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的护理1ppt课件.ppt_第1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1ppt课件.ppt_第2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1ppt课件.ppt_第3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1ppt课件.ppt_第4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1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的定义 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功能障碍而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称为发热 发热的过程 上升期 产热 散热 由于皮肤血管收缩 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 无汗 畏寒 高热持续期 产热 散热 皮肤潮红而灼热 呼吸及心率加快 退热期 产热 散热 大量出汗 皮肤温度降低 发热程度可分为 以口温为标准 1 低热 37 3 38 0 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 风湿热 2 中等热 38 1 39 0 多见于急性感染 3 高热 39 1 41 0 见急性感染 4 过高热 41 以上 如中暑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 1 稽留热 体温高达39 以上 波动幅度 1 见于伤寒 肺炎 2 间歇热 体温骤升至39 以上 而后降至正常以下 经一个间歇后 再规律地交叉出现 见疟疾 3 弛张热 体温在39 以上 波动幅度大于2 3 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 见败血症 4 不规则热 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 且持续时间不定 见于流感 肿瘤病人发热 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 6 41 4 高达43 则极少存活 护士对发热病人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一 观察 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 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 如有异常情况 应立即通知医生 二 降温 1 物理降温 1 擦浴法 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 2 冷袋和冰帽降温法 3 冷盐水灌肠法 5 医用冰毯降温法 注意事项 对有出血倾向皮疹 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 特别是白血病患者 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采取降温措施30分后测量体温 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 脉搏 呼吸及神态变化 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经常更换部位 防止冻伤 应用医用冰毯降温的病人 体温探头应放在直肠或腋中线与腋后线中间为宜 2 针灸降温 可针刺大椎 合谷 曲池 尺泽 外关节等穴位 3 药物降温 如吲哚美辛 三 口腔护理 长期发热病人 唾液分泌减少 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 促进细菌繁殖 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 易于引起口腔溃疡 应加强口腔护理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 皮肤护理 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 消耗大而进食少 体质虚弱 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 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 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 应勤换内衣裤 加强皮肤护理 防褥疮发生 五 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 常伴有大量出汗 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 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 脉搏细速 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 应密切观察 注意保暖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 应立即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不恰当地使用退热剂 可出现类似情况 应慎用 六 高热出现谵亡 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 出现昏迷时 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七 发热过程的心理护理 发热期病人心情恐惧 紧张 不安 烦躁 对发热毫无思想准备 会有一种害怕心理 此期的心理护理要点下 1 安抚病人 2 满足病人的需要 3 解除病人痛苦 如病人感口干口渴 护士应尽量提供含糖盐水 并鼓励多饮 补足大量水与电解质 以防发热大量出汗后的虚脱 并可解除病人的烦渴 4 常去看望病人 5 向病人做解释工作 教会病人自测体温 6 设法增加病人的舒适 八 特殊照护 对于躁动 幻觉的病人 护士应从旁守护照料或允许亲人陪护 防止发生意外 由于发热引起的精神症状 除降温外 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九 饮食护理 1 供给高热能 高蛋白质 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口味清淡 易于消化的饮食 根据病情可给予流质 半流质饮食或软饭 流质饮食可选用牛奶 豆浆 蛋花汤 稠米汤 绿豆汤 藕粉 鲜果汁 去油鸡汤等 半流质饮食可选用大米粥 肉末菜末粥 面片汤甩鸡蛋 肉末菜末面条 馄饨 豆腐脑 银耳羹等 软饭可选用馒头 面包 软米饭 包子 瘦肉类 鱼 虾 蛋 瓜茄类 嫩菜叶 水果等食品 2 供给充足液体 有利于体内的毒素稀释和排出 还可补充由于体温增高丧失的水分 可饮开水 鲜果汁 菜汁 米汤 绿豆汤等 3 忌用浓茶 咖啡 酒精饮料及具有刺激性调味品 芥末 辣椒 胡椒等 并限制油腻的食物 4 宜采用少吃多餐制 流质饮食每日进食6 7次 半流质每日进食5 6次 软饭每日3 4次 这样既可补充营养物质 还可减轻胃肠负担 有利于疾病恢复 十 调节室温 衣着 被褥 体温上升期 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