球方法 足球简单的踢球和运球基本动作 掌握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 4 游戏 几种快速跑游戏 花样踢毽子游戏 跳绳游戏 5 大课间韵律操等等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教学重点 一 教学重点 1 体育与健康常识 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 过量饮水也会中毒 玩与心理健康 学会调控 自己的情绪 2 运动技能 掌握快速跑方法 基本跳跃技能 侧向投掷方法 几种篮下传接球方法 足 球简单的踢球和运球基本动作 掌握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 小学教学设计网 XXJXSJ CN 更多体育计划 3 游戏 几种快速跑游戏 花样踢毽子游戏 跳绳游戏 4 大课间韵律操等等 二 教学难点 二 教学难点 1 运动技能 掌握快速跑方法 基本跳跃技能 侧向投掷方法 几种篮下传接球方法 足 球简单的踢球和运球基本动作 掌握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 2 大课间韵律操 四 教学措施 四 教学措施 1 及时了解 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 打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 采用儿童化 兴趣化等多元化的教法和手段 充分发挥游戏 竞赛 的作用 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 根据学生实际 不断变化练习方式 如增缩练习的距离 对器材的摆放 分组的形式等 进行变化 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全学年体育课教学工作计划全学年体育课教学工作计划 全 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教 材 课时比例课 时课 时 本学期考核项目 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 1421 9 77 快速跑 312 耐久跑 321 接力跑 321 障碍 跨栏 跑 523 走 和 跑 2 25 2 97 跳高 11 1 分钟跳绳 跳 跃 跳远 三级跳远 523 铅球 实心球 312 手榴弹 标枪 11 投实心球 投 掷 2 18 8 11 57 技巧 532 立位体前屈 支跳 双 高低 杠 技 巧 与 器 械 体 操 单杠 3 12 5 5 3 5 基本体操 舞蹈和韵律体操 11 6 11 武术 11 6 11 游戏 710 3244 队列和体操队形在课的开始部分安排 篮球 532 排球 足球 基 本 教 材 球 类 7 8 32 选用 教材 合 计 64100 32323232 注 发展身体素质教材列入相关项目 不单独列项 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 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 周 次 课 次 项目教材内容 周 次 课 次 项目教材内容 1常识列宁童年锻炼身体的故事17常识胸围和肺活量的检查 一 2实践看谁起动快 九 18实践曲线跑 3实践放鞭炮19实践蹲跳起 二 4实践劈叉 十 20实践摆动 5常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21常识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 的好处 三 6实践提轻物走 十 一 22实践抛得远 7实践跨跳过背23实践过障碍 四 8实践跨垫接力赛 十 二 24实践爬平梯 9常识体育锻炼的卫生25常识力量和耐力的检查 五 10实践触线跑 十 三 26实践跳绳接力 11实践跳绳27实践双人跳绳 六 12实践移位传球 十 四 28实践冲过火力网 13常识人体呼吸系统29实践 8 字接力 七 14实践屈腿跳 十 五 30实践1 分钟跳绳考核 15实践抱球接力31实践投实心球考核 八 16投掷跨步跑 十 六 32实践立位体前屈考核 说 明 1 课次如遇下雨等特殊情况时作相应调整 2 教材内容为主要内容 其余内容详见教案 考核或重点教材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效果分析考核或重点教材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效果分析 教材掷实心球计划课时4 课时 学生原有 基础分析 掷实心球项目是本学期体育考核项目 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但有很多学 生不能协调用力地把实心球投远 教学目标 及要求 通过教学 考核 纠正屈肘 前扑 不协调等不良动作 使 80 以上学 生掌握合理的动作要领 课 次 课的具体任务教学重点教法手段 1 纠正屈肘动作 出手时肘关 节尽量伸直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巩固练习 2 纠正前扑 出 手角度问题 球的抛物线 轨迹 前方拉一横绳练习 3考核 避免犯规 每人试跳三次 取最好成绩记录 优 秀合 格待合格 考核标准 85 100 分60 84 分60 分以下 考核的场地 器材条件 男 女 未 测 人数人人人人 男 比例 人数人人人人 成 绩 分 档 女 比例 按达标 要求布置考 核的场地器 材 教学效果分析 考核或重点教材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效果分析考核或重点教材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效果分析 教材立位体前屈计划课时2 课时 学生原有 基础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的增加 在平时少锻炼的情况下 柔韧性有所降低 尤其 是男生 教学目标 及要求 通过本次教学考核 发展学生的柔韧性 在学生中掀起锻练的风气 鼓 励学生自觉练习 课 次 课的具体任务教学重点教法手段 1练习 立位体前屈 练习掌握正 确动作 并提高 质量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 纠正动作 布置课外长期作业 2考核 强调双腿尽 量伸直 学生依次考核 优 秀合 格待合格 考核标准 85 100 分60 84 分60 分以下 考核的场地 器材条件 男 女 未 测 人数人人人人 男 比例 人数人人人人 成 绩 分 档 女 比例 按教学 大纲要求考 核 教学效果分析 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 教学内容列宁童年锻炼身体的故事 第 1 课 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学习 启发学生向革命学习 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实践活动 一 组织教学 宣布本课内容 二 教学新课 1 朗读课文 2 列宁童年是怎样学习和锻炼的 1 学生自学课文后举手回答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结合学生实际 提出认真上好体育与保健课 积极参加 体育锻练的有关要求 3 教师补充列宁生平中与体育保健有关的参考资料 3 你打算怎样安排好学习和锻炼 学生个别回答 4 教师小结 我们要向革命导师列宁学习 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实践活 动 为以后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三 体育课常规 1 课前常规 2 课中常规 3 课后常规 四 排队 根据学生性别 高矮排成四列横队 每队再分二小组 五 下课 师生再见 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第 5 课 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 了解 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的内容与要求 积极参加 体育活动 力争达到 合格标准 一 组织教学 宣布本课内容 二 教学新课 1 朗读课文 2 学年体育成绩评定办法 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等级 采用百分制评定 60 分以上 含 60 分 下同 为合格 75 分以上为良好 90 分以上为优秀 1 体育与保健课 出勤表现 考核项目 按 60 折算 计入总分 2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测验 立定跳远 10 米 4 往返跑 1 分钟仰卧起坐 1 分钟跳绳和掷实心球 成绩 优秀 420 分以上 以 30 分计入总分 良好 350 415 分 以 25 分计入总分 及格 250 345 分 以 20 分计入总分 不及格 245 分以下 以 10 分计入总分 3 参加 两操一活动 的评定 每无故缺勤一次扣一分 全勤以 10 分计入总分 3 第一学期体育成绩评定办法 1 体育课成绩按 90 折算 计入总分 两操一活动 的评定 每无故缺勤一次扣 一分 全勤以 10 分计入总分 2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测验不列入计分 三 打电报 要求 游戏者必须安前者打击的次数 打电报 以快队为胜 四 下课 师生再见 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 教学内容体育锻炼的卫生 第 9 课 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 使学生知道 体育锻炼是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 的重要手段 体育锻炼要遵守秩序渐进 经常有规律 系统性 全面性 和量力而行等卫生原则 一 组织教学 宣布本课内容 二 教学新课 1 学生自学课文 思考 体育锻炼的卫生有哪些 2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体育锻炼时一般要做到 1 体育锻炼前要做准备活动 2 体育锻炼结束时 要做放松整理活动 3 体育锻炼要经常 4 要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 体育锻炼时 要做到量力而行 3 为什么要做到以上几点 教师讲解体育锻炼的生理卫生原则 1 必须适合年龄特点 2 必须适合性别特点 3 必须适合健康状况 4 体育锻炼要秩序渐进 5 体育锻炼要坚持系统性 6 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 4 小结 三 素质练习 1 互推 2 压肩 四 总结下课 师生再见 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 教学内容人体的呼吸系统 第 13 课 教学任务 使学生明白呼吸系统由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组成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过道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肺的气体交换是 吸入氧气进入血液 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一 组织教学 宣布本课内容 二 教学新课 1 学生自学课文 思考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呼吸系统由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组成 2 教师讲解以下知识 1 呼吸运动原理和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 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 2 呼吸频率 呼吸深度和肺通量 3 呼吸过程 外呼吸 肺呼吸 气体在血液里运动 内呼吸 组织呼吸 4 儿童呼吸系统的发展特点 三 素质练习 俯卧挺身 扳手腕 四 总结下课 师生再见 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 教学内容胸围和肺活量的测量 第 17 课 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 儿童时期的胸围和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 大 体育锻炼能扩大胸围和肺活量 胸围与肺活量的测量方法 一 组织教学 宣布本课内容 二 复习人体的呼吸系统知识 1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三 教学学新课 1 引入课题 体育锻炼能锻炼我们的呼吸系统 那么 怎样才可以知道我们呼吸系统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课测量呼吸系统情况的两个指标 板书课题 胸围和肺活量的测量 2 胸围的测量 1 什么叫胸围 胸围是表示胸廓的大小和胸部肌肉发育状况 衡量人体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 2 胸围的测量 A 教师讲解测量方法 被测学生必须裸露上体 自然站立 两脚分开同肩宽 两肩放松 两上肢自然下 垂 作均匀 平静的呼吸 教师将带尺围绕学生胸廓一周 在背部带尺上缘置于肩胛骨 下角的下方 在胸部 带尺下缘置于乳头的上缘 但乳房已发育的女生 带尺应置于乳 头上方的第四肋与胸骨的边接处 在平静呼气之末 吸气未开始前 测量胸围 B 教师按测量要求对学生进行测量 并把结果告诉学生并登记 C 学生将实测的数值与浙江省学生的平均值作比较 3 肺活量的测量 1 什么叫肺活量 肺活量是尽力吸气后 再作尽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气体总量 2 肺活量的测量 A 教师讲解示范测量方法 测量时 学生作最大深吸后 将肺活量计的吹咀罩住 口部作尽力呼气 直至不 能再呼为止 若吹气时出现鼻孔漏气 可捏住鼻孔 每人连续测 3 次 每次间隔 约 15 秒钟 取其中数值最大的一次 测量中要注意有否漏气或第二次呼气 若 有以上情况 应重新测量 但允许吹气时弯腰 B 学生按要求进行测量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并与浙江省学生的平均值作比较 四 总结 测得的数值比浙江省学生的平均值越大越好 儿童时期的胸围和肺活量随年龄增 长而增大 体育锻炼能扩大胸围和肺活量 五 素质练习 深蹲起立 仰卧起坐 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 教学内容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第 21 课 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 体育锻炼能使呼吸肌发达 肺活量和每分 钟通气量增大 体育锻炼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儿童不宜过多的憋 气 一 组织教学 宣布本课内容 二 教学新课 1 引入课题 在 胸围和肺活量的测量 中 我们知道了体育锻炼能扩大胸围和肺通气量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板书课题 2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1 学生相互讨论 2 学生个别回答 教师板书记录 并加以解释 A 呼吸肌发达 胸围增大 体育锻炼时 体内新陈代谢增强 对氧的需求量增加 呼吸必须加深加快 使呼吸 肌不得不加倍工作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就会使呼吸肌发达 有力 胸围和呼吸差增加 用表格说明少体校学生和一般学生的呼吸差 B 肺活量增大 体育锻炼能增强呼吸肌力量 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 使参加呼吸作用的肺胞张 开的数量增多 平时只有 1 20 的肺胞张开 因而肺活量增大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就能提高肺活量 用表格说明少体校学生与一般学生的肺活量平均数 C 肺通气量增大 体育锻炼时 呼吸加深 呼吸频率加快 使肺通气量增大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就 能提高肺能气量 用表格说明运动前与剧烈运动时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对比 平均值 D 提高吸氧量 用表格说明安静时与运动时吸氧量 平均值 E 增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F 增强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三 三子棋 走成直线为胜 不能跳格 开始 黑胜 白胜 平局 四 下课 师生再见 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课教案 教学内容力量和耐力的检查 第 25 课 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 力量和耐力都属身体素质 儿童随年龄的 增长 力量与耐力逐渐增加 体育锻炼能增加力量和提高耐力 讲解并 操作力量与耐力的测量方法 一 组织教学 宣布本课内容 二 教学新课 1 引入课题 上次我们学习了 胸围和肺活量的测量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力量和耐力的检查 出示课题 力量和耐力都属身体素质 谁能说出这些素质的提高有哪些因素 2 影响力量和耐力素质的因素 1 学生相互讨论 2 学生个别回答 教师板书记录 并加以解释 A 力量和耐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B 体育锻炼能增加力量和提高耐力 3 讲解并操作力量与耐力的测量方法 1 力量测量 A 握力 握力是反映前臂和手部屈肌力量 测量前 要根据被测者手的大小 调节 好蹬式握力计内外两个蹬形钢圈的距离 使第 2 至第 5 指的第二指节恰好扣搭在内蹬上 并把握力计指针拔到零处 被测者两足自然开立 掌心向内 在体侧握住握力计 另一手自然下垂 在上肢 外展 30 度的情况下全力紧握内外圈 直至指针不再移动为止 紧握时就徐徐用力 不 可使用瞬间冲力 不能屈肘 弯腰或挥臂等手段以增加爆发性助力 左 右手各测 3 次 各取最大的一次 B 斜身引体 主要测量屈肘伸肩肌群力量 计算斜身引体的次数 来测量上肢肌力 量 C 仰卧起坐 计算 1 分钟快速屈腿仰卧起坐的次数 来测量腹肌力量 D 俯卧挺身 计算上身保持抬起的时间 秒 来测量背肌力量 E 用立定跳远的成绩 米 来测定下肢肌肉力量 2 耐力测量 是人体进行长时间肌肉活动的能力 从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来看 耐力应是肌肉耐力 心血管耐力和呼吸系统耐 力的综合 儿童 400 米跑 50 米 8 往返跑 的成绩 可作为评价耐力优劣的一项指标 3 小结 你能举例说出测量上肢肌 下肢肌 腹肌和背肌力量的方法吗 三 下课 师生再见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桥 2 看谁起动快 第 2 课 教 学 任 务 1 各种姿势的起动 起跑练习 提高学生跑的光趣 发展快速反应能力和 灵敏 速度素质 2 通过 桥 的练习 增强腰腹肌弹性和力量 进一步发展柔韧素质 3 培养学生听从指挥 互帮互学的优良品质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 开 始 部 分 3 一 组织教学 宣 布本课内容 二 队列 原地二路纵队变 成四路纵队 2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步法正确 动作迅速 整齐 1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二 准备运动 1 上肢运动 2 腰部运动 3 膝关节运动 4 腕踝关节运动 5 弓步压腿 6 仆步下压 7 立定跳远 8 自选运动 4 一 准备运动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4 8 3 准 备 部 分 12 二 跳绳 3 三 跳绳 组织 同上 要求 1 分钟内跳到达标中的 100 分 否则再跳半分钟 11 5 课的 部分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运动量 时间 次 数 时 间 一 桥 动作要领 两腿开立 两臂上举 逐渐向后弯腰使两手撑成 桥 10 一 桥 1 互帮互学 2 手撑垫成 桥 3 仰卧推起成 桥 4 准 备 部 分 20 二 看谁起动快 方法 学生用不同的起动 起跑方法在教师的吹哨 拍 手 手势等命令下进行练习 10 二 看谁起动快 2 31 5 结 束 部 分 5 一 放松运动 人 枪 虎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一 放松运动 组织 两人一组 面对面练习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师生再见 预计平均心率 120 次 分预计运动密度 40 00 场地 器材 跳绳 学生自备 垫子 次 分 心率曲线图 授课班次401402 记载日期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分 课 后 小 结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放鞭炮 2 抱球往返跑 第 3 课 教 学 任 务 1 通过放鞭炮 促进学生下肢肌肉 关节 韧带 内脏器官机能和灵敏 协调素质的发展 增强弹跳能力 2 通过传球 抱球往返接力 提高学生快速跑兴趣 发展跑的能力 培养 集体主义精神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 开 始 部 分 3 一 组织教学 宣 布本课内容 二 队列 原地二路纵队变 成四路纵队 2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步法正确 动作迅速 整齐 1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二 准备运动 1 上肢运动 2 腰部运动 3 膝关节运动 4 腕踝关节运动 5 弓步压腿 6 仆步下压 9 立位体前屈 10 自选运动 4 二 准备运动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4 8 3 准 备 部 分 12 三 跳绳 3 三 跳绳 组织 同上 要求 1 分钟内跳到达标中的 100 分 否则再跳半分钟 11 5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一 放鞭炮 方法 全蹲 听到 炮 声 快速蹬地起跳 在空中做出 各种动作 5 三 放鞭炮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 2 学生成四列体操队形练习 3 重点练习在空中做出挺身 收腹等动作 4 个别创新示范 学生模仿 3 准 备 部 分 20 二 抱球往返接力 方法 排头抱球前跑 绕物往 返跑回 将球交第二人 第 二人接着进行 先完成的组 获胜 15 二 抱球往返接力 21 31 5 结 束 部 分 5 一 放松运动 人 枪 虎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一 放松运动 组织 两人一组 面对面练习 二 总结讲评 二 下课 师生再见 预计平均心率 120 次 分预计运动密度 35 00 场地 器材 跳绳 学生自备 实心球 垫 子四只 次 分 心率曲线图 授课班次401402 记载日期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分 课 后 小 结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前滚翻起立 一脚前滑成纵叉 2 哑铃操 第 4 课 教 学 任 务 1 通过复习劈叉和学习前滚翻起立 一脚前滑成纵叉 进一步发展柔韧 素质和灵敏素质 2 学会哑铃操 1 4 节 增强上下肢腰腹力量 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 开 始 部 分 5 一 组织教学 宣 布本课内容 二 队列 向后转 向后转 走 4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向后转走转体时 两臂自然摆动 不得外张 2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二 准备运动 1 上肢运动 2 腰部运动 3 膝关节运动 4 腕踝关节运动 5 弓步压腿 6 仆步下压 7 立定跳远 8 自选运动 4 二 准备运动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4 8 3 准 备 部 分 12 三 跳绳 3 三 跳绳 组织 同上 要求 1 分钟内跳到达标中的 100 分 否则再跳半分钟 11 5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一 前滚翻起立 一脚前 滑成纵叉 1 复习压腿 踢腿 纵叉 横叉 前滚翻 2 学习前滚翻起立 一 脚前滑成纵叉 9 一 前滚翻起立 一脚前滑成纵叉 分八组进行练习 2 准 备 部 分 18 二 哑铃操 1 伸展运动 2 下蹲运动 3 体侧运动 4 踢腿运动 9 二 哑铃操 组织 学生成四列体操队形 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 2 教师边讲解进示范 学生跟 着做 3 学生自己做 4 连续做 每节 4 个 8 拍 4 31 5 结 束 部 分 5 一 放松运动 拍手操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一 放松运动 组织 学生成四列体操队形 教师领 做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师生再见 收回器材 预计平均心率 120 次 分预计运动密度 42 50 场地 器材 跳绳 学生自备 垫子 哑铃 次 分 心率曲线图 授课班次401402 记载日期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分 课 后 小 结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提轻物走 2 哑铃操 5 7 节 第 6 课 教 学 任 务 1 通过提物体 增强提拉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发展力量素质 2 复习巩固哑铃操 1 4 节 学习 5 7 节 培养节奏感 协调性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 开 始 部 分 3 一 组织教学 宣 布本课内容 二 队列 原地二路纵队变 成四路纵队 2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步法正确 动作迅速 整齐 1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二 准备运动 1 上肢运动 2 腰部运动 3 膝关节运动 4 腕踝关节运动 5 弓步压腿 6 仆步下压 7 立位体前屈 8 自选运动 4 二 准备运动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4 8 3 准 备 部 分 12 三 跳绳 3 三 跳绳 组织 同上 要求 1 分钟内跳到达标中的 100 分 否则再跳半分钟 11 5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一 哑铃操 5 7 节 1 体前屈运动 2 体转运动 3 跳跃运动 10 一 哑铃操 5 7 节 组织 学生成四列体操队形 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 2 学生模仿跟做 3 连续做 5 7 节 4 连续做 1 7 节 要求 动作协调 节奏感强 5 准 备 部 分 20 二 提轻物走 1 一人提物走 2 二人提物走 3 比赛 10 二 提轻物走 组织 学生分四路纵队依次进行 教法 1 教师示范 讲解 2 一人提物走练习 3 二人提物走练习 4 比赛 31 31 5 结 束 部 分 5 一 放松运动 自选放松运动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一 放松运动 组织 由小组长组织进行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师生再见 预计平均心率 120 次 分预计运动密度 40 00 场地 器材 跳绳 学生自备 轻物 哑铃 次 分 心率曲线图 授课班次401402 记载日期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分 课 后 小 结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跨跳过背 2 乒乓游戏 第 7 课 教 学 任 务 1 通过跨跳过背和各种障碍练习 发展学生跨跳能力 培养勇敢 顽强 果断 克服困难的精神 2 持乒乓板向上颠球和地墙拍球 熟悉球性 提高控球能力 发展协调灵 敏素质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 开 始 部 分 3 一 组织教学 宣布本课内 容 二 队列 向后转 向后转 走 跑 2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向后转走转体时 两臂自然摆动 不得外张 1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二 准备运动 1 上肢运动 2 腰部运动 3 膝关节运动 4 腕踝关节运动 5 弓步压腿 6 仆步下压 7 立位体前屈 8 自选运动 4 二 准备运动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4 8 3 准 备 部 分 12 三 跳绳 3 三 跳绳 组织 同上 要求 1 分钟内跳到达标中的 100 分 否则再跳半分钟 11 5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一 跨跳过背 动作要领 一人低头 弓背 两膝 跪地 两手撑地 另一人从 侧面跑几步 用一脚蹬地起 跳 另一腿屈膝上提 从背 上跨过去 用前脚掌落地后 继续向前跑进 10 一 跨跳过背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 示范 2 学生两人一组在草坪上轮流 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成四路纵队依次进行跨 过平垫 跨过立垫 跨过同 伴的练习 比赛 3 准 备 部 分 20 二 乒乓游戏 1 向上颠球 2 对墙颠球 3 行进间向上颠球 10 二 乒乓游戏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 示范 2 学生若干人一组轮流练习向 上颠球 对墙颠球 行进间 向上颠球 教师巡回指导 3 分八组迎面行进间向上颠球 比赛 3 31 5 结 束 部 分 5 一 放松运动 自选放松运动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一 放松运动 组织 由小组长组织进行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师生再见 预计平均心率 120 次 分预计运动密度 40 00 场地 器材 跳绳 乒乓板 乒乓球 学生自备 垫子 次 分 心率曲线图 授课班次401402403 记载日期9 249 249 25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分 课 后 小 结 进行跨跳过背活动前 要 教育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千 万不能在同伴过背时起身等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跳上成跪撑 跪跳下 2 跨垫接力赛 第 8 课 教 学 任 务 1 学习跳上成跪撑 跪跳下和复习跨垫接力等动作 进一步发展学生灵敏 协调素质和跨跳能力 培养勇敢 顽强 克服困难的精神 2 通过双人蹲跳 推掌 推跑等游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全面发展身体 素质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 开 始 部 分 3 一 组织教学 宣 布本课内容 二 队列 原地二路纵队变 成四路纵队 2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步法正确 动作迅速 整齐 1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二 准备运动 1 上肢运动 2 腰部运动 3 膝关节运动 4 腕踝关节运动 5 弓步压腿 6 仆步下压 7 立位体前屈 8 自选运动 4 二 准备运动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4 8 3 准 备 部 分 12 三 跳绳 3 三 跳绳 组织 同上 要求 1 分钟内跳到达标中的 100 分 否则再跳半分钟 11 5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一 跳上成跪撑 跪跳下 动作要领 中速助跑 跳上 跪撑 两臂前后摆动 身体 随着做弹性起落 当两臂风 体后向前上方摆 带动上体 抬起 同时两小腿及脚面下 压 迅速展体 收腿 使身 体向前上方跃起 落地 两 臂斜上举 10 组织 采用男女分组轮换教学 跳上成跪撑 跪跳下 跨垫接力赛 教法 1 教师集体讲解跨垫接力赛方法 2 男生进行跨垫接力赛 由两小 组长组织分二组迎面进行 1 准 备 部 分 20 二 跨垫接力赛 方法 教师发令后 起跑 跨跳过垫 跑到对面拍同伴 的手后 对方排头起跑 依 次连续进行到最后一人 先 跑完不碰垫的组为胜 10 3 女生学习跳上成跪撑 跪跳 下 4 10 分钟后男女同学交换 2 31 5 结 束 部 分 5 一 放松运动 自选放松运动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一 放松运动 组织 由小组长组织进行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师生再见 预计平均心率 120 次 分预计运动密度 32 50 场地 器材 跳绳 学生自备 跳箱 垫子 次 分 心率曲线图 授课班次401402403 记载日期9 269 269 27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分 课 后 小 结 课的结束部分 通过男 女生分组进行的跨跳接力赛比 较 教育男生要像女生一样遵 守纪律 比赛才有趣味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触线跑 2 上一步投掷垒球 第 10 课 教 学 任 务 1 通过触线跑 发展学生灵敏 速度素质 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2 学会垒球的正确握法和学习上一步投掷基本技术 提高投掷能力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开 始 部 分 3 一 组织教学 宣 布本课内容 二 队列 原地二路纵队变 成四路纵队 2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步法正确 动作迅速 整齐 1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二 准备运动 1 上肢运动 2 腰部运动 3 膝关节运动 4 腕踝关节运动 5 弓步压腿 6 仆步下压 7 立位体前屈 8 自选运动 4 二 准备运动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4 8 3 准 备 部 分 12 三 跳绳 3 三 跳绳 组织 同上 要求 1 分钟内跳到达标中的 100 分 否则再跳半分钟 11 5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一 上一步投掷垒球 动作要领 两脚前后开立侧对投掷 方向 右手持垒球 上一步 然后蹬腿 转体 挥臂将球 投出 13 一 上一步投掷垒球 组织教法 1 集体徒手练习 2 向有标志的方向掷远 3 投数字 2 准 备 部 分 20 二 触线跑 方法 用单手 双手先后触中 间两条横线 看谁先到达终 点 7 二 触线跑 分四组进行 0 5 31 5 结 束 部 分 5 一 放松运动 自选放松运动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一 放松运动 组织 由小组长组织进行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师生再见 预计平均心率 125 次 分预计运动密度 31 25 场地 器材 垒球 靶子 跳绳 次 分 心率曲线图 授课班次401402403 记载日期9 289 289 29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分 课 后 小 结 在进行 触线跑 比赛中 可提醒学生与 10 米 4 往返 跑 转身动作相似 从而教育 学生练习 10 米 4 往返跑 也可用其它方式进行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原地双脚跳和并脚跳 2 跳短绳 迎面投绳 第 11 课 教 学 任 务 1 通过跳绳和投绳等练习 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 关节 韧带和内脏机能 的发展 增强灵敏 协调素质 2 培养学生对跑绳的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 提高跳绳技巧 变化的跳绳方 法 并能以 一材多用 的方法全面锻炼身体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 开 始 部 分 3 一 组织教学 宣 布本课内容 二 队列 报数 2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报数时 头转动干脆 声音响亮 1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二 准备运动 1 上肢运动 2 腰部运动 3 膝关节运动 4 腕踝关节运动 5 弓步压腿 6 仆步下压 7 立位体前屈 8 自选运动 4 二 准备运动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4 8 3 准 备 部 分 9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一 原地双脚跳和并脚跳 1 原地双脚跳 双脚左右开立站 屈膝 深蹲臂后举 两腿迅速蹬伸 直 臂前上摆向上跳 2 并脚跳 10 一 原地双脚跳和并脚跳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集体练 习 连续向上跳起 3 5 次 2 学生掌握并脚跳后 规定时 间看谁跳的次数多 2 准 备 部 分 23 二 跳短绳 迎面投绳 1 复习连续单脚跳 并脚 跳 2 迎面投绳 13 二 跳短绳 迎面投绳 组织教法 跳短绳和迎面投绳看教师哨音动 作交替练习 5 31 5 结 束 部 分 5 一 放松运动 自选放松运动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一 放松运动 组织 由小组长组织进行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师生再见 预计平均心率 125 次 分预计运动密度 38 75 场地 器材 跳绳 学生自备 次 分 心率曲线图 授课班次401402403 记载日期9 309 309 3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分 课 后 小 结 应鼓励学生在课余多创造 利用跳绳创造一些游戏进行练 习 使 一材多用 延伸到课 后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移位传球 2 迎面运球接力 第 12 课 教 学 任 务 1 通过迎面运球和移位传球 提高运球 传接球基本技术和协调配合能力 2 通过比赛 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人 培养团结合作争取胜利的品质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 开 始 部 分 3 一 组织教学 宣 布本课内容 二 队列 立正 稍息 2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立正时身体直 两脚跟靠拢并齐 脚尖向外分开 稍息时左脚顺脚尖方 向伸出大半脚 1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准 备 部 分 12 二 准备运动 1 上肢运动 2 腰部运动 3 膝关节运动 4 腕踝关节运动 5 弓步压腿 6 仆步下压 7 立位体前屈 8 自选运动 4 二 准备运动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4 8 3 三 跳绳 3 三 跳绳 组织 同上 要求 1 分钟内跳到达标中的 100 分 否则再跳半分钟 11 5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一 移位传球 方法 发令后 连续向后传球 并换圈 最后一人接球后绕 过旗向前跑 以先跑回每一 个圈的组为胜 5 一 移位传球 组织 分八组练习 3 准 备 部 分 20 二 迎面运球接力 1 原地运球 要求 手触球的上部 上 下按压 2 行进间运球 动作要领 两膝弯曲 上体 稍前倾 五指分开 手腕放 松 用掌指和掌根触球 15 二 迎面运球接力 组织教法 教师讲解示范运球的动作要领 然后分四组进行左 右手原地运球 行进间运球练习 迎面运球接力 1 31 5 结 束 部 分 3 一 放松运动 自选放松运动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一 放松运动 组织 由小组长组织进行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师生再见 预计平均心率 120 次 分预计运动密度 35 00 场地 器材 跳绳 学生自备 篮球 次 分 心率曲线图 授课班次401402403 记载日期10 810 810 9 180 160 140 120 100 课 后 小 结 移位传球时 由于大多数 学生球性不熟 失误较多 进 行前最好分散让学生多练习一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分 下双人传接球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屈腿跳 2 双手抛球 3 手撑高处俯卧撑 第 14 课 教 学 任 务 1 通过屈腿跳 增强腿部力量 提高跳跃能力 发展灵敏 协调素质 培 养勇敢 果断克服困难的品质 2 复习抛球和学习俯卧撑 发展上下肢和腰腹肌内的力量 提高抛掷和支 撑能力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 开 始 部 分 3 一 组织教学 宣布本课内 容 二 队列 向左 右 后转 2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听到动令后 响亮 干脆地喊 1 2 同时做出整齐的动作 1 准 备 部 分 12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二 准备运动 1 上肢运动 2 腰部运动 3 膝关节运动 4 腕踝关节运动 5 弓步压腿 6 仆步下压 7 立位体前屈 8 自选运动 4 二 准备运动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X X X X X X X X 4 8 3 三 跳绳 3 三 跳绳 组织 同上 要求 1 分钟内跳到达标中的 100 分 否则再跳半分钟 11 5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一 手撑高处俯卧撑 5 一 手撑高处俯卧撑 组织教法 1 教师示范 2 分组进行练习 3 互相纠正错误姿势 1 二 屈腿跳 1 后屈腿跳 原地跳起 屈腿后踢 2 屈脚侧跳 3 双脚连续跳过皮筋 连续跳过 6 根 30 厘米高 的皮筋 看谁动作完成得快 又好 8 一 屈腿跳 1 后出腿跳 集体练习 2 屈腿侧跳 三人一组 3 双脚连续跳过皮筋 分四组进行 比赛 2 准 备 部 分 20 三 双手抛球 7 三 双手抛球 2 31 5 结 束 部 分 5 一 放松运动 拍手操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一 放松运动 组织 学生成四列体操队形 教师领 做 二 总结讲评 三 下课 师生再见 收回器材 预计平均心率 115 次 分预计运动密度 37 50 场地 器材 跳绳 学生自备 实心球 次 分 心率曲线图 授课班次401402403 记载日期 10 15 10 15 10 16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分 课 后 小 结 手撑高处俯卧撑应鼓励学 生经常练习 逐渐降低高度 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 材 内 容 1 抱球接力 2 双手下手垫球 第 15 课 教 学 任 务 1 通过抱球接力游戏 提高学生奔跑兴趣 发展跑的能力 培养团结协作 的集体主义精神 2 初步学习小排球双手下手垫球基本技术 懂得 一插 二夹 三抬臂 的基本方法 运动量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时 间 组 织 教 法 和 手 段 次 数 时 间 1 开 始 部 分 3 一 组织教学 宣布本课内 容 二 队列 立正 稍息 2 组织 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队列要求 立正时身体直 两脚跟靠拢并齐 脚尖向外分开 稍息时左脚顺脚尖方 向伸出大半脚 1 准 备 部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内容 由轮流小组长自选的 经教师指导过的游戏 5 一 5 分钟自选游戏 组织教法 分四组 由轮流小组长组织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3 二 准备运动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