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文学常识归纳_第1页
初中中考文学常识归纳_第2页
初中中考文学常识归纳_第3页
初中中考文学常识归纳_第4页
初中中考文学常识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常识复习 分类记忆分类记忆 中国古代作家 链接详情 1 论语 十则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鲁同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论语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 20 篇 是儒家经典著 作之一 2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人 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 是一部记录孟 子及其弟子政冶 教育 哲学 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动力的书 名句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出自 孟子 分孙丑 富贵不能淫 贫 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出自 孟 子 膝文公章下 孟子说 大而化之谓圣 意思是说道理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 就叫做圣人了 3 列子 汤问 作者列子 名寇 又名御寇 郑国人 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 故事 愚公移山 选于此书 札 qi 人忧天 出自 4 庄子 庄子 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名周 宋国蒙 今河 南商丘东北 人 战国时哲学家 思想家 文学家 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他继承并发 展了老子的思想 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世称 老庄 与老子并称为 道学之祖 5 墨子 墨子 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 名翟 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作品 左传 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现在一般认为是战国初年根据各国史 料编撰而成 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的断代史书 左传 也称 春秋左氏传 左氏 春秋 汉代以后才多称 左传 它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 记录了当时的历史 对礼仪 规范 史记 司马迁 前 145 前 87 年后 字子长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夏阳 龙门 今陕西韩城 人 著有 史记 又称 太史公记 他记载了上 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 公元前 122 年 共 3000 多 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的史识 使 史记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纪传传体体通通史史 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 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 唱 无韵之离骚 战国策 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全书按东周 西周 秦国 齐国 楚国 赵国 魏国 韩国 燕国 宋国 卫国 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 分 为 12 策 共 33 卷 共 497 篇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三国志 是一部记载魏 蜀 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 其中 魏书 三十卷 蜀书 十五卷 吴书 二十卷 共六十五卷 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 220 年 到 晋武帝太康元年 280 年 六十年的历史 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 233 297 年 字承祚 西晋巴西安汉 今四川南充北 人 他少好学 师事 同郡学者谯周 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 当时 宦官黄皓专权 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 不肯屈从黄皓 所以屡遭遣黜 入晋以后 历任著作郎 治书待御史等职 280 年 晋灭 东吴 结束了分裂局面 陈寿当时四十八岁 开始撰写 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 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 所以 三国志 便尊魏为正统 在 魏书 中为 6 韩非子韩非 战国末期韩国人 著名思想家 韩非子 一书 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第 2 页 共 8 页 曹操写了本纪 而 蜀书 和 吴书 则只有传 没有纪 记刘备则为 先主传 记孙权 则称 吴主传 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 也是 三国志 的一个特点 资治通鉴 是司司马马光光和他的助手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 体通史巨著 在这部书里 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 供统治者借鉴 书名的意思是 鉴于往事 资于治道 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所以叫 资治通鉴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 史学家 历仕仁宗 英宗 神宗 哲宗四朝 他主 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补充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 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 曾巩 王安石 苏洵 苏轼 苏辙 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 所以也称 唐宋散文八大家 其文 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 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 彪炳于文学之林 中国现当代作家 大陆 重要作家 1 鲁迅 七上 散文诗 风筝 选自 野草 鲁迅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浙江绍兴 人 生于 1881 年 死于是 1936 年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 小 说集 呐喊 彷徨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我们还学过他的 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处 朝花夕拾 七下 1 小说 社戏 选自 鲁迅全集 七下 16 散文 阿长与山海经 选自 朝花夕拾 八上 6 散文 藤野先生 选自 朝花夕拾 八下 1 散文诗 雪 选自 野草 八下 6 小说 故乡 选自 呐喊 九上 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选自 且介亭杂文 九上 16 小 说 孔乙己 选自 呐喊 九下 5 2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 四川乐山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 学者 代表诗集有 女神 星空 等 八下 7 雷电颂 选自 屈原 3 短文两篇 日 月 巴金 1904 年生 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 现代著名文学家 4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北京人 现代著名作家 作品集在 老 舍文集 里 5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 现代著名女诗人 作家 代表作 有诗集 繁星 春水 散文集 寄小读者 再寄小读者 往事 等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 品 七下 19 观舞记 九下 谈生命 6 闻一多先的说和做 闻一多 湖北人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著作收在 闻一多 全集 中 藏克家 现代诗人 出生于山东诸城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 以一篇 老马 成 名 l933年9月 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烙印 被誉为 农民诗人 7 春 朱自清 字佩弦 江苏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 诗人 学者 作品收在 朱自 清全集 里 我们还要学他的 八上 7 背影 8 苏州园林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字圣陶 以字行 江苏苏州人 作家 教育家 编 辑家 作品收在 叶圣陶集 里 更多见课本 大陆 一般作家 1 秋天 何其芳 四川万县人 现代诗人 评沦家 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字守常 河北乐亭人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 者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3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原名曹汉文 辽宁昌图人 现代作家 第 3 页 共 8 页 4 竹影 丰子恺 原名丰润 浙江崇德人 现代画家 散文家 5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字唐臣 江苏镇江人 中国桥梁学家 教育家 他主持修建 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著有 中国古桥与新桥 等 6 说 屏 陈从周 浙江杭州人 古建筑园林专家 著有 说园 等 7 大自然的语言 竺桢可 浙江上虞人 气候学 地理学家 8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湖南人 现代作家 历史文物研究家 9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江苏人 作家 10 吆喝 萧乾 作家 记者 翻译家 11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字卓如 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 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戊戌变法 其著作编为 饮冰室合 集 12 傅雷家书两则 傅雷 翻译家 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 翻译作品达34部 13 短文两篇 不求甚解 马南邨 邓拓的笔名 福建闽侯人 当代作家 14 诗两首 之 我爱这土地 艾青 浙江金华人 现代诗人 15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祖籍南京 生于杭州 诗人 代表作 雨巷 16 蒲柳人家 刘绍棠 北京人 当代作家 港台港台 1 诗两首 之 乡愁 余光中 台弯诗人 2 那树 王鼎钧 台弯当代作家 3 雨说 郑愁予 台湾诗人 4 我的母亲 胡适 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 5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台湾作家 6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本名刘侠 女作家 12 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 后来病情 恶化 她忍着病痛 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本文选自 杏林子作品精选 外国 英国 沙士比亚 济慈 印度 泰尔 日本 星新一 法国 雨果 莫泊桑 丹麦 安徒生 勃兰兑斯 波兰 居里夫人 外国 美国 海伦 凯勒 黎巴嫩 纪伯伦 苏俄 高尔基 普希金 奥地利 茨威格 外国作家作品识记外国作家作品识记 美国美国 1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莫顿 亨特 美国作家 本文选自 当代少年 2 诗两首 之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美国诗人 被认为是 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3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阿西莫夫 美国著名 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4 再塑生命 海伦 凯勒 美国女作家 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 但她自强不息 克服 第 4 页 共 8 页 巨大困难读完大学 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 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 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 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外国诗两首 之 黑人谈河流 休斯 美国诗人 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 被称 为 哈莱姆 美国黑人聚居区 的桂冠诗人 6 热爱生命 杰克 伦敦 美国小说家 7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 费 因格 年生 美国实业家 8 音乐之声 勒曼 美国剧作家 9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祖籍山东日照 1936 年出生 1976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0 邓稼先 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是我国 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 英国英国 1 荒岛余生 笛福 英国小说家 荒岛余生 节选自 鲁滨孙漂流记 2 蝈蝈与蛐蛐 济慈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3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和诗人 威尼斯 商人 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 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4 短文两篇 谈读书 弗朗西斯 培根 英国哲学家 作家 著有 随笔 新工具 等 苏俄苏俄 1 诗两首 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俄国诗人 他的著名诗作有 自由颂 致大海 致恰达耶夫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被誉为 俄罗斯 文学之父 2 夜 叶赛宁 俄罗斯诗人 3 变色龙 契诃夫俄国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 装在套子里的人 剧作 万里亚舅舅 4 外国诗两首 之 祖国 莱蒙托夫 俄国诗人 5 蜡烛 西蒙诺夫 苏联作家 6 海燕 高尔基 前苏联作家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列宁语 社会主义现 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法国法国 1 马 布封 法国博物学家 作家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 并用 40 年的时间写 成了 36 巨册的 自然史 2 绿色蝈蝈 法布尔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3 最后一课 都德 法国作家 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法国作家 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 项链 羊脂球 等 我们还学过他的选自 羊脂球 的 我的叔叔于勒 5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 巴黎 圣母院 悲惨世界 九三年 等 本文选自 雨果文集 我们还学过他的 九 上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本文也选自 雨果文集 6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法国哲学家 作家 评论家 著有哲学著作 存在与虚 无 等 波兰 波兰 我的信念 玛丽 居里 即居里夫人 波兰人 著名科学家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 奖 第 5 页 共 8 页 丹麦 丹麦 1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 丑小鸭 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本文选自 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出自于 此的还有 七下 3 丑小鸭 2 人生 勃兰兑斯 丹麦评论家 印度 印度 诗两首 之 金色花 泰戈尔 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奥地利 奥地利 15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奥地利作家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 创作方面 我们还学过他的 八下 4 列夫 托尔斯泰 黎巴嫩 黎巴嫩 1 组歌 浪之歌 雨之歌 纪伯伦 黎巴嫩诗人 画家 著有散文诗 集 泪与笑 先知 沙与沫 等 日本 日本 喂 出来 星新一 日本现代小说家 另 初中名著阅读的作家与作品 资料见全攻略或课本 七年级名著阅读 繁星 春水 冰心 伊索寓言 童年 高尔基 昆虫记 法布尔 八年级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 鲁迅 骆驼祥子 老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人传 罗曼 罗兰 九年级名著阅读 水浒传 傅雷家书 培根随笔 格列佛游记 简 爱 乔纳森乔纳森 斯威夫特是英国斯威夫特是英国 18 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他的小说名著他的小说名著 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 以清新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 小说讲述的是以清新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 小说讲述的是 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 大人国 飞岛以及马 慧 国等地的经历 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 大人国 飞岛以及马 慧 国等地的经历 其它 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游记 鲁滨逊漂流记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一 年龄称谓年龄称谓 01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02 孩提 指 2 3 岁的儿童 03 垂髫 指幼年儿童 又叫 总角 04 豆蔻 指女子十三岁 05 及笄 指女子十五岁 06 加冠 指男子二十岁 又 弱 冠 07 而立之年 指三十岁 08 不惑之年 指四十岁 09 知命之年 指五十岁 又 知天命 半百 10 花甲之年 指六十岁 11 古稀之年 指七十岁 12 耄耋 之年 指八 九十岁 13 期颐之年 一百岁 二 明清科举考试明清科举考试 起于隋代 盛于明清 清光绪 31 年废止 1905 年 1 等级 院试 又叫 童试 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 考上为 生员 即 秀才 乡试 又叫 秋闱 省级考试 生员参加 考上为 举人 会试 又叫 春闱 国家级考试 举人参加 考上为 贡士 殿试 国家级考试 皇帝主考 贡士参加 考上为 进士 其中 第一名叫 状元 第二名叫 榜眼 第三名叫 探花 2 内容 四书五经等 规定文章格式为 八股文 三 名词解释 一 文史典籍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史记 尚书 礼记 易记 春秋 第 6 页 共 8 页 四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四库 经 史 子 集 诗经 六义 凤 雅 颂 赋 比 兴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 也称 诗三 百 这些诗歌分为 风 雅 颂 三个部分 风 也叫 国风 是各地的歌谣 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同时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 才能 是 诗经 中的精华 诗经 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 并普遍采用 赋 比 兴 的手法 在章法上具有重叠句 反复咏唱的特点 其它 1 五更 我国古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 用鼓打更报时 也称 五鼓 或称五夜 一更 19 21 点 二更 21 23 点 三更 23 1 点 五更 3 点 5 点 2 社稷 社 是土神 稷 是谷神 古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3 溢号 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 以示褒贬善恶 如范仲淹 谥号为文正公 4 江 河在古文中特指长江 黄江 如 饮于河 渭 阳 阴 江南水北为阳 江北水南 为阴 古古代别称 1 桑梓 家乡 2 巾帼 妇女 3 须眉 男子 4 鸿雁 书信 5 社稷 国家 6 汗青 史册 7 轩辕 祖国 8 三尺 法律 9 谦称 自称 愚 鄙 敞 卑 窃 臣 仆 帝王自称 孤 寡 不谷 读书人自 称 小生 晚生 晚学 其它 在下 小可 老朽 妾 老纳等 10 敬称 称帝王 万岁 圣上 圣驾 天子 陛下等 称天子 殿下 称将军 麾 下 称对方或对方亲属 有令 尊 贤 仁 令 意思是美好 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 令尊 对方的父亲 令堂 对方的母亲 令阃 k n 对方的妻子 令兄 对方的哥哥 令郎 对方的儿子 令爱 对方的女儿 尊 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 称对方的父母 尊公 尊君 尊府 皆称对方父 亲 尊堂 对方的母亲 尊亲 对方亲戚 尊驾 称对方 尊命 对方的嘱咐 尊意 对方的意见 贤 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 称对方 贤郎 称对方的儿子 贤弟 称对方的弟弟 仁 表示爱重 应用范围较广 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称年老的为 丈 丈人 后来指妻父 又称 泰山 妻母称丈 母 泰水 称谓前加 先 表示已死 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 君 子 公 足下 先生 大人等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文体知识文体知识 一 古代文体略说一 古代文体略说 一 1 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它讲求文采 韵律 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 点是 铺采文 体物写志 侧重于写景 借景抒情 著名的赋有 杜牧的 阿房宫赋 欧阳 修的 秋声赋 苏轼的 前赤壁赋 等 2 骈文 这种文体 起源于汉魏 形成于南北朝 盛行于隋唐 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 世称 四六文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 堆砌词藻 往往影响内容表达 韩 柳提倡古文运动之 后 骈文渐衰 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 与朱元思书 3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 论 无大异 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 论说文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 马说 4 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它包括奏 议 疏 表 等 第 7 页 共 8 页 如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 如诸葛亮的 出师表 5 赠序 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 集而为之序的 称为赠序 凡是惜别赠言的文 章 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 内容多推重 赞许或勉励之辞 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 送东阳马生序 6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 铭 刻在牌上 放在书案右 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 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 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 叙述死者生平 加以颂 扬追思的 叫 墓志铭 7 杂记 包括 1 山川 景物 人事杂记 描写山川 景物和人事的 如 小石潭 记 2 笔记文 以记事为主 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 长的千字左右 内容丰富 有历史掌 故 遗文遗事 文艺随笔 人物短论 科学小说 文字考证 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世说新 语 就是这种文体 8 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 可以描绘名山大 川的秀丽瑰奇 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 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 也可以 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 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 描写生动 记述翔实 给人以丰 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 如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有带科学色 彩的 如郦道元的 三峡 有带抒情色彩的 如柳宗元的 小石潭记 9 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 通过丰富的想像 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 反映生 活 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童话的语言通俗 生动 形象 情节离奇曲折 富于趣味性 对 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 能适应儿童的心理 情趣 激发人们的想像 便于他们接受 和转化 选入教材的童话有 安徒生的 皇帝的新装 叶圣陶的 古代英雄的石像 10 民间故事 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经过很多人不断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形式 有的民间故事常有神话式的幻想情节 充满神奇色彩 例如 渔夫的故事 牛郎织女 等 11 寓言 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 寓 是 寄托 的意思 寓言 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 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 借此喻彼 借小喻大 借古喻今 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 语言简洁锋 利 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 伊索寓言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 庄 子 韩非子 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 如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鹬蚌相争 战国策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二 史书体例 二 史书体例 1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 如 左传 2 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如 史记 3 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如 战国策 4 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如 史记 5 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如 汉书 6 语录体 如 论语 二 现代文体整理二 现代文体整理 一 四种样式 1 小说记忆要点 定义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这就是小说 分类 一般按篇幅的长短 可分为长篇 中篇 短篇和小小说 三要素 人物 情节和环境 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