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1页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2页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3页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4页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教育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命题方式 命题方式 以示意图 坐标图等来考查农业的分布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考例考例 1 2008 全国卷 张某承包了 0 5 公顷耕地 种植结构变化如图 1 当地 1 月平均气温 3 完成 1 2 题 1 张某承包了的耕地可能位于 A 珠江三角洲 b 太湖平原 C 华北平原 D 松嫩平原 2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需求 B 生产经验 C 自然条件 D 国家政策 二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二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命题方式 命题方式 结合区域地形图 气候资料等考 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区位条件 考例考例 1 图 13 为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 乙两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是 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和 2 两地发展农业相似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3 与甲地相比 乙地农业具有的显著优点是 考例考例 2 2008 江苏 图 14 为 甲 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 15 为 甲 乙两地 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2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教育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 面对国际粮价上涨 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答案 1 全年高温 作物生长期长 降水丰富 利于作物生长 易受干旱 洪涝 灾害影响 2 发展农业技术 提高粮食单产 保护耕地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兴修水利 防灾减灾 命题方式 命题方式 结合一定的背景材料 考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世界粮食问题 考例考例 1 2008 天津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以 下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1 要解决 a 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植树造林 保护湿地 保护沼泽 保持土壤肥力 增施有机肥 秸秆还田 用养 结合 2 说明 b c d 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答案 山地 丘陵比重大 平原比重小 人口密度大 非农业用地比重大 城市化水平 高 第 3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教育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 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答案 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 经在警戒线以 下 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考例考例 2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 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如商品谷物农业 种植园农业大 牧场 放牧业和乳畜业等 图 6 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 读图完成下题 丙农业地域类型区若采用大水漫灌 则可能引起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壤酸化 D 土壤盐渍化 答案答案 D 命题方式 命题方式 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重大社 会问题 体现地理学的实用性 考例考例 1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在 十五 期间提出的 近期 国家发改委发出紧 第 4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教育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表 4 2000 2003 年我国粮食供需状况 年份2000200120022003 总产量 亿吨 4 624 534 574 31 总需求 亿吨 4 794 834 884 93 供需平衡 亿 吨 0 17 0 30 0 31 0 62 注 供需平衡 供给量 需求量 根据上述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1 5 题 1 1996 2003 年 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 趋势 就各地区耕地数量占 全国的比例来看 增加幅度最大的是 地区 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地区 2 在非农建设用地中 占用耕地数量最多的类型是 2000 年以后 非 农建设用地的势 头还呈 趋势 3 2000 2003 年 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呈 趋势 4 1950 1960 年 J 省玉米种植重心向 方向移动 1960 年以后 J 省玉米 种植重心的总 体移动方向是 5 你认为我国粮食燃料乙醇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 1 下降 东北 华北 2 独立工矿 加速上升 或增长 3 下降 4 西南 向东 或先东北再西南 5 我国人多地少 粮食短缺 耕地 持续 减少 粮食供需矛盾加剧 或粮食生产压力大 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三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三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命题方式 命题方式 以坐标图 示意图或一些热点问题 首钢搬迁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 为背 景材料 结合城市及附近地区简图分析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工业生 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考例考例1 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 下表为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下图为 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1978年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 012 8 第二产业比重 64 349 6 第三产业比重 15 737 6 第 5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教育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1 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 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 与1978年相比 2005年产业 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3 图13中 字母A表示 工业 B表示 工业 4 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 工业产品 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 旅游项目 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 填代号 A 资源的游览价值B 地区接待能力 C 市场距离 D 旅游环境承载量 5 试分析图13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答案 1 原料丰富 能源充足 市场条件好 交通便利 技术基础好 国家政策支持 2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但依然保持优势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 升 3 钢铁森林 4 A 5 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 经济效益 增加就业机会 保护生态环境 考例考例 2 2006 江苏 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图 16 是 攀枝 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 图 17 是设想 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 读 图 1 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2 图 17 所示的生产流程中 字母 A 表示 B 表示 C 表示 3 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第 6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教育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4 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 其主要优势条件有 答案 1 接近铁矿 煤矿区 原料丰富 接近煤矿区 水电站 能源丰富 水源充沛 水陆交通便利 国家政策 支持 地形起伏大 平地少 2 铁矿石 煤炭 钢铁 3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轻环境污染 加 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4 铜矿资源丰富 水电充足 考例考例3 下图为 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食品工业 软件产业 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 相符的依 次是 A B C D 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 B C D 答案答案 AC 命题方式 命题方式 以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图 柱状图 三角坐标图等 为背景 考查 某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工业化程度 2 与 阶段相比 阶段的新变化有 A 劳动力和资金需求增多 B 工业产品更新周期缩短 C 企业规模大 数量减少 D 对交通通 达度要求提高 答案答案 AD BD 四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四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命题方式 命题方式 以某地工业集群示意图为背景 考查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产业集聚的意义 产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地域的特点 考例考例 1 2008 海南 海南 M 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 于 1992 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 开发区兴建生产厂 目前天津已成为 M 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M 公司的天津生产基 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 图 1 使在华供应商由 1995 年的 130 多加发展到 2001 年的 700 多家 完成 1 2 题 第 7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教育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1 与北京相比 天津成为 M 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A 海运方便 B 市场潜力大 C 研发力量强 D 生产成本低 2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 M 公司第 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A 接近原料地 B 接近市场 C 接近研发中心 D 接近国际航空港 3 天津下列企业中 最有可能成为 M 公司第 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