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特殊问题的康复_第1页
第十六章特殊问题的康复_第2页
第十六章特殊问题的康复_第3页
第十六章特殊问题的康复_第4页
第十六章特殊问题的康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特殊问题的康复特殊问题的康复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一 掌 握 1 关节挛缩的评定和康复治疗 2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的评定和康复治疗 3 骨化性肌炎的康复评定和治疗 4 骨不连的康复评定和治疗 二 熟 悉 1 关节挛缩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2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分期 3 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特点和分期 4 骨不连的临床特点 分类和诊断 内容精要内容精要 第一节 关节挛缩 一 概述 在外伤或肢体关节周围发生病变 手术及外固定以后 未经系统的 康复治疗 特别是不适当的外固定 超时间的外固定都将导致关节囊的 挛缩 关节周围韧带的纤维化 周围肌肉的废用性萎缩 烧伤后关节周 围的瘢痕组织及手术后产生的切口瘢痕发生皮肤挛缩 长期卧床 错误 性的姿势体位造成的关节挛缩 均可使关节运动受到限制 僵硬 甚至 关节强直 二 临床特点 1 有外伤手术史或肢体关节的炎变 产生疼痛限制了关节 活动 2 关节周围有皮肤瘢痕存在 3 关节处于限制性体位状态 活动受限 4 关节周围组织或同侧肢体有明显肌肉萎缩 肌力减退 5 上 下肢均有功 能障碍的表现 下肢可有步态的改变部分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6 X 线检查常 能提示关节骨质的改变和骨化性肌炎及内固定物的不合适固定等限制关节活动 的因素 三 康复评定 1 致病原因评定 2 瘢痕评定 3 肌力和关节的活动范 围评定 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四 康复治疗 1 运动疗法 以增加关节运动范围为目的 同时增强肌力 耐力和功能性运动 2 矫形器的应用 装配合适的支具或夹板 在关节功能训 练后 用支具或夹板将关节固定在一个比较适当的抗挛缩位置 防止挛缩进展 保持关节治疗的效果 3 牵引术 4 压力治疗 采用压力绷带 压力性装置 间歇式梯度压力治疗仪 对瘢痕进行压力治疗 5 步态训练 将增加关节活 动度 增强肌力训练和步态训练结合起来 用行走辅助装置 增加其站立 行 走的时间 纠正错误步态 6 手术松解 7 作业疗法 8 心理治疗 9 物理因 子治疗 在治疗前后均可采用蜡疗 光疗 超声波 超短波 微波等治疗 10 中医 中药治疗 第二节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 CRPS CRPS 是 继发于意外损伤 重大疾病后出现的以严重顽固性 多变性疼痛 血管舒缩失衡 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骨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反射性交感营 养不良称为 CRPS I 型 由神经损伤引起的灼性神经痛称为 CRPS II 型 尚无一 致诊断标准 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清楚 一 临床表现 1 CRPS 的临床表现 包括感觉 运动症状和体征 如水肿 皮肤血流改变或异常出汗活动的三联征 1 CRPS 型的诊断标准 有引发 疼痛等症状的损伤和制动病史 持续疼痛 异常性疼痛 疼痛区域间发性 水肿 皮肤血流改变或疼痛区域异常出汗 可看到运动失调 营养改变 如 指甲和毛发改变等 其中 必须符合 2 CRPS 型诊断标准 神经损 伤后存在持续的疼痛 但不局限于该神经分布区域 有明确的间发性水肿 皮肤血流改变或异常促汗活动 排除可以解释疼痛和功能紊乱的其它疾病存 在 其中 均需符合 2 分期 CRPS 临床上可分为 3 期 第一期 急性期 第二期 营养不良 期 第一期发病后的 3 6 个月 第三期 萎缩期 起病后 1 年发生 二 康复评定 1 感觉测试 2 运动测试 3 自主神经测试 4 营养机能障碍测试 5 肢体 X 线摄片 MRI 6 药物对照试验 三 康复治疗 CRPS 的治疗是困难的 治疗的最终目的是缓解疼痛 恢复功能 改善心理状态 通常采用综合疗法 包括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神经调节 心 理治疗等 CRPS I 型和 CRPS II 型的治疗方法类似 其他治疗 传统医学 如针灸 穴位治疗 推拿等 第三节 骨化性肌炎 一 概述 骨化性肌炎 myositis ossificans 又称异位骨化症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或异位骨化 ectopic ossification 其特征为关节附近正常软 组织内有新骨形成 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确 通常有 3 种学说 血肿骨化 纤维组织转化 骨膜生骨 二 临床特点 1 分类 异位骨化分为 3 种类型 1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2 骨膜性 骨化性肌炎 3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2 临床分期 第一期 即伤后 1 2 周 局部软组织炎症反应 第二期 2 周 骨化进行期 第三期 骨化静止期 3 症状与体征 创伤后关节部位 局部手术创伤较重 血肿较重的部位 或者反复较重手法按摩整复 强制性被动活动的部位 可以发生在任何肌肉部 位 多以屈肘肌 股四头肌和股内收肌 较为常见 如果合并明显的相应部位 的肢体麻木 感觉减退等神经症状 或者存在关节功能障碍 说明了其症状较 早期复杂 成熟期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注意与其它骨肿瘤 如骨肉瘤等鉴别 防止误诊 骨化性肌炎通常发生在邻近长骨的骨干部分 沿 骨干方向排列 呈层状 以股 肘 臀部多见 伤后出现局限性肿块 逐渐增 大 变硬 伴有疼痛 引起关节活动度受限 4 X 线片检查 结果最初显示软组织密度增高 无任何结构 逐渐肿块内 呈毛状致密像 邻近骨有骨膜反映 显示高密度云雾状钙化 或类似骨结构高 密度影 局部有新生骨像 成熟的组织骨化像逐渐明显 肿块机化与邻近骨皮 质和骨膜之间有透明带 为外周骨化明显致密 其内为骨小梁 5 同位素骨扫描 在创伤早期即可获得阳性结果 显示软组织内浓集 6 CT 检查 可以显示分辨其不同层次 提供异位骨化区与周围组织的关 系 八 诊断 依据创伤病史 肌肉有硬性肿块 伴有疼痛或局部压痛 可 致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依据 X 线片 同位素骨扫描或者 CT 检查结果对诊断 有重要价值 三 康复评定 一 X 线片确定骨化范围及程度作为重要依据 X 线 Hemblem 分级法 级 异位骨累及患病区的范围不超过 1 3 受累范围在 1 3 2 3 之间 受累范围超过 2 3 关节活动受限 二 疼痛程度评定 VAS 评分 疼痛评分量表 三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对受损关节活动范围进行测量 四 临床检查 依据查体情况 损伤病史 局部症状确定 四 康复治疗 目前 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手术时机尚存在争议 手术的适应证也没 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不妨碍关节活动的骨化性肌炎无需治疗 对关节活动障碍 者 于骨化停止后 可做手术治疗 对于成熟的骨化而影响关节功能者 手术 切除是骨化组织和关节松解手术 被认为是唯一解决严重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 一 手术治疗适应证 关节功能障碍明显 无关节功能障碍 但 疼痛症状明显 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有前臂或手的神经损伤或卡压症状 与骨肿瘤 尤其是恶性肿瘤难以鉴别者 手术切除要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 二 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术中应彻底切除骨化块 同时应切除周围薄 层纤维瘢痕组织 手术中尽可能用锐性剥离 减少对周围组织挫伤 对于 伴有关节功能障碍者 术中松解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组织损伤 防止再次机化 术中严格止血 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 手术结束前 可用大量生理 盐水冲洗术区 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可以防止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形成 在骨化 性肌炎手术过程中也可以降低复发率 切除严重的局部骨化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掌握手术时机很重要 较早期实施再次手术 将会引起更严重的骨化 导致 手术失败 手术时机通常在骨化成熟静止期 即当 X 片上显示成骨均匀一致 边缘清晰 范围缩小 大约 6 月以上时间为宜 手术切除一段骨化组织 恢复 关节活动即可 并不需要全部切除 三 康复治疗 强调在软组织损伤早期 即开始采用积极 合理地处理方式 科学地应用物理治疗与运动训练手段 可以有效地防治软组织骨化 1 运动疗法 正确的运动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骨化肌炎的发生 促进关节功能的恢 复 创伤与术后切忌使用粗暴的被动运动训练 以免加重软组织损伤 促成骨 化肌炎 推荐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渐进性活动度与肌力训练的运动方式 人工关 节置换术后或骨折术后尽可能在早期就开始肌肉等长收缩及合理的关节活动度 训练 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2 物理治疗 1 超短波 损伤后无出血倾向即可开始治疗 双电极患部对置法 采用 无热量 10 15 分钟 1 次 日 5 10 次为 1 疗程 2 蜡疗 敷蜡法 用于无出血倾向的局部软组织 温热量 20 30 分 钟 每日 1 次 起到促进软组织血液循环 消炎止痛的作用 若疼痛与肿胀明 显者 可先敷蜡后 再冷敷 5 10 分钟 减缓局部组织血管扩张和充血 3 磁场疗法 患部对置法 可选用电磁法或脉冲电磁法 15 20min 1 次 d 疗程视情况而定 4 毫米波 用辐射头对准痛区或相应穴位 30min 1 次 d 10 次 1 疗程 5 冷敷 用冰块或冷敷用具 局部冷敷 15 20min 次数依具体情况而 定 3 药物治疗 吲哚美辛 消炎痛 每日 3 次 每次 25mg 口服可以预防异 位骨化 第四节 骨不连的康复 一 概述 骨不连 nonunion 的定义通常是指骨折修复的正常愈合过程终止 骨 折处不能发生骨性连接者称为骨不连或称骨延迟愈合 delayed union 骨折 不愈合 fracture nonunion 通常指在骨折后 8 个月未愈合者为骨折不愈合 或骨不连 骨不连的原因比较复杂 常见的原因为骨折治疗时未恢复骨折部位骨骼的 连续性和力学完整性不足 或是移植骨与宿主骨固定不牢固 接触不紧密有关 或者给予 超前 的康复步骤 过早负重或弃拐 造成骨折端移位或不愈合 骨折延迟愈合是指骨折在正常愈合所需时间 即 4 个月内仍未达到骨折完全愈 合的标准 称为骨延迟愈合 二 临床特点 一 影响骨愈合的因素 1 生物学因素 即骨痂形成障碍 异常分化 骨痂钙化障碍 局域性加速 现象低下 骨塑型异常和力学等因素 2 力学因素 骨折后过多 过少负荷均 对骨折愈合都有不良影响 骨折愈合的应力 如断端间的剪切应力或旋转应力 都可以产生骨折端的不利活动 3 创伤 直接暴力损伤容易对骨折周围组织造 成严重的损伤导致骨折部位血供不良 4 感染 感染影响骨折部位血肿形成或 机化 导致骨折端吸收萎缩 5 固定问题 骨折端固定方法不当 过度牵引 骨折固定范围不够 固定时间过短 内固定松动 弯曲和折断等 6 软组织损 伤 如果骨折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或存在骨质缺损 则愈合困难 甚至不能愈合 二 分类 1 肥大性骨不连 hypertrophic nonunion 2 营养不良性骨不连 malnourished nonunion 3 萎缩性骨不连 atrophic nonunion 4 感染性 骨不连 infected nonunion 5 滑膜性假关节 synovial pseudarthrosis 三 诊断 骨不连通常是指在骨折 8 个月后骨折两端未能达到骨性连接者 骨折端有 异常活动 疼痛 畸形与肌萎缩 骨传导音降低症状与体征 X 线片检查 骨 髓腔造影技术 高分辨率 CT 诊断 三 康复评定 1 骨折愈合分为三期 血肿机化期 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塑性期 2 骨折愈合标准 1 一期愈合 2 二期愈合 3 临床愈合 4 骨折 牢固愈合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