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航摄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_第1页
曲靖市航摄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_第2页
曲靖市航摄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_第3页
曲靖市航摄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_第4页
曲靖市航摄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航摄像片控制点布设 1 航摄像片采用国家遥感中心 PT 1 型印相机晒印 1 观测片 控制片晒印应选择变形小的涤纶软片要确保压平晾好 力求减少像片影像的伸缩变形 2 像片影像必须清晰 色调一致 反差适中 层次丰富 能够清 晰辨认与航摄比例尺相应的细小地物影响和建立清晰的立体模型 以确保刺点 立体量测度精度 3 光学框标的影像必须 100 齐全 清晰 完整 4 观测片不应有划痕 静电斑痕 折伤 脱胶现象 2 航摄像片外业控制点选点 刺点应满足 1 外业像控点以刺点为主 像片控制点在实地判别精度 刺点和 刺控直径 0 1mm 必须用细针尖刺点 点位在像片上影像清晰并和 实地位置明显一致 2 点位目标应选在像片清晰 明显的良好细小线状地物交点 折 角顶点或影像小于 0 2 mm 的点状地物中心 弧形地物及阴影遮盖 影像模糊地物不应作点位目标选择 3 像控点布点要求航向间隔三条基线布设一对平高点 即四个像 对 五张像片 周边布设四个高点 平面和高程点 选刺困难地区 可适当放宽一条基线 4 点位选择必须达到选点要求 保证 GPS 接收机观测条件 5 像控点选刺在局部高差变化不大的位置 当点位与地面不在一 平面时 如房顶 围墙 堤坝等位置 应用钢尺量测点位至地面比 高 量测精度至 0 01m 并详细绘出点位略图和断面图 6 像控点距像片边缘不小于 1 5cm 距各类标志物不小于 1 0mm 应选在航向或旁向重叠中线附近 离开方位线的距离 航 向应不大于 1 5cm 旁向应不大于 4 5cm 当旁向重叠过大 不能满 足要求时 应分别布点 当旁向重叠较小使相邻航线不能公用时 应分别布点 此时控制范围所裂开的垂距小于 1 cm 困难时应不大 于 2 cm 7 像主点落水时 落水像对应全野外布点 区域网内不应有影响 内业加密的像对 3 像控点点位布设点后的整饰规格要求应按 规范 附录 L 规定 1 像控点位置在像片正面判刺后 应立即在像片背面相应位置于 实地绘制点位平面位置放大略图 同时对实地点位用红油漆标写与 像片上一致的编号 2 平面位置略图地物一律用双线表示 点位文字说明字头朝北 述叙详细 确切易读 3 像控点选定刺点 整饰后 必须由一作业人员实地核对检查 刺点者和检查者均应签名负责 4 像片控制点选刺后提交的资料 1 像控点选刺像片及整饰后详细说明 2 选刺点技术总结或技术说明 3 质量检查验收报告 二 像片控制点联测与数据处理 1 像片控制点联测采用 WILD200 型双频 GPS 卫星信号接收机四台 两两组合星形构网 快速静态同步观测 观测质量应按 GPS 规程 二级点规定作业 1 GPS 联测以测区内布设的三 四等和一级控制点二点为主站 作为固定参考点 像控点即为流动站 参数设置 采样率 10 秒 历 元 观测时间 10 分钟 卫星高度角 15 GPS 6 有效观测卫 星数 5 颗 2 作业时应选择有效观测卫星与测站组成的几何图形应尽可能坚 强 做好 GPS 卫星可见性预报 选择最佳观测星组 安排好观测计 划 编制作业方案 确保观测质量 3 GPS 接收机安置天线对中误差 3 mm 定向标志概略指向北 方 误差不宜超过 5 基座汽泡居中 观测前后应各量取仪器高一次 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于 2 mm 取平均值作为最后仪器高 4 GPS 接收机启动观测前 应检察各项设置是否正确 观测时应 停止对讲机通话 并纺织人和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5 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观测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 确 保数据不丢失 6 当像控点选在距离 5 万伏以上超高压线 200m 内或大功率无线 电发射源 400m 内又无法改选时 应使用测距仪或全站仪按 规范 二级导线精度要求 极座标法测定 2 高程联测点 采用测区内不低于四等精度高程控制点联测 高程 联测点应均匀分布整体平差时 已知高程点不少于 10 点 或用二个 固定参考点为四等以上水准点作起算推算一个像控点 3 像片控制点 GPS 观测数据处理采用 WILD SKI 随机软件和同 济大学提供的 TGPPS 软件完成基线向量的解算以及同步环复测 基线向量的检核 解算数据的后处理 1 同步观测座标分量及环线相对闭合差精度要求按 GPS 规程 二级点要求执行 其点位中误差不大于 5 cm 高程误差小于 1 10 等高距即 5 cm 2 基线向量解算和二维约束平差采用信号 距离 差分原理对观 测信号数据处理解算固定参考点 测站点 到流动点 像控点 的 基点分量 X Y 及像控点成果及精度信息 3 对所联测的像控点高程应采用正常高程平差计算 用 5 个高 程联测点 进行 GPS 高程二次曲面或平面拟合计算 用 5 点作检 核点用 力求达到土根级水准高程精度供 1 500 和 1 2000 比例尺 航内测图使用 4 像控点联测提交的资料 1 技术设计 2 像控点联测起算控制点成果表和像控点成果表及成果说明服展 点图 3 像控点外业联测记录概算与验算资料 4 像控点内业计算资料与软盘及精度统计 5 观测仪器检验资料 6 像控点联测点技术总结 7 像控点联测经二级检查 一级验收检查验收报告 三 像片控制点内业加密计算 像控点内业加密采用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电算加密 使用 APS P 型精度为 3 5 解析测图仪和西安测绘研究院 CCM 程序软件解 算 加密方法为航带网区域法 加密点平面精度相对于邻近平面起 算点的点位中误差 0 10mm 高程精度相对于邻近高程起算点 0 10mm 1 转刺和选点 专业加密点刺孔的大小和误差均不得大于 0 06mm 外业像控点一般不转刺 但要转标 内业加密点应选刺在 本片和相邻观测像片影像清晰 明显 易转刺和量测的目标点上 2 加密点数量和位置选择要求 1 平高定向点应在过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与旁向重叠中线的 交点 1cm 范围内选取 个别选点困难时可放宽至 1 5cm 加密自身 需要的连接点选刺在 1 3 5 2 4 6 六个标准点位附近 3 4 5 6 点应与测图定向点一致 其离方位线的距离应大致相等 且大于 5cm 当特殊需要增加连接强度时 可增选连接点的数量 当旁向重叠过大或过小应分别选点 但其两点旁向重叠中线垂足之 和不得大于 1 5cm 2 点位离各类标志要大于 1cm 点位距像片边缘不得小于 1 5cm 当量测采用辅助点定向时 应精确刺出像主点 在像主点与 框标连接距离像片边缘 1cm 处刺出辅助点 刺点误差不大于 0 06mm 3 沿河道 山谷 平坦地急剧转为山地等地段 以免出现相 对定向不定性 注意标准点之间高差不宜过大 并在地形变换处每 像对中增选 1 2 点 在较大河流 水库地段 每隔 10 15cm 要选 刺水位点备水系平差使用 4 为便于航测原图的室内抽样检查 可依据抽样检查方法在 行选刺备查点 5 自由图边应顾及测图面积 把点选在图廓线 测区边界外 6 为了便于立体观测 像对内点刺孔 只准刺一次 2 4 6 点刺在右像片上 其余均刺在左像片上 3 加密点座标量测 摄像机摄像内方位元素 焦距 FK 153 626 mm 像主点座标 框标距 1 量测像点座标所使用的座标量测仪应处在良好工作状态 按 规定 检验合格 2 像点座标量测定向采用解析框标定向 要求像片应压平 量测系统调整焦距应清晰 量测采用单人观测 每点切读两次 读 数较差 X Y 不应超过 0 04mm p q 不超过 0 03mm 两人对测较 差 X Y 不应超过 0 05mm p q 不应超过 0 04mm 模型连接点较 差 0 05mm 3 采用像主点归心点辅助定向时 前后像对应进行同一座标 检核 其较差不得大于 0 05mm 辅助点位中误差应小于 0 02mm 4 沿航线方向的自由边必须对测 当采用辅助点方位线定向 时 两人测量较差 X Y 不应大于 0 06mm p q 不应大于 0 04mm 在限差内采用中数或主测者数据 5 框标距宜采用航线的首 中 末三片量测或分片量测 量 测精度 0 01 mm 4 加密点平差计算 1 平差计算上电算机前应按使用程序规定 正确编写信息数 据和标志 并要认真校对 做到准确无误 2 按规定对像点座标进行系统误差改正 要求利用座标量测 仪量测的框标距 片片纠正焦距 3 相对定向 标准点残余上 下视差 q不应大于 0 005 mm 检查点残余上 下视差 q不应大于 0 008 mm 4 模型连接较差 s 0 18 m z 0 29 m 5 绝对 大地 定向 平面位置限差基本定向点 0 25mm 多余控制点 0 44mm 公共点较差 0 56mm 区域网 点 0 70mm 高程限差 期定向点 0 10m 多余控制点 0 23m 公共点较差 0 29m 区域网点间 0 36m 6 加密点的中误差按航线网区域网进行估算 控制点中误差 m控 n 公共点中误差 m公 dd 3n 式中 为多余野外像控点的不符值 m d 为相邻航线或相 邻区域网之间公共点的较差 m n 为评定精度的点数 7 加密接边取相邻 航线 区域网之间公共点接边平面和高 程较差均不得大于绝对 大地 定向各项限差规定 取中数作为最 后值 5 像片加密点量测 平差计算后提交下列资料 1 技术设计 2 加密点量测数据软盘 加密点位说明及整饰 3 加密点平差计算成果资料及精度统计 4 技术总结或技术说明 5 航内加密经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资料院级检查验收报告 四 航内解析法数字化测图 航摄数字化测图是经过航片数据采集 数据编码和计算机 处理 自动绘图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使用无锡产 HJT 2 型解 析测图仪及随机软件 JX 用航片采集各种地物 地貌等地 理信息 数据编辑后自动生成图形文件 第二阶段使用 Roland dps 3500 自动绘图仪绘制成经热处理的聚酯薄膜原图 提供给野外对照检查 数字化或测算法修补测绘及地理调查注 记 或高程注记点补测之用 1 解析测图仪及数控绘图仪等均应处在良好的作业条件下 方可进行作业 根据仪器使用说明和操作技术要求及规定代码 采集像片内控 1 500 和 1 2000 比例尺地形图中要求内容的各 地物 地貌绘图信息和地形图注记信息 测图定向 内定向时测标严格对准框标 框标座标量测误 差不得大于 0 02mm 相对定向各点的残余上 下视差不得大于 0 008mm 主点附近不应有残余上 下视差 绝对定向的平面 座标误差最大不超过 0 15m 高程定向误差不得超过 0 1m 基本等高距 1 500 比例尺为 0 5m 1 2000 比例尺 2 5m 2 测绘信息数据采集 1 地物 地貌各要素数据采集原则 1 500 比例尺图属固定 地物均全要素采集 临时性地物可取舍 1 2000 比例尺 图 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按现行 规范 要求执行 代码 分类依据现行 图式 2 细部点数据采集点位选择原则 独立地物测定其外围轮廓 依比例尺 或中心 不依比例尺 线状地物测定边沿线 如 道路 房屋河流等 或中心线 如管线等 两边沿平行的线状 地物测一边和宽度 通过软件功能标出 如铁路 围墙等 地 貌测量地形特征部位 细部点选择测定位置和高程注记详见附表 1 规定 3 根据测图软件要求 对航片进行认真判读 区别各类地物 地貌 依据其特征测定其平面位置和高程 其地物点点位中误差 城区 平地 0 5mm 旧街坊 山地 0 75mm 地物点间中 误差 0 4mm 高程主机点每 100cm2内有 5 20 点高程注记 一般注记点高程中误差 0 15m 1 500 比例尺等高线插求点 高程中误差 0 34m 1 2000 比例尺等高线中误差 1 3m 均相 对于邻近起算点的中误差 4 航片地物 地貌信息数据采集代码分类按附表二要求 测量控制点 居民地房屋和垣栅 工矿建筑和其他设施 交通及附属设施 管线及附属设施 水系及附属设施 境界 地貌和土质 植被 说明注记 5 测绘等高线时要用测标切准模型描绘 在等倾斜地段 相 邻两计曲线间距离在图上小于 5mm 时可只绘计曲线 首曲线可 以插绘 但对地形坡变化较大的山顶 鞍部 台地等复杂地形等 高线应逐根采集 为确切表示地貌特征 在平缓的山地 凹地等 应加绘间曲线补充 高程注记点应切读两次 1 500 读数较差一 般不大于 0 2m 取中数至 0 01m 时 1 2000 大于 0 4m 取中数 到 0 1m 并以等高线高程相一致 图上需要注记的相对比高 1 500 大于 0 5m 时 1 2000 大于 2m 由测标量测注记 高程采 用全注记 小数后 1 500 比例尺注至 0 01m 1 2000 注至 0 1m 建城区可不划等高线 但城郊结合部等高线应正确交待至地 物上 不能中途断绘 m 6 图幅拼接应严密接好 自由图边除保证满幅外 应测 出图廓外 6mm 地形图接边差不大于地物平面位置及高程中误差 的 2 2 森林 隐蔽 阴影等其他特殊困难地区不得超过 3 2 倍 小于限差时应平均配赋 应保持地物 地貌的相互位置和走 向的正确性 7 当航摄像片上被高大建筑或高大植被阴影遮盖部分 应在成图 仪器上尽可能测出能见部位地物 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否则可 留出空白区 在输出原图时用红铅笔在薄膜原图背面作出提示 由 野外调绘时补测 3 数控绘图仪输出应在经热定型处理厚度 0 07mm 变形率小于 0 2 的 聚酯薄膜上绘出 方格网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之差 0 15mm 图廓 对角线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 0 2mm 座标网线粗度 0 1mm 输出 原图应做到 1 地物 地貌各要素应主次分明 线条清晰 位置准确 交接清 楚 2 高程注记的柱子字迹要清晰整齐 3 各项地物地貌均应按 图式 规定的符号绘出 4 等高线需合理 光滑 无遗漏 并与高程注记点一致 5 图幅号 方格网座标 数据采集者姓名及测图时间应书写正确 齐全 6 修测绘图仪输出的地形原图要用不同于原图颜色的钢笔或圆珠 笔 为原图数字化提供明显的修改依据 4 图幅分幅按 图式 分幅规定 采用 50 50cm 正方形正规分幅 图幅号以西南角纵座标 X 横座标 Y 以公里为单位 X 图幅前号 Y 图幅后号 前图号 后图号 注于原图图廓正中上方 5 提交资料 1 技术设计 2 航测内业地形测量聚酯薄膜原图和地形图图形文件 3 观测像片和控制像片 4 仪器定向观测资料及定向误差统计 5 仪器检验文件 6 航内成图细部点原始书记采集软盘 7 技术总结或技术说明 8 航内成图质量检查报告 五 航测图外业调绘 航测外业调绘工序分 外业检查 修测 地理调查 高程注记 测定等工作 经完成的外业地物 地貌信息数据采集或原图数字化 采集数据加以编辑处理 最终形成航测解析法数字化地形图 再通 过数控绘图仪直接输出地形图 回放图 和存入软盘提供使用 1 航测内业输出的原图需经 100 外业实地对照检查 各类地 物于解析点坚决相对位置点位中误差 0 5mm 地物点之间相对 见中误差 0 4mm 城区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 1 500 比例尺 一般注记点 0 15m 郊区丘陵地 0 25m 山地 0 34m 1 2000 比例尺一般注记点 0 6m 郊区丘陵地 1 0m 山地 1 3m 为合格 2 每幅图外业检查点 平面不少于 40 点 高程不少于 50 点 检查点应均匀分布 局部精度超限应局部修测 整幅精度超限 应 整幅重测 整幅精度超限 应整幅重测 当整幅地物点中误差超过 图上 0 5mm 时该图幅应退回航内重测 高程中误差超限时 该幅航 测高程不能采用 应全野外补测高程 以保证数字化地形图质量合 乎 规范 要求 3 由于航摄后实地地物 地貌改变以及航内测图对航片影像判 读不准 阴影遮盖 树林掩盖 像片影像不清等诸多影响 导致航 内成图有漏测 地物 地貌符号用错 地物 地貌交待不清或外围 轮廓有错等情况 需从外业调绘时发现 应根据实地情况进行局部 修测 补测 修测房屋建筑以航内成图原则一致 以房檐为主测定 在沿 道路一侧测定房角用 5mm 长间隔 1mm 虚线联线表示悬空建筑遮盖 部分 临时性建 构 筑物及临时设施等可不测 地形图取含原则 按 规范 要求进行 表示符号 方法按 图式 规定进行 4 修补由于航内漏测及航片阴影遮盖等的地物 地貌变化区 用全站仪解析法数字化测绘 当用解析法测绘有困难时 对小面积 修补测绘亦可用航内原图中已有地物 地貌为依据 用解测算法测 绘 再经数字化仪采集数据编辑于数字化图上 地形图航内修改及航外修测原图上线划不能括去或擦掉应保留 用打 表示 修改及修测内容一般用铅笔修改修测 以便数字 化补充采集及原有数据进行编辑修改 完成地形图全数字化 高程注记点平面位置按 规范 规定位置注记 除水平梯田田 面高程可以在本块田地内移位注记外 其他高程注记点不应位移 5 图上电杆 电力 电信等 管线检查井 窨井盖中心 1 2000 比例尺图直线上课适当取舍外 应全部用解析法补测 并区别注明 功能 功率和分类 在建成区内用解析法补测确有困难时 可用图 解测 算法不少于三点起算交会补测 交会示误三角形内切圆不应大于 0 5mm 或取中位置与各方向垂足距不大于 0 4mm 图幅内已有三 等以上水准点应用解测算法补测 各种用图解测算法补测的点位都 应经数字化仪采集为数据后编辑于数学化地形图上 6 原图数字化补充采集应依据调绘时用图解测算法修 补测后 的原图 采用数字化仪采集数据 补充编辑于数字化地形图软盘内 精度要求 控制点采集 0 1mm 其他地物点采集 0 2mm 等高线 及地貌采集曲线位移 0 3mm 7 地形图地理调查注记 1 对居民地的地名 街道 厂矿 政府 企事业单位 广场 风景名胜区 文物 古迹 河流 沟渠 山川等地名调查 注记 要求符合政府地名主管部门正式命名 用字规范 注记位置正确 法定名称不得任意改变 不准用同音字 谐音字替代 2 对植被 森林 疏林 经济林 果园 草地 休耕地 旱 地 水田 经济作物 竹林 场地等用地类界认真区分 按 图式 规定简注种类 无明显地类界的灌木丛疏林石 块密集地人行道行树等可不测地类界只按相应符号表示 3 建 构 筑物结构及层次 1 500 比例尺图要区别绘 以 砖 表示砖木结构 混 表示混凝土与砖 石混合结 构 砼 表示钢筋筑混凝土结构 土 表示土木结构 结构用文字注记 层次用数字注记 1 2000 比例尺图只注 层次 不注结构 农村成片的 1 2 3 层房屋不注结构 不注层次改绘晕线 四层以上注层数 4 对军事机关 军事基地及保密单位一律不注名称 其内部 地物 地貌不需补测 修测 只检测外围界址即可 5 图幅名称选择本幅图内有代表性的地名或单位名命名 不 超过 5 个字 接图表内注图名 6 提交资料 1 技术设计 2 经航测外业调绘合格的地形原图 图幅接合图表 3 图根点 修 补测测站点原始观测 计算数据及成果表 成 果说明及展点图 4 外业检查记录及精度统计说明 5 修 补测地形图数据采集原始数据软盘及草图 6 调绘成图技术总结或技术说明 7 经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后的质量检查验收报告 六 六 数字化地形图编辑和输出 数据处理和编辑是数字化地形图的重要环节 它直接影响最后输 出的地形图图面质量和数字化地形图在数据库中信息的管理 航 内和航外数据采集的原始数据经计算机数据处理 生成图快文件 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图形 然后在人机交互下对地形图修改 增 删和编排的编辑 生成数字化地形图的图形文件 本工序的编绘 采用地质大学 MAPCAD 软件 由 Designlet750c 绘图仪输出经热 定型聚醋薄膜原图 即回放图 1 数据分层要求 1 测量控制点 图廓 方格网及图名 图号 点名或点号 2 居民地房屋和垣栅 砼 混 砖房 土房 围墙 栅栏 等及地名名称 3 工矿建 构 筑和其他设施 矿山 工业 农业的建 构 筑物及相应附属设施 单位名称 4 交通及附属设施 铁路 公路 乡村路和相应附属设施 及名称 5 管线及附属设施 供水 排水 电力 电讯 煤气 工 业管线规划线和行营附属设施及文字简注 6 水系及附属设施 水库 河流 沟渠和相应附属物 设 施及名称 7 地貌和土质 离散点高程 地貌等高线 冲沟等及坡坎 比高 山名等文字注记 8 植被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及地类界和名称简注 9 说明注记 图廓注记 2 数字化地形图的编辑原则要求按 图式 规定执行 1 居民地 按航测地形图特点 沿道路旁的悬空建筑物边 沿线用实线表示 其他被遮掩部分的边沿用虚线表示 虚线划分 5mm 间隔 1mm 道路与街区衔接 建筑物 与坡坎衔接等预留 0 2mm 2 独立点状地物 两独立地物相邻很近 同时按准确位置 表有困难时 可将高大突出的准确表示 另一个移位 0 2 mm 表示 但应保持互相的位置关系 独立地物与房屋 道路 水系等其他地物重合时 可中断其他地物符号 间隔 0 2mm 以保持独立地物的完整合时 可中断其他 地物符号 间隔 0 2 mm 以保持独立地物的完整性 3 交通 道路边线与房屋 围墙等建筑物或与地埂边线重 合时 可以建筑物边沿或地埂边沿替代道路边沿 铁路 与道路水平相交时 铁路符号不中断 间隔铁路 0 2 mm 公路路堤 堑 边线 两者重合时可将其中之一位 移 0 2 mm 4 管线 城镇建成区内 电力线 通讯线可不连接 但应 绘出连线方向 同一杆上有多种线路时 表示其中主要 的线路 但各种线路走向折出 变坡处必须取杆架外 直线部分适当取舍 保持图上约 50 mm 有杆架位 5 水系 河流遇桥梁 水坝 水闸等应中断 水涯线与陡 坎 水涯线与斜坡重合时 仍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 6 等高线 城镇建成区内可不绘等高线 用高程注记点替 代 等高线遇房屋及其他建筑 双线道路 路堤 路堑 坑穴 陡坎 斜坡 湖泊 水库 双线河渠 池塘及注 记等均中断 当等高线的坡向不便判别时应加绘示坡线 7 植被 同一地类界范围的植被 其符号可均匀配置间隔 不超过 3cm 同一地类界范围内有二种以上植被示其符 号可按实地情况配置 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 号重合时 将地类界位移 0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